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型材放入硫酸中浸泡型发黑剂为什么会变黑?

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为浅绿色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酒精,在水中的溶解度比FeSO4或(NH4)2SO4都要小.实验室中常以废铁屑为原料来制备,其步骤如下:步骤1:铁屑的处理.将废铁屑放入热的碳酸钠溶液中浸泡几分钟后用图1所示方法分离出固体并洗涤、干燥.步骤2:FeSO4溶液的制备.将处理好的铁屑放入锥形瓶,加入过量的3mol?L-1H2SO4溶液,加热至充分反应为止.趁热过滤(如图2所示),收集滤液和洗涤液.步骤3: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乙醇洗涤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1中图1分离方法称为倾析法法.(2)步骤2中有一处明显不合理的是应该铁屑过量否则溶液中可能有Fe3+存在.趁热过滤的理由是减少溶质损失.(3)步骤3加热浓缩过程中,当浓缩至液体表面出现晶膜时停止加热.用无水乙醇洗涤晶体的原因是硫酸亚铁铵晶体不溶于乙醇,乙醇可以除去其表面的水分.(4)FeSO4?7H2O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氧化成Fe(OH)SO4?3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eSO4?7H2O]+O2═4[Fe(OH)SO4?3H2O]+14H2O.
分析:(1)分析装置1是倾析法;(2)步骤2中加入过量铁粉防止Fe2+被氧化为Fe3+.溶液趁热过滤防止溶液冷却时,硫酸亚铁因析出而损失.(3)加入(NH4)2SO4固体后,溶液表面出现晶膜时,停止加热,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方法,通过减压过滤(或抽滤)等得到较为干燥的晶体;(4)FeSO4?7H2O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氧化成Fe(OH)SO4?3H2O,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写出;解答:解:(1)步骤1中图1分离方法称为倾析法;故答案为:倾析法;(2)步骤2中加入过量铁粉防止Fe2+被氧化为Fe3+.溶液趁热过滤防止溶液冷却时,硫酸亚铁因析出而损失;故答案为:应该铁屑过量,否则溶液中可能有Fe3+存在;减少溶质损失;(3)加入(NH4)2SO4固体后,溶液表面出现晶膜时,停止加热,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方法,通过减压过滤(或抽滤)等得到较为干燥的晶体,硫酸亚铁铵晶体不溶于乙醇,可以用乙醇洗去晶体表面的水;故答案为:浓缩至液体表面出现晶膜;硫酸亚铁铵晶体不溶于乙醇,乙醇可以除去其表面的水分;(4)FeSO4?7H2O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氧化成Fe(OH)SO4?3H2O,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写出化学方程式为:4[FeSO4?7H2O]+O2═4[Fe(OH)SO4?3H2O]+14H2O;故答案为:4[FeSO4?7H2O]+O2═4[Fe(OH)SO4?3H2O]+14H2O;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步骤的分析判断,物质制备的实验设计方法,性质验证,晶体析出方法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某含铬(Cr2O72-)废水用硫酸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处理,反应后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经干燥后得到n&mol&FeO?FeyCrxO3.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耗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为n(2-x)molB.处理废水中的Cr2O72-的物质的量为molC.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molD.在FeO?FeyCrxO3中,3x=y
科目:高中化学
某含铬Cr2O2-7废水用硫酸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mol&FeO?FeyCrxO3.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的量为n(3x+l)molB.处理废水中Cr2O72-的物质的量为mo1C.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nx&molD.在FeO?FeyCrxO3中3x=y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SO4?FeSO4?6H2O]是一种重要化学试剂,实验室用除去锌镀层的铁片来制取硫酸亚铁铵,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确定锌镀层被除去的标志是.计算上述铁片锌镀层的厚度,不需要的数据是(填编号).a.锌的密度ρ(g?cm-3)&&&&&&b.镀锌铁片质量m1(g)&&&c.纯铁片质量m2(g)d.镀锌铁片面积S(cm2)&&&&&&&e.镀锌铁片厚度h(cm)(2)上述流程中:操作Ⅰ是取出铁片、、烘干、称量.加入少量CuO的目的是.(3)用无水乙醇洗涤潮湿的硫酸亚铁铵晶体是为了除去晶体表面残留的水分,不用加热烘干的原因是.(4)鉴定所得晶体中含有Fe2+、NH4+、SO42-离子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填编号).a.取少量样品于试管,加水溶解,通入适量Cl2,再加KSCN溶液,观察现象b.取少量样品于试管,加水溶解,加入NaOH溶液,露置于空气中,观察现象c.取少量样品于试管,加水溶解,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d.取少量样品于试管,加水溶解,加入盐酸后再加入BaCl2溶液,观察现象(5)取a克样品配成500ml溶液,取25.00mL先用稀硫酸酸化,再用bmol?L-1的酸性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滴定,消耗重铬酸钾溶液VmL(已知重铬酸钾的还原产物为Cr3+离子),请写出重铬酸钾溶液与Fe2+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滴定Fe2+过程中操作滴定管的图示正确的是.用题中所给数据计算所得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科目:高中化学
我国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还含有Al2O3、SiO2等)的储量居世界首位,用钛铁矿制取TiO2和副产品硫酸亚铁晶体的流程如下:已知:Al(OH)3的Ksp=1.3×10-33,Fe(OH)2的Ksp=1.6×10-14.(1)滤液I主要含有TiO2+、SO42-、Fe2+、(填离子符号);(2)调节pH应最好使用;A.Fe&&&&&&&&&&&&&&B.Ca(OH)2&&&&&&&&&&C.NH3?H2O&&&&&&&&&&&D.NaOH(3)操作Ⅱ是指洗涤、干燥.(4)步骤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考虑成本和废物综合利用等因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中应加入处理较合理.(5)实验室通常将硫酸亚铁进一步制备为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Fe(SO4)2?6H2O]以利保存,制备方法被收入中学《实验化学》教材中;专家测定晶体含量的办法是:准确称取m&g产品溶解定容至250.00mL,移取25.00mL于锥形瓶中,用c&mol?L-1的标准KMnO4溶液滴定至,记录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为V&mL;此时发生的反应为:5Fe2++MnO4-+8H+═5Fe3++Mn2++4H2O,(已知硫酸亚铁铵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2),则产品中硫酸亚铁铵晶体纯度的计算式可表达为:w%=.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硫酸亚铁可与等物质的量的硫酸铵生成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商品名称为莫尔盐,是一种复盐.一般亚铁盐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形成复盐后就比较稳定.与其他复盐一样,硫酸亚铁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组成它的每一种盐的溶解度都小,且几乎不溶于乙醇,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制取硫酸亚铁铵晶体.三种盐的溶解度(单位为g/l00gH2O)见下表:
FeSO4?7H2O
(NH4)2SO4
(NH4)2SO4?FeSO4?6H2O
28.1实验用品:Fe屑(含少量碳)、3mol/LH2SO4、(&NH4)2SO4、蒸馏水、无水乙醇.实验步骤流程图:请完成以下实验记录:(1)步骤I中用10%&Na2CO3的热溶液处理铁屑的目的是,经处理后的干燥铁屑质量记为m1;(2)将称量好的Fe屑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3mol/LH2SO4溶液,放在水浴中加热至气泡量产生较少时为止(有氢气生成,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趁热过滤,并用少量热水洗涤锥形瓶及滤纸,将滤液和洗涤液一起转移至蒸发皿中.将滤纸上的固体常温干燥后称重,记为m2;(3)称取一定质量的(NH4)2SO4,加入&g(用含m1和m2的代数式表示,要求化简,下同.)水配制成室温下(20℃)的饱和溶液,并将其加入到上面实验的蒸发皿中,缓缓加热,浓缩至表面出现结晶薄膜为止.放置冷却,得到硫酸亚铁铵的晶体,过滤后用洗涤晶体.(4)产品纯度的测定先称取产品1.600g,加水溶解,配成100ml溶液,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与锥形瓶中,再用硫酸酸化的0.0100mol/L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其中的Fe2+,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液的平均值为20.00mL,则样品中的(NH4)2SO4?FeSO4?6H2O的质量分数?(列式计算)铝腐蚀问题〔急〕用1060铝片在氢氧化钠中浸泡后放入0·5%的硫―盐酸混合水容液中60°浸泡两分钟◆拿出后表面出现不均匀的灰色孔点.请问如何让铝的腐蚀均匀.哪位老大教教我怎么做负极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铝腐蚀问题〔急〕用1060铝片在氢氧化钠中浸泡后放入0·5%的硫―盐酸混合水容液中60°浸泡两分钟◆拿出后表面出现不均匀的灰色孔点.请问如何让铝的腐蚀均匀.哪位老大教教我怎么做负极
铝腐蚀问题〔急〕用1060铝片在氢氧化钠中浸泡后放入0·5%的硫―盐酸混合水容液中60°浸泡两分钟◆拿出后表面出现不均匀的灰色孔点.请问如何让铝的腐蚀均匀.哪位老大教教我怎么做负极箔.我有硫酸.盐酸.硝酸.草酸.甘油.氢氧化钠.
最好不用盐酸,铝出现点蚀是因为盐酸中含有氯离子导致的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青铜器时间长了之后为什么会变黑_百度知道
青铜器时间长了之后为什么会变黑
提问者采纳
  青铜器大多数曾经地下埋藏,因而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作为腐蚀介质土壤的毛细管及孔隙被空气、水和电解液充满。青铜器埋于地下,在空气、水、电解液的作用下,自然形成各种不同色彩的腐蚀覆盖层,有黑色的氧化铜(CuO)、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靛蓝色的硫酸铜(CuSO4)、蓝色的硫酸铜(CuSO4·5H2O)、绿色的碱式硫酸铜(CuSO4+3Ca(OH)2)、白色的氯化亚铜矿(CuCl)、白色的氧化锡(SnO2)等不同色彩。绝大多数属腐蚀产物,不仅没有破坏古代艺术作品,反而更增添了青铜器艺术效果。古色的腐蚀层,成为青铜器庄严古朴、年代久远的象征,锈层一般并未改变青铜器物的形态,而且铜锈的性质也较稳定,不致使器物破坏。所以这类腐蚀层应保留。但鉴于大多数出土青铜器基本上都是有土及锈包着,如要露出底色、花纹、图案、铭文,就必须除锈。但除锈又不能损伤铜器本胎,并要保留好的锈色。与基本除锈不同的是“粉状锈”的去除,青铜器锈蚀机理主要为氯离子的存在对青铜器的锈蚀影响最大,是产生“粉状锈”使青铜器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要保护好青铜器,关键在于如何处理氯离子,怎样将氯离子从器物里层移出来加以除去,或者是把氯离子封闭、稳定在器物的内部,使之与氧气和水分隔绝,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去除多余铜锈及“粉状锈”方法很多,采用何种方法除要视每件文物的具体情况而定,但总的有一条原则,必须保持器物的原貌,特别不能伤害器物的铭文、花纹和古斑。  除锈方法  主要处理方法有三类:即机械法、化学法和电化还原法。三类方法上相互配合使用。   (1)机械方法:分为手工操作和机械操作。 手工操作:多用于已暴露在青铜器表面上的粉状锈。可以用各种工具,如不锈钢针、锤子雕刻刀、凿子、錾子、不锈钢手术刀、多功能刻字笔、洁牙机等,直接在器物上操作,细心地将粉状锈剔除。在粉状锈去除后,往往会发现一层很薄的铜,这并不 青铜器的铜体,而是氯化铜水解过程中产生的铜。它的下面常掩盖着许多灰白色的氯化亚铜,因此,用钢针刺穿薄层铜质后,发现确系氯化物可将其去除,直至见到铜体为止。机械方法包括:挖剔、削切、刮磨、锯解、扫刷、吹扫、打磨等。 机械操作有: 喷砂机:可用于清除金属表面上的锈蚀和腐蚀产生,它的去锈原理是利用气压喷射金属微粒,锈会被迅速去除。该方法一是快速,二方便,三去锈面积可大可小,这一点比激光器去锈、超声波去锈有更大优势,四有些洞隙深处的锈也能去除。 激光去锈:采用激光对青铜器孔洞状深部病灶中氯化物的去除具有准确、易行的特点。主要利用激励出的巨大光能,瞬时作用在表面锈层上,使表面温度迅速上升,利用激光束同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光热、光化、光压等光学效应。由于锈层结构疏松,对该能量的吸收能力强,因而将锈蚀层迅速烧熔,汽化与本体分离,他能够快速、高效、无污染地清除掉青铜器表面的绿色有害粉状锈,从而达到延长青铜器寿命、有效保护文物的目的。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大面积有害锈的去除。 超声波去锈法:超声波清洗器,是采用超声波微机械振荡波,无论在固相、还是气相介质中均可以波的方式传播。其机理:借空泡作用,而发生高频冲击及振动液体,在超声波的一个周期中的某个时间受到负压,液体在液固界面被引开使那里成为真空,产生空化气泡,在另一时期,又因承受正压而空泡形成至破裂过程,以高频反复进行,对被清洗物品上的污垢进行周期性的强力冲击,而使之脱离物品,而污垢物品表面的空化气泡的剧烈振荡作用,更促使污垢自物品剥离,故超声波能达到极好的清洗效果。也可加入倍半碳酸钠溶液浸泡通过超声波加速反应,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长时间的浸泡处理效果。另外,还可以用超声波洁牙机、刻字笔等。   (2)化学法 用化学试剂配制除锈液,除锈液配方较多。   l、 用5%-10%柠檬酸、5%-10%氢氧化铵、碱性酒石酸钾钠,可直接将青铜器置于除锈液中浸泡,也可以用脱脂棉蘸除锈液,再敷于生锈的部位。   2、倍半碳酸钠法:倍半碳酸钠亦称碱浴浸泡法,所用化学剂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配制成碳酸氢三钠溶液,将含氯化物的青铜器浸入1%或5%的倍半碳酸钠(Na2C03·NaHC03·2H20)溶液中浸泡,浸泡时最好加热,使液温白天保持在40℃左右。晚上自行冷却。溶液中,至该浸液中无氯离子出现为止。然后再将器物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将锈蚀的青铜器放入溶液开始每周换一次,几周后可半个月或更长一点时间换,浸泡至少要三个月,直至氯离子浓度达4PPm以下为止,这是一种沿用很久的方法,缺点是极其费时。 这种方法,通过浸泡腐蚀产物与倍半碳酸纳发生作用,而使氯离子进入溶液中,对保存绿色的铜锈有利,当需要保留铭文、花纹和古斑时,用本法比较合适,所以直至目前还被广泛采用。但是从除去氯离子的效率来看,它不是特别好,这是因为青铜器表面腐蚀层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由扩散控制的动力学过程。只有多次更换浸泡液,才能使氯离子继续扩散出来。为了提高除锈的效果,需要延长浸泡的时间。如果倍半碳酸钠的浓度采用5%。不但释放出的氯离子多,而且速度也快,但是对铜的消耗也相应增加,故不宜采用过浓的倍半碳酸钠溶液。   3、苯并三氮唑(BTA)法:BTA法系国内外用来保护铜及铜合金常用的很有效的青铜缓蚀剂,用于古青铜器的保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苯骈三氮唑是白色到奶油色的粉末结晶,能溶于乙醇、苯等有机溶剂中,关于BTA抑制铜腐蚀的机理主要有两种,即吸附理论和成膜理论。吸附理论认为,BTA吸附于铜器表面后,改变了金属与溶液的界面结构,并使阳极反应的活化能显著升高,从而降低了铜本身的反应能力。而成膜理论认为,BTA对铜的保护与Cu20膜的存在有关,能形成Cu(I)—BTA配合物保护膜,也能在Cu0表面上形成Cu(I)—BTA配合物保护膜,这种膜覆盖性能良好;紧贴在金属的外部,把金属表面与腐蚀介质隔开,形或不溶于水及部分有机溶剂的透明覆盖膜,生成膜比较牢固,使金属的溶解或离子化程度大大降低,起到了保护金属的作用。 具体的保护方法是先配制5%的BTA乙醇溶液置于可抽真空的容器内,放入待处理的青铜器文物,由真空泵抽至溶液呈沸腾状停止,将整个容器于恒温糟中恒温至60℃,恒温期间控制真空度为400毫米汞柱即可,—般需要8小时以上,结束后取出器物用乙醇洗去表面残留的BTA结晶。而BTA在60℃下作减压渗透处理,使缓蚀剂能充分地渗入器物的锈层内,而且成膜最好。如果没有减压设备,或者文物体积较大时,也可用小浓度的BTA溶液,用毛刷蘸取BTA溶液直接在器物上多涂几次。对处理后的青铜器也可用苯骈三氮唑乙醇溶液浸泡过的纸张包裹,使器物处了苯骈三氮唑的蒸汽中。 为了防止苯骈三氮唑挥发过度,使青铜器文物长期而完整地保存下来,在除去器物上粉状锈后,在其表面上涂一层无色、透明,抗化学腐蚀性能好,附着力强,老化期长,且能保持文物原貌的涂料进行封护,以加固缓蚀剂与青铜表面所形成的膜,使其膜更加坚固,防腐作用更加持久。可涂刷3%的乙基纤维素乙醇溶液或3%聚乙烯醇缩丁醛乙醇溶液、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苯溶液、三甲树脂甲苯溶液、有机硅树脂等供锭垛瓜艹盖讹睡番精。 近年来国外对BTA系列缓蚀剂的研究仍很活跃,并推出了一些新的衍生物,如甲基苯并三陛(TTA),萘并三唑、2.5—二巯基噻二唑、2—(5—戊基胺)—苯并味唑、2—巯基苯并味唑、氯苯并三唑、2—氨基嘧啶等,这些物质在抑制铜的腐蚀方面均优于BTA。另外还提出了一些提高缓蚀性能的新的使用方法,即以BTA为主体,加入一些其它药剂组成复合缓蚀剂。实验证明,使用复合缓蚀剂往往比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种缓蚀剂具有更为优良的缓蚀效果,其缓蚀率比简单的加和值要大得多,这种相互发挥各成分作用的效应,称为缓蚀剂的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研究缓蚀剂从延缓腐蚀提高到阻止腐蚀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BTA与芐胺混合,不仅加快了成膜速度,而且也提高了缓蚀能力。BTA与钼酸盐混合使用,其缓蚀效果加倍。   4、过氧化氢法:用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将氯离子氧化除去,所用的浓度,视锈蚀情况而定,剩余的过氧化氢稍为加热即可全部分解,对器物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本法与倍半碳酸钠浸泡法比较:处理的时间短,除去氯离子比较彻底。与局部电蚀法、氧化银封闭法比较,过氧化氢法对面积大小不同的粉状锈,对深浅不同的粉状锈都可清除,使用面宽而且处理比较简便。   5、乙睛法:用50%、5%乙腈、5%乙醇加水至10O%。这种溶液中的乙腈与亚铜离子形成稳定的碱式氯化铜,这种溶液效果较差,不能在短时间内起作用。本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浸泡时间长了会导致绿色铜锈变黑,而且因乙睛蒸气有中等程度的毒性,浸泡时需要良好的通风环境或密封措施。   6、氧化银保护法:此法适用于斑点状“粉状锈”局部腐蚀的器物。它是利用氧化银与氯化亚铜接触后,在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下,形成角银膜的办法,封闭氯化亚铜的暴露面,以达到控制青铜器腐蚀的目的。首先用机械方法将产生“粉状锈”的根源一灰白色腊状物的氯化亚铜剔除,直到看见新鲜铜质为止,用丙酮将腐蚀区擦干净,然后用乙醇将氧化银调成糊状填充剔除部分,使未剔净的氯化亚铜与氧化银接触进行反应,形成角银膜而阻止氯离子的作用,使铜器趋于稳定。但此法经填充后的凹坑表面形成棕褐色斑点,还要作随色处理。   7、去离子水法:对于一般青铜器的清洗可采用40℃一60℃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反复多次漂洗腐蚀的青铜器,可以洗去氯离子而不会改变青铜器的绿锈。   8、柠檬酸和硫脲混合溶液法:5%柠檬酸、1%硫脲的水溶液(PH=O.95)清除局部有害锈,然后用l%NaHco3水溶液中和残留试剂。本法对大件青铜文物,特别是需要揭示表面铭文和花纹图案时,可显出很好的效果。   9、碱性连二亚硫酸钠法:将器物用5%连二亚硫酸钠水溶液浸泡24小时,再运用碱性连二亚硫酸钠溶液去除硫酸根。在运用碱性连二硫酸钠溶液去除氯化物时,应注意控制溶液的PH值于13以下。用此法处理后,还要在蒸馏水中清洗48小时,以除去残留的腐蚀性溶液。连二亚硫酸钠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恶臭气味,处理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被氧化了,但据我所知,真正的青铜被氧化后不是黑的,而是绿的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青铜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为测定镁铝合金的组成,现将一定量的镁铝合金投入到2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中为了探究镁铝合金中各成分的含量,某同学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投入到2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中,合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为测定镁铝合金的组成,现将一定量的镁铝合金投入到2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中为了探究镁铝合金中各成分的含量,某同学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投入到2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中,合
为测定镁铝合金的组成,现将一定量的镁铝合金投入到2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中为了探究镁铝合金中各成分的含量,某同学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投入到2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中,合金全部溶解,然后又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物质的量n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①原镁铝合金中镁的质量?铝的质量?②试验中所用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1):V1---V2:Al3++3OH-===Al(OH)3↓、Mg2++2OH-===Mg(OH)2V2---V3:Al(OH)3+OH-===(AlO2)-+2H2O下面就计算:合金中各成分的量:V2-V3的过程中是氢氧化铝溶且氢氧化铝溶解消耗了200-170=30ml的氢氧化钠溶液.根据“铝元素守恒”n(NaOH)=5*0.03=0.15molAl(OH)3~~~~OH-1----------------------1x-----------------------0.15x=0.15mol所以原合金中含有铝为:0.15molm(Al)=4.05gV1---V2过程中是沉淀铝元素与镁元素一共所用氢氧化钠的体积.其体积为:170-40=130mln(NaOH)=0.13*5=0.65molAl3+~~~~3OH-1-----------------30.15-------------yy=0.45mol则Mg2+ 消耗氢氧根离子为:0.65-0.45=0.2molMg2+~~~~2OH-1--------------------2z---------------------0.2z=0.1molm(Mg)=2.4g此时就要利用“电子转移守恒”Mg----Mg2+失去:0.1*2=0.2mol电子Al----Al3+失去:0.15mol*3=0.45mol共失去:0.45+0.2=0.65mol2H+----H2需要得到2mol电子所以氢气的物质的量:0.65/2=0.325mol=7.28L根据“氢原子守恒”计算出与金属反应掉硫酸的量:H2SO4~~~~H21---------------------1x1--------------------0.325x1=0.325mol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硫酸的量:n(NaOH)=0.04*5=0.2molH2SO4~~~~2NaOH1-----------------------2y1----------------------0.2y1=0.1mol所以n(H2SO4)=0.1+0.325=0.425molC=0.425/0.85=0.5mol/L 以上便是,请予以采纳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