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的小数计数单位位是不是百分之一

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与性质79豆丁精品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精品】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与性质79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0:23:5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DOC
道客巴巴认证
机构认证专区
加  展示
享受成长特权
官方公共微信2015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5.00
&&¥2.00
&&¥10.00
&&¥10.00
&&¥2.00
&&¥2.00
2015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2:01:4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DOC
道客巴巴认证
机构认证专区
加  展示
享受成长特权
官方公共微信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赣县城关蔡启辉数学工作室!
当前位置:&&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上传: 田宗福 &&&&更新时间: 20:40:39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1.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直尺。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填空 (1)0.1是(    )分之一。& &0.7里有(    )个0.1。 (2)10个0.1是(    )。  &10个0.01是(    )。 &&&&&& (3)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教学小数的产生 (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现了什么? (2)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题:(用整数表示结果) 1000&10=      100&10=     10&10=      1&10= (3)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 3.教学小数的意义 (1)填写 ①投影出示:在图中填出分数和小数。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 ②启发学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 ③引导学生口述:1分米是10分之1米,还可写成0.1米?(板书: ④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 (2)出示米尺教具 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方式讨论,然后找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3)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 学生在尺上找出1毫米,而后出示(投影)1厘米的放大图 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1毫米,并说明理由。启发学生明确:1毫米 提问: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三位小数) (4)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①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 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这样的分数写成小数时,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 ③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 ④师生共同概括: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投影出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⑤完成&做一做&。 (5)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 ①学习阅读教科书,学习小数的计算单位。 ②出示0.457,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分之一? 三、巩固发展 1、判断:(1)0.40里面有4个0.01( )&&& (2)35克=0.35千克( ) 2、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9   0.09    0.0359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独立作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第二课时& 小数的读写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52~53页小数的读写法,完成做一做题目和练习九的第6~7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会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读、写小数。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0.2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 0.15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 0.008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 2、0.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07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138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二、新课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谁能举出一些小数的例子? (0.2&&& 0.05&& 0.005&&& 0.01&&) 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小数点左边的数都是0)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其他的小数吗?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1.5&&&&&& 40.6&&&& &&3.134&&&& 6.8&&) 这些小数的小数点的左边还是0吗?& 观察一下:小数可以分为几部分? 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 谁还记得整数的数位顺序?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边回答边在黑板上板书整数数位顺序表。 接着提问:0.2表示什么?(表示两个十分之一)十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0.05表示什么?(表示百分之五,有五个百分之一)百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0.006表示千分之六,有六个千分之一,千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 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等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那个最大? 多少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 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 多少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 这些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0) 这和整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一样的,因此,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整数部分的右边,向整数一样计数。 10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 ,整数个位的右边应该是什么位? 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十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百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呢?再往下还有万份位、十万份位等,所以我们在数位表上用&& 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多少?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 指出345.679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 再指出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别是多少? 2、教学小数的读法 出示最大古钱币的相关数据: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 问:你会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 谁能总结一下小数的读法? 强调: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完成做一做:读出下面小数 3、教学小数的写法 (1)例3:据国内外专家实验研究预测:到2100年,与1900年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一点四至五点八摄氏度,平均海平面将上升零点零九至零点八八米。 你会写出上面这段话中的小数吗? (2)做一做:写出下面的小数。 零点零七&&&&&&&&& 五点零六&&&&&&&& 十点零零二 三百点七一&&&&&&& 零点零一四&&&& 十五点五零三 三、巩固练习:练习九的第6~7题。 教学反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第三课时    检测题 一、填空题。 ⒈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表示&&&&&&&& ,计数单位是&&&&&& ,第三位是&&&&&&& 位,表示&&&&& , & 计数单位是&&&&&&&& 。 ⒉整数部分计数单位最小的是&&&& &位,小数部分最高位是&&&& 位,小数部分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 是&&& &,整数部分个位与十位之间的进率是& &&。 ⒊(1)0.4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 & (2)0.09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 & (3)1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 &&&&&)个百分之一。 & (4)0.006里面有6个(&&&& )分之一。 ⒋(1)0.425是由4个(&&& )分之一,(&&& )个百分之一,(&&&& )个千分之一组成的。 & (2)26.26是由(&&& )个十,(&&&&& )个一,2个(&& )分之一,(&&&&& )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⒌一个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01,它比0.01大,又比0.02小,这个小数可能是&&&&&&&&&&&&&& 。 ⒍读作:&&&&&&&&&&&&&& ,五十七点六六写作:&&&&&&& 。 二、判断题。 ⑴整数都比小数大。&&&&&&&&&&&&& (&&&& ) ⑵纯小数都是比1小的数。&&&&&&& (&&&& ) ⑶小数部分最高位是个分位。&&&&& (&&&& ) 教学反思: & & & & & & & & & & & & & & & & & & & & & 24.第四课时  小数的性质 教学目的: 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教学难点: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商场、超市观察商品的标价签,并记录1-2种商品的价格,请谁来汇报一下? 生:2.00元,师:是多少钱呢?生:2元。 生:3.50元。师:是多少钱? 生:3元5角 师: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可爱多标价是2.5元,右边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2、找等量关系。 教师首先板书三个&1&,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1、10、100,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可以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了。板书写成: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3、思考探索。 (1)你能把它们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 (2)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 板书如下: (3)按箭头所指的方向观察三个小数有什么变化? 生:小数的末尾(后面)添零,它的大小不变。 生:小数的末尾(后面)去掉零,它的大小不变。 师: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小数的末尾添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二、探索新知& 验证猜想 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1、出示做一做:比较0.30与0.3的大小 师: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 2、师: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想的办法越多越好,老师提供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一张数位顺序表) 3、生1: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A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B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C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 4、师:0.30与0.3相等,证明刚才这个结论是对的。 5、生2:从数位顺序表上可以看出,在小数的末尾添零或是去零,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 师: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 生: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 师:那整数有这个性质吗?(要强调出小数与整数的区别) 问: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6、提醒注意:性质中的&末尾&跟一般说的&后面&是不同的。 7、判断练习。 下面的数中,那些&0&可以去掉? 3.9 0.300 1.8000  500 5.780 0.0  60.06 三、联系生活& 灵活运用 1.教师结合板书内容讲解性质的运用。 (1)把小数化简。 0.40 1.850  2.900  0.5  10.830  12.000  0.070 (2)师: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例如:0.3&0.30) 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 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 比如:我们在商场里看到的2元=2.00元,2.5元=2.50元 出示: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怎样改写? 让学生同桌两人议论后答出。 提醒:把整数改写成小数形式,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五、课堂作业 六、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第五课时  小数的性质练习课 1、学校小卖部进了一批冷饮,你能帮忙设计一下价格标签吗? 盐水棒冰每支5角堂  随便 每支1元5角    可爱多每支2元5角 2、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下面打&) 化简102.020的结果是(  ) 12.2  12.02  102.0200  102.02要求学生回答:化简的依据是什么? 3.判断题。(打&&&,错的打&&&) (1)0.080=0.8   (  ) (2)4.01=4.100  (  ) (3)6角=0.60元  (  ) (4)30=30.00   (  ) (5)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让学生按顺序回答,并说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4.把下面的数改成三位小数 0.3=&&&&& 0.5436=&&&&& 12=&&&&&&&&&&&& 2.3598 要求学生思考后,按顺序回答。 5.(1)改写。 原数0.7770&& 改写成一位小数。&&& 改写成两位小数。&&& 改写成三位小数。 (2)连线。把相等的数用直线连起来。 10.01  20.1  4  4.800  50.00  1.60 50  10.010  16.0     4.0  4.8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抽查评讲,检查全班练习效果。 5.做游戏。 智力游戏。谁能只动两笔,就可以在5、50、500之间划上等号。(50变成5.0,500变成5.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第六课时:小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内容:第60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熟练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并能根据要求排列几个数的大小。 2.学生能对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和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进行区分,把握两者间的联系。 3.经历观察、比较,学生能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教学重难点: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和步骤是教学重点;小数位数不同时比较大小容易与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混淆,是学习中的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比一比 234和1004&&&&&& &&& 回顾整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和知识点。 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是: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当两个数的位数相同时,最高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再看次高位,次高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2、请班上两位同学上前,让同学们猜猜哪位高? 师:我们通过对比很容易就知道了那位同学比较高。那如果我吧他们的身高抽出来,以数字的形式给大家比一比,那大家还能这样把结果轻松得比较出来吗? (板书两位同学的身高:1.65& 1.58)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 引出课题并板书:小数的大小比较 二、探索新知 1、解决导入问题 && 师: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我们可以怎么来比较1.65和1.58呢? && 小结学生的方法。 2、展示主题图片,问一问 &&& 师:同学们看到上面这一幅图,大家想到了什么?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吗?展示一幅跳远竞赛图,让同学看图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后带着问题一起学习,去探究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引导、总结,主要把学生的问题集中在如何把学生的问题集中在如何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有哪些方法,要注意哪些地方。如:谁跳得最远?谁是第三名? 师:那我们带着问题,用刚才同学们的方法来比较一下他们。看看我们的方法可行不?在比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什么? 3、分组讨论探究,比较大小 &&& 分小组,讨论比较。小组讨论前,和学生重复问题:如何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有哪些方法,要注意哪些地方。巡视,帮助学生。 然后请学生说一说,老师再总结规律方法,解决问题。注意引导:①明确比较方法:从高位起,相同数位上的数相比较。②比较小数大小时,位数多的小数不一定就大。 (板书: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的,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比较百分位。) 三、练一练 教学反思: & & & & & & 27.第七课时: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探究理解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反思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反馈预习 通过前面的学习了我们知道了在小数末尾添上或去掉0可以改变原小数的计数单位,但并不能改变它的大小。这是什么知识? 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二、探究规律 1、我们先来研究小数点移动的方向。 小组合作: 1、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改变原小数的大小,并将移动的方向和得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2、说说小数点移动的方向与原小数大小变化有什么关系? 反馈:小&& (一)数&&& 0.009米=9毫米&&& 小数点左移 扩大。点&&&& 0.09米=90毫米 右&&&&& 0.9米=900毫米& 缩小。 &移&&&&&&& 9米=9000毫米&& & & (二) 小数点向右移动,原小数扩大。小数点向左移动,原小数缩小。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研究出了小数点移动的方向与原小数大小变化关系? 小练:能根据要求手势表示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吗? 左移、右移&& ~& 原数(扩大、缩小、缩小、扩大、) 看老师手势说说原数变化:& 原数扩大、 原数缩小、 哪组来给其它组出手势,同学判断。 2、把0.009扩大,知道原数扩大后可能是多少吗? 0.09、0.9、9、 你们得出的三个数一样吗? 都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却得到了不同的三个数,有什么想法吗? 右移一位、右移两位、右移三位、 你们又有什么发现了? 移动的位数不一样,原小数大小变化也不一样。 原小数的大小变化既与小数点移动方向有关还与小数点移动位数的多少有关, 我们继续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可以借助什么单位研究? 米 各组有这样一组等式和刚才填写在数位表下的数两种学具,请你们组选择一种 学具研究: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与原小数扩大的倍数有什么关系, 小数点左移?反馈: 1、填空& 0.005米=( 5&& )毫米&&& 0.05米=( 50&& )毫米 0.5米=(& 500& )毫米&&& 5米=( 5000& )毫米 谁再说说小数点右移的原数的变化规律?补充左移规律并举例 三、巩练: 你对今天的学习满意吗?能给自己打个分吗? 教学反思: & & & & & & & & 28.第八课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页例6、例7及&做&做&,练习十的第4&8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100、1000倍。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片或小黑板若干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把2.86改写成下面各数,它的大小各有什么变化? 28.6&&& 0.286&&& 286&&& 0.0286 指名让学生说&说,改写每一个数后,原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2.填写下表。 填表之前,要让学生说一说&扩大&和&缩小&各是什么意思。 各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小黑板)。 二、学习新知 1.学习例6。 教师出示例6;把0.01扩大10倍、100倍、10000倍,各是多少? 请&位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把0.01扩大10倍是什么意思? 教师板书:0.01&10= 教师:根据我们学过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0.01扩大10倍,只要怎样做就可以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0.01&10=0.1 接着,教师再提问:把0.01扩大100倍是什么意思? 教师板书:0.01&100= 教师:谁能说出得数,并且说&说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教师板书:0.01&1000=应该怎样做?为什么?(把小数点向有移动三位,因为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那么怎样移动呢?得数是多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说明:小数点向右移动,如果小数部分不够,要在末位数的右边添&0&补足数位。所以0.01扩大1000倍是10。 教师板书:0.01&1000=10 教师:从上面三个算式和我们刚才的讨论,你能概括出什么规律来吗?同桌先小声地讨论一下。 指名让几位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要把&个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2.练习。&&& 教师出示第63页&做&做&中的第1题。 0.372,分别指名让学生说出它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后的得数,并且说一说是怎样扩大的。 3.5,先让学生独立在课堂练习本上做。然后指名让学生读自己的得数,说一说是怎样做的,小数部分不够要怎么办。集体订正。, 3.学习例7。 教师出示例3:把1缩小到 、 、 各是多少? 请一位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把1缩小到 是什么意思? 教师板书:1&10 教师:根据我们学过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1缩小10倍,只要怎样做就可以了?(把1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10=0.1&& 教师:那么,把1缩小100倍,是什么意思?&& 教师板书1&100=把1缩小100倍,只要怎样做就可以了?得数是多少?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1&100=0.01接着,:从上面三个算式你能概括出什么规律来吗?同桌的同学可以小声讨论&下。 指名让几个同学发言后,教师总结:要把一个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4.练习。 教师出示:&做一做&中的第2题。 93.5,分别指名让学生说出把它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后的得数,并且说一说是怎样缩小的。当整数数位不够时,要怎么办。 600,教师可先提问:这个整数的小数点在哪里?然后先让学生独立在课堂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算出的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四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做完以后,集体订正所有题目。 2.做练习十四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四、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的方法:只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就可以了,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五、课外作业 练习十四的第6、7、8题。 板书设计:& 例6:把0.01扩大10、100、1000倍,各是多少? &&&&&&&&&&&&&&&&&&&&&&&&&0.01&10=0.1&&&&&&0.08&100=8 &&&&&&&&&&      0.08&1000=80 &      例3:把1缩小10、100、1000倍,各是多少? &         1&10=0.1 1&100=0.01          1&  教学反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第九课时:生活中的小数(一)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的名数。 2、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会进行名数的改写。 教学难点:会进行名数的改写。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千米=(&&& )米&&&&&&&&& 1千克=(&&& )克 1米=(&&&& )厘米&&&&&&&& 1吨=(&&&&& )千克 1时=(&&&& )分&&&&&&&&&&&& 1分= (&&&&& )秒 1平方米= (&&&&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二、新课: 1、把你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数说给小组同学听,找一组同学汇报他们收集的数据。 2、我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小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水果糖的质量是0.5千克不清&& 小明的身高是1.35米 小红体操得分是9.25分&&&&&& 小丽的体温是38.5度 3、像这样我们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把哪两部分合起来叫名数?你能举出一些名数的例子吗? 3分钟、7千米、6时15分、&& 78平方米、4吨50千克 5米6分米&&&& 20平方厘米&&&&& 9年&&&&& 5千米60米 4、什么叫单名数?什么叫复名数?从刚才举出的例子中你能找出哪些是单名数哪些是复名数吗? 5、小组活动: 请你按高矮顺序,给下面的小朋友排排队 80厘米、1米45厘米、0.95米、1.32米 又有米又有厘米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 师:要想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可以把它们改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 &&& 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 问:又有米又有厘米要想直接比现在你有什么想法? 生:把它们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 把它们改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 6、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任选其一进行改写 (1)教学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1)0.95米=(&&&& )厘米 你们会做吗?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米等于100厘米,0.95米=0.95乘100厘米。可以直接把0.95的小数点向右移两位。) 1.32米=()厘米 是米这个单位大些还是厘米这个单位大些?我们把较大的单位叫做高级单位,而把较小的单位叫做低级单位。这道题就是把高级单位&米&作单位的名数改称低级单位&厘米&作单位的名数。 请同学们接着做一做: 3.7吨=(&&&& )千克&&& 0.86平方米=(&&&&&& )平方分米 0.3千克=(&&&&& )克&&&& 2.63千米 =(&&&&&& )米 怎样把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呢? 小组讨论后,汇报(用高级单位量得的数去乘进率) (2)教学低级单位的名数改称高级单位的名数。 80厘米=(&&&& )米&&&&&&& 谁能说说你的想法? (因为1米=100厘米,80厘米=80/100米) 用这种改写方法改写下面各题 9020千克& =(&&&& )吨&&&&&& 7450米=(&&&& )千米 23分米=(&&&&& )米&&&&&&&&&&&& 1350克=(&&&&& )千克 像一想怎样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 (用低级单位量的的数去除以进率) 能用这种方法解答1米45厘米是多少米吗?小组讨论一下? 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45厘米=0.45米,0.45米和1米合起来是1.45米 ) 三、巩固练习 1、71页6题 2、(&&& )分米=1.5米&&& (&&& )千克=4.08吨 & 510米=(&& )千米&&&& 516厘米=(&& )米 & 4700克=(&& )千克 3在括号里填上﹤﹥或﹦ & 3.61米(&& )362厘米&&&&& 284克(&& )0.284千克 & 1480米(&& )1.5千米&&&&& 532厘米(&&& )5.3米 4、72页10题 教学反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第十课时& 生活中的小数(二) 教学内容:数学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教科书P69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1、会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写,掌握名数改写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会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写,掌握名数改写的计算方法;能根据数学事实进行归纳总结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遇到困难了,是什么困难呢?(播放课件)大家看,老师想知道学校操场跑道有多长?教室面积有多大?现在是几点钟?谁愿意协助老师解决这些困难呢? 让同学用估算方法给出答案,并写在黑板上。  二、教学单名数和复名数。   1、教师给知名数的定义,让同学指出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   2、让同学观察给出的答案,看有什么不同。   3、教师给出单名数和复印名数的定义,并让同学举例。    三、从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的改写。   ㈠、出示以前学过的单名数的改写。3米=( )厘米   ㈡、提问:   1、你们是怎么做的,谁来给大家说一说?(同学说方法)   2、哪个是高级单位?(米)哪个是低级单位?(厘米)                                       那么这是一个从什么单位到什么单位的改写?(从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的改写)   我们做的时候是用谁乘以谁?(3&100)   3是什么?100是什么?(3是高级单位的数,100是它们之间的进率)   3、同学总结归纳方法。   4、巩固练习。   ㈢、延伸:2吨50千克=( )千克 四、从低级单位到高级单位的改写。   ㈠、出示以前学过的单名数的改写。 50000平方米=( )公顷   ㈡、让同学根据从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改写的方法,自身归纳总结出从低级单位到高级单位的改写方法。   ㈢、延伸:375分=( )时( )分    五、作业。   月亮绕地球旋转一周,约需42524分钟,是几日几时几分? 教学反思: & & & & & & & & & &&&&&&&&&&&&&&&&&&& 31.第十一课时 名数的改写&练习题 1、把高级单位单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单名数. (1)8吨=(  )千克& &&&(2)84厘米=(  )毫米&& (3)24年=(  )个月 &(4)15公顷=(  )平方米&& (5)6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 (1)42000克=(  )千克&&&&& (2)70分米=(  )米&&& &(3)7200秒=(   )时&&&&&&&&&&&&&&& (4)24个月=(   )年&&& (5)480000平方米=(    )公顷 3、把复名数变换成单名数 (1)4平方米50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 (2)8时20分=(  )分=(  )秒 (3)6千克70克=( )克 (4)12米42厘米=( )厘米 (5)7年9个月=( )个月 4、在○里填上&>&、&<&或&=&。 ①2千克10克○210克& ②2年5个月○29个月&& ③13千米○13000米 ④500平方千米○5公顷&&&&& ⑤5公顷5平方米○5005平方米 5、解答下列各题。   ①飞机每分钟飞行15000米,2小时15分飞行多少千米? ②一块正方形的苗圃,周长是1200米,这个苗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合多少公顷? 教学反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第十二课时: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一)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怎样准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小数的近似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这么广泛,怎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师板书课题。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卡片出示) 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32万          47□05&47万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新授 师:豆豆的身高0.984米,我们一般怎么表述豆豆的身高? 你是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进似数的? 师:你们能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求出这个小数在不同情况下的近似数吗? 生:自己练习在练习本上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看一看有没有争议的地方。并引导学生按顺序进行汇报。 生:(1)学生汇报保留两位小数求近似数的思维过程,并再找一名同学进行汇报,加深对方法的理解。 (2)保留一位小数,有争议吗?找同学汇报自己的想法。学生讨论近似数是1.0还是1。教师出示线段图,看一看给学生带来什么启示。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使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1.0,原来的长度在0.95与1.04之间。保留整数为1,原来的准确长度在1.4与1.0之间,所以1.0比1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师:总结出尽管两个数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确程度不同,同学们认为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呢?求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 (3)保留整数部分应怎样思考,注意什么问题呢? 师:请同学们回忆求0.984近似数的过程,你能发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同学们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也就是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小数的近似数,希望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求课前同学们提供的这些小数的近似数。(保留到十分位) &(4)小结:问: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两点: 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 三、练习 师:最后一个信息谁提供的,你能把这个信息用小数近似数的形式)表示出来吗? 四、全课小结:教师明确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整数的近似数相似。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要注意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第十三课时: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二)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教学难点: 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将下面的数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一个人的头发约有8根。 人造卫星每分钟约行472000千米。 二、新课: 1像这样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我们知道整万或整亿的数能够直接改写成以万或亿位单位的数,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怎么改写成用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2木星的直径是142800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千米。 它的直径是多少万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 小组研究: 尝试把上面两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为单位的数 说明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加上万字。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8位,加上亿字。 三、练习: 1把下面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并保留两位小数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35990平方千米。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4000平方千米。 2、2003年我国在校小学生人,改写成用亿人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 教学反思: & & & & & & & & & & & & & & & & &&&&&&&&&&&& 34.第十四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的: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小数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把较大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并能按要求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二、复习小数的意义 1、做整理复习第1题和P79-1 (1)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订正。(2)说一说小数的意义是什么? &2、填空。 0.1里面有( )个0.01。 10个0.001是( )。10个0.1是( )。 0.1里有( )个0.01。 三、复习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 1、练习。 (1)把下面小数化简。&&&&&&& 4.700 16.0 14.00 (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的数写成两位小数。 4.2& 13.1   21 2、整理复习第2、3题和P79-2 四、复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整理复习第4题和P79-3 (1)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的数就扩大,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有什么变化?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就缩小,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有什么变化? 问:要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 (2)学生练习,指名回答。 2、练习。& (1)把1.8扩大100倍是( )。( )扩大1000倍是6.21。 (2)把( )缩小100倍是0.021。( )缩小1000倍是6.21。 五、复习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整数的改写 1、把下面小数精确到百分位。0.834 &2.786 &3.895 (1)学生做,指名板演。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486700    521000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 &&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67100    209500 (1)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指名板演。 (2)比较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要注意什么? 4、做期末复习第9题剩下的两题。 (1)比较25万和0.25亿大小,可以把25扩大10000倍,0.25扩大1亿倍。 得到两个整数再比较大小。(2)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3)小结:把一个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或&亿&位后面 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再在后面添上&万&字或&亿&字,反过来, 一个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要改写成原来的整数,只要把它扩大1万倍 或1亿倍就可以了。 六、全课总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 教学反思: 35.第十五课时:检测题 一、填空 (1)千分位在小数点(&&& )边的第(&&&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万位在小数点(&&& )边的第(&&&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 (2)5.301读作(&& ),表示(& ).它的计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3)一个数,小数点左边第二位上的数是6,小数点右边第一位上的数是4,其他数位上的数都是0,这个数写作(&&& ),表示(&&& ). (4)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 ),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 ). (5)10.59是由(&&& )个一,(&&& )个十分之一,(&&& )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6)2.8里有(&&& )个0.1,有(&&& )个0.01.
(8)比1小的最小两位小数是(&&& ),把它写成以0.001做单位的数是(&&& ). (9)在0.4的末尾添上一个0,它的大小(& ),但它的计数单位由(& )变成了(& ). (10)一个数扩大10倍后又缩小100倍是4.27,这个数是(&&& ). (11)把7.02的小数点去掉,原数就(&&& )倍,把9.02缩小1000倍,就把小数点向(&&& )移动(&&& )位. (12)和5.07千米相等的数量是(&&& )千米(&&& )米,大于8.09千米的数量是8900(&&& ). (13)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①0.75米=(&&& )厘米& ②42.07吨=(&&& )千克 ③4076米=(&&& )千米& ④95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⑤4506千克=(&&& )吨(&&& )千克& ⑥75平方米30平方分米=(&&& )平方米 ⑦7.92千克=(&&& )千克(&&& )克& ⑧3千米4米=(&&& )米 (14)把9675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把米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 (15)在○里填上&>&&<&或&=& 30.7○30.07&& 0.707○0.078&  4.56米○4米3分米8厘米 7吨15千克○7.015吨&&&&&& 0.8○0.800&&&&    9.003○9.030 (16)把0.76、0.739、0.797、1.01、0.792五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把一个小数扩大100倍,就在小数末尾添上两个零.(&&& ) (2)小数比整数小.(&&& ) (3)一个小数,小数部分位数越多,这个数就越大.(&&& ) (4)大于3小于4的数只有9个.(&&& ) (5)在2.045中,0所在的数位是十分之一.(&&& ) (6)9.9782保留一位小数是10.0(&&& ) 三、应用题 (1)100千克海水可制盐3.01千克,1吨海水可制盐多少千克? (2)10千克小麦可以磨出8千克的面粉,要磨1000千克面粉需要小麦多少千克? 教学反思:  &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位访客,欢迎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数计数单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