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许多一字写给闺蜜的一段话话

  按:这是发表在《语文建设》2005年第5期的一篇专栏稿,是对两个富有特色、具有研究价值的中学语文教学案例的介绍和评说。发布在此,既可做辅助课程学习的课例资料,也可以作为我们学习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课程,开展教学和研究实践的案例研究范例。这里的案例包括课堂教学实录(各环节间插执教者自评)和执教者的教学反思。细细读来,无论是案例本身,还是对案例的评说,在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教学重点的确立、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环节的处理、师生互动的过程直至教学目标的达成等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方面,在其中体现出来的对语文学科的特点的把握、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对新的语文教学理念的渗透等方面,以及存在的瑕疵与不足,都能给予我们许多启迪,值得思考、学习和借鉴。
  专栏稿标题: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案例执教
  绍兴县柯桥中学沈明理
  绍兴一中分校阮玲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占泉
  [ 案例一 ]
  《归园田居》教学实录及反思
  (教师做了几张幻灯片打出《归去来兮辞》全文。上课后,先回顾《归去来兮辞》全文,反复朗读读出情感,明确它是将“归”之作,表达的是激动、兴奋、憧憬之情。再读《归园田居其一》,由学生自己参照注释默读。)
  师:陶渊明的诗很平易,似乎人人都能读懂。上节课我们将《归园田居其一》(即今天要学的课文),与《归去来兮辞》和《归园田居其三》作了粗粗的比较,这节课我们再来细细赏读这篇课文。大家觉得这首诗好不好?
  生1:好。
  师:唔,请具体说说?
  生1:我觉得好,但具体我也说不上来。(其他学生笑)
  师:噢,好,就是好啊就是好!记得《隋唐演义》里有这样一段,说程咬金和秦琼一晚出去闲逛,见景致极佳,秦琼啧啧赞叹并朗声吟咏;而程咬金也赞不绝口道:美,真美!啊――真美!就是美啊就是美!(全班大笑)
  [执教者自评,下同。课堂上偶有的适宜的调侃并不会伤害学生自尊心,而是很好的“催化剂”。]
  师:程咬金是个粗人,见到美景只会说一个“好”字“美”字。大家觉得陶渊明的这首诗很好,那么具体好在那里呢?希望能从诗歌本身入手,切入意象,体会其所造之境,从而体会意境之美、情感之美。(教室里静静的,陷入思考中)
  师:谁先来说说?(还是静默)大家看这首诗,教材编者把它分成几节?
  [我提出这个问题,目的是适当降低难度,进一步给予提示。]
  生:三节。
  师:其实诗歌本身是不分节的,它应该是一个整体。课文这样编排可能是为了方便我们理解。大家能不能看出编排的意图?
  生:第二节写景。
  师:那么一、三节呢?
  生:抒情。
  师:对,一、三节是较为直接的抒情。好,现在我们继续赏析这首诗。请大家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2:我也说不清楚。我觉得第二节像放电影一样,这样一个一个地放过去。
  师:说得很好啊,像放电影!你觉得那画面都有些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觉?
  生2:好像是平静的。
  师:“平静”?大家觉得应该是――(略顿与学生一起说)“宁静”。对,感觉这画面应该是宁静,静谧的――
  生2:安详的。
  生3:我想谈一谈“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师(有些意外)噢,可以呀。
  [允许学生在课堂目标内自由发言,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思考和表达的积极性。]
  生3:从表面上来看,“虚室”“余闲”写出了诗人生活的清贫,而“无尘杂”体现了诗人安贫乐道一尘不染的性格,从而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师:生3是从诗人的性情方面来谈的。谈得不错!
  生4:(不太自信)我觉得――陶渊明诗里――字里行间透露出朴素的感情。――似乎――就是那种――归隐生活的宁静安闲的体现。
  师:(点头表示肯定)唔,请坐。
  生5:我感觉到文章语言方面,字字句句都与作者的心情联系起来了。
  师:比如说――
  生5:例如第二节的写景,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那种身处佳境,在一种幽静的环境中的欣慰、喜悦。再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冲破枷锁获得自由的愉悦感。
  师:很好。已经试着去接近作者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当时的心情。(生6和生7同时站了起来。学生笑)
  师:大家很踊跃。请女生先说吧。
  生6:我觉得陶渊明在写这首诗时,并没有真正开始他的田园生活。
  师:哦?怎么说?
  生6:我觉得这首诗是他在脱离官场后,远远地展望田园生活的一种心境的体现。像第二节中他所构造的田园生活,都是相当自然、宁静、和谐的,很有一种诗意的美丽,根本尚未接触农人的那些艰苦与辛酸。
  师:(频频点头)讲得有道理。
  生6:还有。我觉得《归园田居其三》确实应该是在《其一》(课文)之后写的。《其一》中对田园生活还保持在想像阶段,比较虚,如“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二句。而《其三》中已尝到田园生活的真实内容,如“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可以说是很忙碌了。那么应该也做不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了。
  师:生6讲得很好。能结合《归园田居其三》来分析《其一》,有独到见解!好,生7,该你了。
  生7:我与生6的差不多。不说了吧。(生笑)
  师:来来来,讲讲不妨。
  生7:我觉得陶渊明写此文时没有真正融入农家生活,还没有真正成为一位田园之人。若把“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鸡鸣桑树巅”看作一幅画的话,那么我觉得陶渊明应该是站在画前端详的那个人,而不是画中人。就这样。
  师:唔,是画外之人,非画中人。说得很形象。(看见生8与旁边同学讨论起劲)生8,你好像有话要说,来,说说看。
  生8:(慢慢站起来)我能不能说和他们不一样的。
  师:好呀,不一样更好。
  生8:不是。我是说――我觉得陶渊明并不是像他自己说的那么超脱。
  师:(有些意外)哦?!
  生8:好像是惠能,我记得他说过“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陶渊明既然说“无尘杂”,可见他心里还是有“物”的。
  师:(笑)有意思。惠能有一首偈子,前两句是――
  学生:“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师:原来你们都会。生8讲得有道理,不过我觉得这样是否对古人要求过高?因为陶渊明毕竟不是佛家!(生8表示同意。生9手举得高高的)噢,生9有话要讲。
  生9:我对刚才生2的观点不甚理解。(师生集体笑)
  [在课堂上学生的思想可真赛过野马!]
  师:(边笑边示意大家安静)生9,莫非这么长时间你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么?(生又笑)没关系,请讲。
  生9:他说第二节是画面一个一个地切换,镜头一个个地变换。我觉得这是画面的移动,犹似拍摄山水景象。如果是画面切换,显得太动感,反映不出宁静的生活。
  师:噢,你认为只是缓慢移动,不是切换。动感不能太强烈,否则破坏宁静的氛围。
  生9:是。而且我还认为这画面前面一直没有声音,接着是鸡鸣,很有以动写静的味道。
  师:讲得很好,体会很细微。不过鸡鸣而更显宁静,这似乎不是以动写静,而应该是以――
  学生:――以声写静。
  师:对,是以声写景,以声衬静。说到“以声衬静”,我们自然而然就想起著名的两句――
  学生:“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师:我们是不是来比较一下,同样是写“静”,你觉得课文《归园田居》所构造的意境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相比,谁写得更好?
  [事先我并没有想好要让学生作这样的比较。只是当学生提出“以声衬静”时,顺势带出这样一个问题,目的是再进一步促进学生赏读诗所构造的意境。因为刚才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诗人的思想情感上了。]
  生10:我认为是陶渊明的好。因为两句中,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蝉噪鸟鸣的声音来得清脆,清晰,十分的实在,真实。而“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深巷中”表明声音是一种由远处传来的,鸡鸣的声音也显得深远,因此声音不显得那么实。
  师:(点头)唔,显得有些模糊,不那么清晰。
  生10:且第二节本身的意境就有虚幻、朦胧之感,因此,这里的声音也比较的模糊,不那么脆。总之,我感觉有一种很虚的感觉,这样就显得更静了。
  师:虚幻,模糊,这样的静似乎有一种缥缈的感觉。尤其是“狗吠深巷中”,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有时你夜半醒来,听到远处隐隐传来狗吠声,你是不是觉得夜格外的寂静,静得恐怖心慌?
  学生:哇――
  师:而“狗吠深巷中”,我感觉深巷中传来的声音也应该是“隐隐”的,偶尔的叫几声,让人感到格外的静。当然这静不是寂静,而是――
  生:宁静。
  生11:我有不同看法。
  师:说来听听。
  生11:我觉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描写自然的幽静,没有人的参与;“狗吠深巷中”是描写村落的宁静,是人迹烟火的宁静。我觉得两者是不可相比的。而且人的心境不同,对这两句的喜好也会不同。
  师:有道理有道理。心境不同喜好也会不同。我们不一定要厚此薄彼。
  [其实我心里存着的答案是:《归园田居》的意境更胜一筹。想不到学生会有如此高见。]
  生12:两首诗写景都突出一个“静”字,但我认为,仅从写作手法上分析,陶的更胜一筹。
  师:噢,从技法上分析比较。
  [这个学生跳出了我给出的讨论范畴,不去讨论意境而来讨论写作手法了。可见宽松自由的教学空间,有助于活跃思想。]
  生12:陶渊明是用田园生活的笔调无声地描写“静”,这个“静”是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是读者自己感受得到的。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静”字便是大大的败笔。因为它无疑像是在故意提醒读者:看,蝉噪,林多静啊!
  师:讲得真好!从技法上分析,显然“蝉噪”两句过于直露,可以说技法“拙劣”;相比之下,《归园田居》同样写静,不露声色,含蓄多了,它通篇没有一个“静”,你却处处可以感觉到“静”。这就是所谓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下课铃响)这节课我们是凭自己的能力欣赏诗歌,我觉得大家的水平都很高。看来我以后应该多放手让大家自己来。下课!
  [教学后记]
  学生在高一时已学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对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和思想应该有所了解。《归园田居》质朴自然,理解起来应该没有多少难度。所以,起先我打算不再对这首诗展开分析,学生背熟即可。但在赏读这首诗的过程中,我发现《归园田居》与《归去来兮辞》有可比性。我觉得《归去来兮辞》是诗人刚归隐时所作,是归隐宣言,情感激切、兴奋,所写田园生活是其美丽的憧憬。诗人想象田园生活是“有酒” “有暇”,甚且连农事也是“有趣”的。这是一种审美的描绘,而不是客观的写实。《归园田居》是描写真实的田园生活,弥漫着人间的烟火、生气,作者已身化其中矣。
  由此,我改变了只打算让学生背熟即可的想法,想引导学生自己比较,达到较为深刻的理解。第一节课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数学生都只有浅层次的认识:认为两首诗差不多,都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和对质朴自然的田园生活的向往。课后反思:学生之所以找不出两首诗的差异,可能是这两首诗中表现出来的理想和现实的反差不够明显,以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发现不了。于是我决定下一节课在比较中增加《归园田居其三》,效果比第一节课要好,学生能说出二者的不同点:《归去来兮辞》是对田园生活美好的想象,而《归园田居其三》写的则是躬耕之苦。但仍旧没能在比较中深刻认识到课文所表现出来的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境界。
  反思这堂课,其优点是:深研教材,另辟蹊径,扩大课堂容量,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提升认识水平,开阔眼界都大有裨益。课堂上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发现创造的空间。其最大的问题是:忽视了许多重要环节。比如没有给学生提供必需的资料。《归去来兮辞》是在高一学过的,它既难且长,恐怕学生已印象淡薄了。虽有幻灯片,但分成好几张,不便翻阅。事先应该印发《归去来兮辞》全文(先进的教学手段有时是无法替代原始传统的方法的)。又比如,没有充分考虑问题的难度和学生的水平,并有针对性地布置思考题,提出相关的要求。(沈明理)
  [ 案例二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实录及反思
  第一教时
  师:今天我们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大家有没有预习?
  生:(齐声)没有。
  师:我们先朗读全文,要求大家读准字音。(学生集体朗读全文)
  师:我们来疏通文句。第一句什么意思?
  生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着孔子坐。
  师:好。根据资料,当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与孔子的年龄分别是51、39、31、18、60岁。
  [自评,下同。告知一些相关的知识,企图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促成对孔子思想的发现。]
  生2:啊?这么大年纪还读书啊?
  生3:同学间年纪差这么多啊?
  师:哎,怎么这么大年纪还读书?这个问题我们等会儿可以讨论。谁能说说学生顺序为什么这么排?
  生4:从大到小。
  师:对,孔子有“长幼有序”的思想。你再看“侍”是什么意思?这里又可以看出什么内涵来?
  [“孔子有‘长幼有序’的思想”一句表述恐怕有误,可改成“儒家倡导‘长幼有序’思想”。言语形式决定言语内容,咬文嚼字永远是发现文意的重要途径。]
  生5:“侍”是陪侍长者,长者是孔子,孔子在文中被省略了,没有写出来。这里还说明是学生陪老师。
  师:对,这里也写出了这些人的师生关系。下一句写了什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翻译第二句并讨论孔子的教学意图与教学思想)
  生6:孔子希望学生不要有顾虑。
  生7:孔子了解学生平时有怀才不遇的情绪,这里体现了他平易近人的作风和因材施教的思想。
  师:我读到了一个教育家所具有的一种平等的教学思想,读到了他对学生的充分理解,读到了他在情景中设计问题进行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我还联想到了孔子所主张的“入仕”的思想,他要求读书人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他还主张我们读书人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并说:“学而优则仕”,主张“仁政” 主张“以礼治国”。(投影相关引文)
  [从理论上讲,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越丰富,越能够激活思维,对文本的理解就越到位,所发现的文意也越丰富。我试图借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的机会,介绍一些相关知识,以帮助学生激活原有的有关孔子的记忆。]
  师:下一句谁来翻译?(一名学生翻译子路的言志内容。然后谈他的性格)
  生8:子路很有个性,直率、能干、有抱负。
  生9:子路很自负,他故意把自己想治理的国家说得那么危机四伏,困难重重,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才能。
  生10:当时是春秋时期,国家有内忧外患也是很平常的,子路描述的国家的形势是有可能的。
  师:为何强调“有勇”?
  生11:有勇可以抵御外患。
  师:“知方”呢?
  生11:可以使国人精诚团结,同舟共济,共渡灾患,然后一致对外。
  师:那么,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出子路是个怎样的人?
  [语言就是人本身,通过对语言的揣摩、品味,不仅可以了解人物语言的意思,还可以感受到一个人的存在。这也是一种文意的发现吧。]
  生11:这里还真的体现了子路的水平。他能够根据国情提出治国方针,像个军事家。
  师:感觉不错。记得《论语》中孔子对子路有过这样的评价:“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管理该国军事)。”可见子路确有军事才能。
  生12:孔子没说子路能“知方”。
  师:对,可见――
  生12:子路可能说大话。
  师:有可能。现在请同学翻译冉有的述志内容,并讨论冉有的性格。(学生翻译并讨论)
  师:与子路的性格进行对比,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关注两者的性格,试图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意味。]
  师:我再补充介绍一下孔子对子路和冉有的评价:孔子说:“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评价冉有是“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之为宰也。”又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出示投影)
  生13:冉有不如子路,无论是对自我的评价还是老师的评价都证明了一点。
  生14:子路率直、主动,未经老师点名,自己主动发言。而冉有是老师点名才站起来说的,他性格比较内向。
  生15:冉有说自己能管理方圆六七十里的地方以后,可能觉得自己把话说大了才改口,退到管理方圆五六十里的地方了。
  生16:冉有说自己只能“足民”,礼乐之事要等君子,说明他很谦逊。
  师:在《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为什么孔子先骂冉有,而不骂子路?
  [提及已学知识,试图让学生联系旧知识,进一步丰富对人物的感受。]
  生16:孔子可能认为子路擅长管理军事,而且不懂礼法,而冉有的性格谨慎谦让,更懂得礼法,对季氏将伐颛臾一事应该竭力劝阻。
  生15:孔子可能对冉有更失望。
  师:你们怎么看这两种性格?
  [设计这个问题,意在进行价值引导。但没让展开,怕离开文本太远,上成德育课。]
  生17:现在的社会,像冉有那样过分谦和会失去很多机会。
  生16:像子路那样太露锋芒,也会对自己不利。
  师:我们来看看公西华,谁来翻译?(学生翻译公西华的志向,并讨论其性格。)
  师:请大家思考:公西华也很谦虚,冉有也很谦虚。他们的谦虚是否一样?
  生18:不一样,公西华的谦虚是礼节上的谦虚,而冉有的谦虚是性格上的谦虚。
  师:为什么?
  生18:公西华年纪最小,他在曾皙尚未发言的情况下,不可能发言。
  生19:老师点名之后,他不说自己能做什么,而说自己愿意学习。说自己愿意当个小相,而作为一个可以主持祭祀仪式和会盟诸侯的外交官,不娴熟礼仪,不善于应对辞令,是不行的。
  生20:礼仪比一般的军事管理、经济管理要难得多。也许他最厉害。
  [此处可见,原有的生活经验积累越是丰富,学生所发现的文意也越丰富。]
  师:孔子对公西华也有一个评价:“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论语》中还有公西华代孔子处理政事的记载。同学们对公西华形象的认识是很准确的。下课。下节课继续讲点的性格和志向。
  第二教时
  (学生朗读全文教师复述第一堂课讨论的要点)
  师:下面我们继续讨论点的志向和性格。谁先翻译一下?(学生翻译曾皙的志向,并讨论曾皙的性格。)
  师:请用一个词表达对曾皙情趣的理解。
  [“用一个词表达自己对文意的发现”的要求可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但比“一句话表达、一段话表达”要求低,学生更容易做到。]
  生21:悠闲自得。
  生22:闲云野鹤。
  生23:淡泊、平和。
  生24:潇洒。
  生25:崇尚自由。
  生26:不追求功名。
  师:这与孔子对弟子“出仕”的主张是不是矛盾?怎么理解孔子的‘我与点也’?
  生27:这是曾皙做了县官以后,与欧阳修一样的与民同乐的景象。……
  生30:这是“齐天下”后出现的太平盛世的景象。
  生31:曾皙表示自己不能管理国家,这平和淡泊正符合孔子谦和守礼的要求。
  生32:因为要沐浴,又要到祭坛上吹风,还要咏,估计是在举行仪式,也是一种礼,也与孔子主张的礼教是一致的。
  生33:人总有入世的一面,也有出世的一面。孔子也曾想有所作为,积极入仕,但由于战乱,志向不能实现,痛苦之后,希望自己能够过悠闲的世外桃源的的生活,曾皙的理想刚好表达了孔子自己的理想……
  师:“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既赞又叹,赞的是什么?叹的又是什么?
  生34:只有一个学生说出了孔子追求的平天下的理想,其他学生都没有达到孔子的教育要求,所以孔子只好叹息,同时又赞美曾皙能领会孔子的教育理想。
  生35:因为当时春秋时代是战乱时代,所以要叹,而只有曾皙说出了孔子追求的太平盛世的景象,所以要赞。
  生36:因为孔子怀才不遇,所以要叹,因为曾皙描绘的景象太美了,所以要赞。
  生37:这世外桃源般的悠闲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的,也是实现不了的,所以要叹,而这生活毕竟是美的,令人憧憬的,所以要赞。
  [显然,这个同学的发言是受了前面几个同学发言的启发的。可见,生生互动的课堂中,文意发现还有一个途径,即同学间的相互启发。]
  生38:孔子自己怀才不遇,他的弟子这么大年纪了,那么有才能,还在读书,也是不得志,所以叹,而他的学生所拥有的才学这么高、追求的境界那么高,所以赞。
  师:他们中有的年纪很大了,为什么还要读书?
  生40:为了“独善其身”,为了“修身”。
  师:讲得合情合理。哪位同学翻译一下孔子的点评?(学生翻译并讨论孔子的点评)
  师:孔子对其余三子究竟如何点评的?
  生41:孔子首先肯定了“三子”谈了自己的志向,提出了治国原则是礼,然后对子路的不让作了批评,对冉有的谦和和公西华的才华作了肯定。
  师:全文以什么为线索?围绕了什么样的政治主张讨论志向?讲明理由。
  [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思路和主题有个整体把握。]
  生42:以“孔子问志、四子述志、孔子评志”为线索,围绕“为国以礼”的主张论志:子路的“知方”,冉有的“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的“端章甫,愿为小相”,曾皙的礼乐之治下的太平盛世……
  师:课后请大家诵读全文,完成课后练习。下课。
  [教学后记]
  1.“文意发现”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文意发现”的研究和实践使我认识到:文言文教学不能只讲文言现象。文言文这种言语形式与现代文的言语形式一样,背后都是一种情感,一种思想,甚至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一个人。文言现象固然要学,它是一座桥梁,可以引领着我们穿越时空,与古人相识、沟通、对话、交流,从而促成视界的融合并获得知识,锻炼能力,提升智慧。我们的目标是彼岸,而不是桥梁本身。况且,每一篇文言文都是一个自足体,它有自己独立而鲜活的生命,它充满了独特而丰富的意味。止于文言现象的文言文教学其实始终只引领学生站在文本的外围,而没有走进文本的内部。文言文中实施文意发现教学,重现了文言文课堂的生气,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就回归到了文言文教学的本原。
  2.“文意发现”的途径
  学生如何通过阅读发现文意、获得文意?从理论上讲需要两个条件:第一,学生需要有与文本相适应的前理解,或者说期待视野,包括一定的知识背景、经验积累、情绪准备、审美能力、欣赏倾向等等;第二,学生与文本需要进行相互作用,学生诉诸想象、产生感知、唤起情感、进行审美判断、审美玩味,对文本产生创造力;文本对学生也产生引导力、影响力。学生与文本形成了主体间关系。
  那么,如果学生的前理解(即现有水平),与文本产生较大的落差,无法与文本相适应,以致于探寻不到文意,发现不了文意,怎么办?
  通过以上课例的实验和反思,我认为在课堂教学的形态下,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发现文意:
  (1)为补充学生背景知识的缺乏,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告知一些相关知识或补充周边文本(我参考并借用了翁德森的《赤橙黄绿各呈其色――谈〈论语 ? 侍坐章〉以对话表现人物个性的艺术》的相关知识),让文本与相关知识或周边文本发生联系,让相关知识或周边文本成为该文本的注释,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发现文意,从而让学生走进文本。
  (2)为补充学生知识、经验的不足,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充分交流探寻、发现的结果,在交流中,引起共鸣和碰撞,共享知识和经验,纠正偏差和错误,获得发现和感悟,还能使文本逐渐与学生实际发生联系,从而使文本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
  (3)为帮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相互作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容易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学生通过对文本深层次的感受、理解、思考,能够进一步发现文意,接受文意或者质疑文意。(阮玲)
  [评说] 读得再细些步子再稳些
  经典作品怎么读?若纳入精读范围,则要读得细一些,真正做到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诚如叶圣陶先生诗中所云:“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这次我审读绍兴两位高中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在如何“细化”方面受到启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
  绍兴县柯桥中学沈明理老师对自己要求很高。他发现,第一节课比较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归园田居其三》,学生鉴赏的深度不够,就即时作出调整和弥补:第二节课重点细读《归园田居其一》,增加新的比较内容,试图从更高更开阔的视角审视这三篇作品。从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看,一些学生读得比较细致,进入了想像、联想、揣摩、分辨的鉴赏状态。其中,关于《归园田居》其一与其三在思想内容方面的比较、“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在写作方法方面的比较,成为两个探究的重点。具体的思路和结论,或许还有可商榷的地方,但课堂上的确设置了宽松的教学空间,学生在开放的氛围里畅所欲言,谈出了真实的鉴赏心得。教师的引导也较为得体,表现出富于特色的教学机智。特别值得称道的一点是:这种探究始终和“咬文嚼字”联系在一起,基本上没有离开课文。这对培养扎实的文学鉴赏能力,养成认真读书和思考的习惯,提升语感积累的质量,都不无益处。
  但是,就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而言,教师的准备工作略有欠缺。除去“教学后记”中已经谈到的之外,应该指出:在文学经典的鉴赏教学领域里,强调“细化”这是对的,但还要关注其他因素。若缺乏宽阔的教学视野和鉴赏赖以深化的教学支点,缺少对教学主要环节的有力把握,那也是不行的,会影响“咬文嚼字”的质量,容易陷入盲目的境地。
  陶渊明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之高、影响之大,对此历代学人研究热情之高、成果之多,这是毋庸多言的;认识和评价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分歧,我们教学中亦应比较小心,不说头的没有根据的话,这同样应该成为对学生的约束。比如,说《归去来兮辞》写在《归园田居》之前,这是对的(有研究者甚至认定该赋作于陶渊明在彭泽令任上决心辞官归隐之际,文中关于归途景象和还乡以后生活的描写均出于想像)。说《归园田居》其一写在其三之前,这也有道理。但有的学生提出:“《其一》中对田园生活还保持在想像阶段,比较虚,如‘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二句。而《其三》中已尝到田园生活的真实内容,如‘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可以说是很忙碌了。那么应该也做不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了。”“我觉得陶渊明写此文时没有真正融入农家生活,还没有真正成为一位田园之人。若把‘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鸡鸣桑树巅’看作一幅画的话,那么我觉得陶渊明应该是站在画前端详的那个人,而不是画中人。”――这些揣测之语,根据是不是充足?对这组诗歌的标题“归园田居”的理解是不是到位?再细一点,进一步追问,对诗中“尘杂”“余闲”这两个词语的内涵是不是真的读懂了?对此教师不能不深入思索,并尽可能事先作好充分的准备,能够最大程度地使学生避免因为占有资料太少、相关经验不足而误入歧途。
  我想,学习《归园田居其三》,可考虑将该组诗(五首)全部印发给学生,加上必要的注释,字面意思大体读明白并不费多少气力。其二云:“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其三是写野游(“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其四是写归途和饮酒(“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这些诗歌具体的写作时间已经无从考察,但它们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了“归园田居”的生活境遇,这还是清晰可辨的。如果将决意辞官归来――归来后的躬耕生涯――凄凉的晚年景况(“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有会而作》),这样一条基本线索提取出来,立足于《归园田居》其三,向该组诗的其二和其三延伸一下,并适当联系诗人的生活和创作全程来审视这篇课文的思想主旨及写作特色,效果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在一个宽度、复杂程度比较适宜的鉴赏框架里,才更容易叫“细化”得到落实,才能够“细”得下去,“细”到点子上。基本的落脚点还应该是课文,最好对《归园田居其三》的美读再充分一些,涵泳的功夫下得再实一些。踏稳了基点,才好放心地向外边拓展。
  在“细”与“宽”的有机结合方面,绍兴一中分校阮玲老师作出积极的探索。她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对文字(“文义”)管得不可谓不细致,对“文意”更是备加关注,――既“细”下去了,咬住关键字眼不放松,又能够相机渗透有关知识,兼以调动学生互相启发,适当拓开探讨的宽度和深度,针脚细密地将“细”与“宽”统一在课堂教学里。这个合二为一的过程,她称作“文意发现”(这应该是一个专门的教改实验课题),并在“教学后记”中阐释了“文意发现”在文言教学范畴里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表现出探究的自觉性。两节课,精彩处不少。比如,怎么理解孔子说的“我与点也”,这个教学环节处理得就很有特色。她设计的带有诱发性质的提问是:“这与孔子对弟子‘出仕’的主张是不是矛盾?”学生谈出不同的见解以后,她进一步“细”下去,追问道:“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既赞又叹,赞的是什么?叹的又是什么?”引导学生继续向“文意”的深层掘进,同时也扩展了对前一个问题的理解的宽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惮于“讲”,随机传授有关的知识,比如孔子的思想精华、他对子路和冉有的评价,也正面申明了自己对课文某些要点的认识。这是能够“细”下去、“宽”出去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这些方面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知识储备丰厚的优势,控制好阅读与研讨的基本走向。
  不过,稍有遗憾的是,处理第二课时的重点与难点(如何理解孔子对曾皙的肯定),虽然精心设置提问,调动学生作了发散思维,但教师在收束方面似乎力度不够,甚至是听之任之,不置可否。当然,回答好这个问题有难度,可作为“文意发现”的组织者、领导者,教师在这样重大的“文意”面前,是不是还应该有勇气明确说出自己的或者自己比较认可的“发现”呢?在一些特殊的地方,答案不强求一致是可以的。但没有明确的答案,或者对若干种来自学生的答案,不作明确的评判,听任其含糊下去,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一节课时间有限,就转移到课下;课下也解决不好,就留待以后,总要有一个明确的交代。只把问题堆在那里,似乎人人都是对的,只要动脑筋思考了,就都是好的,这是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教学倾向,很值得研究。不求甚至不管结果的“过程”,意义究竟有多大呢?另外,作为文言课,把“诵读”的教学任务放在最后、推到课外,这样处理是不是恰当,也当斟酌。“发现文意”的必要前提是充分熟悉“文义”,熟悉文义的途径是诵读。就文言来说,传统的“诵读”的含义是:在初步理解文义的基础上,反复熟读,直至可以背诵,并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不断加深理解。我设想,这两节课若是先安排诵读训练,然后再进行“文意发现”的研讨,可能学习文言的效率会更高,“发现”和研究文意的效果会更好,也会带有更为浓郁的文言教学味道吧。希望以后能够再试一次,读得细一些,思路宽一些,步子也更稳一些。(刘占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写给闺蜜的一段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