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燃料燃烧的能量转化从何而来,是怎么吸收并转化的?

生命体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使得生命产生出远离平衡态的结构,这种称为耗散结构..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细胞代谢(p56~p85) 是生物体内所进行的全部物质和能的变化的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以下关于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
以下关于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B.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直接来自ATPC.植物细胞的ATP都是由细胞呼吸直接产生的 D.ADP转化成ATP是吸能和磷酸化反应过程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0123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以下关于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主要考查你对&&ATP和ADP的转化和利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ATP和ADP的转化和利用
ATP与ADP的转化:1、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换:2、ATP与ADP相互转化是不可逆的 (1)反应条件:ATP的分解属水解反应,催化该反应的酶属水解酶。而ATP的合成是一种合成反应,催化该反应的酶属合成酶。由于酶具有专一性,因此,二者反应条件不同。(2)反应场所:ATP合成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而ATP分解的场所较多。因此,ATP的合成场所与分解场所不完全相同。(3)能量来源: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是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的化学能;而合成ATP的能量主要有化掌能和太阳光能,即二者的能量来源不同。 ATP的形成与利用表解比较:1、ATP的产生途径与场所
&2、细胞内产生与消耗ATP的生理过程
&知识点拨: 1、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不是一种可逆反应,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少,但ATP 与ADP的相互转化很快,因此可以保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2、ATP中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极容易水解,以保证能量相对稳定和能量持续供应。3、真核生物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4、原核生物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例&&& 下列生命现象中能使ADP增加的是(&& ) A.胃蛋白酶的分泌 B.丙酮酸形成乳酸 C.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 D.组织细胞利用氧气&思路点拨: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所有消耗能量的过程都会使ADP含量增加,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只有胃蛋白酶的分泌需要消耗能量,会使ADP 含量增加。答案A 知识拓展:1、ATP的作用: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①人体所有需要的能量几乎都是ATP提供的:心脏的跳动、肌肉的运动以及各类细胞的各种功能都源于ATP所产生的能量。没有ATP,人体各器官组织就会相继罢工,就会出现心功能衰竭、肌肉酸疼、容易疲劳等情况。②ATP合成不足缺失时,人体会感觉乏力,并出现心脏功能失调、肌肉酸痛、肢体僵硬等现象。长时间ATP合成不足,身体的组织和器官就会部分或全部丧失其功能,ATP合成不足持续时间越长,对身体各器官的影响就越大。对人来说,影响最大的组织和器官是心脏和骨骼肌。因此,保证心脏和骨骼肌细胞的ATP及时合成是维护心脏和肌肉功能的重要措施。③心脏和骨骼肌自身合成ATP的速度慢,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D-核糖能使心脏和骨骼肌生成ATP的速度要快3~4倍,是给心脏和肌肉恢复动力的有效物质,在人体经历缺血、缺氧或高强度运动时,其作用更为突出。纯净的ATP呈白色粉末状,能溶于水。作为药品可以提供能量并改善患者新陈代谢。ATP片剂可以口服,注射液可供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功能:各种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④ATP水解时释放的能量是生物体进行肌肉运动、生物电、细胞分裂和主动运输等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人体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在生活细胞中是永不停息地进行着,这即可以避免一时用不尽的能量白白流失掉,又保证了及时供应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因此ATP是生物体细胞中流通着的“能量货币”。2、ATP产生量与O2呼吸强度的关系曲线 甲图表示ATP产生量与O2供应量的关系 1、A点表示在无氧条件下,细胞可通过进行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产生少量ATP。 2、AB段表示随O2供应量增多,有氧呼吸明显加强,通过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增多,ATP的产生量随之增加。 3、BC段表示O2供应量超过一定范围后,ATP的产生量不再增加,此时的限制因素可能是酶、ADP、磷酸等。乙图表示ATP产生量与呼吸强度的关系 例&&& 下列生理过程不受细胞内氧浓度影响的是 (& ) A.神经递质的释放 B.肌肉不自主地战栗 C.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水D.生长素向胚芽鞘背光侧运输思路点拨:氧气浓度通过影响能量供应,从而影响生命活动。神经递质的释放、肌肉收缩、生长素的运输都需要消耗能量。答案C
发现相似题
与“以下关于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756218700769870775017032293008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根据该图分析:(1)在如图中,生理过程____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____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2)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转化不可缺少的两类生物是____.A.绿色植物和动物 B.绿色植物和分解者 C.动物和微生物 D.动物和无机物(3)近几年来,大棚农作物养殖业蓬勃发展,为提高大棚农作物的结果率,在棚内放养了一些蜜蜂,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____.A.帮助植物传粉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维持生态平衡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4)下列不属于生物防治实例的是____.A.瓢虫吃蚜虫 B.飞机喷施药物灭蝗 C.苏云金杆菌毒杀松毛虫 D.啮小蜂将卵产在美国白蛾的幼虫体内.-乐乐题库
& 呼吸作用的概念知识点 &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如图...”习题详情
28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0.0%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根据该图分析:(1)在如图中,生理过程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③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2)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转化不可缺少的两类生物是B.A.绿色植物和动物 B.绿色植物和分解者 C.动物和微生物 D.动物和无机物(3)近几年来,大棚农作物养殖业蓬勃发展,为提高大棚农作物的结果率,在棚内放养了一些蜜蜂,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A.A.帮助植物传粉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维持生态平衡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4)下列不属于生物防治实例的是B.A.瓢虫吃蚜虫 B.飞机喷施药物灭蝗 C.苏云金杆菌毒杀松毛虫 D.啮小蜂将卵产在美国白蛾的幼虫体内.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根据该图分析:(1)在如图中,生理过程____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____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①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②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把从环境中得到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③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
(1)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③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2)阳光的能量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并释放氧气.因此,生产者是一切消费者和分解者物质和氧气的源泉,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腐生的细菌)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残骸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生产者也不会长久地生存下去.因此,要保持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生产者和分解者.(3)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因此农民为了提高大棚农作物的结果率,在棚内放养了一些蜜蜂,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动物帮助农作物传粉的作用.(4)啮小蜂将卵产在美国白蛾的幼虫体内,啮小蜂的幼虫吃白蛾幼虫体内的营养,导致白蛾死亡,属于生物防治;瓢虫吃蚜虫,属于用生物(瓢虫)防治农业害虫;苏云金杆菌毒杀松毛虫,属于用生物苏云金杆菌的分泌物防治林叶害虫;飞机喷施药物灭蝗,是利用药物直接杀死蝗虫,不属于生物防治.故答案为:(1)④;③(2)B;(3)A(4)B
解此题的关键是识图确定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这三个过程,结合题意,即可解答.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根据该图分析:(1)在如图中,生理过程____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____表示微生物的分...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根据该图分析:(1)在如图中,生理过程____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____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主要考察你对“呼吸作用的概念”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呼吸作用的概念
【知识点的认识】【命题的方向】【解题思路点拔】
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根据该图分析:(1)在如图中,生理过程____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____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相似的题目:
试根据生物圈中物质循环的图解,回答问题.(1)图中A、B分别代表的生物种类是:A&&&&,B&&&&.(2)图中a表示&&&&作用,b表示&&&&作用,c表示&&&&作用,d表示&&&&过程.
某同学想证明植物的叶具有呼吸作用,下面哪项条件是必需的?&&&&必须在光下进行必须在暗处进行必须在最适宜温度下进行必须选择被子植物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用瓦盆栽花有利于根的呼吸和生长氧气能够使澄清的石灰石变浑浊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能够进行发酵植物在白天和夜晚都进行呼吸作用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如图...”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泸州忠山公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附近部分市民常在天刚微亮的时候来此晨炼.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得知,此时树林里空气不清新,不宜晨炼,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植物的&&&&
2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3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下列能够正确表达呼吸作用过程的式子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一株生理功能正常的绿色植物,在如图所示的五种不同条件下都能持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2呼吸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公式,正确的是&&&&
3正确表达了呼吸作用过程的公式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根据该图分析:(1)在如图中,生理过程____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____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2)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转化不可缺少的两类生物是____.A.绿色植物和动物 B.绿色植物和分解者 C.动物和微生物 D.动物和无机物(3)近几年来,大棚农作物养殖业蓬勃发展,为提高大棚农作物的结果率,在棚内放养了一些蜜蜂,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____.A.帮助植物传粉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维持生态平衡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4)下列不属于生物防治实例的是____.A.瓢虫吃蚜虫 B.飞机喷施药物灭蝗 C.苏云金杆菌毒杀松毛虫 D.啮小蜂将卵产在美国白蛾的幼虫体内.”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根据该图分析:(1)在如图中,生理过程____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____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2)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转化不可缺少的两类生物是____.A.绿色植物和动物 B.绿色植物和分解者 C.动物和微生物 D.动物和无机物(3)近几年来,大棚农作物养殖业蓬勃发展,为提高大棚农作物的结果率,在棚内放养了一些蜜蜂,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____.A.帮助植物传粉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维持生态平衡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4)下列不属于生物防治实例的是____.A.瓢虫吃蚜虫 B.飞机喷施药物灭蝗 C.苏云金杆菌毒杀松毛虫 D.啮小蜂将卵产在美国白蛾的幼虫体内.”相似的习题。&&&&&&&&&&&&
高一生物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测试
第4章 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酶的论述错误的是A.有些酶是核酸
B.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C.酶的活性与pH有关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2.下列生命现象中不伴有ATP消耗的是A.神经冲动的传导
B.含羞草受到刺激小叶合拢C.葡萄糖在小肠中被吸收
D.根尖生长点细胞有丝分裂3.在适宜的条件下,用含有过氧化氢酶的鲜猪肝研磨液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比用FeCl3溶液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快得多,这说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的特性是A.专一性
D.适应性4.有工厂利用酶将废弃动植物油脂与甲醇等反应生产生物柴油,最适用于该过程的酶是A.胆碱酯酶
B.固醇酯酶
D.磷脂酶5. 右图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曲线和时间的关系,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B.酶因热而失活C.酶反应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
D.酶反应速度和酶量的关系6.线粒体中不含的酶是A.ATP 合成酶 
B.核酸合成酶
 C.丙酮酸氧化酶
D.乳酸氧化酶7.下面四项表示在适宜范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其中不正确的是A7.科学家研究CO2 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右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II和I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 浓度不同B.光照强度为 b 时,造成曲线 I和 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的不同C.光照强度为a~b,曲线 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D.光照强度为a~c,曲线 I、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8.影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很多。下列选项中,对光合作用影响最小的是A.叶绿体色素的含量
B.五碳化合物的含量
C.氮气的含量
D.二氧化碳的含量9.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最适宜的条件,有利于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A.增加室内CO2浓度 B.增大室内昼夜温差 C.增加光照强度 D.采用绿色玻璃盖顶10.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片从幼到老光合作用强度不变B.森林或农田中植株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有差异C.光合作用强度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是固定不变的D.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11.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A.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
B.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多C.C3化合物增少、C5化合物减多
D.C3化合物增少、C5化合物减少12.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C.叶绿体基质中可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D.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13.在光合作用过程中 不属于暗反应的是A.CO2与五碳化合物结合
B.三碳化合物接受ATP释放的能量C.H2O的氢传递NADP+
D.NADPH的氢传递给三碳化合物14.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是A.传递光能、传送电子
B.传递光能、转变光能C.吸收光能、转变光能
D.吸收光能、传递光能15.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总是同时进行B.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能在呼吸作用中被利用C. 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主要用于呼吸作用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分别在叶肉细胞和根细胞中进行16.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中直接利用的物质是A.O2和C3化合物
B.叶绿体色素
C. H20和O2
D.氢[H]和ATP17.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包括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必须在有水的条件下进行C.光合作用的全部反应是呼吸作用全部反应的逆转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能量转化过程18.下图表示某种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P点的生物学含义是(
)A.无光合作用,有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达到动态平衡C.无呼吸作用,有光合作用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不进行19.对某植株作如下处理:①持续光照10 min;②光照5s后再黑暗处理5s,如此连续交替进行20 min。若其他条件不变,则在两种情况下,植株所能制造的有机物总量及积累的有机物总量A.均①多于②
B.①少于②;①多于②
C.①和②均相等
D.无法确定20.右图为探究CO2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a为实验装置,b为对照装置。有关用塑料袋扎紧花盆的实验设计思路是A.确保植株与外界空气进一步隔绝B.排除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干扰C.防止NaOH溶液对植物根系的影响D.避免土壤中自养微生物光合作用形成淀粉21.人们采用玉米经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来替代汽油。若每吨玉米可转化为m吨葡萄糖,现有生产46吨酒精,理论上需要玉米(原子量:C-12,H-1,O---16)A.吨
D.90m吨22.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图表示叶面积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重要生理过程的关系,则当叶面积指数大约为多少时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A. 2
D. 9  B(点拨:净光合速率最大)23.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相等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24.在题3的图中,图1、图2为不同材料叶绿体中色素的层析结果(示意图),图3、图4为不同条件下水稻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其中正确的是
A25.小麦籽粒成熟过程中积累的糖类,主要是依靠穗下第一张叶片(旗叶)的光合作用供给的。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图甲),将旗叶包在一透明的袋中,袋中始终保持25℃及充足的C02,在旗叶基部安装一个可调节温度的套环。实验开始时,套环温度调到20℃,测定30min内透明袋中的C02吸收量、叶片水分散失量。然后将基部套环温度调节到5℃时,发现葡萄糖从旗叶向穗运输的过程被抑制,继续测定30min内透明袋中的C02吸收量、叶片水分散失量,测得的结果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叶片基部温度变化对袋内叶片蒸腾作用有明显影响B.叶片基部处于低温(5℃)状态时,后30min,C02的吸收速率下降与叶片气孔开闭状态无关C.叶片基部处于低温(5℃)状态时,呼吸作用强度减弱D.叶片基部处于低温(5℃)状态时,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点拔:气孔关闭与叶片水分散失有关;葡萄糖向穗的输送消耗呼吸作用产生ATP;葡萄糖输送被抑制,叶片中葡萄糖量增加,使光合作用过程受到抑制)26.用18O标记的H20浇灌植物,在光照充足条件下,植物体内及周围空气中存在18O同位素的物质及其相应生理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植物周围的氧气中--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B.植物体内的二氧化碳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C.植物周围的水蒸气中--植物的蒸腾作用 D.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直接通过光合作用暗反应27.将两个枝条分别置于营养液中。其中一枝仅保留一张叶片(甲),另一枝保留两张叶片(乙、丙),叶片置玻璃盒中密封(玻璃盒大小足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在甲叶和乙叶的盒中注入14CO2,装置如图。光照一段时间后,可以检测到放射性的叶片A.仅在甲中
B.尖在甲和乙中C.仅在甲和丙中
D.在甲、乙和丙中(点拔:乙叶片就会将带有放射性的糖类运输给丙)28.在图示大型圆底烧瓶内湿润的泥沙中,插有几根新鲜尚未长出新叶的枝条和一支试管,试管中盛有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烧瓶口紧包着一个小气球,使烧瓶刚好浮在大烧杯的水中某一位置。隔一天观察,可发现烧瓶A.漂浮在水面
B.沉到大烧杯底
D.都有可能(点拨:枝条的呼吸作用消耗O2,产生CO2被NaOH吸收,瓶内气体总体积减小,浮力则减小)29.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呼吸作用产生的CO2mol数与消耗的O2mol数的比值,常被用来判断呼吸分解有机物的种类。根据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反应式计算,此比值应是A.0.5
D.2.030.香蕉成熟过程中。随着贮藏物质强烈水解并转化为还原糖,香蕉逐渐变甜,其呼吸速率变化如图中曲线a所示。图中符合香蕉内还原糖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曲线1
D.曲线431.右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的是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5倍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D.氧浓度为d时,无氧呼吸的强度与有氧呼吸相等32.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藏、保鲜所需要的条件应为(
)A.低温、干燥、低氧
B.低温、湿度适中、低氧C.高温、干燥、高氧
D.高温.湿度适中、高氧33.取三粒质量相同的大豆种子,一粒在黑暗中长成豆芽甲,另两粒在光下发育成植株乙、丙。测定甲、乙的鲜重和丙的干重,并与大豆种子比较,增加的重量分别为a、b、c,则a、b、c的主要增重因素分别是A.H2 0;C02;H2 0和C02
B.C02;H2 0和C02;H20C.C02;H2 0;H2 0和C02
D.H2 0;H2 0和C02;CO234.血糖转化成脂肪主要发生在 A.人体所有细胞
D.脂肪细胞  (脂肪细胞是贮藏脂肪的主要场所)35.细胞内的蛋白质转化成糖类,必须先经过   A.转氨基作用
B.氧化分解作用
C.脱氨基作用
D.消化作用36.有些对胃具有较大刺激作用的药物,常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原因主要是A.不少药物是蛋白质类物质,避免在胃中被消化B.为了入药方便,便于吞咽C.胃液对胶囊不起作用,可顺利经胃入小肠D.让药在胃中缓慢渗透出来,减轻突然刺激(胃内无淀粉酶)37. 旅美中国学者章蓓和美国、瑞典、西班牙的科学家们最近联合发现了一种功能类似于胰岛素的真菌化合物。这一发现为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开启一个全新之门",它有可能使糖尿病患者将来只通过服药而不必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关于文中的"真菌化合物"的推测,肯定是错误的一项是A.该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功能
B.该化合物应该不是蛋白质C.该化合物应该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有机物
D.该化合物应该是蛋白质  (若是蛋白质仍会被消化液消化失去功能38.氨基酸作为能源物质,实际参加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部分是   A.含氮部分
D.不含氮部分    (含碳部分被氧化)39.北美爱斯基摩人以肉食为主,他们的尿液中含量可能偏高的物质是   A.H20
D.无机盐(肉类N含量高)40.人体内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  A.丙氨酸
D.核苷酸二、简答题41.动物脑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脱羧酸,能专一催化1 mol谷氨酸分解为1mol r-氨基丁酸和1 mol CO2。某科研小组从小鼠的脑中得到该酶后,在谷氨酸起始浓度为10mmol/L、最适温度、最适pH值的条件下,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见图38一1和图38一2。图38-1产物CO: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38-2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曲线(注:酶浓度固定)
(注:反应物浓度过量)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38一1画出反应过程中谷氨酸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1"标注)。(2)当一开始时,将混合物中谷氨酸脱羧酸的浓度增加50%或降低反应温度10℃,请在图38一1中分别画出理想条件下CO2 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2"标注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用"3"标注温度降低后的变化曲线),并分别说明原因。(3)重金属离子能与谷氨酸脱羧酸按比例牢固结合,不可解离,迅速使酶失活。在反应物浓度过量的条件下,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重金属离子后,请在图38-2中画出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的曲线(请用"4"标注),并说明其原因。答案:(1)见曲线1(评分依据:每分解1 mmol谷氨酸则产生1 mmol CO2,根据CO2浓度变化曲线,可得到严格的谷氨酸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2)当谷氨酸脱竣酶的浓度增加50%时,见曲线2,其原因:酶量增加50%,酶催化反应速率相应提高,反应完成所需时间减少。当温度降低10℃时,见曲线3,其原因:温度降低,酶催化反应速率下降,但酶并不失活,反应完成所需时间增加。(3)见曲线4(注:曲线4为一条不经过原点的平行直线,平移距离不限)。原因:一定量的重金属离子使一定量的酶失活,当加入的酶量使重金属离子完全与酶结合后,继续加入的酶开始表现酶活力,此时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酶浓度变化的直线关系不变。(立意:重点考查酶的作用以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考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运用图表形式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以及推理能力;考查考生对建立模型分析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42. 工业上常用发酵罐生产淀粉酶,现用发酵罐研究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对于微生物产生淀粉酶的影响,将多种不同碳水化合物用于研究,实验中,pH值维持在7~8之间,其它条件保持稳定,测定淀粉酶的产量(相对值),结果如下表所示:碳水化合物的来源玉米淀粉
不含糖淀粉酶产量(相对值)235
0 (1)关于碳水化合物种类对于微生物产生淀粉酶的影响,你有何结论?根据这一结论再做出一项假说。 (2)说明淀粉酶的一项商业用途。 (3)为什么说微生物能利用多种碳水化合物是其具有的生存优势? (4)进一步研究酸碱度对于微生物淀粉酶产量的影响,只用一种碳水化合物,结果如下表所示:pH6.0
8.5淀粉酶产量(相对值)0
11①这项研究中使用哪一类碳水化合物最为合适?②评价酸碱度是如何影响微生物产生淀粉酶的?该题材料比较新颖,通过本题要知道酶的专一性特点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答案: (1)在以多糖为原料的情况下,产生的淀粉酶多,单糖和二糖都不理想。淀粉可诱导微生物产生淀粉酶。(说明:假说本身内容是否科学并不重要,其它合理答案亦可)
(2)淀粉甜度小而麦芽糖甜度大,故食品工业上常用淀粉酶水解淀粉成为麦芽糖,以提高食品甜度
(3)能利用多种碳水化合物作为碳源,使微生物可以在多种环境中生存,适应能力强
②在微碱性环境中(如表中pH=7.5时)产生淀粉酶最多;酸性环境下产生的淀粉酶相对较少;碱性环境下产生的淀粉酶相对较多。43. 图4-48中甲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0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
。(2)图甲中的"a''点表示
如果以缺镁的全营养液培养A植物幼苗,则b点的移动方向是(3)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
向方向移动。下图中与c点相符的是
;(4)e点与d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填"高"、"低"或"基本一致")(5)当光照强度为g时,比较植物A、B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l、M2的大小和有机物合成速率N1、N2的大小,结果 应分别为M1
N2。(6)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光合效率的原因是①                  ②(1)A
(2)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
(3)叶绿体基质类囊体薄膜D
(6)农家肥被微生物分解后为农作物提供C02;提供矿质元素;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土壤的通气性,促进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答出任意两项即可)44.右图为测定光合作用速度的仪器。在密闭小室内放有一片某作物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缓冲液用以调节小室内CO2的量,使其浓度保持在一个定植。小灯泡可以调节光照强度。小室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管内水柱的移动距离测得。请回答:(1) 为了防止光照引起小室内气体的物理性膨胀或收缩所造成的误差,必须要有对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那么对照组小室内应放置(2)若二氧化碳浓度保持适宜定值,当光强度为零时,小室内减少气体为0.5微升/平方厘米叶面积/分。而当光强度增加至某一值时,小室内增加气体为1.5微升/平方厘米叶面积/分,那么此时葡萄糖的生成速率是
微克/平方厘米叶面积/分(3)若该作物光合作用的最适二氧化碳浓度为800mg/mL, 最适光强为20千勒克司。试利用本实验装置探究光强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请简要列出实验步骤,并将预期结果绘制在坐标图上(只需绘4-6条曲线,表示出变化趋势即可)实验步骤::(1)同样大小死叶片和缓冲溶液
( 6:(0.5+1.5)=180:X) (3)(一)固定适宜光强(如20千勒克司),依次调节二氧化碳缓冲液为200mg/mL、400mg/mL、600mg/mL、800mg/mL、1000mg/mL......,分别测出光合速率值
(二)固定适宜浓度二氧化碳缓冲液(如600mg/mL),依次调节光强为5千勒克司、10千勒克司、15千勒克司、20千勒克司、25千勒克司、30千勒克司、35千勒克司、40千勒克司......,分别测出光合速率值。光强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如图:45.将某一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不给光照,CO2的含量每小时增加8mg;如给予充足的光照后,容器内CO2的含量每小时减少36mg,据实验测定上述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每小时能产生葡萄糖30mg。请回答:⑴上述条件下,光照时呼吸作用的强度与黑暗时呼吸作用的强度是否相等?⑵在光照时该植物每小时葡萄糖的净生产量是
mg⑶若一昼夜中先光照4小时,接着处置在黑暗的情况下20小时,该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是(1)设有光照情况下,光合作用每小时消耗CO2量为X,由方程式6CO2+12H2O = C6H12O6+6H2O+6O2 计算得:X=44mg。而实际上,容器内CO2的含量每小时减少36mg,即呼吸作用每小时产生CO2量为8mg,与黑暗条件下相同,即光照时的呼吸强度与黑暗时的呼吸强度是相等的。(2)设每小时呼吸作用消耗葡萄糖的量为Y,由方程式C6H12O6+6O2+6H2O = 6CO2+12H2O计算得:Y=5.45mg。所以,光照时植物每小时葡萄糖净生产量为:30mg -5.45mg = 24.55 mg。(3) 4小时产生的葡萄糖量为30mg×4=120mg, 24小时消耗的葡萄糖量为5.45mg × 24 = 130.8mg,植物体内葡萄糖将减少10.8mg46.某实验小鼠适宜生活在25℃左右的环境中,为探究低于适宜温度的环境(如10℃)对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能量代谢的强弱用单位时间的耗氧量表示),请依据所给的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材料和用品,在给出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成探究实验,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室温度:25℃左右  材料和用品:小鼠、冰袋、秒表等  方法和步骤:  步骤1:将小鼠放入广口瓶的笼子内,加塞密闭。打开夹子(A)、(B)、(C),片刻后关闭夹子(B),用注射器抽取10毫升氧气备用。关闭夹子(C),打开夹子(B),使水检压计液面左右平齐。  步骤2:  步骤3:  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  ②  ③该实验最可能的结果和结论应是
。原因是步骤2:待小鼠安静后,关闭夹子(A),记下时间,将注射器向前推进5毫升(推进数量合理即可),水检压计液面左侧升高,关闭夹子(B),待水检压计的液面左右平齐时,记录时间。得到在25℃环境中小鼠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时间。步骤3:将冰袋放在广口瓶周围,调节距离,使瓶内的温度稳定在10℃,待小鼠安静后,重复步骤1、2中的有关操作。得到在10℃环境中小鼠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时间。结果预测和结论:①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的时间10℃少于25℃,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会加强。②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的时间10℃多于25℃,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会减弱。③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时间10℃等于25℃,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不受影响。最可能的结果和结论是: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的时间10℃少于25℃,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会加强。因为小鼠是恒温动物,在10℃比25℃下维持体温所消耗的能量多。47.在一个透明的容器中加入适量NaHCO3稀溶液,将杨树叶片迅速封入其中,装置如图所示,摇动容器,使容器内空气中的CO2和溶液的CO2达到动态平衡,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进行如下实验,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光照几分钟后,容器内溶液的PH
(增大、减小),其原因是
。(2)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溶液的PH的变化速度趋于变
(快、慢),其原因是
。(3)如果将装置置于暗室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增大、减小),其原因是。(4)该装置可以用来研究植物的
。答案:(1)增大
植物光合作用消耗CO2引起溶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减少,使得氢离子浓度降低,溶液PH增大。(2)慢
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光合作用使溶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大量消耗,导致碳酸氢根离子转化为CO2的量减少,氢离子浓度降低的速度减慢,溶液PH的变化速度转慢。(3)减小
在暗室中叶片进行呼吸作用,释放CO2,容器中CO2浓度增加,使溶液中碳酸增加,PH减小。(4)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48.水和无机盐是由植物木质部的导管输送的。用32p标记的矿质营养液培养某植物幼苗一段时间后,在根细胞中检测32p的累积量和运输量,结果如右图。(1)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__。(2)在与a、B.C.d四点相对应的细胞中;1)累积量最高的是_______点处的细胞,这是因为根尖该部位没有______________结构。2)吸收量大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c点处的细胞主要靠_______作用吸收水分.该处细胞的形态是下图中_______4)最适合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是______________点处的细胞(3)制约该植物吸收矿质离子的直接因素有_______。①植物的呼吸作用
②植物的光合作用③细胞膜上的多糖
④细胞膜上的蛋白质A.①②
D.①④(4)由磷构成的细胞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答案:B.(1)主动转运
2)c>d>a>b3)渗透
(4)核酸、ATP49.如图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度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甲图为光合作用的氧气产生速度,乙图是测定的氧气释放速度。请据图分析:(1)假设呼吸速率不变,请根据乙图分析,甲图B、C点的光照强度分别是__4klx_、__5klx_;该两点产生氧气的速度分别是_50ml/h__、_80ml/h__。(注意图形对应关系,C、B两点分别表示25℃和15℃时光合作用速率已经达到最大(即对应光饱和点),在图乙中找到对应光照强度即可,图乙表示的是净光合作用速率,而所求的是总光合作用速率,故要把图中对应数值加上此时的呼吸作用速率。)(2)该植物在25℃、2.5klx的情况下光照11.2小时制造葡萄糖 0.75
克。计算过程:(30+20)÷22.4×11.2÷6÷.75克50.在一个置于光下的封闭玻璃容器溶液内,生活着一些金鱼藻和草履虫。若金鱼藻每周消耗葡萄糖0.12mol,而草履虫每天消耗葡萄糖0.1mol ,现在溶液中每周葡萄糖的增量为0.23mol,试求金鱼藻每天光合作用能够制造氧气
mol(分析:容器内有机物每天增量:0.23/7mol
有机物每天消耗:0.12/7+0.1 mol每天制造有机物:0.23/7+ 0.12/7+0.1 =0.15mol
每天制造氧气:0.15×6=0.9mol)51.右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图像,请据图分析回答:(1)此营养物质是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2)引起AB段生理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3)引起BC段生理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4)引起CD段生理变化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答案:找准平衡点是解题关键。0.1%水平是体内血糖的正常值。答案:(1)葡萄糖
血糖正常浓度是0.1%
(3)血糖转化为肝糖元等,人体对血糖的利用
(4)胰岛素分泌减少,随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的刺激,肝糖元重新转化为血糖52.下图为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l)人体内氨基酸的来源可包括图中的①、④、⑤等过程:其中由①获得的氨基酸被称为
作用形成。(2)图中过程②
控制,直接以
为模板。假设合成的蛋白质由270个氨基酸构成.则最多有
种密码子参与了该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编码过程。(3)三大营养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时,除释放能量外,还形成相同的代谢终产物
。(4)若链状蛋白质在过程4中彻底水解消耗了310个水分子,则至少可得
个氨基酸分子。(5)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富含蛋白质食物,其主要原因是
.对于大多数人,若多吃糖类食物且运动少,则容易发胖,其主要原因是
。(1)非必需氨基酸;氨基转换;(2)基因(或DNA),mRNA,6(3)CO2和H2O;(4)311;(5)因为蛋白质在人体内可转化成糖类,使血糖升高;在人体内多余的糖类可转化为脂肪。53.(1)甲同学利用新鲜的玉米绿色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在滤纸上出现了四条清晰的色素带,其中呈黄绿色的色素带为
。(2)该同学改变层析液组成后继续进行实验,滤纸条上只出现了黄、绿两条色素带。他用刀片裁出带有色素带的滤纸条,用乙醚分别溶解条带上的色素,浓缩后用一分析仪器检测,通过分析色素溶液的
来判断条带的色素种类。(3)实验结束几天后,乙、丙两同学发现部分预留叶片已变黄。乙同学认为这是由于叶片中某些色素降解所造成的,丙同学则认为某些色素含量增加。根据所学知识,你将如何设计实验来判断两个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答案:(1)叶绿素b。(2)吸收光谱。(3)从预留的叶片中挑选出足量的、份量相等、大小相近的已变黄的叶片和尚未变黄的叶片为实验材料,在相同条件下,再次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实验,测定和记录实验结果,比较这两种叶片各种色素的组成及含量后,得出结论。(立意:考查验证生物学事实、正确分析和处理实验现象和结果等基本实验能力,同时考查对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54.请根据下列材料设计一个证明酶是蛋白质的实验。  实验材料:5%的NaOH溶液、3%的CuSO4溶液、鸡蛋、人的口腔唾液、水、小烧杯、玻璃棒、试管、滴管和滴瓶、脱脂棉。  实验原理: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与硫酸铜反应产生紫色物质(蛋白质的双缩脲反应),如能证明酶也能发生双缩反应,证明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实验步骤:  (1)  (2)  (3)  (4)结果观察:  结论:注意前后实验步骤不要有干扰。答案:实验步骤:(1)制备蛋清:取少量蛋清于小烧杯中,加水30mL调匀(2)取唾液:将口漱净,含一块脱脂棉,片刻后取出,将唾液挤入小烧杯中(3)对比实验:取两支试管,编上号,在1号试管中注入2mL蛋清液,2号中注入唾液,然后各加入2~3滴5%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再向两支试管加入2~3滴3%的硫酸铜溶液,振荡均匀(4)结果观察:振荡均匀后,静置一会后,可看到两支试管中都出现了紫色。结论:该实验说明唾液中存在着与蛋清中同样的成分(蛋白质),而唾液中除水外主要成分是酶,故唾液中的酶是蛋白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物能量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