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鱼养殖技术海水观赏鱼养殖网箱

金鲳鱼网箱养殖技术_海水养殖(鲳鱼养殖)_中国水产养殖网
当前位置:&→&金鲳鱼网箱养殖技术_海
今天是:日
水产养殖网―水产行业第一信息平台!
金鲳鱼网箱养殖技术
中国水产养殖网
  一、生物学特性&nbsp  金鲳鱼学名卵形鲳Y,地方名称黄腊鲳,金鲳,属硬骨鱼纲,鲈形目,Y科,鲳Y属。&nbsp该鱼体侧扁,卵圆形,臀鳍与第二背鳍略相等,都显著比腹部为长。头侧扁,尾柄细,体披&nbsp小圆鳞,粘著牢固,不易剥落。前上颔骨向外伸展,第二背鳍及臀鳍前方的软条,构成状似&nbsp镰刀的圆形,体长为体高的2倍左右(幼鱼)或不及2倍(成鱼)。第一背鳍有硬棘7枚,其&nbsp中第一枚埋入体中,用手抓活鱼时易刺伤手心。第二背鳍有软条17枚~20枚,臀鳍有硬棘2&nbsp枚,软条16枚~19枚。  金鲳鱼是暖水性中上层鱼类,体型较大,一般不结成大群,春夏季由外海游向近海,冬&nbsp季又游到外海深水区。大的个体有5公斤~10公斤。金鲳鱼肉细嫩,味鲜美,为名贵的食用&nbsp鱼类,唯产量不大,所以可作为海水养殖的对象。鱼苗在广东、广西、福建均有一定数量可&nbsp捕,台湾、海南人工已育苗成功,有相当数量返销广东、福建网箱养殖,有人曾想在广东惠&nbsp东孵化育苗没有成功。  金鲳鱼食量大,消化快。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饲食后停留不长的时间,若再投喂其爱吃&nbsp的食物,仍然凶猛争抢。金鲳鱼生长速度很快,养殖半年体重可达500克左右,养殖者根据&nbsp金鲳鱼生长速度非常快的特点,选择在金鲳鱼生长最快的6、7、8月份加大投饵量,使其迅&nbsp速生长,尽快达到上市规格,压缩其生长周期,降低风险。  二、网箱养殖  1.海区的选择  网箱养殖金鲳鱼的海区选择非常重要,金鲳鱼为暖水性鱼类,海区最好选择在广东惠东&nbsp(包括惠东)以南的海区。网箱底距离海底以最低潮位计以1.5米左右为宜,风浪平静,交&nbsp通便利。  2.放养规格及密度  养殖阶段,为早日收获,早日出售体长6厘米左右的鱼苗,可放为40尾/立方米~50尾/立&nbsp方米水体,如果不急于收获,可适当加大养殖密度。  3.日常管理  (1)投饵&nbsp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饵料,一是鲜杂鱼;一是人工配合饲料。因金鲳鱼嘴巴&nbsp较小,鲜杂鱼一定要鲜,搅碎防止鱼骨卡住喉咙而被饿死,在6月~8月份日投饵量为鱼体重&nbsp的20%以上,每天投喂两次,在其它时间可以根据情况适当降低投饵量。为加快生长速度,可&nbsp加大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40%左右,投喂次数增加到3次~4次甚至5次。配合饲料可参照说明&nbsp来投喂。  (2)安全检查&nbsp为防止逃鱼,要经常对网箱进行检查。在台风过后,检查网箱有无损&nbsp失,有无逃鱼的现象发生。  (3)消除网箱附着物&nbsp网箱下海一段时间,有污损生物附着在网箱上,要及时清除。&nbsp  (4)记录&nbsp记录和资料累积,是提高养鱼技术的重要工作。每天一定要对水温、盐度&nbsp、鱼摄食情况,死鱼情况,天气变化情况,鱼病情况等作详细的记录。  4.疾病防治  鱼病是影响金鲳鱼成活率的重要因素,由于网箱养殖放养密度大,一旦鱼发病,交叉感&nbsp染速度快,病情难以控制,易造成批量死亡。防重于治,预防尤为重要。因此平时要做好预&nbsp防工作,发现鱼病要及时治疗。&nbsp (本文已被浏览 9450 次)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文章分类
& 相关信息:
& 相关文库:
& 相关新闻:
&&文章链接
客服热线:
电话:025-
技术:客服:
地址:中国南京汉中路185号4F 邮编:210029
南京问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扫一扫加入中国水产养殖网微信米鱼怎样养殖?_百度知道
米鱼怎样养殖?
提问者采纳
米鱼属于暖温性底层海鱼,栖息于水深15—70米,底质为泥或泥沙海区,白天下沉,夜间上浮,喜欢小股分散活动,不集成大群。米鱼为小区域性洄游鱼类,产卵季节鱼群相对集中。米鱼属于捕食性鱼类,以小型鱼类、关足类和十足类为食。不好养!!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其他1条回答
海水鱼类.可以网箱养殖.米鱼,一作鱼免鱼,敏子、敏鱼,属硬鳍类鲈鱼科,似鲈而肉粗,体色银灰,产东海舟山洋面。以农历6一8月为渔汛期,而以7月为旺汛,每逢大潮汛,渔船竞相出海作业,晨出晚归,捕获甚丰,是宁波海渔特产之一。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鳗鱼网箱海水养殖技术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鳗鱼网箱海水养殖技术本词条缺少概述、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鳗鱼是高效益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鳗鱼市场价格波动、下跌,但选择鳗苗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欧洲鳗等鳗鱼品种,进行开发性的海水网箱养殖,前景仍然好,经济效益较高。
一、水质环境
选择水面开阔、水质良好、风速较小,且低潮时水深能保持4米以上的河口附近海域设置网箱为宜。要求水温范围在8℃-30℃,海流速度1米/秒以下,以流速0.5米/秒的水域为最好。 二、网箱规格
鳗鱼海水养殖采用3米×3米×3米或6米×3米×3米的无接缝网片网箱为宜。其网目规格为:养黑仔鳗、幼鳗0.5厘米,养成鳗0.8厘米。在网箱内放置1米×0.5米×1米的多层网架为鳗鱼休息台,网箱敞口留置15厘米的防逃网檐,以防鳗鱼水紧时逃跑。
三、苗种投放
放养鳗鱼以幼鳗最好,其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投入150尾。若无幼鳗而投放黑仔鳗,则密度为每平方米放500尾。鳗苗投放前应先用药浴消毒,以防染病。
四、饲养管理
1.水质管理 鳗鱼养殖的水质管理特别重要,要求海水比重为1.01-1.02,溶解氧为每生5毫克以上,pH值7-8.5。近年有些水产养殖场使用中日合作生产的微生物制剂EM原露,调节水质、浸拌饲料、预防鱼病等取得了成功经验,获得了好的经济效益。
2.投喂饲料饲喂鳗鱼应做到“四定”。即定时:除初春和冬季于每天晚上8时投喂1次饲料外,其余时间均于每天早上5时和晚上8时各投喂1次;定位:投喂在固定设置的饵料台上;定质:投喂加入鳗鱼特用多种维生素的全价配合饲料;定量:日粮总量以鳗鱼体重总量的百分比计算,成鳗期为15%,幼鳗期为3%,黑仔鳗期5%左右,高温、越冬期为0.5%-1%。
3.及时分箱 鳗鱼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饲养后密度大增,个体差异也更悬殊,必须及时筛选分箱饲养,按体质强弱、个体大小分开。筛选分箱过程中操作要小心细致,避免擦伤鱼体,预防感染,并且进行药浴消毒。
4.更换网箱 为保持网箱清洁卫生,预防疾病和保障水体交换畅通无阻,应及时更换网箱。夏秋两季每10天更换1次,初春和冬天每50天更换1次。换下来的网相应马上清洗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5.日常管理 对网箱实行分组管理。每天检测水质,做好气象、水温、pH值、投饵、防治疾病等详情记录。观察鳗鱼摄食、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防治疾病
养鱼先养水,良好的水质是预防鳗鱼疾病的关键。应当采取“以防为主”的方针防患于未然。如网箱内水质被污染而又不排除,则可能暴发烂鳃、烂尾、脱粘及高温期的“狂奔病”和各种寄生虫病。保持水体始终处在有益微生物群的有效控制之下是养鳗成功的必要条件,千万不可大意。当出现细菌性烂鳃病等症状时刻用 100倍高浓度EM原露稀释浸泡病鱼,也可用10倍-50倍超高浓度的EM原露稀释液直接涂擦患部,一般4天-5天即可痊愈。发生细菌性肠炎时可用高浓度 EM原露稀释液拌和饲料马上投喂,效果很好。但若发生病毒性疾病时,应急时用药物对症治疗,否则会造成损失。
(本文已被浏览 842 次)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石马码头的海上人家
- 石马码头的海上人家
石马码头的海上人家
县电视台   下午 05:56:24 来源:县电视台
&&& 近日,县电视台记者来到西连镇石马村码头,远远望去,在绵延数公里的海面上漂浮着一座座古朴的木屋和一排排错落有致的鱼排,形成了颇为壮观的海上渔村。鱼排上,渔民忙碌的身影不停地晃动着。海风吹,海浪涌,渔排随之摇曳,好一幅&养鱼人家&的生活景象。下面,我们随着镜头,一起走进&养鱼人家&的生活。
&&& 在一户渔民的渔排上,记者看到,浮架下套着一个个塑料网半沉在海水中,一群群色彩斑斓的海龙鱼正在网箱里畅游,渔民脸上露出了丰收的喜悦。网箱中还培育着尚在成长初期的泥Q鱼、红鱼、三刀鱼、敏鱼、红友鱼等品种。
&&& 渔民告诉记者,海水网箱养鱼,周期漫长,鱼苗在培育的过程中需要多次换网,随着鱼苗的成长,所用的网箱也越来越大。此外,个人养殖技术、资金的投入以及对周边水域的污染管理,也是养鱼的重要环节。
&&& 渔民每一天的生活,就是到码头上接淡水,煮饭用餐,洗鱼排,检查网箱,给鱼群喂食、查看鱼群的成长情况,忙碌而充实。据渔民介绍,不同的鱼种养殖周期不同。例如泥Q鱼,市场需求量大,一般养殖半年至一年左右就进入市场。而像海龙鱼,市场需求量大,渔民一般养殖两至四年,待鱼成长到数十斤、上百斤才出售给收购商。这些鱼排上的鱼,不仅仅供应本地市场,一些高端品种,还销往深圳、广州这些大都市。走进&养鱼人家&,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海上渔民不一样的生活。古铜色的肌肤,是他们生活在海洋上最好的见证。虽满脸沧桑,也遮挡不住他们对这片海洋深深的爱意。这里有他们向往的未来,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只要辛勤劳作,大海会给你无私的馈赠。
最新图片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水观赏鱼养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