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贤朴实矫饰大方自然哪个是不同的一项

4、参照2008年江苏高考评分标准
科目:高中语文
“质朴”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朴实;不矫饰”。在汉语中,“质朴”一词可以拿来形容人,可以拿来形容物,也可以拿来形容语言文字或其它艺术风格。请以“质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科目:高中语文
“质朴”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朴实;不矫饰”。在汉语中,“质朴”一词可以拿来形容人,可以拿来形容物,也可以拿来形容语言文字或其它艺术风格。
请以“质朴”为题写一篇文章。
(1)文体为议论文或者记叙文;
(2)立意自定;
(3)不少于800字。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 朱以撒
① 在滋润的水乡小镇上行走,目的是很模糊的。这种没有目的的行走,使人步履徐缓,包括心绪。镇上的人行脚也是这样,轻而缓,那些急冲冲的步调,一眼便知受着时间的限制,欣赏必须抓紧。实际上,在他们奔向另一个景点的过程中,一些很值得品味的外延被忽视了。
② 这时,我看到了一堵过去的墙。
③ 墙体爬满了薜荔。薜荔是我小时候在草莽风格的家园里常见的木本植物。它的旺盛和坚韧,吸附于墙上很难分离。它的果实从茎上拗断时,溢出如乳一般的白色汁液,研磨成团粘稠无比。夏日里长鸣无歇的蝉,蝉翼一被触及,没有能够逃脱捕获的厄运。但是,真正和它的学名对上号则是多年以后的事。那天我在一个植物标本馆走动,看到了它的标本及说明,才一下醒悟过来——已经有不少文人将它写入自己的诗篇里了。早时是屈原,“贯薜荔之落蕊”;后来的柳宗元,“密雨斜侵薜荔墙”;还有毛泽东的“千村薜荔人遗矢”。在屈赋里,薜荔表示了清高和芳洁;更多的诗文,薜荔则是一种荒凉破败、前尘旧梦的意象。有许多场景,要以特定的意义展示,营造氛围,薜荔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种。
④ 无数的墙,这是我们每一日目光都在触及的。我们的目光受阻,就是遇到了墙体。再简单的墙体,对于目光都是障碍。也许,就在墙的里边,许多秘密正在滋生着、储存着,等待释放。而墙外,一无所知。好几个黄昏,我从墙边过,回家。我判断出没有哪一面墙是洁净的。许多的政策靠固定的墙体传播,在雪白的墙体上挥动油漆刷子。大红的政策文字的空隙,就是许多微型广告,粘上去就揭不下来。现在的城市墙面,就是这般展开的,承载了太多的教化和引导,其中就包括了虚假的承诺、骗子的谋略。它们具有煽动性的语言,在墙边闲站时刻,足以味出这个城市正在为生存激烈地竞争着。
  ⑤ 城市里高大的墙可以成为牢固的护卫,不过我要说,一点也没有什么欣赏价值。除了上边说的那些人工行为之外,看不到时光停滞或走动的迹象。这使许多墙内人生,遮蔽得严严实实。我一直保留着对女墙的兴趣。显然是村里人钱囊空缺,多年来一直放任着风雨侵入。人走过去,矮的稍稍踮起脚尖,可以看到里边的动静。乡间,许多秘密就是这样泄露出来。总是有些举动让邻人偷窥,谈笑中脱口而出。乡间对于秘密的保守仍处于孩童状态,许多事就是明摆着的,毋须在意,笑笑了事。这也是睦邻的基础——许多的篱墙、土墙,风雨中稀疏了,残缺了,不见主人行动;有些墙修高了,秘密被严实地保护着,疏远了邻里,疏远了与质朴相随的情调。
 & ⑥ 和城里不长一根草的高墙相比,这堵墙被薜荔持抱不放,肯定是有缘由的——周边的湿气,墙体的粗粝,以及墙内人家的长年未归,都纵容了薜荔家族的疯狂攀爬。不管是密雨斜侵还是骄日高照,四季更迭无损于它的顽固和青绿。庭院在无主人的状态下悄悄生变,这使好事者途经时好奇地贴着开裂的门缝,窥视天井里杂草摇曳着枯黄,落叶被雨水浸泡得失去本色;虔诚的香案上尘泥积满,梁上燕雀营巢,队进队出。作为庭院的门面,墙体率先表达了时光的推移,薜荔长了这么多,钢筋铁爪一般勾连,主人怕是不回来了。
⑦ 许多的墙正在材料的使用上下功夫,甚至就是一面巨大的玻璃,反射的光线,让人眩目迷乱。材料越来越考究的结果是,除了空中的尘屑,其他生命难以附着于上。它的威严和冷漠,显示了一个机构的独立和庞大,在这样的墙体面前,只有众多铮亮的小轿车,一字儿摆开,才生出气派。遥远的薜荔墙下,很巧,每天黄昏,都有一些老者不约而同地来,丝竹管弦陈杂,南音吴曲相替——什么样的环境都有与之相协调的成分再现,像古道西风里配着嶙峋的瘦马,汉苑秦陵上落下了霏霏暗雨,构成一幅无言的画图。
⑧ 如果不是一堵薜荔旧墙作为背景展开,难说这些弹唱有什么韵味,或者品位。恰恰因为和谐,素来苛求的听者,品头论足之声戛然而止,静静地欣赏吧。
⑨ 越来越少人谈起薜荔了。许多荒凉地正在消失,它对于墙体的眷恋,是它逐渐走出我们视线的缘由——随着旧墙的拆毁而消亡。若干年后,再来细读柳宗元的“密雨斜侵薜荔墙”,恐怕就要花费一番口舌了。在都市的后人眼里,作为野生木本植物,薜荔并不难懂,而墙,都市就是墙体隔离成的世界。只是,二者结合而成的词组,薜荔墙——它所具有的苍凉、寂寞、感伤,尤其是二者持抱不放的关系,会有不少人为之惶惑,成为生存的现状中难以理解的部分。
(摘自朱以撒散文集《俯仰之间》,有改动)
根据文章内容,分点概括出“薜荔”的特点。
作者由眼前的“薜荔墙”联想到城市高墙、乡村女墙和玻璃墙,试分别概括后三者的特点,说出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本文将“生存的现状”作为谈论薜荔墙的文化背景,请结合这一背景,谈谈这篇散文给你带来什么启示。(围绕某一方面谈即可)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墙内人家的长年未归或一去不返,纵容了薜荔的疯狂攀爬,以致文人们都拿“薜荔”作为“荒凉破败、前尘旧梦的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感伤之情。
B. 文章从作者在小镇上行走,偶遇薜荔墙写起,细致描写了薜荔墙的特点,抒发作者对薜荔墙的喜爱之情。
C.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无暇关注生活中的诗意,逐渐远离了传统和古典。作者对此是持批判态度的。
D. 作者以“薜荔墙”为感情的触发点,生发联想,展现了墙的不同风貌,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现实文明的睿智思考。
E. 薜荔墙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对于薜荔墙的消失,作者既怀有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又包含着对现代生活失去传统诗意的感慨。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年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卷(有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说深刻林凯①“深刻”一词人们常常提及。可是什么是深刻,人们却很少思考,结果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是被“深刻”所迷惑,将本不深刻的东西视为深刻,将原本深刻的东西视为不深刻。造成这种一反一正认识的原因有二:一是很少有人怀疑自己所讲的问题,二是少见多怪。②《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深刻”的,一是“达到事情或问题的本质的”,二是“内心感受程度很深的”。这两个方面告诉我们,深刻一是指思维,二是指感受。感受,人们好理解,一辈子没见过红颜色,第一次看见,那肯定是印象深刻。但是,思维就不那么简单,因为要达到事物或是某一问题的本质,不是眼见为真。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哲学问题》一书中讲到康德时说:“康德认为他称之为‘物自体’的物质客体根本是不可知的,可知的乃是我们在经验中所遇到的客体(他称之为现象)。”中国的老子讲:“前识者,道之华也。”这两位东西方文化巨人讲的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我们眼睛看到的常常只是表象,不是本质。那么怎么样才算看到本质?③我们常说鲁迅杂文写得深刻。深刻在什么地方?就在于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也许有人会说,封建社会怎么吃人呢?谁也没看见封建社会有什么血盆大口。殊不知,这个血盆大口不是长着獠牙,它是用一种无形的东西,即封建的意志,更进一步说就是皇帝个人的意志束缚着你的行为、你的思想,而且它还口口声声说一切都是为你着想,让你心甘情愿做奴才。无形之枷锁有时比獠牙还厉害,它剥夺了一个人方方面面的权力。人类有时也很麻木,一旦习惯了某种生活方式,他就会不觉得这种生活方式让他失去了什么。长期不在自由下生活的人,并不知道自由的可贵;长期不思考的人,也并不知道思考的意义。结果就是你不让我自由,我就不要自由,你不让我思考,我就不思考,只要让我吃饱饭就行。此种麻木的思想,被鲁迅意识到了,就是本该我们作为人应有的东西被专制者拿走了,这和吃人有什么两样,这也就是说鲁迅看见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他看到了人类社会本质上的不公平、不合理,甚至扭曲的地方,就是在专制者眼里从不把人当人看。④深刻绝不是奇谈怪论,不是谁喊叫和辱骂声大谁就深刻,不是你想到了我没有想到就是深刻,也不是你敢说我不敢说就是深刻,更不是因为你看的书多能引用几句名人的话就是深刻,深刻与这些统统都无关。深刻存在于事物自身,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运动的规律,改造规律必定受规律的惩罚。人类社会也如此。在过去的六十年中,我们曾一度改造人的灵魂,结果是自己害了自己。其主要原因,还是自己对自己认识的不足,自己没有把自己看成是正常人,而看成是超人。用社会学的语言来表述,就是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是有限的。所以,康德讲“物自体”,老子讲“前识者,道之华也”,都是提示要从事物的本质上认识事物的大道理。谈论社会改造、一心想变革文化的人,也应该从这个大道理中寻求启示,寻找你要找的东西,这样就会离真理更近一些。除此之外,那些空喊冠冕堂皇口号革命的人,多是用自己的手革自己的命。假如是理想者的话,也是用自己狂妄的理想去实践野心家的理想,与自己的理想没有多大关系。从历史上看,这种悲剧多发生在文化人身上。⑤这个世界不缺少深刻,就跟不缺少美一样,缺少的是发现深刻和美的眼睛。比如万有引力,它本身就存在,不过是你认识不到,而牛顿认识到了,我们就应该说牛顿是深刻的。布鲁诺说地球是围着太阳转,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以他是深刻的,而且深刻得让许多人不相信他的深刻,他的悲剧恰恰就是对世俗观念的背叛。这样说来深刻并不是玄而又玄的东西,它是既简单又朴素的:一是事物本身存在的动因,二是我们能准确地说出这种存在的动因。如果套用一句佛家的禅语就是:我说对了。当然,一个“对”字给你带来光明,但你确实要从黑暗中走过。(选自日《文汇读书周报》)【小题1】下列选项不属于“思维深刻”范畴的一项是(&&)(3分)A.一辈子没见过红颜色的人第一次看见红颜色。B.鲁迅杂文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C.揭示事物自身运动的规律。D.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小题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所谓深刻,一是指感受达到事情或问题的本质,二是指思维深刻,让他人内心感受强烈,印象深刻。B.康德认为他称之为“物自体”的物质客体根本是不可知的,可知的乃是我们在经验中所遇到的客体(他称之为现象),老子说“前识者,道之华也”,这些都说明我们眼睛看到的只是表象而不是本质。C.奇谈怪论,大声喊叫和辱骂,敢想敢说,看的书多,能引用几句名人的话,这些都不算深刻。D.在过去的六十年中,因我们对自己认识不足,没有把自己看成是正常人,而是把自己看成超人,导致我们曾一度改造人的灵魂,结果是自己害了自己。E.像地球围着太阳转这样一些客观存在的事实,一般人都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而布鲁诺发现了,所以,布鲁诺是深刻的。【小题3】文末划线的句子耐人寻味,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小题4】请概述文章各段落的主要观点。(4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3届广东省山一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卷(有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深刻”一词人们常常提及。可是什么是深刻,人们却很少思考,结果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是被“深刻”所迷惑,将本不深刻的东西视为深刻,将原本深刻的东西视为不深刻。造成这种一反一正认识的原因有二:一是很少有人怀疑自己所讲的问题,二是少见多怪。
②《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深刻”的,一是“达到事情或问题的本质的”,二是“内心感受程度很深的”。这两个方面告诉我们,深刻一是指思维,二是指感受。感受,人们好理解,一辈子没见过红颜色,第一次看见,那肯定是印象深刻。但是,思维就不那么简单,因为要达到事物或是某一问题的本质,不是眼见为真。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哲学问题》一书中讲到康德时说:“康德认为他称之为‘物自体’的物质客体根本是不可知的,可知的乃是我们在经验中所遇到的客体(他称之为现象)。”中国的老子讲:“前识者,道之华也。”这两位东西方文化巨人讲的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我们眼睛看到的常常只是表象,不是本质。那么怎么样才算看到本质?
③我们常说鲁迅杂文写得深刻。深刻在什么地方?就在于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也许有人会说,封建社会怎么吃人呢?谁也没看见封建社会有什么血盆大口。殊不知,这个血盆大口不是长着獠牙,它是用一种无形的东西,即封建的意志,更进一步说就是皇帝个人的意志束缚着你的行为、你的思想,而且它还口口声声说一切都是为你着想,让你心甘情愿做奴才。无形之枷锁有时比獠牙还厉害,它剥夺了一个人方方面面的权力。人类有时也很麻木,一旦习惯了某种生活方式,他就会不觉得这种生活方式让他失去了什么。长期不在自由下生活的人,并不知道自由的可贵;长期不思考的人,也并不知道思考的意义。结果就是你不让我自由,我就不要自由,你不让我思考,我就不思考,只要让我吃饱饭就行。此种麻木的思想,被鲁迅意识到了,就是本该我们作为人应有的东西被专制者拿走了,这和吃人有什么两样,这也就是说鲁迅看见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他看到了人类社会本质上的不公平、不合理,甚至扭曲的地方,就是在专制者眼里从不把人当人看。
④深刻绝不是奇谈怪论,不是谁喊叫和辱骂声大谁就深刻,不是你想到了我没有想到就是深刻,也不是你敢说我不敢说就是深刻,更不是因为你看的书多能引用几句名人的话就是深刻,深刻与这些统统都无关。深刻存在于事物自身,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运动的规律,改造规律必定受规律的惩罚。人类社会也如此。在过去的六十年中,我们曾一度改造人的灵魂,结果是自己害了自己。其主要原因,还是自己对自己认识的不足,自己没有把自己看成是正常人,而看成是超人。用社会学的语言来表述,就是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是有限的。所以,康德讲“物自体”,老子讲“前识者,道之华也”,都是提示要从事物的本质上认识事物的大道理。谈论社会改造、一心想变革文化的人,也应该从这个大道理中寻求启示,寻找你要找的东西,这样就会离真理更近一些。除此之外,那些空喊冠冕堂皇口号革命的人,多是用自己的手革自己的命。假如是理想者的话,也是用自己狂妄的理想去实践野心家的理想,与自己的理想没有多大关系。从历史上看,这种悲剧多发生在文化人身上。
⑤这个世界不缺少深刻,就跟不缺少美一样,缺少的是发现深刻和美的眼睛。比如万有引力,它本身就存在,不过是你认识不到,而牛顿认识到了,我们就应该说牛顿是深刻的。布鲁诺说地球是围着太阳转,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以他是深刻的,而且深刻得让许多人不相信他的深刻,他的悲剧恰恰就是对世俗观念的背叛。这样说来深刻并不是玄而又玄的东西,它是既简单又朴素的:一是事物本身存在的动因,二是我们能准确地说出这种存在的动因。如果套用一句佛家的禅语就是:我说对了。当然,一个“对”字给你带来光明,但你确实要从黑暗中走过。
(选自日《文汇读书周报》)
1.下列选项不属于“思维深刻”范畴的一项是(&& )(3分)
A.一辈子没见过红颜色的人第一次看见红颜色。
B.鲁迅杂文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C.揭示事物自身运动的规律。
D.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
A.所谓深刻,一是指感受达到事情或问题的本质,二是指思维深刻,让他人内心感受强烈,印象深刻。
B.康德认为他称之为“物自体”的物质客体根本是不可知的,可知的乃是我们在经验中所遇到的客体(他称之为现象),老子说“前识者,道之华也”,这些都说明我们眼睛看到的只是表象而不是本质。
C.奇谈怪论,大声喊叫和辱骂,敢想敢说,看的书多,能引用几句名人的话,这些都不算深刻。
D.在过去的六十年中,因我们对自己认识不足,没有把自己看成是正常人,而是把自己看成超人,导致我们曾一度改造人的灵魂,结果是自己害了自己。
E.像地球围着太阳转这样一些客观存在的事实,一般人都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而布鲁诺发现了,所以,布鲁诺是深刻的。
3.文末划线的句子耐人寻味,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4.请概述文章各段落的主要观点。(4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广东省期中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说深刻林凯  ①“深刻”一词人们常常提及。可是什么是深刻,人们却很少思考,结果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是被“深刻”所迷惑,将本不深刻的东西视为深刻,将原本深刻的东西视为不深刻。造成这种一反一正认识的原因有二:一是很少有人怀疑自己所讲的问题,二是少见多怪。   ②《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深刻”的,一是“达到事情或问题的本质的”,二是“内心感受程度很深的”。这两个方面告诉我们,深刻一是指思维,二是指感受。感受,人们好理解,一辈子没见过红颜色,第一次看见,那肯定是印象深刻。但是,思维就不那么简单,因为要达到事物或是某一问题的本质,不是眼见为真。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哲学问题》一书中讲到康德时说:“康德认为他称之为‘物自体’的物质客体根本是不可知的,可知的乃是我们在经验中所遇到的客体(他称之为现象)。”中国的老子讲:“前识者,道之华也。”这两位东西方文化巨人讲的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我们眼睛看到的常常只是表象,不是本质。那么怎么样才算看到本质?   ③我们常说鲁迅杂文写得深刻。深刻在什么地方?就在于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也许有人会说,封建社会怎么吃人呢?谁也没看见封建社会有什么血盆大口。殊不知,这个血盆大口不是长着獠牙,它是用一种无形的东西,即封建的意志,更进一步说就是皇帝个人的意志束缚着你的行为、你的思想,而且它还口口声声说一切都是为你着想,让你心甘情愿做奴才。无形之枷锁有时比獠牙还厉害,它剥夺了一个人方方面面的权力。人类有时也很麻木,一旦习惯了某种生活方式,他就会不觉得这种生活方式让他失去了什么。长期不在自由下生活的人,并不知道自由的可贵;长期不思考的人,也并不知道思考的意义。结果就是你不让我自由,我就不要自由,你不让我思考,我就不思考,只要让我吃饱饭就行。此种麻木的思想,被鲁迅意识到了,就是本该我们作为人应有的东西被专制者拿走了,这和吃人有什么两样,这也就是说鲁迅看见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他看到了人类社会本质上的不公平、不合理,甚至扭曲的地方,就是在专制者眼里从不把人当人看。   ④深刻绝不是奇谈怪论,不是谁喊叫和辱骂声大谁就深刻,不是你想到了我没有想到就是深刻,也不是你敢说我不敢说就是深刻,更不是因为你看的书多能引用几句名人的话就是深刻,深刻与这些统统都无关。深刻存在于事物自身,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运动的规律,改造规律必定受规律的惩罚。人类社会也如此。在过去的六十年中,我们曾一度改造人的灵魂,结果是自己害了自己。其主要原因,还是自己对自己认识的不足,自己没有把自己看成是正常人,而看成是超人。用社会学的语言来表述,就是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是有限的。所以,康德讲“物自体”,老子讲“前识者,道之华也”,都是提示要从事物的本质上认识事物的大道理。谈论社会改造、一心想变革文化的人,也应该从这个大道理中寻求启示,寻找你要找的东西,这样就会离真理更近一些。除此之外,那些空喊冠冕堂皇口号革命的人,多是用自己的手革自己的命。假如是理想者的话,也是用自己狂妄的理想去实践野心家的理想,与自己的理想没有多大关系。从历史上看,这种悲剧多发生在文化人身上。   ⑤这个世界不缺少深刻,就跟不缺少美一样,缺少的是发现深刻和美的眼睛。比如万有引力,它本身就存在,不过是你认识不到,而牛顿认识到了,我们就应该说牛顿是深刻的。布鲁诺说地球是围着太阳转,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以他是深刻的,而且深刻得让许多人不相信他的深刻,他的悲剧恰恰就是对世俗观念的背叛。这样说来深刻并不是玄而又玄的东西,它是既简单又朴素的:一是事物本身存在的动因,二是我们能准确地说出这种存在的动因。如果套用一句佛家的禅语就是:我说对了。当然,一个“对”字给你带来光明,但你确实要从黑暗中走过。
(选自日《文汇读书周报》)1.下列选项不属于“思维深刻”范畴的一项是(&& &)A.一辈子没见过红颜色的人第一次看见红颜色。 B.鲁迅杂文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C.揭示事物自身运动的规律。 D.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所谓深刻,一是指感受达到事情或问题的本质,二是指思维深刻,让他人内心感受强烈,印象深刻。 B.康德认为他称之为“物自体”的物质客体根本是不可知的,可知的乃是我们在经验中所遇到的客体(他称之为现象),老子说“前识者,道之华也”,这些都说明我们眼睛看到的只是表象而不是本质。 C.奇谈怪论,大声喊叫和辱骂,敢想敢说,看的书多,能引用几句名人的话,这些都不算深刻。 D.在过去的六十年中,因我们对自己认识不足,没有把自己看成是正常人,而是把自己看成超人,导致我们曾一度改造人的灵魂,结果是自己害了自己。 E.像地球围着太阳转这样一些客观存在的事实,一般人都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而布鲁诺发现了,所以,布鲁诺是深刻的。 3.文末划线的句子耐人寻味,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概述文章各段落的主要观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科目:高中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从中国文学发展史来看,骈文时于先秦两汉的散文是一个反动①,而古文又是对于骈文的一个反动②。因此,由骈文发展到古文是否定之否定。
&&& 魏晋六朝是文学的自觉时代。骈文的特点就是自觉追求形式美:对偶、声律、用典、藻饰。这正体现了文学自觉的要求和价值观。当时,这种刻意追求文学形式美的普遍风尚,一方面推动了文学形式美的自觉追求,促进了文学独立品格的建立;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形式上的僵化和内容上的空洞。其流弊愈益升为主流,最后形成了散文发展的桎梏。因此,从初唐开始,出现了突破骈文束缚的古文运动,到中唐的韩愈、柳宗元而集其大成,形成了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运动潮流。从此,直到明清,古文仍是散文的主流。
&&& 这里所谓的古文是指区别于骈文的先秦两汉古文。古文运动的基本内容是:在内容上主张“文以明道”“文以载道”,也就是用儒家之“道”来充实文章的内容,革除骈文浮华空疏的文风;在形式上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除“炳炳,务采色,夸声音”的骈风。因此,所谓“ A ”是名,& B&
才是实。韩愈主张“唯陈言之务去”,“词必己出”“文从字顺”,都说明古文运动的宗旨在于革新,在于创立一种文道结合,能自由表现思想的新文体,以取代形式僵化的骈体文。从理论到实践,韩、柳都有大的功绩。古文运动时我国古代散文的影响深远。
&&& 这里仅以偶句与散句的使用来说明古文的特点。古文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反对骈偶充塞,而又不完全绝骈弃偶。《师说》《捕蛇者说》中就有偶句,只是不刻意追求而已。再如,《醉翁亭记》写四时景物,“野芳发而幽香(春),佳木秀而繁阴(夏),风霜高洁(秋),水落而石出(冬)者,山之四时也”。前两句是对偶,后两句本可以写成“风高霜洁,水落石出”,这样就成了对偶句。这里有意拆为散句,反显出语句的灵动活泼。
&&& 但是,唐宋的古文家们对于骈文改其弊有余,取其长不足。他们不是把古文与骈文看成互补关系,而是自筑樊篱,拒骈文于门外。对于兼收并蓄,熔铸骈文之长的作品往往还采取讥讽的态度,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是融合骈文之长的古文佳作。文中大量间杂了偶句,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而且还很讲究词藻的艳丽,如对风饰以“阴”,风叫声称“怒号”,鱼称“锦鳞”,波光称“跃金”,水中月影称“沉壁”,采用了通感、拟人、借代、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这些都不同于古文简淡质朴的风格,但在当时却受到不应有的讥讽,这就未免成了偏见。
1. 第一段中“否定之否定”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上下文,解释第一段中两个“反动”的具体内涵。
反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据上下文,在第三段A、B两处填入恰当的词。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4. 下列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第二段是对第一段最后一句话的解说。
B.第三段第一句话中的“古文”是指“古文运动”中的“古文”。
C.第四段中的“古文”与第三段第一句中的“古文”是同一概念。
D.本文评论的重点在于指出古文运动亦有不当之处。
E.唐宋古文家对骈文的态度并没有影响某古文作品兼取骈文之长。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高中 同步跟踪导学 语文高一(下) 配人教版
  从小听说太史公久历名山大川而为文有奇气,颇心向往之。但是过去读《史记》常觉得不过瘾,找不到我想象中的“奇气”。那时总以为只有庄子的汪洋恣肆一泻千里,战国纵横家的辩才和词锋,苏东坡的豪放潇洒,再不然就是六朝文章的华丽铺陈,才称得起文“气”。后来稍谙世事,从同情司马迁的遭遇出发,逐步体会到他的笔调之深沉、隽永,不同凡响。然而,还是在“四人帮”横行时期那种风雨如晦的日子里,怀着压抑无告、欲哭无泪的心情,通读了《史记》,才真正感受到那强压在字里行间的满腔悲愤之情,对司马迁自称修《史记》是为了“意有所郁结”,“以舒其愤”,更加理解。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终于找到了太史公文章之“奇气”所在。
  这“奇”,不仅在于以极其简洁、凝练的文字囊括了广袤的空间和绵远的时间-纵横万里,上下千年;也不仅在于生动地刻画了数以百计的文臣、武将、帝王、游侠、骚人、处士,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尤其在于以克制、含蓄的笔法,表达了深沉的感情和强烈的爱憎。通篇没有雕琢的形容词,也极少激昂慷慨的议论,而在那貌似平淡的叙事之中,却蕴藏着极大的感染力。千载之下,仍然能使读者不知不觉跟着作者去爱、去恨,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李将军(李广)列传》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谁都知道,司马迁由于为李陵说了几句话而获罪,遭受了宫刑。他对汉家天子的刻薄寡恩有切肤之痛,对李陵始终抱着惋惜和同情。但是他既不能作不平之鸣,也不能发怨谤之声,只好把种种复杂的感情通过为李陵的祖父一代名将李广立传抒发出来。
  《李将军列传》全文不过三千字。从李广的祖先写到他的孙子,也就是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历经一百余年。写了李广身经百战、屡立奇功的英雄业绩;写了他一生坎坷、凄凉悲惨的下场;写了他多少次化险为夷、惊人的大智大勇;写了他廉洁、朴实、身先士卒的品德。还从文帝的赞叹、士兵的爱戴、匈奴的畏惧和百姓的怀念,多侧面地反映出他的可敬可爱。这里面有千军万马鏖战方酣的古战场情景,也有单枪匹马、深入敌阵的惊险场面。如果不是太史公特有的笔法,恐怕再加一倍笔墨,也不足以充分表达这一切。更主要的是,作者通过精心选择的事例,刻画出李广的鲜明性格;而且处处使他的英雄事迹和他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自然形成对比,在人物形象一步步完整和深化的同时,李广一生的悲剧也一步步推向高潮。试举几段为例:
  第一次,李广从周亚夫伐吴楚军,把对方的帅旗夺了过来,“显功名昌邑下”。这时是一个初露头角、猛冲猛打的青年英雄形象。但这一次的结果是,“还,赏不行”。
  再一次,李广以百骑深入敌人阵地数十里,消灭了对汉军威胁很大、占据了要害地势的射雕手。他归途中遇到了匈奴的数千骑,不退反进,从容不迫,使匈奴疑有伏兵,一夜不敢动,最后他得与大军会合。这里的李广已是成熟的、智勇双全的将军了。但当时他是上郡太守,战绩作为守边分内之事。也没有记功。
  还有一次,为了执行他本来不同意的上级命令,使他又处于众寡极为悬殊的境地,以至受伤被俘。李广以伤病之躯,夺得敌人好马,边射、边跑,一连数百里,终于进入塞内,敌人竟奈何他不得。当读者怀着紧张的心情,屏息读到这里时,谁都会对这位将军非凡的谋略和英雄气概无限钦佩,期待着他得到应有的荣誉。然而,结果如何呢?文章至此,笔锋一转,出现了这么几个字:
  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这短短的、冷冷的二十几个字,吐露了多少冤枉和不平!还需要再多说些什么呢?
  写李广最后结局的一段,是全文的高潮:那时李广已经老了。在他自己再三申请下,随卫青大将军出战匈奴。这次是有机会活捉单于的。他恳切陈词,请求打前战,但是那位与皇帝亲上加亲的国舅卫青要把立头功的机会留给自己的亲信公孙傲,硬是派李广走那明明是迂回而难走的东道,限期与前线会合。结果迷了路,误了限期。卫青自己把单于放跑了,还要问李广失道之罪,再次叫他去与“吏”对质。李广最后说:
  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于是,“引刀自刭”了。
  这短短的一段话。概括了李广一生的悲剧。对于一个毕生以征战为业的武将来说,还有什么比生擒敌酋更大的满足呢?但是眼看到手的机会,偏偏被无理剥夺了。而这样一位力能射虎、曾统帅千军万马、使敌人闻风丧胆的“飞将军”,到白发苍苍的晚年还要交到为虎作伥的刀笔吏手里去挨整,最后逼得只好自杀。读到这里,谁能不为之扼腕、太息,拍案愤起!在对李广无限惋惜、无限同情之余,总不能不想一想,这悲剧是谁造成的,是谁之过?自然会想到,汉朝赏罚制度多么不合理,对待功臣多么不公平,刀笔吏又多么可恨(顺便说一句,司马迁本人也是“下吏”治罪的,所以他对刀笔吏有特殊的恶感)。这样,作者的目的达到了,虽然他自己一句评论也没有。
  文章到此,没有结束,而是以平常续家谱的方式轻轻带过李陵。笔法依然是那平淡的客观叙述。但是惜墨如金的太史公在三千字的李广传里给了李陵三百多字的篇幅,这本身已见其偏爱,而对其为人和遭遇的每一个细节的描述,处处都使人联想到他的祖父,不禁叹息:“何其相似乃尔!”通过这,作者顽强地坚持了他的观点:李陵也是杰出的将才,不是贪生怕死的懦夫,他降匈奴是不得已的。并且以单于对他的器重,进一步反衬出汉朝统治者的不知爱惜人才和残酷无情。
  全文最后的结尾是:“自是之后,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以为耻焉。”这就不仅是李广一个人的悲惨命运,而是进一步作为武将世家李氏门第的败落。再回过头来看文章的开头,李广的祖先就是当年逐得燕太子丹的秦时名将李信。首尾呼应,两相对照,在重门阀的封建时代。使整个悲剧的意义更加深刻,更加典型。
  人们有理由以为,作者如此克制自己的感情,写完本文之后,在篇后的“太史公曰”里面,总该发一点感慨和议论吧!椈故敲挥小!疤?饭?弧敝徽?娉频览罟愕奈?耍?抟蛔稚婕八?脑庥觥W詈笥谩疤依畈谎裕?伦猿?B>蹊”作结。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何尝不正是太史公文章本身的写照!
  堪与《李将军列传》相表里的另一篇,是《孝武(即汉武帝刘彻)本纪》(此文一说非司马迁所作,但我认为还是反映他的观点的)。这是一篇很奇特的帝王传记。汉武帝在位五十三年,也算是盛世之君,特别是以开拓边疆著称。但是他的传记中丝毫没有反映。文章开宗明义就说:“皇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从此,通篇都是求神、炼丹、封禅、怪异之事。给人的感觉似乎一个汉武帝一生没干过别的。而且他还常常为方士所骗,发现之后,就杀掉一个,接着又去上另一个的当。尽管司马迁自己也崇尚黄老,尽管在那个时代,这类事还不像科学发达的今天看来那么荒诞无稽;但无论如何,一个英明有为的皇帝总不能以求神炼丹为其一生的主要活动。所以太史公笔下的汉武帝是相当不堪的。与《汉书》中所写的“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相比较,简直判若两人。好在《史记》不是编年史,那个时期的重要史实都记载于当时的文臣、武将,甚至匈奴、大宛、南越的列传。例如拓边之事主要在《大将军(卫青)骠骑(霍去病)列传》中,后人是不能责怪太史公不忠于历史的。
  如果说,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是通过正面的叙述,以弦外之音暗示了他对李氏祖孙的同情和不平,那么,在《孝武本纪》中,他是以独特的省略来表达他对汉武帝的怨怼。这省略,这沉默,远胜过一篇洋洋洒洒的檄文,可以收“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效。这,又是太史公文章“奇”之所在。
  当然,为项羽立《本纪》,把当朝开国皇帝手下败将写成悲壮的英雄,这也是太史公一大奇笔,关于这点,论者已经很多。可惜后世修官史的再无此襟怀。
解释下列词语并为加粗字注音:
(2)引刀自刭
(3)为虎作伥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第l段中作者说“还是在‘四人帮’横行时期那种风雨如晦的日子里”,才“找到了太史公文章之‘奇气’所在”,为什么?
第2段《史记》“千载之下,仍然能使读者不知不觉跟着作者去爱、去恨,是其所是,非其所非”,那么司马迁的“爱”与“恨”是否会影响历史的真实性、客观性呢?
“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这短短的、冷冷的二十几个字,吐露了多少冤枉和不平!还需要再多说些什么呢?”这二十几个字究竟“冷”在哪里?
本文阐述了太史公笔法之“奇”。选文具体列举了司马迁哪些“奇”笔?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江苏省淮安七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题。
  枝头漫出鹅黄,很嫩,似乎吹弹即破。它们都蜷缩着,像是握住的拳头,还要一点时间,随着越发上升的气温,渐渐打开它的容颜。这是多么有诗意的色泽啊,很隐含、阴柔,同时又有一缕开张之气正待散发。刚刚好——我欣赏的正是这种欣赏态。
  我是比较关注节气的人,我会发现节气到来的这一天的确有许多不同,有时很微弱,不易捉摸,我还是会从一些景物、植物上挑出来,相应地做一些应和。立夏了,立冬了,当放则放,当敛则敛。适时顺生,说的就是先从情绪上遵从,然后是肢体。如果从季节上划分,立秋之前都属于情调高涨时节,就连那些细微的鸣虫,肉眼看不到,却积极地发出声响,不愿停歇。在这个时段,什么都是向上的、开张的。我动手批改几个小青年的随笔,文辞不能说不顺畅,就是写得太华丽了,让人阅读中感到腻味。我原本想提笔叉掉它一堆词藻,使它变得质朴素淡一些。才下笔就停住了,自觉不妥。在这个年龄段,恍如初夏,无论是一个人的情怀,还是情怀之下的笔调,都是蓬勃不可遏,他们的表达,也就更充足和饱满,饰而无节。如果不是这样,反而辜负了此时的性情。
  我与他们不一样,已经走过夏季,是秋季中人了,把笔行文,不知不觉地由丰缛华丽转为素淡,像一株删繁就简的三秋树。古人说得好:“后生好风花,老大即厌之”,我现在正是这个样子,想着如何在笔调上能渐渐贴近逸品,如果如愿,那真是太好了。可是难的是不能强求,只能自然而然,也许达到了,也许根本达不到,成为一辈子的牵挂。“逸”最早是对人品而言的,孔夫子就提到伯夷和叔齐,兄弟俩隐居于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大概要有隐士情怀的人,才有可能担当起逸的称号。我是很现实的人,不愿淡出红尘,入世越深,越是热爱尘世,对生活中的某些需求还表现得很有兴致,譬如美食——这是多么好的一份享受啊,孰可舍之?至多,一个人就是以入世之念,做一些雅致之事,如此而已。我没有太多的个人兴趣,像一个人站在呼呼的秋风里,有许多热情、愿望都被吹散了,剩下那些比较实在的成分。以前我在笔墨滋润中是做加法的,怕欣赏者看不懂来问我,还得解释半天。现在我则大做减法了,像一个园林管理者,大刀阔斧,删节枝条,把那些伸张的、绵密的、叠加的悉数削减。至于再来欣赏的人能否领会,我就全然不去考虑了。如果一个进入秋季的人还在追逐着繁缛艳丽,自己都会骂自己浅薄。尽管动不动就征引弘一法师来做逸的代表,但说到底他的人生对于常人而言根本没有普遍性,也不值得仿效。素淡百年的日子,比较真实,给我的引导也比较可靠。
  朋友们送给我几幅汉砖拓片。这些石刻砖刻置于时光之下,风沙往来,磨洗无休,那些显示才气的笔调,长的、露的、尖的、密的,百年千年,已经变成短的、敛的、钝的、疏的,变得有味道了。更多的人不喜欢这种删减,观赏时颇觉吃力——如果一个人只是对春日表示好感,始终浸泡在春日的汁液里,对个人的体验来说,显然是一种缺陷。
  南方逐渐成了冬日越来越短的场域。在肢体感受不到冬日的严寒时,一定是天道运行中有什么被阻止了、拖延了,使它迟迟不能来到我们的跟前,让我们切身感受。现在我们感知的,夏日比以前炎热得很。得出这个结论的大多是中年人,他们在空调的房间里,温度很低了,心头上还是烦躁得不行,这是机器所无法调节的。这个季节无节制地延伸了,让人很不舒服,它是属于张扬的、放纵的。看看南方的这些植物纵横伸展毫不敛约,你就清楚了。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就从我这个谋生的专业来说,那么柔软的毛羽制成的笔,居然写不出简净、简静的字来,更是难以捕捉到萧然、澹然的气味。就像弹琴,总是想在大庭广众里弹,弹给别人听,却不想幽篁独坐,弹给高山流水听,弹给自个听。
  我想,问题就出在这里。
(选自2010年7月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开头细致描写了树木枝头嫩芽的外观和情态,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1)我欣赏的正是这种欣赏态。
________________
(2)居然写不出简净、简静的字来。
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③段为例,加以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我与他们不一样,已经走过夏季,是秋季中人了”,综观全文,探究“秋季”在文中对作者思想及其创作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枝头漫出鹅黄,很嫩,似乎吹弹即破。它们都蜷缩着,像是握住的拳头,还要一点时间,随着越发上升的气温,渐渐打开它的容颜。这是多么有诗意的色泽啊,很隐含、阴柔,同时又有一缕开张之气正待散发。刚刚好——我欣赏的正是这种欣赏态。
  我是比较关注节气的人,我会发现节气到来的这一天的确有许多不同,有时很微弱,不易捉摸,我还是会从一些景物、植物上挑出来,相应地做一些应和。立夏了,立冬了,当放则放,当敛则敛。适时顺生,说的就是先从情绪上遵从,然后是肢体。如果从季节上划分,立秋之前都属于情调高涨时节,就连那些细微的鸣虫,肉眼看不到,却积极地发出声响,不愿停歇。在这个时段,什么都是向上的、开张的。我动手批改几个小青年的随笔,文辞不能说不顺畅,就是写得太华丽了,让人阅读中感到腻味。我原本想提笔叉掉它一堆词藻,使它变得质朴素淡一些。才下笔就停住了,自觉不妥。在这个年龄段,恍如初夏,无论是一个人的情怀,还是情怀之下的笔调,都是蓬勃不可遏,他们的表达,也就更充足和饱满,饰而无节。如果不是这样,反而辜负了此时的性情。
  我与他们不一样,已经走过夏季,是秋季中人了,把笔行文,不知不觉地由丰缛华丽转为素淡,像一株删繁就简的三秋树。古人说得好:“后生好风花,老大即厌之”,我现在正是这个样子,想着如何在笔调上能渐渐贴近逸品,如果如愿,那真是太好了。可是难的是不能强求,只能自然而然,也许达到了,也许根本达不到,成为一辈子的牵挂。“逸”最早是对人品而言的,孔夫子就提到伯夷和叔齐,兄弟俩隐居于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大概要有隐士情怀的人,才有可能担当起逸的称号。我是很现实的人,不愿淡出红尘,入世越深,越是热爱尘世,对生活中的某些需求还表现得很有兴致,譬如美食——这是多么好的一份享受啊,孰可舍之?至多,一个人就是以入世之念,做一些雅致之事,如此而已。我没有太多的个人兴趣,像一个人站在呼呼的秋风里,有许多热情、愿望都被吹散了,剩下那些比较实在的成分。以前我在笔墨滋润中是做加法的,怕欣赏者看不懂来问我,还得解释半天。现在我则大做减法了,像一个园林管理者,大刀阔斧,删节枝条,把那些伸张的、绵密的、叠加的悉数削减。至于再来欣赏的人能否领会,我就全然不去考虑了。如果一个进入秋季的人还在追逐着繁缛艳丽,自己都会骂自己浅薄。尽管动不动就征引弘一法师来做逸的代表,但说到底他的人生对于常人而言根本没有普遍性,也不值得仿效。素淡百年的日子,比较真实,给我的引导也比较可靠。
  朋友们送给我几幅汉砖拓片。这些石刻砖刻置于时光之下,风沙往来,磨洗无休,那些显示才气的笔调,长的、露的、尖的、密的,百年千年,已经变成短的、敛的、钝的、疏的,变得有味道了。更多的人不喜欢这种删减,观赏时颇觉吃力——如果一个人只是对春日表示好感,始终浸泡在春日的汁液里,对个人的体验来说,显然是一种缺陷。
  南方逐渐成了冬日越来越短的场域。在肢体感受不到冬日的严寒时,一定是天道运行中有什么被阻止了、拖延了,使它迟迟不能来到我们的跟前,让我们切身感受。现在我们感知的,夏日比以前炎热得很。得出这个结论的大多是中年人,他们在空调的房间里,温度很低了,心头上还是烦躁得不行,这是机器所无法调节的。这个季节无节制地延伸了,让人很不舒服,它是属于张扬的、放纵的。看看南方的这些植物纵横伸展毫不敛约,你就清楚了。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就从我这个谋生的专业来说,那么柔软的毛羽制成的笔,居然写不出简净、简静的字来,更是难以捕捉到萧然、澹然的气味。就像弹琴,总是想在大庭广众里弹,弹给别人听,却不想幽篁独坐,弹给高山流水听,弹给自个听。
 我想,问题就出在这里。
              
(选自日《人民日报》, 有删改)
11.文章开头细致描写了树木枝头嫩芽的外观和情态,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解释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欣赏的正是这种欣赏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居然写不出简净、简静的字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③段为例,加以简要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说“我与他们不一样,已经走过夏季,是秋季中人了”,综观全文,探究“秋季”在文中对作者思想及其创作具有什么样的意义?(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朴素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