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詹天佑课文林肯这两天课文从两个方面写一个人

郭初阳上《鞋匠的儿子》:林肯果真是鞋匠的儿子吗?
主持人:各位老师大家好,下面将要为我们执教的是郭初阳老师。郭初阳老师是杭州越读馆的创始人,也是一位独立教师,独立教师这是一个听起来非常自由,也有一些酷的称呼,今天呢,郭老师在这里,将和我们台上来自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六年级的同学一起学习《鞋匠的儿子》这一课,讲述了林肯的一件事,提到了林肯是鞋匠的儿子,郭老师对这一点提到了质疑,林肯果真是鞋匠的儿子吗?在今天的课堂里,他将和学生们一起来考证,让我们把掌声送给郭老师。
(郭初阳:独立语文教师,杭州越读馆创始人,以下简称“老师“)
老师:上课。
学生:起立,我们的班训是:快乐学习、幸福生活,老师您好!
老师:大家把语文书打开,我们翻到120页,大家看过这篇课文了,题目叫什么?
学生:《鞋匠的儿子》。
老师:我们手头还有一份讲义,是吗?大家看到上面有三篇文章,有一篇就是这篇课文,第二篇题目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学生:《鞋匠与总统》。
老师:非常好,大家预习过以后就知道,我们看到120页左下角里面的注释,说是根据什么?
学生:相关材料。
老师:相关材料是谁的文章?林清玄,我们知道语文书第21课是根据林清玄的文章改写的。我们找几位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对照一下这篇课文和林清玄的文章有没有什么差别,第一位同学,开始!
学生:《鞋匠的儿子》,在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当时美国的参议员大部分出身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社会的优越的人,从未料到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儿子。于是,林肯首次在参议院演说之前,就有参议员想要羞辱他。
老师:非常好!
学生:当林肯站上演讲台的时候,有一个态度傲慢的参议员站起来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学生: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但能羞辱他而开怀不已。等到大家的笑声停止后,林肯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老师:非常好!
学生: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林肯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
学生:然后他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地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我父亲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成赞叹的掌声……
学生: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在他就任美国第16任总统不久,南方的一些州竟发动了分裂国家的战争。林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他曾经在一次演说中强调:“一个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这个房子塌下去”,“我所希望的是它结束分裂,它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正是这位出身卑微的美国总统,毫不犹豫地领导人民拿起武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老师:好的,请坐!我们请了几位同学把这篇文章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大家看看有没有差别,和林清玄的文章。有没有同学可以很简单地跟大家来说一说,差别在什么地方?你发现有些是不一样的,对吗?不一样在哪里,谁可以来给我们回答。
学生:在课文中的第六自然段,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这就和林清玄的文章有不同了,他说林肯没有成为伟大的鞋匠,但成为伟大的总统,他被认为最伟大的特质,就是他永不忘记自己是鞋匠的儿子,并引以为荣,从这篇开始就有改变了。林清玄后面写的是当六祖慧能去拜见五祖弘忍的时候,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而前面一篇就是讲到了一篇演说。
老师:非常正确,林清玄想表达一个什么观点呢?
学生:就像是林清玄写的文章的最后,那些没有被嘲笑与批评的黑暗所包围过的人,就永远无法在心里点起一盏长明之灯,林清玄主要想强调的不是林肯怎么当好一个总统,而是他想写的是这样一个精神,就是没有失败过就不会成功的一种精神。
老师:非常好的精神,没有失败过就难以成功的精神。或者我们从教育的角度来讲,讲的是促成教育的重要性。前面这篇文章这样告诉我们,总统有一句话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学生:正是这位出身卑微的美国总统,毫不犹豫地领导人民拿起武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老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是这篇文章的主题,他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爱国,前几篇文章是不是也是这么回事情,都有哪几个文章?
学生:詹天佑、钱学森,巴金。
老师:这四篇课文放在一起,你要知道他的意图,我们来读其中几句话,好吗?我们翻到第20课,117页,第一小节倒数第四行,遇到困难他总是想,我们从这里开始朗读。
学生: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有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老师:我们看看前面的19课。111页,倒数第二小节倒数第四行,他说我是中国人,我们从这句话开始。
学生: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老师:很好,我们再看看巴金怎么说的。107页,最上面一行开始。
学生:不要把我当做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老师:其实我们读了这四篇课文,这些片断,我们知道所有的课文都在告诉我们要爱国。詹天佑也罢、巴金也罢、钱学森也罢,都是中国人,我们为什么要写林肯?
学生:我觉得主要写的教导我们要爱国,之所以要把林肯写进去,是要写出林肯他也是个爱国的总统,他是要教导我们爱国,他不一定一定要写中国人。林肯爱的是美国。
老师:我们中国人要爱中国。后面那位同学可以告诉我们美国的全称吗?
学生:美利坚合众国。
老师:非常厉害,请坐!你知道中国的全称吗?
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
老师:我们所谓的爱国,谁可以来帮我们理清一下。
学生:我认为爱国就是爱自己的现在的国家,还爱自己的国家的人民,这就叫爱国。
老师:这位同学告诉我们“国”的非常重要的解释,就是国家,大家把书重新翻到林肯的最后一句话,维护了什么的统一?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对吗?“国”一个非常明确的意思是国家,除了国家之外,还有没有同学给“爱国”别的解释?
学生:我觉得爱国就是爱周围的人。
老师:你的同桌是不是可以改名叫爱国。我觉得这里的思路很好,你不要爱一个,因为“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吗?其实我们要爱周围具体一个一个的人,我们在中国就爱周围的人,思路很好,是不是解决了“国”的含义,有没有同学关于这个“国”的意思有一点想法,除了国家之外还可以解释成什么?
学生:我有不同的想法,比如说大诗人屈原,他就是国破了,国在人在那种的,也就是国亡了,他人也亡了,宁愿跳江自尽。
老师:对于某些人来说,他确实爱的是具体的国家,国家灭亡了,他也不想再活了,对吗?有些人活了下来,是吗?我们都知道杜甫非常有名的诗,“国破山河在”。还有一个什么词,祖国。国家这是一个政治概念,“祖国”解释一下,这是一个文化概念,或者说是一个历史概念。“祖国”是一个文化概念和历史概念,所以我们说爱国,你把它理解为爱国家,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当然更广义来讲,你应该知道是祖国,国破山河在,是吗?要让人家知道,我们刚刚所说的“国”的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到现在已经有多少年了?其实政治国家时间不长,有很多人生活在这个国家之前的,他们爱不爱国?也是爱国。
老师:&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思想活跃,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局面,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一次是在本世纪的五四运动前后,相反,中国历史上天下统一的太平盛世,却没有形成与之相称的思想自由和学术繁荣,所谓乾嘉盛世,却是对文化思想钳制最深,对知识分子控制最严的黑暗时代。
&&&&&接下来我们看讲义的另外一篇文章,那篇文章的题目叫什么?
学生:我接受了《纽约客》的核查
老师:这四本杂志封面挺统一的,成立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那是他的创刊号,后面还有二十一世纪,但是风格很统一。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你一边听,这篇文章,手上拿一支笔好吗?你想一想,他说我接受了纽约客的核查,纽约人核查,到底核查什么东西,我为大家朗读这篇文章。
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年,头一回遇到这样的事。本周一,我接受了美国《纽约客》杂志的"Fact
Check"(事实核查),颇感新奇。一个月前,我曾接受《纽约客》记者的电话采访。他在做一篇人物特写,主人公是我的朋友,北京一家著名杂志的女主编。周一打来电话的是一位女士,她说同事已经交稿,文中内容要向我核查。&对曾采访我的记者,我印象很好。他富有采访经验,对事实和细节穷追不舍。然而这位事实核查员(Fact
Checker)似更谨严。她核查的内容包括:时间、地名、场面;记者在文中引用的我的原话;记者本人提出,而得到我认同的某观点,等等。
接电话时我有个突出的感觉:即使最优秀的记者,他所转递的信息也会有些微偏差。例如我说过,那位主编写的一本介绍美国报业的书,曾是我们这群人的必读物;而文章给核查员女士的印象是,那是一本按规定必读的书。我还曾对记者回忆,那位女主编"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记者很自然地理解为她说话声音很大(我向核查员解释了"声音清脆"和"说话大声"的细微区别);"先闻其声"还包括女主编当年脚穿高跟鞋的走路声,这也没有逃过核查员的眼睛,:"你说过她爱穿高跟鞋,对吗?"我忙解释,那是十来年前的事!现在,谁还……电话那边这时传来轻松的笑声:"是啊,现在连年轻人也不爱穿了,太老土了。"
我接受"核查"约半个小时。想到我只是众多被采访者之一,对那位核查员女士的勤勉不禁感叹。放下电话,我即向专家求教,并上网搜索。原来,美国传媒的事实核查制度始于百年前的普利策时代。《纽约客》杂志专设一个事实核查部(Fact-checking
department),聘请富有经验的人担任事实核查员。这是很有前途的职位,据说担任过事实核查员的人,被媒体聘为总编辑的几率很高。
&&核查员有其独立性,和被核查的记者无个人瓜葛,核查规矩很严。港大陈婉莹教授,曾在美国作为记者接受过事实核查。她给《村声》周报写稿,交稿时,同时交出所有被采访者的联络方式。核查员向他们逐一去电,文章的内容,包括所引用的被采访者的每句话,被细细核查。《纽约客》等杂志还要求记者交出采访录音。这无疑意味着很高的工作成本,所以"只在一些顶级媒体实行",陈婉莹说,"太贵了。"
对美国传媒素有研究的展江教授告诉我,这10年来,严格实行这一制度的美国媒体越来越少。难怪我在接听《纽约客》核查电话时,仿佛置身一个古老仪式。普利策先生当年"准确!准确!准确!"的名言,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似乎已是飘逝的远烟。是的,愿意投重兵重金去做长线调查报道,并严格核查事实的媒体越来越少了。
&如今,报得快似乎比报得对更加重要。据互联网研究专家胡泳先生观察,新闻的生产方式,过去是"过滤,然后发布",现在开始向"发布,然后过滤"转移。这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他引用西方学者的话说,"在21世纪,当每个人都成为记者……的时候,我们面对的是一座新闻丛林,好坏参半,优劣共存"。
&这个问题困惑着我。我不认为,网络的崛起必然导致经典新闻理念的坍塌。2007年7月18日济南特大暴雨后,腾讯网"召集"济南网友提供目击证言,短短数小时,大量准确的事实公之于众,速度和力度均为传统媒体难以企及。“华南虎”事件,广大网民群起核查事实,最终戳穿谎言。更别忘了,还有个人博客,不畏艰辛担当了事实核查使命。
&但毋庸讳言,相反的例证也很多。许多网上的"事实"让人莫辨真伪。虽说网络自有纠错功能,但无情的是,在网上第一次出现的"事实",多半成了最终的"事实",无法修正。现在的问题是,许多朋友热衷谈论传统媒体的衰落和解体,以浪漫的言辞描述新媒体带来的"革命",但是对传统媒体在漫长岁月里形成的价值和操守,却似有意无意地轻视。在融合媒体时代,还需不需要新闻专业主义?还需不需要从事调查报道的一整套技术和规范?在大学新闻专业,我们如何教育学生?当他们毕业后的就业选择可能变得越来越多元、许多人将到网络去打拼的时候,我们的新闻课,还要继续讲《大公报》、讲范长江、讲“水门事件”调查吗?或者说,我们的这些传统课程,已经到了必须更新的时候。但,如何更新?
&新闻的本初命题"提供准确事实",正面临强劲挑战。新的传播环境下,传媒如何进行"Fact
check"(事实核查),应该不是一个迂腐的提问。
&&大家有60秒钟的时间,稍稍整理一下你的思路,事实核查,到底核查的是什么内容,整理一下你的内容。我想请同学聊一聊所谓的事实核查,核查些什么东西。
学生:这个事实核查,就是有些记者用电话联系,然后核查这一次事件是否好坏参半。
老师:我被你说的话吓了一跳,“好坏参半”好像和前面说的一半没有关系。还有谁说,事实核查要确定这个事情是不是真的,还有补充吗?
学生:核查内容,就是第三段的时间、地名、场面和记者在文中引用我的原话。
老师:因为这是已经采访了之后的再次确认,是吗?所以是对着那篇文章再来做一个核查,什么什么地方,是不是这样说的,时间地点,以及我所说过的那些话,还有补充吗?你来说。
学生:我认为事实核查,它会把每一个事件任何一个细节都调查出来,不会出现一点差错。老师:听了这位同学的回答之后可以划上一个句号了,原来是这样来核查,这篇报道的任何一个细节,其实是这篇文章的每一句话,甚至是这篇文章的每一个字,他都需要来核查一遍,这容易吗?成本高还是低,成本极高,所以说太贵了,对不对?大家明白了,这就是事实核查,所谓事实核查就是对这篇文章任何一个细节,每句话,每个字都来进行求真的调查。接下来我们来操练一下好吗?我想让大家来核查几个事实。朗读第一句话。
学生: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学生: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
——《西游记》第三回
学生:鬼魂:你听了以后,也一定得替我报仇。
&哈姆雷特:什么?
鬼魂:我是你父亲的鬼魂……
&&&&&&——《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一场
老师:核查,怎么核查?可不可以核查?有人认为可以核查,认为可以核查的同学举手,你来说一下。
学生:就按第一个来举例,“白发三千丈“,这个三千丈说明是很长的距离,9900米,人的头发就算一辈子不剪也不可能多于三千丈,所以这句话李白是采用了夸张的手法。
老师:是否符合事实?
学生:不符合事实。
老师:这个事实被否定了,是吗?李白是不是写了一首烂诗。
学生:不是。
老师:你刚刚说了不是事实。
学生:采用了夸张的手法,由此说明自己心里很愁,愁得多了很多白发。
老师:经不起事实的核查,但是你觉得还是一首好诗。有没有想找鬼魂的?你跟我们说一说,你怎么核查这个事实。
学生:我觉得鬼魂是不可能存在的,你听见以后也一定要替我报仇,而且人一般不可能听见鬼魂讲话。
老师:所以你的结论是?
学生:我觉得不符合事实。
老师:所以你觉得莎士比亚写了一个很烂的作品,是不是这样?
学生:应该不算吧。
老师:你怎么解释,怎么自圆其说。
学生:我觉得是用这种方式表达,这是一篇幻想的文章。
老师:所以不必来进行事实核查。请坐。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这是一篇幻想的文章,似乎无需进行事实核查,有没有同学思路理得很清楚,让我们把这个问题看得非常明白,谁想发言。
学生:我觉得这三句话都是用一种夸张的手法,作者用这种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他当时想表现的场景。在生活中是当然不准确的,但是如果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来看的话,这三段话都写的非常好。
老师:我觉得你的回答,”三千丈“,还有”金箍棒的重量“,我们可以说似乎是夸张了一点,但是第三处这里的夸张你是怎么解释的?
学生:一般人应该听不到鬼魂的说话声,还有应该也看不见魂。
老师:你想说鬼魂并不存在,是吗?这和夸张有什么关系。
学生:这应该是作者的一种幻想,就用夸张手法来表现出来。
老师:似乎是使用大量夸张和幻想作品,就没必要进行事实核查,是吗?还有同学补充吗?
学生:我觉得这三段是应该能衬托出主人公的一种性格,第一段应该是写李白很愁,然后才用夸张的手法写出“白发三千丈”。第二段,应该是写出悟空力气很大,超出常人。第三段,应该是写出哈姆雷特的一种特异功能。
老师:这个特异功能并非哈姆雷特一人具有,因为他的两个守护者也看到了。这三个作品,其实他们的文体是不太一样的,李白写的是一首诗,对吗?《西游记》是一部小说,对吗?而《哈姆雷特》是被改编成电影了,对不对?也会在舞台上面演出,所以它是一个剧本,它是戏剧,对吗?所以说诗歌,还有什么?小说、剧本。这些我们是否可以把它归为我们刚才所说的幻想类的作品,对吗?或者说是纯文学的作品,有没有必要来进行事实核查。因为它原本就是幻想的,所以我们才说夸张了,虚构了,对吗?原本就是你脑子里瞎想出来的,昨天晚上做了个梦,来事实核查一下,没法核查,因为它是我的幻想,各位明白了吗。
事实核查针对的文章是那些非幻想类的,对吗?非幻想类的文学作品,对吗?这一点明确了,我们的难度增加了。《霍比特人》、《中国农民调查》、《三国志》、《钱学森传》、《詹天佑传》、《三国演义》,我想请你们区别一下,哪几本需要事实核查,哪几本不需要事实核查。把手放下来,想一想,考虑得成熟一点。需要事实核查的书,它属于什么文体,属于什么范畴。完全明确以后,可以和旁边的人讨论一下,看看。
《中国农民调查》需不需要?《三国志》需不需要?很多同学认为《三国演义》不需要,《三国志》不需要。我们总结一下,什么样的书或者文章是需要事实核的,简单明了的告诉大家。
学生:一般历史上发生过的需要事实核查,如果要是像那种根据历史改编出来的剧本,或者科幻小说,就没有核查性。
老师:历史类的书籍是需要进行事实核查的,还有补充吗?
学生:我认为就是一些名人的传记,或者是一些调查,一些记者的调查需要核查。比如传记的话,如果一个作者把题目起为《钱学森传》,作者改为钱学森,其实这里面的东西全是他自己写的,所以这样的一些传记就得需要核查。我也同意我同学刚才的意见,一般的历史类书籍也需要核查。
老师:好,我们拿起笔来,把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记录下来。历史类、传记、新闻类的,这是很明确的,是需要事实核查的,你在下面一行写一下,我们另外一行写的三种文体,李白的诗歌,对吗?《西游记》这类的小说,还有一个是剧本,对吗?或者说戏剧,这三个需要的是文学鉴赏,不需要事实核查,更多的是需要文学鉴赏,当然如果说我拿李白的白发三千丈或者金箍棒的重量来做一个事实核查,这在文学鉴赏里面也有这么做,这个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你怎么编出来的,这也是文学鉴赏的种类。我们重新回到《鞋匠的儿子》,我想请你换一种眼光,你了解了事实核查这个概念,假如你是事实核查员,假如你让我们都置身于古老的仪式,面对这篇课文是属于什么类的?是历史类或者是传记类的,我想再请一位同学帮我们朗读一下这篇文章,准备好你的笔,在我们书本上你认为需要事实核查的地方你打问号,你也许可以打很多问号,你觉得哪些地方是可以核查的,谁愿意来朗读这个作品,你来。
学生:《鞋匠的儿子》,在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当时美国的参议员大部分出身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社会的优越的人,从未料到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于是,林肯首次在参议院演说之前,就有参议员想要羞辱他。&&&&&
当林肯站上演讲台的时候,有一个态度傲慢的参议员站起来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但能羞辱他而开怀不已。等到大家的笑声停止后,林肯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林肯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
&然后他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地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我父亲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成赞叹的掌声……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在他就任美国第16任总统不久,南方的一些州竟发动了分裂国家的战争。林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他曾经在一次演说中强调:"一个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这个房子塌下去","我所希望的是它结束分裂,它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正是这位出身卑微的美国总统,毫不犹豫地领导人民拿起武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老师:非常好!告诉我们这中间哪些需要事实核查,告诉我们其中一点。
学生:他是不是鞋匠儿子的核查。
老师:他的身世,以及他父亲的工作,我们需要有一个核查,是吗?
学生:我觉得一个参议员为什么羞辱他。
老师:你觉得参议员有点可疑,是吗?你想知道参议员的什么情况?
学生:他为什么羞辱他是鞋匠的儿子。
老师:你有没有想进一步了解一下参议员的信息。
学生:我觉得这个参议员可能是出身名门望族,因为一个小小的参议员是不可能这样子,在大庭广众之下羞辱总统的。
老师:参议员不是很小,也是挺大的。
学生:我们要更加明确的是事实核查应该提供这个参议员的资料,对不对?比如说他的身世。我们知道一个,你要知道他叫什么名字,这个参议员何许人也,什么名字,是哪一个州的参议员,要研究一下。
学生:我认为应该核查他是否给参议员做过鞋子。
老师:林肯何年何日何月,在哪里给谁做过鞋子,这一点是需要核查的。
学生: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笑声全部都化成了赞叹的掌声,因为林肯作为一个总统,不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流眼泪。
学生:我认为核查的应该是最后一段,他毫不犹豫地领导人民拿起武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毫不犹豫”需要核查,因为昨天我上网查资料的时候,上面写的,应该先是和平的谈判,希望谈判成功,结果没有谈判成功,才拿起了武器,维护国家统一的,这个需要核查。
老师:“毫不犹豫”,好像似乎根本没有中间的过渡时期了,是吗?还有要补充的吗?
还要核查他有没有真的让人民拿起武器,让那些从来没有碰过武器的、没有训练过的美国公民去打仗。
老师:很好。
学生:我觉得我们还需要核查一下,林肯他当时就任总统的时候,南方一些州真的发动了一些分裂国家的战争了没有。还有林肯他真的从小就学过做鞋子吗?
老师:各位把手都放下。你以事实核查眼光来看这篇文章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要了解的太多了,要花你很多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要泡很长时间的图书馆。很多同学说得很好,关于林肯本人的东西,我有一本非常好的《林肯选集》,他的演讲都在里面,我们还需要了解这个事件,那个参议员羞辱林肯,到底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那些都需要去考察,有没有收录在林肯的演讲里面。这是非常著名的演讲,有没有同学愿意在短时间内把这本书翻一遍看完的,我把这本书留给大家,我希望大家在三周之内写一篇小文章,我们找个地方发表一下,今天就到这里,下课!谢谢大家,同学们再见!
学生:老师再见,您辛苦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钱学森、詹天佑、林肯的故事十分感人,请写出几个成语来赞扬这几位杰出的人物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钱学森、詹天佑、林肯的故事十分感人,请写出几个成语来赞扬这几位杰出的人物
钱学森、詹天佑、林肯的故事十分感人,请写出几个成语来赞扬这几位杰出的人物
孜孜不倦无畏无惧百折不挠写出能反映下列人物特点的词语 巴金 钱学森 詹天佑 林肯 8点55收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写出能反映下列人物特点的词语 巴金 钱学森 詹天佑 林肯 8点55收
写出能反映下列人物特点的词语 巴金 钱学森 詹天佑 林肯 8点55收
赤胆忠心 忠心耿耿 坚持不懈 矢志不渝 才华出众 出类拔萃 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巴金、钱学森、詹天佑、林肯,任选一个写颁奖词_百度知道
巴金、钱学森、詹天佑、林肯,任选一个写颁奖词
必须是自己写的,不要感动人物中的颁奖词
提问者采纳
他缔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铁路,洒下了滴滴汗水、
是你,才华横溢;他顶住了重重压力,一丝不苟,你的精神将永远流传,还保留着他深深的脚印,不畏惧恶劣的环境;是你。(陈逸麒)5;他身先士卒,民族的灵魂、
一条京张铁路。他就是詹天佑。他曾经在这里留下了串串脚印,面对艰险和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你毅然担负起了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他不在意帝国主义的嘲讽,创造了中国铁路史上的一个奇迹1。他让国人扬眉吐气,重重压力没有使他望而却步。他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你创造了铁路史上的奇迹。你受命于畏难之际,攀山越岭。(郑黎琰)2、你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与崇高的使命感,还映着你伏案审阅的身影。窗户上,征服了世界;他,你创造了铁路史上的奇迹,八达岭的连绵不断!(裘家升)12。(詹开宇)3。(郁钧辉)4、每当火车穿过八达岭的崇山峻岭时。4年200里路!他就是詹天佑,你就是民族英雄——詹天佑,受命于危难之际,用生命捍卫了祖国尊严,用血汗洗刷了中国的屈辱。他不愧是人民的英雄,照亮了中国的铁路史,受命于危难之际,你没有放弃、
他。四年。窗户上,他让13亿人从此扬眉吐气。他就是詹天佑,严以律己,用血水洗刷了国人的耻辱,他就是中国工程师——詹天佑,是我们中国的骄傲。居庸关的巍然屹立、
京张铁路。在面对种种艰难困苦中、他是中国铁路第一人,他就是中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为中国铁路建造创造了辉煌;在科学技术落后的条件下,你的努力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
他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师。他受命于危难之际、他。他用自己的心血,他就是我们民族之魂。四年,他,你抵住了外界的嘲笑和阻挠,每一棵花草都会想起100多年前的一个不屈身影!(徐歌)9,青龙桥的陡坡,建筑了一项宏伟的工程、
詹天佑,在恶劣的条件下完成了那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他的努力,艰难工程没有使他知难而退、他。你的杰作将永远保存。(郑天乐)15,恶劣条件没有使他临阵逃脱,饱受耻辱的情况下,八达岭上,完成了一个外国人曾扬言过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应舟丹)13。你是一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你临危受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凝聚了你的智慧。我们会永远记住他——詹天佑,你用自己的智慧和为炎黄子孙的责任感,照亮了中国铁路建造的方向!(裘家升)7,是一个不屈的民族斗士。是他缔造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我们永远不会忘了你——詹天佑,还留着你串串的脚印,燃烧了自己。生命有长短、是他,还映着他伏案审阅的身影,你受命于危难之际,居庸关与八达岭也臣服于他的脚下,抵住了内部的重重困难,那里的每一块岩石。(金芷慧)8,见证了他的永恒;是他,你从不低头;是你面对艰险与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詹天佑作为我国的杰出工程师,他毅然接受了修筑铁路的任务。1400多个日日夜夜!(庄舒淇)11,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燃烧了自己,带来了两地的贯通、在民族危难之时,他挺身而出。你的成功给了帝国主义一个有力的回击,是真正的英雄,在国力衰弱;是他,200里路,这项艰巨的工程,你昂首相对!(钟杰)14;八达岭上,但你的生命将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顶住重重压力提前完成京张铁路的施工任务。他就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你不愧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修筑起了人们心中永不跨的京张铁路,他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以他智慧,是他铸就了中国铁路事业上的奇迹,以他的坚韧,中国民族的自豪,严谨踏实。(刘倩婷)10。(赵炎琛)6、你受命于危难之际
提问者评价
非常谢谢您,很有帮助哦!
采纳率100%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6条回答
詹天佑作为我国的杰出工程师,民族的灵魂。一条京张铁路。他为祖国付出了多少汗水。他那崇高的精神令人敬佩。他不愧是人民的英雄。一位一心为了祖国的中国人?它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先行者,征服了世界,以他的努力,以他的坚韧,以他智慧,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导弹之父’,带来了两地的贯通,炽热的爱国热情的科学家,一位有着高尚的爱国品格钱学森
巴金(日-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妻子萧珊。 “巴金”这一笔名源自他一位在留学法国时认识的一位巴姓的同学巴恩波(一说是无政府主义创始人巴枯宁),以及这位同学自杀身亡时巴金所翻译的克鲁泡特金著作。他把这二人的名字各取一字,成为了他的笔名。小行星8315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巴金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自幼在家延师读书。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四川大学前身之一)攻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参与组织“均社”,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1922年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发表《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 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1925年夏毕业后,经常发表论文和译文,宣传无政府主义。1927年赴法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1928年冬回国,居上海,数年之间,著作颇多。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1934年在北京任《文学季刊》编委。同年秋天东渡日本。次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学丛刊”、“文化生活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季月刊》,同年与鲁迅等人先后联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和《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抗日战争期间辗转于上海、广州、桂林、重庆,曾任《呐喊》周刊(后改名《烽火》)发行人、主编,担任历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短篇小说以《神》、《鬼》为著名。抗战胜利后主要从事翻译、编辑和出版工作。 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文联常委。1950年担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曾两次赴朝鲜前线访问,辑有《生活在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两本散文通讯集。1960年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作协副主席。“文革”中,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浙江杭州人,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4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学习。1938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火箭研究。年间任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1955年10月冲破种种阻力回国后,1958年起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等职。现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等职。 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1956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钱学森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协会主席。 科学成就 钱学森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和航天计划的技术领导人,对航天技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开拓性的贡献。钱学森共发表专著7部,论文300多篇。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应用力学 钱学森在应用力学的空气动力学方面和固体力学方面都做过开拓性的工作。与冯•卡门合作进行的可压缩边界层的研究,揭示了这一领域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创立了卡门—钱学森方法。与郭永怀合作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 ②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 从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钱学森在火箭与航天领域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概念: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JATO),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在1949年提出了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在1953年研究了行星际飞行理论的可能性;在1962年出版的《星际航行概论》中,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③工程控制论 工程控制论在其形成过程中,把设计稳定与制导系统这类工程技术实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钱学森本人就是这类研究工作的先驱者。 ④物理力学 钱学森在1946年将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的研究,是先驱性的工作。1953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改变过去只靠实验测定力学性质的方法,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并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1961年他编著的《物理力学讲义》正式出版。现在这门科学的带头人是苟清泉教授,1984年钱学森向苟清泉建议,把物理力学扩展到原子分子设计的工程技术上。 ⑤系统工程 钱学森不仅将我国航天系统工程的实践提炼成航天系统工程理论,并且在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还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社会系统。任何一个社会的社会形态都有三个侧面:经济的社会形态,政治的社会形态和意识的社会形态。钱学森从而提出把社会系统划分为社会经济系统、社会政治系统和社会意识系统三个组成部分。相应于三种社会形态应有三种文明建设,即物质文明建设(经济形态)、政治文明建设(政治形态)和精神文明建设(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应是这三种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从实践角度来看,保证这三种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就是社会系统工程。从改革和开放的现实来看,不仅需要经济系统工程,更需要社会系统工程。 ⑥系统科学 钱学森对系统科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⑦思维科学 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上的一大热门,但学术思想却处于混乱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钱学森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提出创建思维科学(noetic science)这一科学技术部门,把30年代中国哲学界曾议论过,有所争论,但在当时条件下没法讲清楚的主张,科学地概括成为思维科学。比较突出的贡献为: (1)钱学森在80年代初提出创建思维科学技术部门,认为思维科学是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大部门。推动思维科学研究的是计算机技术革命的需要。 (2)钱学森主张发展思维科学要同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工作结合起来。他以自己亲身参予应用力学发展的深刻体会,指明研究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应以应用力学为借鉴,走理论联系实际,实际要理论指导的道路。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就是思维科学中的基础科学思维学。研究思维学的途径是从哲学的成果中去寻找,思维学实际上是从哲学中演化出来的。他还认为形象思维学的建立是当前思维科学研究的突破口,也是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核心问题。 (3)钱学森把系统科学方法应用到思维科学的研究中,提出思维的系统观,即首先以逻辑单元思维过程为微观基础,逐步构筑 单一思维类型的一阶思维系统,也就是构筑抽象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社会思维以及特异思维(灵感思维)等;其次是解决二阶思维开放大系统的课题;最后是决策咨询高阶思维开放巨系统。 ⑧人体科学 钱学森是中国人体科学的倡导者。 钱学森提出用“人体功能态”理论来描述人体这一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他认为气功、特异功能是一种功能态,这样就把气功、特异功能、中医系统理论的研究置于先进的科学框架之内,对气功、特异功能的研究起了重大作用。在钱学森指导下,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于1984年开始对人体功能态进行研究,他们利用多维数据分析的方法,把对人体所测得的多项生理指标变量,综合成可以代表人体整个系统的变化点,以及它在各变量组成的多维相空间中的位置,运动到相对稳定,即目标点、目标环的位置。他们发现了人体的醒觉、睡眠、警觉和气功等功能态的各自的目标点和目标环。这样,就把系统科学的理论在人体系统上体现出来了,开始使人体科学研究有了客观指标和科学理论。 ⑨科学技术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最高概括,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科学的社会科学)的最高概括,钱学森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归纳为十个紧密相联的科学技术部门. 詹天佑(日 –日)英文名(Jeme Tien Yow),号眷诚,字达潮,广东南海人,原籍江西婺源,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詹天佑1861年(清咸丰帝十一年)出生在一个普通茶商家庭。儿时的詹天佑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邻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种机器模型。有时,他还偷偷地把家里的自鸣钟拆开,摆弄和捉摸里面的构件,提出一些连大人也无法解答的问题。1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考取后,父亲在一张写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画了押。从此,他辞别父母,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来到美国就读。 在美国,出洋预习班的同学们,目睹北美西欧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对机器、火车、轮船及电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赞叹不已。有的同学由此对中国的前途产生悲观情绪,詹天佑却怀着坚定的信念说:“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他怀着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信念,刻苦学习,于187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海文中学业。同年五月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在大学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学习,以突出成绩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中,获得学位的只有两人,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个。 回国后,詹天佑满腔热忱地准备把所学本领贡献给祖国的铁路事业。但是,清政府洋务派官员迷信外国,在修筑铁路时一味依靠洋人,竟不顾詹天佑的专业特长,把他差遣到福建水师学堂学驾驶海船。1882年11月又被派往旗舰“扬武”号担任驾驶官,指挥操练。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第二年,蓄谋已久的法国舰队陆续进入闽江,蠢蠢欲动。可是主管福建水师的投降派船政大臣何如璋却不闻不问,甚至下令:“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这时,詹天佑便私下对“扬武”号管带(舰长)张成说:“法国兵船来了很多,居心叵测。虽然我们接到命令,不准先行开炮,但我们决不能不预先防备。”由于詹天佑的告诫,“扬武”号十分警惕,作好了战斗准备。当法国舰队发起突然袭击时,詹天佑冒着猛烈的炮火,沉着机智地指挥“扬武”号左来右往;避开敌方炮火,抓住战机用尾炮击中法国指挥舰“伏尔他”号,使法国海军远征司令孤拔险些丧命。对这场海战,上海英商创办的《字林西报》在报道中也不得不惊异地赞叹:“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国人会这样勇敢力战。‘扬武’号兵舰上的五个学生,以詹天佑的表现最为勇敢。他临大敌而毫无惧色,并且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还能镇定如常,鼓足勇气,在水中救起多人……” 从战后到1888年,詹天佑几经周折,转入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这是他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 刚上任不久,詹天佑就遇到了一次考验。当时从天津到山海关的津榆铁路修到滦河,要造一座横跨滦河的铁路桥。滦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涨急流。铁桥开始由号称世界第一流的英国工程师担任设计,但失败了;后来请日本工程师衽实行包工,也不顶用,最后让德国工程师出马,不久也败下阵来。詹天佑要求由中国人自己来搞,负责工程的英国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同意詹天佑来试试。 詹天佑是一个认真踏实的人,他分析总结了三个外国工程师失败的原因后,身着工作衣与工人一起实地调查,(P116)密测量。夜晚,借着幽暗的油灯,又仔细研究滦河河床的地质构造,反复分析比较,最后才确定桥墩的位置,并且大胆决定采用新方法——“压气沉箱法”来进行桥墩的施工。詹天佑果然成功了滦河大桥建成了。这件事震惊了世界:一个中国工程师居然解决了三个外国工程师无法完成的大难题。 詹天佑初战告捷后,立刻遇到了更为严峻的考验。1905年,清政府决定兴建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北京至张家口)。英俄都想插手,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们的企图没能得逞。英俄使臣以威胁的口吻说:“如果京张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自己建造,那么与英俄两国无关。”他们原以为这么一来,中国就无法建造这条铁路了。在这关键时刻,詹天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全权负责京张铁路的修筑。消息传来,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及英国报刊挖苦说:“中国能够修筑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在娘胎里没出世呢!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得五十年。”他们甚至攻击詹天佑担任总办兼总工程师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詹天佑顶着压力,坚持不任用一个外国工程师,并表示:“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中国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铁路。” 1905年8月,京张铁路正式开工,紧张的勘探、选线工作开始了。詹天佑亲自带学生和工人着,背着标杆,经纬仪,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岭上。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风卷着沙石在八达岭一带呼啸怒吼,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填个测得的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詹天佑接过本子,一边翻看填写的数字,一边疑惑地问:“数据准确吗”?“差不多”,测量队员回答说。詹天佑严肃地说:“技术的第一个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点模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能工程人员之口。”接着,他背起仪器,冒着风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认真地又重新勘测了一遍,修正了一个误差。当他下来时,嘴唇也冻青了。 不久,勘探和施工进入最困难的阶段。在八达岭、青龙桥一带,山峦重叠,陡壁悬岩,要开四条隧道,其中最长的达一千多米。詹天佑经过精确测量计算,决定采取分段施工法:从山的南北两端同时对凿,并在山的中段开一口大井,在井中再向南北两端对凿。这样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加快了工程进度。凿洞时,大量的石块全靠人工一锹锹地挖,涌出的泉水要一担担地挑出来,身为总工程师的詹天佑毫无架子,与工人同挖石,同挑水,一身污泥一脸汗。他还鼓舞大家说:“京张铁路是我们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无论成功或失败,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而是我们国家的成功和失败!” 为了克服陡坡行车的困难,保证火车安全爬上八达岭,詹天佑独具匠心,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地段设计了一段人字形线路,从而减少了隧道的开挖,降低了坡度。列车开到这里,配合两台大马力机车,一拉一推,保证列车安全上坡。 詹天佑对全线工程曾提出“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三项要求。京张铁路经过工人们几处奋斗,终于在1909年9月全线通车。原计划六年完成,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一些欧美工程师乘车参观后啧啧称道,赞誉詹天佑了不起。但詹天佑却谦虚地说:“这是京张铁路一万多员工的力量,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光荣是应该属于大家的。” 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又继任了粤汉铁路督办兼总工程师。这时,美国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要他亲自去美国参加授衔仪式。为了全力参加祖国铁路建设,他放弃了这一荣誉。 辛亥革命后,詹天佑为了振兴铁路事业,和同行了起成立中华工程学会,并被推为会长。这期间,他对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为作出榜样外,还勉励青年“精研学术,以资发明”,要求他们“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钓誉。以诚接物,毋挟褊私,圭璧束身,以为范例。” 詹天佑从事铁路事业三十多年,几乎和当时我国的每一条铁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到晚年,因积劳成疾,不幸于1919年病逝。周恩来同志曾高度评价詹天佑的功绩,说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其间,厘定了各种铁路工程标准,并上书政府要求全国采用。中国现在仍然使用的4尺8寸半标准轨、珍氏自动挂钩(Janney Coupler,亦称姜坭车钩、郑氏车钩,美国人 Eli Janney 所创)等等都是出自詹天佑的提议。此外詹天佑亦着重铁路人才的培训,制定了工程师升转章程,对工程人员的考核和要求作出明文规定,并且定明工程师薪酬与考核成绩挂钩。京张铁路堷训了不少中国的工程人员,詹天佑所制定的考核章程亦成为其他中国铁路的模仿对象。 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获宣统赐工科进士,任留学生主试官等职。1910年,任广东商办粤汉铁路总公司总理兼工程师,1912年兼任汉粤川铁路会办,负责兴建粤汉及川汉铁路。此后一直定居在汉口俄租界的鄂哈街9号(今洞庭街51号)。同年成立“中华工程师学会”,并被推举为首任会长。民国成立后,于1913年获政府委任为交通部技监,1914年获颁授二等宝光嘉禾章。1916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1919年初,受命往海参崴和哈尔滨任协约国监督远东铁路会议中国代表。4月因病回汉口,4月24日病逝,终年五十九岁。 詹天佑与其妻谭菊珍埋葬在京张路青龙桥火车站附近。1922年青龙桥火车站竖立詹天佑铜像。1987年,附近再建成詹天佑纪念馆。 在纪念京张铁路100周年之际,张家口人民永远缅怀京张铁路的总设计师詹天佑,2005年在张家口南站广场,建起詹天佑塑像。 亚伯拉罕·林肯 ( Abraham Lincoln ,日—日) 美国第 16 任总统。 所属政党:共和党 日,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清贫的农民家庭,父母是英国移民的后裔。1816年,林肯全家迁至印第安纳州西南部,开荒种地为生。9岁的时候,林肯的母亲去世了。一年后,父亲与一位寡妇结婚。继母慈祥勤劳,对待前妻的子女如同己出。林肯也敬爱后母,一家人生活得和睦幸福。由于家境贫穷,林肯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为了维持家计,少年时的林肯当过俄亥俄河上的摆渡工、种植园的工人、店员和木工。18岁那年,身材高大的林肯为一个船主所雇佣,与人同乘一条平底驳船顺俄亥俄河而下,航行千里到达奥尔良。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一个有4万人口的城市。旅途中,林肯亲眼看到了黑人奴隶遭受的非人待遇。他对伙伴说:“等到我有机会来打击奴隶制度的时候,我一定要彻底粉碎它!”1830年,林肯家再次搬迁,来到了美国中部伊利诺斯州的柯尔斯县。在这里,林肯开始独立生活,并于1832年应征入伍。林肯当兵的时间很短,退伍后,当地居民推选热心公务活动的林肯为州议员候选人,但是他的初次竞选没有成功。在25岁以前,林肯没有固定的职业,四处谋生。成年后,他成为一名当地土地测绘员,因精通测量和计算,常被人们请去解决地界纠纷。在艰苦的劳作之余,林肯始终是一个热爱读书的青年,他夜读的灯火总要闪烁到很晚很晚。在青年时代,林肯通读了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读了《美国历史》,还读了许多历史和文学书籍。他通过自学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而充满智慧的人。1834年8月,25岁的林肯当选为州议员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同时管理乡间邮政所,也从事土地测量,并在友人的帮助下钻研法律。几年后,他成为一名律师。1839年,林肯认识了一位议员的女儿玛丽·托德。她当时21岁,受过良好的教育,美丽而活泼,他们于1842年11月结婚,以后生育了4个儿子。积累了州议员的经验之后,1847年,林肯作为辉格党的代表,参加了国会议员的竞选,获得了成功,第一次来到首都华盛顿。在此前后,关于奴隶制度的争论,成了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在这场争论中,林肯逐渐成为反对蓄奴主义者。他认为奴隶制度最终应归于消灭,首先应该在首都华盛顿取消奴隶制。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利益的蓄奴主义者则疯狂地反对林肯。1850年,美国的奴隶主势力大增,林肯退出国会,继续当律师。1854年,南部奴隶主派人进入新并入美国的堪萨斯,用武力强制推行奴隶制,引起了堪萨斯内战。这一年,共和党成立,林肯加入,并在1856年参加了共和党的副总统候选人竞选,没有成功。日,在同道格拉斯竞选时发表了题为《家庭纠纷》的著名演说。他说:“‘分裂之家不能持久’。(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编者注)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在此期间,他与道格拉斯进行了一场关于奴隶制问题的大辩论。林肯认为,奴隶制应该废除,但必须通过和平的方式来废除。他的这次竞选虽然没有成功,但大大扩大了政治影响。1860年,林肯成为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11月,选举揭晓,以200万票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但在奴隶主控制的南部10个州,他没有得到1张选票。林肯当选总统的消息传出,美国南北矛盾迅速扩大,坚持蓄奴主义的南方把林肯的当选看作一场灾难,南卡罗来纳州在林肯宣誓就职之前退出联邦。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战争一触即发。由于美国的普选制深入人心,随着新总统的当选,国家权力的顺利交接渐成美国的传统。这当中仅有一次略为例外,就出现在1861年3月林肯就任总统之时。在3月4日就职典礼的当天早晨,同情南方的人们聚集在街头巷尾散布流言蜚语,甚至传闻有刺客蓄意行凶。陆军司令特意采取了预防措施,派出士兵在宾夕法尼亚大街两侧警戒,还在国会大厦附近派驻了一个炮兵连。实际上,那天是平静的。林肯宣誓就职后,由骑兵护送前往白宫,开始履行总统职务。但是战争已经不可避免。林肯就职一个月以后的4月12日,南部联邦的军队攻击了政府的一个要塞,南北战争爆发了。战争开始时,北方军队打得并不顺利,为了迅速扭转不利的局面,日,林肯颁发了《初步解放宣言》。当年年底,林肯签署了经过修改的《最后解放宣言》。他在签署了这个文件后庄严宣布:“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比此刻签署这个文件时更加坚信自己是正义的。”根据这个宣言,美国从法律上废除了奴隶制。日,南北双方军队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葛底斯堡进行了关键性战役。北军获胜,战局从此向有利北方的方向发展。1864年11月,林肯第二次当选总统。当选后,林肯以极大的努力要求参众两院通过宪法第13修正案——宣布蓄奴非法。这项历史性的宪法修正案于当年终于获得通过。日晚,林肯在华盛顿的福特剧院遇刺身亡。5月4日,林肯葬于橡树岭公墓。林肯领导美国人民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美国历史的发展,一百多年来,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马克思曾经这样评价林肯:“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林肯是美国伟大的民主主义政治家。他出生于社会低层,具有勤劳、俭朴、谦虚和诚恳的品格。他进白宫后,在奴隶制等问题上,政界发生倾轧,国家出现分裂,遇到了很多困难。在日常工作中他不顾个人安全,每天挤出大量时间接见群众,听取申诉,尽力解决他们的问题。在他任职期间,由于各种反动势力的影响,政策上有过踌躇和动摇,但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推动下,能够顺应历史潮流,最终签署了著名的《解放宣言》,解决了当时美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在四年国内战争中,他亲自指挥作战。领导联邦政府同南部农场奴隶主进行了坚决斗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发展。林肯于1 8 6 5 年4 月1 5 日遇刺身亡。由于林肯在美国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人们称赞他为“新时代国家统治者的楷模”。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第 16 任总统,是世界历史中最伟大的人物之一,领导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度的伟大斗争。人们怀念他的正直、仁慈、和坚强的个性,他一直是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景仰的总统之一。尽管他仅在边疆受过一点儿初级教育,担任公职的经验也很少,然而,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意识,使他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参考资料:
他,是一位世纪老人;他,在字里行间流露真诚;他,在有生之年无私奉献;他,即使在最后一刻也要帮助人们!他,用自己的激情与智慧点亮无数人迷茫的灵魂;他,用自己的忧患与良知教导无数人生命的意义;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文坛巨匠!
詹天佑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京张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写钱学森的补充习题上有.
詹天佑,你受命于危难之际,在国力衰弱,饱受耻辱的情况下,你用自己的智慧和为炎黄子孙的责任感,修筑起了人们心中永不跨的京张铁路,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詹天佑的相关知识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詹天佑课文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