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溶液酒精的化学式式和碘酒酒精的化学式式相同吗

& 2013 - 2014 作业宝.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号-9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初三化学式归纳总结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初三化学式归纳总结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0|
上传日期: 18:08:0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初三化学式归纳总结.PDF
官方公共微信(1)用碳、氢、氧、硫、钠、铜中的某些元素按以下分类各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碘酒中的溶剂C2H50H,能与水反应生碱的氧化物Na2O,一种不稳定的酸H2CO3,一种大气污染物SO2.(2)有下列五种物质:锌粒、稀硫酸、硝酸银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从中选择适当物质,按下列要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所选物质只能用一次)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不变H2SO4+2NaOH═Na2SO4+2H2O;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大Zn+H2SO4═ZnSO4+H2↑.【考点】;;;;;.【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氧化钠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碳酸受热易分解;二氧化硫是一种大气污染物;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不变;锌和稀硫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大.【解答】解:(1)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氧化钠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碳酸受热易分解;二氧化硫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故填:C2H50H;Na2O;H2CO3;SO2.(2)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不变;锌和稀硫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2SO4+2NaOH═Na2SO4+2H2O;Zn+H2SO4═ZnSO4+H2↑.【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物质的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fqk老师 难度:0.76真题:1组卷:0
解析质量好中差知识点梳理
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知识点的认识】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是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质量是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类推之得:溶质质量是溶液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差,而溶剂质量是溶液质量与溶质质量之差.但是,溶液的体积等于溶液的质量除以溶液的,却不等于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对于溶液的判断,主要看其是否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对于溶液组成(即溶质、溶剂)的判断,可以参考下面的口诀:“气固溶液液为剂,液液相溶多为剂.水多水少总为剂,不指溶剂水为剂”.其含义为:“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记作溶剂.”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知识点的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如图所示:但是,还需要注意的以下4点:1.当采用上述相互转变方法中的改变的方法,来实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变时,是针对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固体(如硝酸钾、氯化铵等)来说的.如果针对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固体(如氢氧化钙等)来说,上述相互转变方法中的升、降温度正好相反(即将上述相互转变方法中的升温改为降温,降温改为升温),才能实现相应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变.2.当需要增加溶剂的量,来实现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按照需要的量来加,切不可过多(为了保护和节约用水).3.当需要蒸发溶剂的量,来实现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注意只是蒸发掉多余的溶剂,并且要求是恒温蒸发之.4当需要加入溶质的量,来实现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变时,一定要注意加入的溶质应该和原来的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保持一致,切不可加入其它的和原来的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不一样的溶质.
式的书写及意义【知识点的认识】化学式的书写分两种情况:1.单质的化学式的书写:此时又分为两种:(1)由原子构成的单质,用组成该单质的元素的元素符号来表示它的化学式.例如,铁的化学式为Fe;硫的为S;氦气的为He;等等.(2)由分子构成的单质,要先写出组成该单质的元素的元素符号,再在其右下角标出该分子的构成(即该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才能完成其化学式的书写.例如,氧气的化学式为{{O}_{2}};氮气的为{{N}_{2}};氢气的为{{H}_{2}};等等.2.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1)是要先按照“左正右负”的原则[即正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左边,负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右边;但甲烷(C{{H}_{4}})、氨气(N{{H}_{3}})除外],书写出组成该化合物的元素的元素符号;(2)是采用交叉法(即交叉正、负化合价的数值),找到并标出各元素符号右下角所要标注的原子或离子个数;即可得到该化合物的化学式.而化学式的意义一般是指宏观上表示该物质及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上表示该物质的构成.如果构成该物质的粒子是原子,那么它还能表示元素和一个该原子;如果构成该物质的粒子是分子,它除了表示一个该分子外,还表示该分子的构成;等等.当然,有时根据物质的化学式,结合所给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还能计算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其中的元素质量比或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等.具体的表述是这样的:(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的意义,以铁(Fe)为例,它除了表示铁这种物质、铁由铁元素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以外,还能表示铁元素和一个铁原子,等等.(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的意义,以水({{H}_{2}}O)为例,如图所示:.另外,根据水的化学式({{H}_{2}}O)还可以计算出:a. 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b. 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8;c.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1.11%,氧元素的是88.89%;等等.{{H}_{2}}O(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的意义,以氯化钠(NaCl)为例,它既表示氯化钠这种物质,又表示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还表示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等等.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食盐水,酒精的水溶液,硫酸铜溶液...”,相似的试题还有:
(1)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①食盐水______;②稀盐酸______;③大理石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______.(2)现有一瓶2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将它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将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
(1)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①食盐水_____;②稀盐酸_____;③大理石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_____.(2)现有一瓶2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将它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将溶质和溶剂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
75%的医用酒精
澄清石灰水
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如表中所示.
75%的医用酒精
澄清石灰水
该知识易错题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碘酒的化学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