茅以升实验学校成材的原因是什么

布达拉宫的思念--记第九届茅以升科教基金奖获得者纪成操
本报记者范建 通讯员施文珍 尹发权
  5月13日,&第九届茅以升科教基金奖颁奖大会&在安徽芜湖举行。成功者的笑声,融入江城桃红柳绿的春色,化作美妙无比的天籁。然而,木材科研专项一等奖获得者、中国林科院高级工程师纪成操却再也看不到这样的美景。
  此刻,布达拉宫清越的钟磬声,也传递着无尽的思念。藏胞们似乎听到,他的爽朗笑声,回荡在世界屋脊的蓝天白云间。一
  &我又要去西藏了。&纪成操找出了那把随身携带的小铁锤,打点着行装对老伴说。
  老伴不解,&你不是已经离休了吗?&
  他说:&我知道你常年有病,需要人来照顾。但这项工作一直由我负责,换了别人我放心不下。&
  老伴终于明白,也终于理解。他是全国先进基层党支部书记,是中央和国家机关的优秀共产党员。
  这是日,他第二次进藏,参加布达拉宫维修工程。
  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依山叠砌,参差错落。那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那难以计数的文物典籍,显示出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那雄浑激荡的钟磬,那泠泠悦耳的铃铎,都赋有一种神秘奇丽的色彩。
  然而,有1300多年历史的布达拉宫,由于年久失修,那城门、角楼、宫墙的木结构已虫蛀腐朽,壁画空膨,地面下沉,墙体酥裂,一些部位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宫殿的木结构建筑,在整个维修工程中又是重中之重。根据多年的经验,纪成操提出了对木结构进行菌虫杀防处理的建议。
  可是,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信徒精神信仰的所在,对它的维修自然敏感。他真的会干吗?喇嘛们狐疑。
  在古建筑防腐研究上,纪成操堪称一流,从他多次获奖可见一斑。因此,各地每每慕名以求。他说木头里有虫就一准有虫。有一年,他到几内亚去治白蚂蚁,他用那把总也不离身边的小铁锤,轻轻地击打在木桩上,说:&这里面已经蛀蚀了。&木桩劈开了,果然,粉末状的虫屑撒满一地。总统接见他时,夸他是&一锤定音&。
  其实,他的神来妙算是他多年积累的经验。他没有上过大学,是公认的自学成材典型。在木材防腐科研上,他处处留心,虚心求教。天天劳累,就是再晚,他也要把一天所得整理记录下来。他是坚信勤能补拙的。上班,他不坐班车骑自行车,一方面锻炼身体,一方面背日语单词,凭着这股韧劲,从未学过外语的他,很快能熟读专业日文资料,顺利通过了高级职称的日语考试,从一个试验工破格提拔为高级工程师。
  但布达拉宫维修工程非同一般:不改变文物原状,整旧如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好宫内的壁画、唐卡和金银珠宝。不仅仅需要技术过硬,还要做到尊重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民族传统和感情。
  他相信那些专注于佛事的虔诚教徒一定能够接受他所献身的美好事业。
  那些天,他组织宗教界在内的各界人士,特别是在布达拉宫生活过的人前往参观。那梁、椽的洞眼内已朽如粉状,他随手一抓,掉一大把。他指着那些不易察觉的断裂、扭曲、变形、拔榫的木柱给大家看。请他们发表意见。人们点头,是的,确实该修。
  他也谈了自己的看法:木结构是建筑的承重骨架,防腐处理后,不仅可以保留旧木构件长寿,也能使新木构件经久耐用。当然,查明害虫和木腐菌的种类,也要掌握高原缺氧地区的木结构虫害、腐朽发生发展的规律,以便对症下药。
  他和维修组的同志一起,在宫殿里不知走了多少回,对那数不清的立柱和木构件逐个检查;还做了无数次的养虫试验和收取标本工作。
  当他们找出了造成木构件腐朽虫蛀的主要菌类是黄皱孔菌、卧孔菌和地窑粉孢革菌,还有窃蠹类、长蠹类和木蜂类这些害虫时,他好高兴。这下,有办法对待它们了。可是,藏传佛教尊奉不杀生的要旨,同样忌讳&杀虫&的字眼。他想起那些信徒们走在寺庙的石阶上,双手合十,不停默诵经文的时候,连地上的蚂蚁也要绕开的。他提醒大家,这种民族的习俗一定要尊重。
  在红宫的西殿,他和藏族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木柱。原先,宫里的木构件是用英国的一种产品涂刷熏蒸的,毒性很大。经过研究,他配制出低毒持效的防腐药剂,既能治虫又不损害健康,还使壁画、木柱、金银珠宝的颜色、光泽完好如初。
  在木结构防腐防虫的处理上,纪成操采用高压法、喷淋法和注入法:将替换用的木材选用寿柏、桧柏和香松,采用真空加压设备和处理工艺;在一根根腐朽的立柱上,悬挂着吊瓶,用导管将药液滴注进去,宛若给人输液一般;用热冷槽浸渍处理工艺,在虫眼处注射药液,使木材能有足够的吸药量和深度。为了木材烘干,他用天平称木材的含水率,一丝一毫也不放过,直到木材的含水量降到20%以下。有人作过统计,他和同事用防腐防虫技术处理的1200根立柱和3000立方米的木构件,可以延长使用寿命3至5倍,但这些古木建筑没有一处大拆大卸,既保护了雀替、斗拱等关键部位的雕刻和绘画,又不影响游人的观赏和安全。纪成操笑着对藏民说:&我们这样给椽子看病,给立柱打点滴,就能使木材的防腐具有长效性。&
  亲切的婉言,使藏民们愉快地接受,连那些面壁诵经的喇嘛,也理解了他的这番苦心。二
  他就住在这长夜清冷的布达拉宫的寺院内。
  寺院那悠悠的钟磬声和着喇嘛们悦耳的诵经声深深吸引了他。那用藏、汉、英语念就的经文,简直是一首美妙的乐曲!啊,这是一种诚心诚意的追随。他在科学的殿堂里似乎也应虔诚地追随。在这样的境界中,似乎也就真正断绝了那尘世欲求的念想。
  他想的是什么?每天晚饭后,看完新闻,他都要召集维修小组开个短会,把当天的情况总结一番,看看出了什么问题,哪些没有处理,点出次日的工作计划。他的业余生活看起来单调乏味,没有爱好,唯有书本。在高原的漫漫长夜,他一遍遍地写着维修方案,在他看来,那单调的方案充实而又富有乐趣。在神圣之地实施的方案,常常是调查后闪现出的多彩火花&&
  偶尔,在高原美丽的黄昏,他也会在寺庙宁静的院落里散步。他在思考和总结维修工程的每一个步骤。他站在那巨大的佛像前,似乎觉得自己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他的眼前出现了江泽民总书记日在布达拉宫视察时的题词。&维护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他想,在藏汉组成的大家庭,团结的群体也是一尊神圣的偶像。大家拧成一股绳,才能完成这浩大的工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同志说:&内地的专家,要在工程中带徒弟,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留给西藏人民,留下一支不走的队伍。&于是,他就办起了培训班。他怕藏民们不会使用药剂,便实地传授经验和知识,手把手地教他们配药、喷洒、涂刷、灌注。
  他并不知道他在寺院的青灯古佛旁,编写了多少万字的《木材防腐防虫处理知识》。他唯有知道,当他有一天离开布达拉宫,那些藏族兄弟,一定能够充当起这支&不走的队伍&的重任!三
  日,布达拉宫维修工程胜利竣工。纪成操以卓越的成绩荣获了西藏有功人员奖,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还获得全国林业科技成果推广先进工作者称号。就要离开这神奇的土地了,西藏人民舍不得他。然而,青海塔尔寺、北京天安门、重庆大足石刻&&一个又一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成果展示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 >
高考语文 建国六十周年的大人物 科学精英 茅以升作文素材
上传时间:
版本版别: |
类别主题: |
年级科目: |
所属地区:
上&&&&&&传:第二教育网
E&&&&&&&币:1
大&&&&&&小:34.29KB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 建国六十周年的大人物 科学精英 茅以升  茅以升(),原名以昇,字唐臣,中共党员,中国桥梁学家、土木工程学家、教育家,江苏镇江人。  茅以升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1917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21年以论文《桥梁结构次应力研究》,获美国卡内基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东南大学、北洋工学院等校教授、主任、校长、院长、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和交通部中国桥梁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后历任中国、铁道研究所所长、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技术科学部副主任。1979年因在土木工程上的贡献,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卓越校友”奖章。1982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984年为加拿大土木工程协会荣誉会员;198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日病逝。  茅以升长期从事桥梁工程、结构力学和土力学方面的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 &
& 桥梁专家茅以升的成长故事_1500字
桥梁专家茅以升的成长故事_1500字
作者:& | & &&
131人浏览了这篇文章
茅以升(),号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著名的桥梁专家,卓有成就的科学家。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读书人的家庭里。母亲是一个有学问有见地的妇女,为了孩子的前途,她省吃俭用供孩子上学,为茅以升日后成才铺平了道路。茅以升在学堂里,年龄小,个子矮,身上穿的也很破旧。有钱人家的子弟经常讥讽和欺侮他。茅以升十分气愤,全然不顾周围的冷眼和歧视,发愤读书,一直是全班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小以升学习刻苦勤奋,加上天资聪慧,爷爷十分喜爱他。有一年暑假,爷爷亲自教他学习古文。爷爷教古文的方法很特别,他先把文章从头到尾抄录一遍,一面抄写一面讲解,等全篇抄完之后,让他练习背诵讲解,这样,一个暑假过去了,小以升能背诵上百首古诗和十几篇古文。一天,爷爷用毛笔抄写《东都赋》,茅以升站在旁边默诵着。赋文写得很长但也很美,他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沉入了一片美好的境界之中。老长时间,爷爷抄完了,他抓住爷爷的衣袖说:&爷爷,让我背诵一遍你听听。&他果真从头到尾熟练地背了出来。爷爷惊喜地说:&好啊,熟能生巧,巧能出快!&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南京秦淮河上要赛龙船,河两岸、小桥上挤满了人。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声鼎沸。忽然嘈杂声变成了一片呼救声。原来,因为看龙船的人太多,把秦淮河上的文德桥挤塌了。不少人掉进了河里,有的人不幸被淹死。小以升惊呆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理想的种子-长大以后要为人民造桥,造非常非常结实的大桥。从此以后茅以升十分留心各种桥梁。他只要见到桥总是注意观察桥面桥桩,久久不肯离去。他在读诗文时,读到有关桥的句子或介绍,就立即摘抄在本子上,见到有桥的画面就剪贴起来。有一天爷爷给茅以升讲&神笔&马良的故事,告诉他得到神笔的秘诀,就是&勤奋&二字。这两个字深深地铭刻在小以升的心灵里,把它看做是得到架桥&神笔&的秘诀。11
岁那年,勤奋好学的茅以升小学没毕业就考进了&唐山路矿学堂。&他在班上年龄最小,但是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他的记忆力相当好,背诵圆周率的精确数值,能把小数点后面一百位数都熟练地背诵下来,经久不忘。有一天,当时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的孙中山到唐山路矿学堂视察,并在礼堂里做了鼓舞人心的讲演。他说革命需要两路大军,一路举行起义,建立民众政权;一路向西方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因而在学堂里学习也是革命。茅以升牢记在心里,他贪婪地学习着。1916
年,茅以升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清华学堂官费研究生。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担任过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主持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还撰写了桥梁方面的许多著作,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建桥人才。
查字典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zuowensucai21780/
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考试类型:
作文类型: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最新稿费提现申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近三成公众从来没听过科普报告
①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提升,是决定本世纪中叶我国公民素质接近主要发达国家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立10年来,足迹已经遍布全国所有省区的246个市、县,演讲3500多场,听众达130多万人次。
  ②可惜的是,这样的演讲次数对于我国的科普宣传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本报调查显示,41.8%的人只听过1~2场科普讲座,26.4%的人一次也没听过。
  ③据记者了解,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科普活动,但是能让他们记忆犹新的活动实属凤毛麟角。本报调查显示,尽管有71.9%的公众认为,科普宣传“很必要,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但是有39.3%的人对科普讲座的印象是“和上课差不多”;26.6%的人则感觉,“高质量的科普讲座当然能起好的作用,可是好的活动很少见”。同时,也有32.1%的人对听过的讲座感到“新鲜有趣,至今难忘”。
  ④钟琪团长强调,演讲团从创立之日就坚信,科普不是拿原来的旧知识去贩卖,科普讲座是再创造。科学研究做得好,科普报告不一定就能做好。据她介绍,现有的30多名团员是从几百位科学家中层层筛选出来的,淘汰率高达三分之二。空军指挥学院的少将徐邦年,试讲了4次才被通过。
  ⑤钟琪团长告诉记者,她之所以严把质量关是因为,现在的孩子们升学压力大,能抽出时间听科普讲座是顶着学校和家长的层层压力的,同时,一场好的科普讲座会给青少年开启科学的大门,而一场劣质的讲座会断绝孩子们以后再听科普报告的可能。
  ⑥听过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讲座后,有学生留下了这样的反馈:“这是我上学以来参加过的最好的课外活动!”“西部学生的经济条件差,但是求知欲并不差!希望你们再来!再来!再来!”
  ⑦本次调查显示,公众最希望听到深入浅出、通俗形象的科普讲座,内容排在首位的是“实用的科学知识”,占78.5%;其次是“我国或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占61.0%;列第三的是“可以通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占53.4%。此外,科研过程中的故事、科学家的人格魅力等内容也是吸引听众的亮点。
  ⑧据翟立原主任介绍,国内的科普讲座,多数传播的是已有定论的科学知识或原理,很少向青少年介绍国内外顶尖的,还没有定论的科学知识。事实上,让孩子们接触一些尚在争论中的问题对启发他们深入思考很有帮助。
  ⑨科普演讲团的老爷爷们曾在云南一个偏僻的乡村中学作讲座。当时,一个小女孩向爷爷们提出了一个关于无性繁殖的克隆技术方面很有见地的问题:现在的克隆技术都是雄性复制雄性,雌性复制雌性。可不可以用雄性动物复制雌性动物,并保证遗传性状完全相同呢?因为决定性别的是染色体,只要把其中的一个Y染色体替换成X染色体就可以了吧?当时的科普团员们认为,小女孩的思路是很可行的。三年后,美国科学家才完成了类似的克隆实验,这也证实了这个云南乡村中学的小女孩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 &&&&&&&&&&&&&&&&&&&&&&&&&&&&&&&&&&&&&&&&&&&&&&&&&& (节选自《中国青年报》)
下列不属于中科院科普演讲团严格筛选成员原因的一项是
A.升学压力大,学生能抽出时间听科普讲座不容易,劣质报告会浪费学生时间,影响他们接受科普知识宣传的兴趣和情绪。
B.科学研究做得很好,但科普讲义内容深奥,像给大学生或研究人员上课,学生听不懂。
C.传播的只是已有定论的科学知识或原理,没有能做到向青少年介绍国内外顶尖的还没有定论的科学知识。
D.有些孩子经济条件差,但求知欲强,思维能力强,如果他们提出很有见地的问题,演讲团成员不能当场解决。
请根据原文相关信息写出“克隆”这一概念的三个关键词。
答:&&&&&&&&&&&&&&&&&&&&&&&&&&&&&&&&&&& &&& &&&&&&&&&&&&&&&&&&&&&&&&&&&
&&&&&&&&&&&&&&&&&&&&&&&&&&&&&&&&&&&&&&&&&&&&&&&&&&&&&&&&&&&&&&&&&&& ________
试从科普的方式、内容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写出你对演讲团成员的建议。
答:&&&&&&&&&&&&&&&&&&&&&&&&&&&&&&&&&&&&&&&&&&&&&&&&&&&&&&&&&&&&&&& 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梁漱溟为什么与众不同(节选)
梁漱溟是不是学者,这本来不成问题。1916年,他23岁时就在蔡元培校长的引荐下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门(系),次年开讲,先讲“印度哲学”,再讲“儒家哲学”。讲“儒家哲学”时,听者踊跃,除一般学生外,还有四五十岁的前辈,还有一些当时及后来的风云人物。四年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出版,更使他享有新儒学先驱者的盛名。他是因学问而出名的,世人历来也是以“知名学者”来看待他的。
但是,梁漱溟本人却一向不自视为学者,也一向不为了学问而做学问。他生前曾在许多文字或演讲中明确表态。1930年,他在题为《我是怎样一个人》的文章中写道:“大家误解我什么?这就是误认为我是一个学者,甚或说是什么‘哲学家’‘佛学家’‘国学家’……这真是于两面都不合适:一面固然糟蹋了学者以及国学家,一面亦埋没了我简单纯粹的本来面目……谈学问,在我只是不得已,非是有心……我只是好发现问题——尤其易从人事上感触发现问题。有问题,就要用心思;用心思,就有自己的主见;有主见,就从而有行动发出来。外人看我像是在谈学问,其实我不过好用心思来解决我的问题而已,志不在学问也。”
此时,梁漱溟不足40岁,他的后半生,依然没有变。在梁漱溟看来,儒学也好,佛学也好,都是人生实践之学。他曾说:“孔子的东西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他认为如果在大学讲堂里把孔子学说只当做哲学思想来讲,则“其固有精神实质亡矣”!梁漱溟曾再三强调,孔子的学问是专门致力于人的身心进于自觉、自主,使人的生命整体上有所变化和提高,将自己的智慧用于修养实践上。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儒家的精神用在自己身上,用在人类社会。这个观点贯穿于梁漱溟的一生,他晚年依然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人有的是需要学习的东西,而中国古书汗牛充栋,除了少数研究者,未必人人都要去读,但有一本书,即《论语》,作为中国知识分子,是不可不读的。
1924年夏天,他在当讲之年毅然辞去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北大教职,此后,再也没有回到大学的讲台上。当时也有几所大学请梁漱溟去,但梁漱溟谢绝了这些邀请。多年后,他在写给侄子的信中说:“我这里没有旁的念头,只有一个念头:责任。”又说,我“处处皆有责任,而我总是把最大的问题摆在心上。所谓最大的问题即所谓中国问题”。在这样的信念驱动下,梁漱溟南来而北往,数十年如一日,奔波于他的“人生实践”之路。
他在1924年(31岁)辞去北大教职后,先用七八年的时间,到山东、广东、上海、山西、河南等地办学和考察。自1931年起,梁漱溟落脚山东邹平,开始了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他的长子梁培宽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没有水电,我们生活在那里,吃的是井水,点的是油灯。……基本上过的就是农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梁漱溟一干就是七年。他在自撰的《生平述略》中说:“1931年与同仁赴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研究院……它以全体乡民或村民为对象,培养农民的团体生活习惯与组织能力,普及文化,移风易俗,并借团体组织引进科学技术,以提高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从根本上建设国家。”
抗战的爆发,让梁漱溟为之努力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戛然而止。但随后他进入了自己政治上的活跃岁月。1938年1月,梁漱溟访问延安,与中共领导人进行了广泛接触。1939年2月,梁漱溟赴晋冀豫皖苏鲁等地的敌后游击区巡视,与国民党将领和八路军、新四军领导人罗荣桓、陈光、彭雪枫等都进行了会晤。1940年底,梁漱溟与黄炎培等共同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试图以“第三方面”的力量促成两党的团结,以求抗战的最后胜利。
30岁到50岁,被视为生命的黄金时期。而梁漱溟从31岁退出北大后,二十余年间奔走于社会,他参与的所有社会活动、政治活动,无疑都属于在儒家大义指导下的远离书斋的人生实践。自这个意义上看,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
(选自《中华读书报》,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
A.梁漱溟23岁时,在蔡元培校长的引荐下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门(系),四年后,就因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出版,使他享有了新儒学先驱者的盛名。
B.抗战爆发后,梁漱溟进入了自己政治上的活跃岁月,其目的也是为了解决所谓最大的问题,即所谓中国问题。
C.梁漱溟认为,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儒家的精神用在自己身上,用在人类社会。为了实践这一观点,他在山东邹平开始了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
D.提高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从根本上建设国家,这就是梁漱溟与同仁赴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研究院的目的。
E.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这正是他在儒家大义指导下的远离书斋的人生实践意义之所在。
(2)梁漱溟为什么不认为自己是学者?他辞去北大教职,转而到许多地方办学考察,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 答:&&&&&&&&&&&&&&&&&&&&&&&&&&&&&&&&&&&&&&&&&&&&&&&&&&&&&&&&&&&&&&&&&&&&&&&&&&&&
(3)本文题目是《梁漱溟为什么与众不同》,那么,请根据全文,简要说说梁漱溟的“与众不同”之处。
答:&&&&&&&&&&&&&&&&&&&&&&&&&&&&&&&&&&&&&&&&&&&&&&&&&&&&&&&&&&&&&&&&&&&&&&&&&&&& [
(4)文章作者认为,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说说你的看法
答:&&&&&&&&&&&&&&&&&&&&&&&&&&&&&&&&&&&&&&&&&&&&&&&&&&&&&&&&&&&&&&&&&&&&&&&&&&&&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山峦&&& 筱敏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被历史称之为贵族革命。那是一个极其黑暗极其龌龊的时代,除了匍匐于王权靴下的草芥,任何生命都不能生长。然而,恰恰是窒息生命的统治,使自由成为一种焦灼的渴望;恰恰是腐质土的堆积,迫使一种名叫崇高的生物直立起来,以流血的方式,不顾一切地生长。
一群心怀使命感的贵族青年站到了起义队伍的前列,并且沿着这条因自由的火把而延伸的道路,走到了绞刑架下或者西伯利亚矿坑的底层,要理解这种崇高的生命必须有同样崇高的心灵。一位政客说:欧洲有个鞋匠想当贵族,他起来造反这理所当然,而我们的贵族闹革命,难道是想当鞋匠?这样一种无耻的“幽默”,除了表明其躯壳能增长腐质土的堆积,其灵魂卑贱地受着王权专制的役使之外,难道可以给予崇高的生命些许蚀损么?
百余名十二月党人带着镣铐到西伯利亚去了,并将在苦役和囚禁之下终其一生。他们的罪证是对祖国的忧虑和挚爱,对奴隶的关注与同情。在那条被他们的歌声和镣铐敲击过的驿道上,那条漫长的,永无终了的,直插入蛮荒和苦难的驿道上,远远地追踪而来的,是他们年轻的妻子。
这些年轻的女性,这些在乳母的童谣里和庄园的玫瑰花丛中长大的女性,这些曾在宫廷的盛大舞会上流光溢彩的女性,这些从降生之日起,就被血缘免除了饥馑、忧患和苦难的女性。歌剧院中不曾演过,恶梦中也不曾见过,那些属于旷古和别一世界的悲剧,突然集中在一个流血的日子里,利刃一样直刺入体内。生活因此断裂。狂泻的泪水,突然就把她们冲到春季的彼岸了。
如果没有经历过苦难,如果没有用自己的肌肤,触摸过岩壁的锋利和土地的粗砾,我们凭什么确知自己的存在呢?如果没有一座灵魂可以攀登的峰峦,如果没有挣扎和重负,只听凭一生混同于众多的轻尘,随水而逝,随风而舞,我们凭什么识别自己的名字呢?面对昏蒙了数百年的天空那一线皎白的边幕,那一线由她们的丈夫们的英勇而划开的皎白的边幕,选择难道是必要的吗?
像踏过彼得堡街角的积雪,她们踏过沙皇那纸特许改嫁的谕令,在“弃权书”上,签署她们从此成为高贵的标志的姓名:放弃贵族称号,放弃财产,放弃农奴管理权,甚至放弃重新返回故乡的权利;——难道那一切是人的真正的权利吗?那些虚荣的玩具曾经掏空了多少生命?在目睹了男人们英勇的佩剑刺穿天幕,流泻出一线自由的颜色之后,她们就从庸常走向一种崇高的义务。怎么可以忍辱屈膝,把青春重新搅拌入豪奢的腐朽和华贵的空洞呢?
那一年的冬天,日照极短,枢密院广场的落日惨红,如同一环火漆,永不启封地封存了轻盈的过去。从此,她们站到悲惨和苦难之中了。——到囚徒那里去!女性的爱,其最本质的激情是母性。于是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就让病弱者和受难者靠在她们肩头吧,她们的臂弯里,不是有一种浴雪的乔木在生长么?
当她们以永诀的伤恸吻别熟睡的幼子,以微笑排开威吓和阻挠,任由恐怖和厄运箭矢一样穿过她们身心,孑然跋涉数千俄里,来到她们的丈夫身边的时候,——爱情,还仅仅是一个花朝月夕的字眼吗?
7.十二月党人要“起义”,要“闹革命”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答:&&&&&&&&&&&&&&&&&& &&&&&&&&&&&&&&&&&&&&&&&&&&&&&&&&&&&&&&&&&&&&&&&&&&&&&&&&&&&&&&&&&&&&
&&&&&&&&&&&&&&&&&&&&&&&&&&&&&&&&&&&&&&&&&&&&&&&&&&&&&&&&&&&&&&&&&&&&&&&&&&&&&&&&&&&&&&&&&&&&&&
8.根据本文第四段的内容,概括“这些年轻的女性”的身世。(4分)
答:&&&&&&&&&&&&&&&&&&&&&&&&&&&&&&&&&&&&&&&&&&&&&&&&&&&&&&& &&&&&&&&&&&&&&&&&&&&&&&&&&&&&&&
&&&&&&&&&&&&&&&&&&&&&&&&&&&&&&&&&&&&&&&&&&&&&&&&&&&&&&&&&&&&&&&&&&&&&&&&&&&&&&&&&&&&&&&&&&&&&&
9.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道“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6分)
答:&&&&&&&&&&&&&&&&&&&&&&&&&&&&&&&&&&&&&&&&&&&&&&&& &&&&&&&&&&&&&&&&&&&&&&&&&&&&&&&&&&&&&&
&&&&&&&&&&&&&&&&&&&&&&&&&&&&&&&&&&&&&&&&&&&&&&&&&&&&&&&&&&&&&&&&&&&&&&&&&&&&&&&&&&&&&&&&&&&&&&
&&&&&&&&&&&&&&&&&&&&&&&&&&&&&&&&&&&&&&&&&&&&&&&&&&&&&&&&&&&&&&&&&&&&&&&&&&&&&&&&&&&&&&&&&&&&&&
10.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
A.本文前面三段,叙述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原因和过程,后面五段描写十二月党人的妻子的英勇和无畏,相互衬托、首尾照应。
B.文中两处写到“腐质土的堆积”,形象生动地揭露了当时的统治阶级腐朽糜烂的生活。
C.“那一年的冬天,日照极短,枢密院广场的落日惨红,如同一环火漆,永不启封地封存了轻盈的过去”,第七段的这一描写,情景交融,生动感人。
D.文章以“爱情,还仅仅是一个花朝月夕的字眼吗”结尾,意在揭示文章的主旨,引起读者深深的思考。
E.本文视角独特,构思新颖,感情浓烈,文笔凝重,意旨深远。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一个人的坚持
&&&&&& 我17岁时,他19岁。那时,我们是同学,是学校闻名的“两支笔”。
&&&&&& 我21岁,他23岁,我们师范毕业,成了小镇同一所学校的教师。
&&&&&& 在小镇,我遇见了自己心仪的女孩,含羞带娇,是一朵天然的百合花,开放在临水的一个商铺里,经营着一爿小店。于是,教学之余,我就会钻进小店,经营起自己的爱情,也经营起小店的生意。他呢,依然初衷不改,喜好文学。白天教书。晚上写作,稿子一篇篇发出,文章一篇篇见报,成了县里有名的文人。
&&&&&& 生活,不会总是直线,有时,也会弯曲。
&&&&&& 不久,他调走了,一床被子,一箱书籍,到了一个偏僻的山里学校任教。那地方,我去过一次,是一个很闭塞的地方,白屋粉墙,“只堪图画不堪行”。他仍然教书,写文章,游山玩水,过着古代文人笔下的田园生活,从来不去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
&&&&&& 我,依然在小镇经营着自己的小店,自己的日子。
&&&&&& 他再调回来时,已经是几年后了。回到小镇,他依然是一箱书,后面,是他的妻子,一个眉眼如画的少妇。他没有多大改变,唯一变化的,是鼻粱上多了一副眼镜,身上的书卷气更浓了一些。而我,领着一份教师的薪水的同时,已经拥有一个不小的商店。
我们后来的分别,则是由于市重点中学的招聘。
&&&&&& 市重点中学,离我们学校二百多里。既然是重点中学,毫无疑问,无论是资源还是教师福利,都远远优于普通中学。
&&&&&& 教师不是圣人,我不是,他也不是。我们都加入到应聘的队伍中。
&&&&&& 当时,他信心十足:他是市里有名的文化人,又是市政协委员。应聘被招。非他莫属。
&&&&&& 大家也都这样想。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我们同去的几个人都应聘成功了,而他,却落聘了。
&&&&&& 他很沮丧,也很惭愧,一直到第二年招聘,为鼓励他再次应聘,我才揭穿了谜底:“现在的招聘,谁看才?都是看‘财’。”我把财字咬得很重,提醒他。
&&&&&& 他听了,愣了一会儿,然后坚决拒绝了我的好意:“人,总得有个道德底线。做教师的都这样,怎样面对学生?”我苦笑,十几年过去了,他仍是校园里当年那个青葱的青年;而我,已成熟老辣得连我自己也不敢相认了。
&&&&&& 生活,总是这样,让人无奈地改变,又让人反躬自省,难以心安。
&&&&&& 带高三的那年,学校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一天,学校领导找来我,特意告诉我:上学年,他在普中带高三,带得很好。他的班上,除一部分考上大学外,还有一部分成绩不错的复读生。
&&&&&& 今年,他担当着复读生的班主任。
&&&&&& 领导的意图,明显不过——把那些复读生挖过来。
&&&&&& 我虽觉得这样做不地道,但也无奈,还是去了。
&&&&&& 以我的鬼精明,挖他的墙脚,还不是易如反掌。几天暗地里活动,他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都答应跟我走。大家大概都觉得不好意思和他说吧,商量的结果是先走。然后再给他打电话,告诉实情。
&&&&&& 走的时候,是个雨天,我特意雇来一辆公交车。
&&&&&& 我们准备走时,他来了,打一把伞,来送行。
&&&&&& 一切,都在他眼底。
&&&&&& 我站在那儿,红着脸,很惭愧。
&&&&&& 学生们也低着头。
&&&&&& 他笑笑,很豁达,说:“去吧,如果你们觉得这样时你们的发展有利,就去吧。不过,无论走到哪儿,都要注意身体,好好学习,不要让我失望。”
&&&&&& 他的眼圈红了,孩子们的眼圈也红了。
&&&&&& 然后,他走近我,拍拍我的肩:“弦子都交给你了,一路注意啊!”
&&&&&& 车子走了好远,回过头来,看见他仍立在细雨中,静静地、孤独地、落寞地、倔强地站着。
&&&&&& 有个学生说:“我们的老师真可怜!”一句话,车里响起了一片啜泣声。那一刻,我的眼圈也红了,为他,为我,也为了孩子的话。
(选自《当代青年》2009年9期)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 A.小说中的两个人有着相同的起点,相似的经历,但在生活中却有着不同的遭遇,这源于他们对生活有着不同的认识与追求。
&&&&&& & B.小说中的“他”是一个与诗书、田园为伴,乐情山水,从来不去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不想改变自己命运的人。
&&&&&& & C.一个最有希望应聘成功的人却落聘了,小说借此批判了选用人员只看“财”不看“才”,以致良莠不分的社会现象。
&&&&&& & D.因学校之间的竞争而挖墙脚一事,把小说情节进一步向前推进,学生的一句“我们老师真可怜”,不仅会给读者带来一阵心灵伤痛,也会让读者陷入深思。
E.这篇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叙事简洁明了,于平易朴素的叙事、描写中浸透着一种感人的力量,并在对比中凸显了一个正直自守的高贵灵魂。
小说的倒数第2段,写到“他仍立在细雨中,静静地、孤独地、落寞地、倔强地站着”,此处描写表现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我”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这篇小说题目为“一个人的坚持”有人认为这种坚持很可贵,有人认为这种坚持不值得,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茅以升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