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商信息资源有限公司特色化有哪几个

日,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一行,通过信息化网站调研及实地发放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翠苑三区社区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社区是一个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宏观社会的缩影。结合专业特点,关心和了解社会信息化建设,也是作为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所学生和党支部成员应该做的事。
,支部成员在紫金港校区大门口集合完毕,一起乘坐10路公交前往翠苑三区社区。通过前期社区网站信息化调研了解到,翠苑三区社区成立于2001年3月,位于杭城西侧,东起农灌河、西至古荡湾河、南靠文一路、北接余杭塘河,主要有原李家塘第一、第二、第三居委会和宋江村合并组成,居民5136户,人口12252人,是杭城最大社区。小区环境优雅,道路顺畅,生活便利。社区按民政部门的要求建起了一家示范型、一家标准型的星光老年之家,面积达412平方米。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社区开设了党建室、警务室、医疗保健站、卫生计生站、劳动保障站、社区服务站、电子阅览室、市民学校、健身娱乐场、老年食堂、服务网点等面积达1200平方米,同时新建多个宣传画廊、公民道德宣传墙、露天舞台、全民健身点等。
份问卷的调查;午饭后稍作调整,大家又开始了事先计划的对社区居民和社区居委会人员的非结构化访谈,同时认真记录下访谈内容和信息。下午五点左右,社区实地调研任务全部完成,支部成员安全返校。晚上,在蒙民伟楼122会议,大家分别谈了实地调研感想并一起将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进行了整理,最终成果做成了一份以翠苑三区社区为例的社区信息化调研报告。
上一篇:下一篇:特色资源整合助北京高校信息化发展_教育学习-牛bb文章网您的位置:&>&&>&特色资源整合助北京高校信息化发展特色资源整合助北京高校信息化发展(原作者:赵 清 张 豫 张京彬)摘 要:针对北京市高校信息资源建设中的挑战,为进一步促进北京市高校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北京市教委启动了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经过三年建设,初步形成了适合北京市高校特点和需求的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总体框架,本文总结了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过程中主要环节的实施经验,为开展市级高校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校 特色教育资源库 总体框架 建设环节中图分类号:TP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9-03“十一五”期间,北京市高校根据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然而,现有以数字图书馆、课程资源为核心的资源建设模式,面临以下三方面挑战:(1)现有高校数字图书馆和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方式主要是系统的、程序化的科研和教学成果的数字化,这难以满足教学、科研活动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灵活化的教学、科研需求;(2)现有高校数字资源建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高校内教师和学生,如何发挥数字资源的优势服务于学习型城市建设是一个全新的、紧迫的课题;(3)目前,我国非常缺少优质的能够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这不利于网络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北京市高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文化艺术网络资源整合,是对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如戏曲、舞蹈、服饰、音乐等特色资源进行统筹建设的尝试。因此,如何深入开展特色资源建设,搭建开放共享的文化信息资源管理架构,并最终为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学习型社会公民素质和传承中国文化遗产的文化战略服务十分值得深入研究。一、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概述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是年北京市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旨在通过加快网上特色资源建设推进北京市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在全面调研北京市高校信息资源建设情况和需求的基础上,北京市教委于2005年启动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作为北京市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旨在围绕北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高校各类特色资源整合、应用、共享为核心,突出北京文化特色,重点建设一大批具有高校专业特色的特色教育资源库,促进优质特色资源的共建、共享、流通和应用,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北京高校特色的教育资源体系,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教学、科研、服务要求,为教育系统内部及社会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服务,这成为当前“深化信息化应用、推动北京文化之都建设、培育公民人文素养”的现实需求。二、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总体框架分析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是一个涉及多个单位、多种角色的广泛参与的项目,为促进特色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应用,发挥项目的最大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项目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是在北京市教委统一部署、监督、协调与管理下,以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习型社会的公民素养、传承中国文化遗产的文化战略为最终目标,以突出北京文化特色为重点,以北京市高校的自身优势为突破口,立足高校自身已有的资源储备基础和高校学科发展规划,由特色教育资源建设承建高校、专业科研机构、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参与的项目。三、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环节分析从总体上看,项目建设主要分为三个环节,即特色资源生产环节、特色资源规范管理环节以及特色资源运营服务环节。三个环节互相支撑,共同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1.特色资源生产环节特色资源生产环节决定着资源建设的质量。北京市教委首先制定了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规划(年),涵盖艺术设计教育、服装艺术教育、印刷包装与新闻出版教育、建筑与城市规划、奥运体育教育、首都旅游、民族音乐教育、戏曲艺术教育、影视教育、舞蹈教育等领域,制定了项目指南和项目管理制度,由通过申请立项的特色教育资源承建高校具体承担主题资源包的建设。主题资源包是指围绕某一主题将相关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涵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类素材、内容关联、主题索引的资源集。主题资源包的生产环节主要包括确定主题资源包的选题、明确网站信息架构以及资源素材的收集、加工、制作等过程。经过3年建设,项目共完成了134个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资源包,各个主题资源包网站结构设计体系完整,页面美观合理,内容科学,组织合理,特色鲜明,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舞蹈艺术教育专题中国古典舞主题资源包界面如图2所示。各高校将建设完成的主题资源包全部放置在校园网上,供本校及其他兄弟院校师生免费使用,并完成所有主题资源包的包编目、有价值的媒体素材编目,最后整合到特色资源网(http://www.),供广大用户在网络上方便地浏览、查询、检索、下载和应用。2.特色资源规范管理环节特色资源规范管理环节保障着资源生产环节的效率、效益以及资源运营服务环节的应用效果。北京市教委组织相关专业研究机构开展特色资源相关标准规范、可持续发展策略、知识产权管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这些工作对于推动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的标准化、规范性和搭建开放的北京市高校特色教育资源管理架构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持。主要包括:(1)研究特色资源分类体系与组织方式。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形成了学科分类、文化特色分类两种相互交叉的特色资源分类体系。其中,学科分类是对资源内容进行组织的基本依据,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GB/T13745-92];文化特色分类是为了充分体现特色资源文化特色,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为基础,根据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目标,从文化角度对特色资源的分类。特色教育资源分类体系为开放性结构,可进行适度扩展,对于需要扩展的值与编码,经审定之后纳入资源分类体系中。在特色教育资源分类体系下,形成了特色教育资源组织方式,即以学科分类作为对资源内容进行组织的基本依据,在此基础上采用文化特色分类来进一步组织资源,每个主题特色资源包及其内部媒体素材均可以从属于不同的分类体系。(2)制定特色资源元数据规范。在教育部颁布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基础上,结合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特点和各高校需求,制定了《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资源元数据规范》,保证将建设的特色资源的基本属性结构一致,提高用户查找、评估、获取和使用特色资源的效率,实现资源在区域内的广泛共享,同时也为不同资源库系统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互操作奠定基础。该规范包括主题资源包元数据和媒体素材元数据两部分,分别对主题资源包本身及其内部有价值的媒体素材进行描述。其中,主题资源包元数据包括8类19个分项;媒体素材元数据包括7类27个分项,分别描述了特色资源的常规信息、状态特征、技术特点、教育教学、知识产权、分类体系、文化内涵、内容结构体系等各方面信息。(3)开发编目软件工具。为有效促进特色资源元数据规范的实践应用,保障特色资源编目质量,减少特色资源编目中的重复工作,开发了特色资源编目软件工具。该编目软件工具具有资源包编目、资源素材编目、模板管理及应用、资源素材自动编目、数据库-XML映射等主要功能,具有资源属性自动感知、属性界面自动生成并自动布局、编目任务自动记录等特色。(原作者:赵 清 张 豫 张京彬)(4)制定特色资源管理办法。在广泛深入学校调研、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从法律意义的责权利角度上,研究特色资源版权保护机制与管理办法,并制定《北京市高校特色资源建设管理办法》,规范各高校特色资源的建设、提交与传播行为。在此基础上,组织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专家,对各高校进行特色资源电子版权保护培训,提高项目组合理合法使用网络资源的法律意识。(5)探索可持续发展策略。由于此项目持续时间长,覆盖面广,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了项目渐进滚动式发展、项目分级管理、主题交流机制等可持续发展策略。(6)开发项目绩效管理系统。以提高特色教育资源实际应用效果与效率为出发点,开发项目绩效管理系统实现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申报、建设、评估、考核等全程性的管理。主要包括为高校特色教育资源平台提供标准化接口、特色资源在线导入与审核、特色资源版权标注与管理、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效果绩效考评等功能。3.特色资源运营服务环节特色运营服务环节展示特色资源建设成果,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广泛流通。目前,北京市教委建设了特色资源网(www.),首页如图3所示,旨在探索实现北京市高校间图书、特色资源、课程资源等各类资源整合共享的有效途径,研究解决版权保护等资源建设中的关键性问题,初步搭建一个支持校际特色资源共建、共享、交流、合作、交换的管理和运营平台,并首先以特色资源建设高校为试点,展示高校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成果,以实现优质特色资源更大范围内的共享,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同时面向社会开放,为公民文化素质提高、为首都文化事业和经济发展提供服务,逐步建设覆盖所有高校的分布式特色资源共享体系。项目经过3年试点建设,在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项目承担高校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项目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经过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在网络资源建设理念、网络教育资源内容、网络资源建设方法和技术、组织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截至2008年,项目已经建设了134个主题资源包,整合图片近75万张,音视频4.4万个,编写文字670万字,初步形成了北京高校特色教育资源体系,为各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文化艺术教育信息资源支持。2009年,在项目推广阶段,将完成73个涵盖电影、服装、设计、音乐、舞蹈、印刷、体育、建筑等领域的主题资源包建设,将整合图片30万张,音视频1.7万个,编写文字400万字,完善特色资源网,进一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教学、科研、服务中的共建、共享、流通和应用,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学习型社会的公民素养、传承中国文化遗产服务,推动北京市高校信息化向现代化目标迈进。欢迎您转载分享:热门教育学习好评教育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主要有哪些?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_百度知道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主要有哪些?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浅谈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必由之路,积极开展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开发利用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对地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民族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是特定民族、特定区域的文化遗产的载体记录,共建共享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对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我国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地区,朝鲜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能歌善舞、讲文明、讲礼貌的民族。图们市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县级市,图们因图们江而得名,更因图们江孕育了独具魅力又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而声名远播。图书馆开发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立特色资源数据库,与文化馆、博物馆共建共享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形成具有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馆藏,极大地丰富了地方人民的文化生活。图们市图书馆与当地博物馆共建共享地方特色历...&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寨不同俗”〔1〕。在今天,地方民族民俗文化已成为地方民族经济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又一亮点,成为地方民族旅游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成为地方民族教育的重要内涵和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地方各类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声像化采集与利用,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对于地方民族文化信息产品的开发,地方民族文化宣传有着潜在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对于地方民族文化教育、民族学科资源建设、民族的对外文化交流,以及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实现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多样化、电子化、网络化、共享化的重要方略。1地方民族民俗文化古朴淳厚、瑰丽多彩、璀璨缤纷的地方民族民俗文化,是地方民族文化的一颗耀眼的明珠,是地方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民族灿烂文化的源泉,是地方民族风情的摇篮,我们应重视和加强...&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辽西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可以直接推动辽西地区的文化发展,也可以促进辽西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省委、省政府已确定要把锦州建成辽宁“三点一面”对外开放的中心窗口城市,文化信』良的开发利用,作为文化中心城市的重要职能,理应得到优先发展。为此,对辽西发展负有决策权力的有关部门,应及早把这一问题提上议事日程,集合有识之土,进行认真研究,狠抓落实,以确保文化事业和经济建设同步发展,胜利实现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什么是文化信息?关于文化的定义,学术界向来存有分歧,有人统计有关文化的定义竟达160余种之多。但一般认为.文化的基本内容,应是人类知、情、意活动的投射、表现与凝结,是这种内容和一定形式的结合。正是人类的知情意与各种文化具体形式的结合,创造了古往今来千姿百态、辉煌灿烂的文化成果。一部人类文化史,也正是人类文化内容和形式相结合的产物。所以,属于文化范畴的大体应包括思想、哲学、宗教、教育、学术、法...&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1湘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概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是指记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并通过组织可资利用的资源。这种信息资源从形式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物质载体信息资源;另一类是非物质载体信息资源,即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以显性或隐性(潜在)两种方式存在。文献和实物载体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显性存在方式,而民族传统手工技能、口述传统、表演艺术则以隐性的形式存贮在民间工匠、艺人的的大脑中以及口语、体语中[1]。湘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顾名思义,就是记录湘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信息资源。湘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境内居住着土家、苗、汉、回、瑶、侗、白等40个民族,总人口273·93万人,世居主体民族土家族占41·5%、苗族占33·1%。现辖吉首市和泸溪、凤凰、花垣、保靖、古丈、永顺、龙山七县。历史上的湘西地区还包括如今的桑植县和大庸县(如...&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目标是构建覆盖全国城乡的数字资源服务体系,其服务对象具有遍布全国的广泛性及构成的区域性、民族性特征。这就要求工程资源建设既应从满足社会大众的普遍需求出发,开发提供具有广泛适用性的资源产品,如电子书报刊、讲座、影视及科教片等,又必须兼顾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特点,开发、建设、提供满足其特定文化需求的资源产品,如地方戏曲、民族文化等。也就是说,在工程资源建设中坚持普适性资源与特色性资源共同建设原则,通过合理发挥国家和地方两方面力量的优势作用,来丰富并完善工程资源体系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关键任务是对资源的开发建设,尤其是要把特色资源的建设放在任务的核心位置。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民族多样,使得文化资源种类丰富、特色鲜明。加快对这一资源宝库的开发、利用与服务,形成互联网上独具特色的文化信息资源库群,对于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等具有巨大意义...&
(本文共60页)
权威出处:
随着科学技术、世界经济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有计划、有目的的旅游成为了许多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开展和旅游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保护生态为宗旨而开发的生态旅游,特别是以“村寨”为基点的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必将受到世界各地旅游爱好者的青睐。本研究通过对西双版纳傣族村寨进行田野调查和实地考察、拍摄照片、采访收集有关地理风貌和民俗文化风情等历史文献及相关资料,对西双版纳勐腊曼龙代、么粉、曼崩三个傣族村寨进行了具体地规划设计。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目前村寨旅游开发与传统大众旅游进行了分析对比,进而探讨了建立“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村”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及其可操作性,提出了一种以亲和自然、保护自然和兼顾发展为目的的新型旅游模式。&
(本文共117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滚动公告:
泰兴中专:召开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特色项目建设研讨会
作者:办公室2
发布时间: &查看:&[]&[
近日,为扎实、有效地推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特色项目——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特色项目建设小组召开了专题研讨会议。
会上,蒋鹏老师结合具体实际对“数字校园”功能、数字化应用关键、平台建设构想进行了讲解;闾建军老师传达了全国职业教育“数字校园”及资源建设会议的精神。小组成员获益匪浅,深刻认识到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感受到了一份责任和压力。
之后,学校特色项目建设负责人曹荣军主任传达了江苏省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教学信息化特色项目协作组会议的精神,并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小组成员再次研读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特色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任务书,对项目的方案细节进行了讨论、修改,进一步明确了项目内容及任务。最后,曹主任对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进行了精心的部署,确定了责任到人,力争在实际工作中精益求精地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泰兴教育局 版权所有&copy
地址:泰兴市泰兴镇中兴大道58号&nbsp&访问次数:1993988&nbsp&备案证书号:苏ICP备号-1
维护单位:&nbsp&电话:025-;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