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泉一书屋的星期日会出l到6的字典

《现代汉语音韵大字典》勘误表(二)&&&彦人书屋
&《现代汉语音韵大字典》勘误表(二)
1224&&&&&&&&&&&&&
&&&&&&&&&&&&&&&&&&&&&&&&&&&&&&&
电话:( 509 梁老师  
&&&&&&&1 123 莫老师
博客:彦人书屋的博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崇阳县地图|崇阳卫星地图>>咸宁地图>>>湖北省地图
百度网页google
>崇阳县地图
&&本站地图由百度授权提供
崇阳县地图
一、崇阳县简介
&&& 崇阳县位于鄂东南,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东接通山,南邻江西修水,西毗通城、湖南临湘,北界咸安、赤壁。现辖8镇4乡。
外文名称: Chongyang&
所属地区: 中国湖北&
下辖地区: 8镇4乡&
政府驻地: 天城镇&
电话区号: 0715&
邮政区码: 437500&
地理位置: 湖北省东南部&
面积: 1968平方公里&
人口: 56万(2008年)&
方言: 赣语-大通片-崇阳话&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洪下竹林,茅井原生态区,青山水库&
火车站: 规划建设中&
车牌代码: 鄂L&
人文典故: 《双合莲》、《钟九闹漕》&
历史名人: 王世杰、杨m、米应生&
友好城市: 敦煌市
崇阳是块古老的土地。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本地出土的商代铜鼓,是3000多年前崇阳祖先进化和文明的象征。它对研究我国古代青铜艺术和奴隶社会礼乐制度具有重要价值。现铸为该县县标,取名“铜鼓催春”。它标志着崇阳的历史与未来,激励着崇阳人民奋发图强。崇阳春科时期属楚,汉高祖五年,这里置下隽县,今台山暇心畈为县治所在地。宋太祖开宝八年始称“崇阳”,至今已有千余年。县城天城镇,位于崇阳盆地中部,建于宋代。旧志谓期“四周崇山环绕,中土平衍,俨如天城”。古代“桃源春霁、云峰朝阳、瀛潭秋月、壶头雪浪、葛洪丹井、文昌晓钟、中洲返照、金城墨沼”等崇阳八景,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诵。
崇阳是块红色的土地。在这里生息的人民勤劳俭朴、英勇顽强。清道光二十一年,爆发了以钟人杰为首的农民抗粮起义,震惊朝廷,影响深远。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时期,本籍的同盟会员冯大树和金华衮等志士同仁,追随孙中山,参加了推翻清王朝和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崇阳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运动此起彼伏,革命斗争如火如荼。以叶重开为首的崇阳农民自卫军,在党代表罗荣桓率领下,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原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陈寿昌和彭制、王佛炳等五名中共崇阳县委书记及数千名革命者,在这块土地上浴血奋战,前赴后继,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生命,谱写了不朽篇章。现存的湘鄂边县苏维埃旧址、湘鄂边中心县铁政局遗址、寿昌县苏维埃旧址、新四军十四旅指挥部驻地、沈昌亚墓、陈寿昌墓等革命文物和遗址是崇阳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
崇阳是块文化的土地。丰富的乡土文化内涵是崇阳走向文明的生命和灵魂。它与唐诗宋词、金石书画、金缕玉衣显示古老中国进化文明一样,承载着崇阳的灿烂与辉煌。它折射着崇阳内在文化的延续,开发着崇阳内在文化的底蕴。饮誉国内长篇叙事诗《钟九闹漕》、《双合莲》是我国诗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从晚清到民国,传唱抄记,广为流传。建国后搜集整理,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国内颇有影响。之后,又改编为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提琴戏,深受群众欢迎。崇阳文化深遂,英才辈出。武汉大学第一任校长、原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外交部长王世杰和社会科学家、九三学社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吴藻溪及当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赵国泰、殷承祯、雷国保都是从崇阳走出的杰出人物,为崇阳本土文化增添了光彩。
崇阳是块富饶的土地。已探明的矿藏有30多种,其中储量多、品位高、开采价值大的有煤、石煤、锑、钨、黄金、镁、大理石等。县内大小河流50余条,水库上百处,水力蕴藏量5.4万千瓦,水面10万亩,可养殖6万亩。境内的青山水库蓄水量达4亿多立方米、水面三万亩,既可发电,又可防洪,既可养殖,又可旅游。该县林地面积17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49%,高出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木材蓄积量150多万立方米,楠竹蓄积量2600万多株。草山99万亩,可载率5万个黄牛单位。以金塘镇为主的野桂花林10余万亩,可载蜜蜂2万箱。近几年兴起的雷竹已达4万亩,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隽水河奉献的“崇阳沙”是鄂南建筑采用的最好用沙材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 二、历史沿革
  崇阳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建县,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置唐年县。五代吴顺义七年(公元927年)置宗阳县。北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始名崇阳县。旧志谓其"四周崇山环绕、中土平衍,俨如天城"。七十年代境内出土的商代铜鼓,距今已有3000余年,成为崇阳县历史文化悠远的象征。1949年属大冶专区。1952年属孝感专区。1959年属武汉市。1961年复属孝感专区。1965年属咸宁专区。1970年属咸宁地区。1998年属咸宁市(地级)。
&  七十年代其境内出土了商代的铜鼓。据考证,这鼓的时代约为商代晚期,距今有三千多年了,类似的商代铜鼓在《商周彝器通考》曾著有一件‘双鸟饕餮纹铜鼓’,但在解放前流失国外了,因此崇阳出土的这面铜鼓,是我国目前见到的最早铜鼓。 是国内保存的一件商至西周早期的铜鼓,是研究我国古代青铜艺术和奴隶社会礼乐制度珍贵的实物资料。它堪称绝世之珍品,可谓青铜的瑰宝矣。产生于本县的两部民间叙事诗《双合莲》、《钟九闹漕》,构成中国诗歌艺术宝库中一份极为珍贵的财富,具有千古不朽的价值。2000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邑内人物俊秀,人才辈出。在明朝宣德七年至十年间,永乐壬辰进士杨m始本严士贞《桃溪百泳》,复搜罗典故,访采遗闻以成书” 编纂了崇阳县第一部县志――《宣德年志》和其品定的崇阳八景;不仅开了崇阳编纂县志的先河,也为后人关心乡土文化树立典范。元朝状元李政茂、明代史部尚书汪宗伊、明朝进士,抗倭名将刘景韶、京剧艺术创始人之一,徽班名伶米应生(米喜子)、同盟会成员冯大树、前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外交部长、武汉大学第一任校长王世杰,国民党青年救国团第四总队少将总队长颜邦屏,九三学社主要发起人、国务院参事吴藻溪,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赵国泰、殷承祯、雷国保、北京市副市长陈刚等都是崇阳籍人士。近日崇阳提琴戏《双合莲》在央视热播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戏剧是由崇阳民间艺人创作的一部长篇叙事诗,曾被有关专家誉为“汉民族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诗篇叙述的是发生在清末道光年间一个真实的爱情悲剧故事。剧中塑造的人物郑秀英,表现了中国妇女忠于爱情、追求自由生活的美德。崇阳人民把它改编成提琴戏,传唱已经有100多年了。
& 三、地理环境
  1985年列为对外开放县。崇阳县地处长江经济开发带和106国道交汇区,武汉、长沙、南昌三角经济区域的中心地带。县城距省会武汉155公里,距长江、京广铁路、武广高速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不到20公里,武深高速(在建)从境内通过、106国道与杭瑞高速贯穿全境。近年来,公路网、城乡电网、光纤通讯网、广播电视光缆网、青山引水管网等"五网"基础设施相继建成,覆盖全境。
四、气候温度
  崇阳县属亚热带,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6℃,极端最高气温40.7℃,极端最低气温-14.9℃,无霜期259天,年雨量1395毫米。
  天城镇   人口101479人,面积215平方千米   辖5个社区、28个村:和平、七星、中潭洲、白泉、十字、山下、龙背、七星、环城、郭家岭、史家渡、谢家坳、乌龟石、蛤蟆石、香山、寺前、花山、渣桥、中津、下津、陈河水、浮溪桥、新塘岭、肥塘、渣冲、鹿门铺、茅井、河田、菖蒲、洪下、松柏、桃红。
  石城镇   人口46222人,面积187平方千米   辖1个社区、21个村:石城、神口、虎爪、汉兴、白骡、桂口、石下、长坪、石门、宝林、采育、新桥、塔坳、兴龙、黄龙、石壁、方山、石城、方一、荻州、西庄、杨林、八一。
  桂花泉镇   人口13501人,面积144平方千米   辖8个村:桂花、官庄、双港、龙飞、仙坪、三山、东源。
  白霓镇   人口57343人,面积147平方千米   辖1个社区、22个村:古桥、纸棚、大塘、龙泉、桥头、浪口、小港、堰下、洪泉、油市、金龙、严垅、三溪、余耕、后溪、回头岭、金星、杨洪、石山、大市、谭家、白露、白霓。
  青山镇   人口54226人,面积214平方千米   辖1个社区、25个村:青山、塘桥、太平、吴城、铺前、洪桥、城万、艾家洲、雷骆、华陂、长林、磨刀、南林、石垅、石铺、回头、梓木、大坪、蔡墩、河岭、西冲、盘山、尺冲、水库、东流。
&  金塘镇   人口23823人,面积236平方千米
  辖13个村:葵山、金塘、黄洋湾、石店、水坑、黄沙、畈上、桥上、东岳、寒泉、林家、界上、正源。
  路口镇   人口39744人,面积235平方千米   辖1个社区、21个村:路口、厢所、桥边、洋港、棠棣、周家、下岩、金沙坪、泉口、团山、高田、白羊、田铺、田心、沙墩、绿化、雨山、梅花、板坑、长青、柳林、高耀。
  沙坪镇   人口33834人,面积124平方千米   辖1个社区、11个村:凤岭、堰市、码头、进口、枫树、黄茆、沙坪、古城、东关、庙铺、泉湖、石坳。
  肖岭乡   人口36005人,面积83平方千米   辖10个村:台山、金不、泉陂、大堰、霞星、肖岭、锁石、白马、三角、星桥。
  铜钟乡   人口21482人,面积79平方千米   辖8个村委会:大岭、坳上、佛岭、铜钟、清水、独石、寨下、马桥。
  港口乡   人口29598人,面积223平方千米   辖13个村:畈上、洞泉、游家、油榨、石岭、小沙坪、港口、北山、横岭、柏岭、大东港、小东港、塘口。
  高枧乡   人口11858人,面积81平方千米   辖6个村:老湖洞、石咀、高枧、桃花、义源、中山
&&&& 五、人口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5679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天城镇 90764、 沙坪镇 33016 、石城镇 26901、 桂花泉镇 12839、 白霓镇 57321 、路口镇 28092 、金沙镇 5545 、金塘镇 11002 、青山镇 29311 、肖岭乡 32145 、桂口乡 17818、 鹿门乡 16483 、铜钟乡 20625 、港口乡 26824、 雨山乡 3965 、高枧乡 11153、 大源乡 11234、 大泉乡6694、 蔡墩乡 15060。
&  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 六、交通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北靠武汉,南极长沙,东至九江,西去岳阳,属长江经济开发带。106国道、杭瑞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距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及长江水运25公里,1小时可到达武汉,2小时可到达岳阳、黄石、九江,3小时可致达长沙、南昌。
&&&&&& 七、资源自然资源
  崇阳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资源丰富。可供开发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四大类:一是矿藏资源。全县已探明矿种30多个,矿床79个,具潜在开采价值超过50亿元。二是竹木资源。全县山林总面积达29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9.1%。国营桂花林场为全国三大示范林场之一,拥有人工林面积14万亩,先后接待过41个国家和地区,100多个考察团来参观考察。三是水利资源。境内大小河流52条,可开发水资源5.9万千瓦,装机容量已达1.6万千瓦。浪口天然温泉日出水量1500吨,含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经原国家地矿部、轻工部联合鉴定为优质天然矿泉水。四是旅游资源。旅游景观主要有人工平湖"青山水库、"地下龙宫"大泉洞、"森林公园"桂花林场、"避暑山庄"金沙旅游风景区和"洪下竹园"等。
  崇阳县物华天宝,出产丰富。农产品主要有雷竹笋、优质米、木材、楠竹、烟叶、辣椒、桂花蜜、茶叶、百合、棕片、板栗、油茶、龙须草、中药材、鱼类及禽畜产品等。现有雷竹面积3万亩,年产鲜笋2000多万公斤。雷竹笋肉嫩味美,营养丰富,含有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4种矿质营养元素和6种微量元素,对糖尿病、高血压等病患者具有保健效果,是畅销国内外的绿色食品。优质稻面积20万亩,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和省级优质稻基地县,年产优质稻7500万公斤,"香丝"牌优质米享誉省内外。茶叶面积3万亩,年产茶叶1200吨,水产养殖7万亩,鱼类产量达到6400吨。
&&&&& 八、崇阳八景
  杨m(bǐng)今湖北省崇阳县石城镇汉兴村人(汉兴村有其墓,为崇阳县文化局修),明朝永乐壬辰进士。历任广西、福建、山东道御史及浙西分按。博学多才,且为官清廉,守正执法,在朝野之中品望极高。 明宣德七年(1432),杨m因“与时寡合,引疾归田”。在宣德七年至十年间,“杨m始本严士贞《桃溪百泳》,复搜罗典故,访采遗闻以成书”编纂了崇阳县第一部县志――《宣德年志》和其品定之崇阳八景,后来历届修志均奉为蓝本。他赋闲修志一事,不仅开了崇阳编纂县志的先河,也为后人关心乡土文化树榜立范!
  为家乡“ 崇阳八景”所咏的八首律诗:   一、桃源春霁
  桃源积翠拥烟霞,瑞气凝春景象嘉;晓色迥含金线柳,韶光深1烫一ā
  山川明媚阳和蔼,草木香浮锦绣华;曾说刘郎寻不见,彩云飞处是仙家。
  桃源地处县西四十五华里的桂口乡,即桂口港将要流入隽水河的一段地区。四山环绕,溪流清澈,每到春天雨后初晴之际,桃花夹岸,落英缤纷。“春来新雨后,景色最宜人”。有武陵佳胜,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二、瀛潭秋月   碧天如洗晚生寒,一片秋光水底看;冷浸石牛云影澹,清涵狮子曙光残。
  雁鸣霄汉金风早,鸦噪枫林玉露抟;几度倚岩多兴趣,恍疑身在五云端。
  瀛潭也在县西桂口河家铺附近,一座象半月形的石山俯瞰隽水,河底有石象牛,大一亩左右。秋季潭水澄清,汪汪一碧,皓魄当空,波光四射。时至夜晚,寒光倒影,清沁射人。若是站在石山上,倾耳而听,时而河川在轰响,时而森林在震荡,时而群兽在欢叫,时而诸禽在歌唱……。声音虽然杂乱,但仍有节拍,象音乐那样高亢、激昂。
  三、云峰朝阳   千古云峰插碧空,遥瞻偏喜日初红;晴霞灿烂祥光霭,晓色氤氲瑞气浓。
  水接潇湘源自远,地逢衡岳势偏雄;山川如画吟难就,写入高堂锦轴中。
  云峰,即是紫云峰,亦在县西桂口地区上新村。形如飞凤,隽秀婀娜。旭日东升,红日高照,山雾滚涌,云蒸霞蔚,颇为壮观。昔人刘梦龄也曾有诗赞曰:峭石孤悬比太行,晴云缭绕远相望。飘飘灵气栖仙岫,簇簇琪花拥帝乡;风雨空山真寂历,烟霞古径欲朝阳。此中清趣逢昌谷,草木岩泉入锦囊。
  四、壶头雪浪   山拥奇峰锁太阿,一湾流水泻银河;层波涌雪惊舟楫,峭石参天挂薜萝。
  雨霁岭头红日近,寒凝润底白云多;壶头三峡日沧海,功说当年马伏波。
  壶头山位于县北约三十五华里处。夹崇阳洪两岸都叫“壶头”。西边是大雾坪支脉,上有飞翠亭;东边是王过山支脉,上有伏波庙。两岸对峙,有如长江之峡,汇于溪于此间,泻万流于一口。这就是“壶头”得名的由来。峡间(即崇阳洪)两岸峭壁交锁,乱石鳞次,横截河流。船行其间,好象离弦之箭,篙手颇难驾驭。洪水击石,震耳欲聋,飞涛喷沫,洒玉飘花,真是一大奇观!可陆水水库建成后,水位升高,“雪浪”也就沉入水底了。今天,我们虽然不能一览其胜景,但读读杨m诗篇,仍能陶然欲醉。
  五、文昌晓钟   曙色微茫霭碧空,晓钟鸣处是仙宫;疏声远应晴霞外,清韵遥闻霄汉中。
  金鼎火销丹灶润,石炉烟尽白雪封;道人上殿烧香罢,已觉东空旭日红。
  文昌观的故址在西城外朱紫台上(现粮食局对门),下临隽水,后有文昌阁。每当东方欲晓,晨钟就划破了长空的寂静。清脆和谐,余音袅袅,令人神情飞越;噌(104页)嘹亮,声闻四境,催人发奋起舞。古人品题胜景,不仅是怡情适性,其寄寓之深,更是耐人领悟。
  六、中洲返照   云V兄扌比蘸欤郊克嘉耷睿晃∥÷ジ笱滔纪猓4H思医跣逯小
  漫说津台抬俊彦,已看豪杰著才雄;当年题壁云犹在,父老传来事不空。
  中洲在县城南门外隽水南岸,横亘里许。元朝仁宗延佑二年(1315)状元李政茂(我县高堤人),曾筑室这里,所以又叫“状元洲”。那时流传着这一谚语:“中洲生接上津台,渡头朱紫拨不开”。昔人王道大在“坐拥南楼夕气佳,红轮倒影散清霞;光摇远岸浑秋树,色抹平芜当晚花;溪水夹流金带袅,渔舟停钓紫竿斜;须臾烟蔼苍无际,又见东峰吐月华”的这首诗篇里,也把“中洲返照”的壮丽景色点缀得淋漓尽致,入微入妙。
  七、葛洪丹井   丹鼎峰头仙客游,仙人已去鼎还留;苔生石磴迷幽径,草长效原成故丘。
  峭壁崖前云冉冉,桃花溪上水悠悠;自从勾漏烧丹后,月照空台万古秋。
  葛仙山在县北四十华里处,即地处东泉山的支脉,与蒲圻接壤。山上有葛仙台,台北有天然的石灶石井,井口泉水久旱不涸。相传,晋元帝时,句容人葛洪曾在此山炼丹,丹成飞升。后人在此建有石屋,雕有石像,以示纪念。清代邑名士王应斗登葛仙山时写了一首诗:“褒然临众岫,凝望得潇湘;庵雨分山翠,岩风透桔香;景随云不定,僧与石同苍;丹井犹堪酌,神仙岂渺茫?”可用以佐证。
  八、金城墨沼   林峦叠翠绕金城,城下方池澈底清;秋老楼头丹桂茂,风微水面墨纹馨。
  草迷野市人行少,云净空台月自明;山谷遗踪成往事,青松还有鹤来鸣。
  金城山位于县东二十华里白霓镇的西南面。宋代江西诗派领袖、著名书法家黄庭坚(字鲁直,又号山谷老人),曾结庐读书于其上。山的西麓白石港中流的石矶,是他临池学书的洗砚沼。这就是“崇阳八景”之一的“金城墨沼”得名的由来。我县汉剧名伶米应生的先祖米灿曾有诗云:“天城丙峙小金城,墨沼由来旧纪名。秋月春云成画谱,花香鸟语证诗情;鱼吞水字微微黑,虫篆波纹色色青。闻道当年山谷过,游人多向此间行”。金城山顶原有山谷书院、文昌阁和金城观等古建筑。民国初年,书院扩建金城小学后被日寇拆毁而成废墟,迄未修复。《回头小学校歌》中曾这样写道:“自古名贤多辈出,金城墨沼有余香”。这就可以说明,在崇阳人民的心中,“金城墨沼”不仅是崇阳的一大名胜古迹,而且已经成为崇阳文化历史悠久的象征。
  崇阳青山水库   花不唯奇鲜则美,水无浑质绿而幽。
  一g尘世千寻绪,暂了情关百结愁。
美丽的崇阳风景区(14张)  远望螺杯金桂轸,倾听渔鸟玉歌喉。
  从兹解佩捐行迹,好趁沙棠李郭舟。   湖北省崇阳青山水库位于崇阳县城西南10公里处的青山镇,青山水库于一九六七年底动工兴建,一九七三年基本建成。该水库坝高127.5米,坝长507米,顶面宽60米,承雨面积441平方公里,总库容4.48亿立方米,年均来水量3.72亿立方米,平均水面18平方公里。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等综合效应。青山水库是一高山水库。依托大型溶洞,开发为旅游景点,也是一处避暑山庄。水边有庵堂、餐饮住宿之处,还有一个多功能大厅,四周墙壁上悬挂着崇阳县古今名人画像和生平简介。据说溶洞长约十多公里,现开发了几公里长,安装了声、光、电供游人参观。洞口修建了亭子和一些人造景观,庵堂利用石壁上的小型溶洞修造佛教神话造像,现在估计已修造完工。景区上方有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古驿道,通往湖南,普查时因时间关系(距县城较远,山道也不是很好走),未能沿古驿道徙步全程考察,只走了几公里。驿道宽不足二米,铺路用的石块、石板不是很规整,但铺设较为平整,路边石壁上有摩崖石刻,是一条很好的文化线路和探幽怀古的好出去。对于长期生活在平原、低岗地带的人来说,是值得一看的。
桂花森林公园
  湖北省桂花森林公园地处幕阜山脉大药姑山余脉、湖北省桂花林场管理局境内,位于湖北省崇阳县桂花泉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1′,北纬29°30′39″;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湿热同步。公园东临崇阳县城,南依106国道,西与岳阳楼相望,北邻赤壁三国古战场,与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相距20公里,与武汉、长沙不到2小时路程,景区面积1000公顷。隶属湖北省桂花林场管理局,位于林管局中心位置。自1978年以来先后有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和日本、法国、加拿大等41个国家和地区的林业专家及国内100多个考察团来该地参观考察。原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胡耀邦、胡启立以及原国家林业部、湖北省委、省政府等多位领导先后多次亲临指导。经40余年的生产建设,该地已成为鄂东南一颗绿色明珠。公园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90%),物种繁多,有国家一、二级保护树种银杏、红豆杉、香榧等共5个植被类型17群系(群落),有锦鸡、豹猫等鸟类、兽类、两栖动物120多种。公园内历史景观有仙人洞(又名红军洞),近代汉民族长篇叙事诗《双合莲》中主人公胡三宝、郑秀英故居,崇阳第一个县苏维埃旧址等,自然景观如“马子井”、“五马盘槽”、“跑马台”、“桂花泉”、“胭脂坳”等。 公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怡人,山峦起伏,山水相依,林间小道,迂回曲折,曲径通幽;林海中建有洪家岭避暑山庄,可同时提供200余人食宿。
  洪下十里画廊   洪下村深藏在幕阜山北麓崇山秀林之中,隽水河贯穿全境达10余里,两岸山重叠障,植被茂盛,山清水秀,气候宜人,风景优美,被称之为“十里画廊”。因其植被覆盖率达到98%,夏天气温比县城低5到6℃,凉爽宜人,被称之为“天然氧吧”。隽水河碧水悠悠,如身临其境观青山碧水,听竹海松涛,踏壶头雪浪,赏峭崖瀑布,自然景观美不胜收,被冠以 “小漓江”的别称。这里竹海面积12平方公里。从县城乘船沿隽水河穿行其间,映入眼帘的是两岸连绵十余里的楠竹海洋,颇有“人在画中游”的意境。有游人赋诗赞曰:“一叶扁舟踏浪来,青山环水水环山,茂林修竹如沧海,世外桃源只等闲”。洪下村除了上述自然风光外,境内有抗倭将领刘景韶墓、王佛秉烈士遇难处、福波庙、雪屏寺等人文景观。还分布有桃红村鄂南松王、汪家山瀑布、螺形山、福波庙、莲花洞、花子洞、磨刀石洞、金鸡听水等自然景点。2010年电影《白蛇传说》在崇阳的成功拍摄,在境内新增加了两处景点,一处为隽水河上游的雷锋塔,一处为下游的许仙家,这又给美丽的洪下披上了神秘的色彩,让你产生无限遐想。
  目前,洪下村已经开发的旅游项目有壶头峡漂流、桃花岛休闲旅游观光、原生态竹海、十里画廊、吃喝住玩于一体的农家乐。大部分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点还是一片原始的处女地,正在投资开发中。洪下是一个集山水风光、生态竹海、垂钓休闲、娱乐旅游、农家乐于一体的魅力乡村。2009年该村获评“全省百名旅游名村”称号,洪下已成为崇阳旅游的一张名片,向四面八方的游客展示着她的无限魅力和无穷美丽。目前,县、镇着力开发洪下旅游资源,洪下的美丽便再不寂寞,她将以她独特的清新婉约,走向市场经济的世界,和时代的节奏一起搏动,成为崇阳一抹亮丽的风景。壶头峡漂流由崇阳籍个体老板葛启斌投资500万余元于2009年开发建设,集漂流娱乐、观光旅游、农家乐休闲于一体。壶头峡漂流2010年6月开始接待游客,目前,壶头峡对外接待游客万余人次。它的成功开发和运行将丰富和拓展崇阳县乡村旅游的发展格局,对推动农家乐,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洪下村境内的“隽水农庄”中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在别具一格的装修,雅间里面已经坐满了客人,品尝地地道道的农家饭,欣赏优美的田园风光,亲近自然,释放身心,享受生活。洪下村因其道路畅通,交通便利。境内山峦起伏,树木葱茏,空气清新,吸引着各地游客纷沓而至。
金沙风景区
  金沙风景区位于崇阳与赤壁、咸安交界处,与咸安星星竹海仅一山之隔,与温泉太乙洞、赤壁陆水湖毗邻,素有“小庐山”之称。总面积43.6平方公里,有林地面积5.2万亩,其中楠竹面积4万亩,耕地面积6285亩,人口1360户、5228人。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22℃,境内群山环抱,层峦叠嶂,奇峰嵯峨,沟壑纵横,清幽无比,茂林修竹,延绵百里,溶洞众多,美不胜收,怪石嶙峋,千姿百态,山青水碧,鸟语花香,主要景点有金沙主峰冲天鹤、金沙溶洞、板坑河、游人到此,莫不叹为观止。避暑山庄建于金鸡岭下,每当晨曦初照,云淡风轻之时,举目四望,但见山峦起伏,奇峰如洗,茂竹修林,环绕四周,绿荫之中,流莺鸣谷,仙鹤飞翔,泉流叮咚,紫云缭绕,一栋栋古色古香和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掩映在湖光山色之中,鸳鸯湖如明珠相依,将避暑度假村衬托得更加温柔静穆,故游人得寸进赞誉“到庐山休养,不如到金沙乘凉”,是一块堪与匡庐媲美的著名避暑度假、疗养休闲、旅游、会议的理想胜地。
  素有“江南第一洞”之称的大泉洞,原名鲁溪岩洞,位于风景秀丽的湖北省崇阳县青山百里平湖中游白岩山南麓。从青山水库乘船而上,过棺材山,观神奇树,闯龙泉珠,转湖区东汊,来到大泉洞旅游风景区所在地――大泉坑。只见山围水畔,农舍掩映,好一幅半城山色半成湖的山水图。弃船百米,便是大泉洞旅游风景区接待厅,“江南第一洞大泉洞”的牌坊映入眼帘,精美的彩砖铺就宽阔的人行道,油鱼泉边的龙泉湖,波光粼粼,清澈见底。百米h廊,长虹卧波。游人垂钓,赏心悦目。因洞中大股清泉终年奔涌不谒而得名,经亿万年孕育而形成的天然石灰岩溶洞,洞深神秘莫测,洞景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引人出胜,已开发的洞容1000余米,景点160余处。主要景观有“卷帘迎宾”、“三士相会”、“槐荫树”、“金丝龙幔”、“鲤鱼跳龙门”、“仙人爬杆”、“长寿泉”、“聪明泉”、“卧龙滩”、“锁龙枷”等,洞中景物配装灯光音乐,洞天苍穹、金碧辉煌,令人目不暇接。该洞历史悠久,洞口“鲁溪”石刻,相传为明朝丞相张若仲手迹。南宋李孝廉为避绍兴之乱,曾居此洞并留有“饭和鼠耳蒸来软,羹杂羊蹄味带酸”的诗句。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曾来此避难,留下“饮马槽”“马迹台”等遗迹。大泉洞对外开放以来,累计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近年来,景区变化日新月异,风景管理处投巨资扩大接待规模,改造景区设施,新时代,新景区,新形象。大泉洞风景旅游度假区热忱欢迎海内外游客光临惠顾,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鄂南崇阳县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由于远离大城市,乡民们保持了许多民间传统老风习。当青年男女嫁娶成婚时,打造的家具样式仍按古老的形式 。如睡觉的木制床为古式雕木的花床,床四周有雕花杆,床前面雕花板上方,有三层雕"滴水沿",床下前方有三层踏板。床入口处仅仅只留可两人并坐的"口子",床两头和后面用整块木板钉死。这种讲究的崇阳花床,实在是一种十分罕见的习俗了。
人文自然景观
  主要景点有“人工平湖”青山水库、“人工林海”桂花林场、“避暑山庄”金沙风景区、“地下龙宫”大泉洞等。青山水库系60年代人工建筑,库容总量4.48亿立方米,库旁有传奇的棺材山、幽深的大泉溶洞,青山环绕、碧水悠悠,泛舟其中,充满诗情画意。桂花林场有人工森林14万亩,松杉翠竹,一望无垠,盛夏浓荫蔽日,冬日白雪皑皑,形成独特的森林气候。金沙风景区海拔725米,满山翠竹,风景秀丽,气温宜人,有“小庐山”之称,省直20多个单位在此建有干休所。青山的水、桂花的林、金沙的风、洪下的竹被南来北住的游人称为“南鄂四宝”。境内出土有商代铜鼓、春秋青铜礼器、战国青铜剑、古铜镜等,有西汉下隽故址、西晋红花太子墓等。
  本地主要特色   林产品加工、 食用笋加工、水泥、医用纺织业、造纸业、矿产业、剪板机、商品粮、牲畜、水产养殖、烟叶、辣椒、蜂蜜、茶叶、百合、棕片、板栗、油茶、龙须草。编辑本段文化艺术传统文化
  现拥有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机构。乡镇开通了闭路电视,有县级电视台一座。有5个文化艺术协会,拥有会员210多人。各类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刊上发表并获奖。2001年,崇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提琴戏)之乡”。
  崇阳县灌溪寺,始建于唐初贞观年间,据《崇阳文史资料辑》记载:“唐初,皇室国舅,信封佛教”,通令全国各地官员,把最适合奉佛修道建寺宇的地方,画成图像送给皇上备览。崇阳县所选地方寺前村凤凰山下被皇上选中,于是国舅按图索骥来到了崇阳,并投入大批资金建了占地二十多亩,一座规模宏大的灌溪寺。“唐亲国戚志闲祖师来此静镜修炼”,唐太宗及后来各代皇帝,文武官人都前来适时朝拜,可见当年灌溪寺的兴盛和在全国寺庙的地位。世事沧桑变幻,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到解放初期灌溪寺成了废墟。只剩下八九块石碑,比较完整的有六块,字迹清楚,记述了唐元和年间的重修情况,从宋朝至清代,几经修整都有记述。解放初,仅存在大雄宝殿高约四米的三宗大佛,也被1958年大办钢铁,拆寺建炉,全毁无踪。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文化古迹相继整理和恢复,寺前村民众经过两年的募化和努力,于99年动工,2000年底竣工,建成一个四百八十平方米的大雄宝殿。因寺内常无僧人主持,大雄宝殿内的佛像雕塑到2005年初就有许多损坏。
崇阳影视城
  日。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之称的崇阳县,在鞭炮声中,迎来了华中最大的影视城落户。香港著名制片人崔宝珠、中国著名影星朱时茂、香港著名导演王子鸣、北京正东基业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刘桂森等影视界名人云集崇阳参与奠基仪式。该影视城位于崇阳县城北两公里处的林科所地段,紧临鄂南著名风景区洪下十里画廊。这里林木葱茏,竹海浩瀚,流水潺潺,是影视拍摄、旅游休闲的绝佳之地。该项目由北京正东基业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资14.65亿元兴建。工程包括五星级园林式酒店、影视文化商业街、影视创业园、影视拍摄基地、影视婚礼主题公园、影视培训基地、好莱坞明星养生乐园、全息影视技术研发基地、低碳环保公园、农业产业观光园、仿古商业街、新农村改造建设等。影视城总占地面积3000余亩,建设工期4年,2014年全面竣工。&
& Copyright&
hb123.net& 鄂ICP备号
&[本站地图由百度提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