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洪桥彝文特长怎么写写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盘县坪地彝文指路经翻译研究.pdf10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3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彝文《指路经》是彝族传统殡葬祭祀活动中用以指引亡者灵魂回
归祖先发祥之地的宗教经典,它指明亡魂归祖的路线和方向,同时也
向后代讲述彝族先民迁徙发展的历史过程。它教导亡魂如何应对途中
遇到的凶险和艰难,使其安然到达祖先发祥之地。《指路经》是研究
彝族历史源流、宗教文化、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它表达了彝族对灵
魂不灭的信仰和祖先崇拜的观念,反映了彝族古代历史文明、彝族先
民迁徙历史以及彝族古代社会发展的状况,同时也展示了彝族好生乐
死的人生观念。
本文在文献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结合宗教学理论体系,以盘
县坪地本《指路经》为翻译注释的研究对象,对其中所含地名、人名、
部落氏族名等进行考证,进而就其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挖掘其宗
教、社会文化内涵,充分揭示其文化价值。
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为论文展开作铺垫,介绍了彝族概况、彝文古籍翻译研
究概况以及本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研究动态、研究思路与方法等。
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指路经》的传承与研究概况、
盘县《指路经》主要流派的传承谱系以及坪地本《指路经》的源流和
版本特征。第二章作为论文的核心部分,对《指路经》全文进行了翻
译、注解,并对其中人名、地名和氏族部落名等进行了考释。第三章
主要分析《指路经》蕴含的宗教思想,结合宗教学理论体系,从宗教
观念、宗教行为、宗教体验与宗教体制四要素出发,分别论述了《指
路经》对于构建彝族宗教信仰体系的重要意义。第四章主要着力于彝
族古代社会生活的分析,《指路经》反映了彝族古代社会生产生活的
诸多方面,是研究彝族古代历史文明和生产生活的重要历史文献资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中国古彝文是西欧六国的文字鼻祖&&&&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古彝文和当今世界及世界通用的先进文字——英语文二者的存在。二者有没有相互联系?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的回答是:二者不仅有客观真实的、内在本质的、密切关联的、直接而普遍的联系:而且是主流与支流、整体与部分、本原与派生关系。
一、从专家教授学者对两者的研究中得出结论看直属渊源关系
英文字母与彝文字有何关系呢?“刘志一教授以世界各地出土的古彝文字和实物为铁证,说明了古彝文——苏美尔文——拉丁文——英、德、法、俄文的历史沿线。”:斑远老先生将古彝文和苏美尔文对照研究后得出了古彝文是‘西欧六国文字鼻祖’的结论。云南学者戈隆阿宏说:“苏美儿(楔)形文字被塞姆人继承下,发展成为西奈字母文字,以后又发展成为比布洛斯、腓尼基字母文字和希腊文字,最后成为拉丁字母文字。因此西方学者认为苏美儿(楔)形文字是西方表音文字的始祖。西方学者发现我国殷商甲骨文与苏美儿(楔)形文字相似,由此论断:“是中国文明西亚文明西传的产物。通过这些文字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刘志一先生的‘中国古彝文是西方文字的始祖’的提法,并不为过。”
连西方学者都供认不讳,认为古彝文即苏美儿(楔)(见《新华字典》493页)形文字是西方表音文字的始祖。并由此论断:中国文明西亚文明西传的产物。这就足以证实:刘志一教授的“中国古彝文是西方文字的始祖”的论断,和斑远先生得出的:“中国古彝文是西欧六国的文字鼻祖”的结论,是有根有据的,是千真万确的客观存在的事实。据此证明:古彝文与英(⑧戈隆阿宏《彝族对世界文明的十大贡献》凉山彝学1998年第6期第32-35页)文字母有直属渊源关系。既然西方学者和国内专家、教授、学者都一致公认,古彝文是西方表音文字的始祖和西欧六国文字鼻祖。那么,理所自然古彝文也是英语字母的始祖和鼻祖。这是不论而喻的最简单的一个道理。
二、从彝英语文关系研究成果看二者的直属渊源关系 &
依据有关专家教授学者:田昌武、丁椿寿、李乔、刘尧汉、伍精忠、沈伍已、李家祥、刘志一、斑远、马拉呷等先生对古彝文的历史与现状、古彝文与英文字母关系的探讨研究中提出的见解、论点、论据、论证、论断、结论,和任溶溶、吉克曲日的英文字母形成情况具体描述和英文字母与彝文联系的学述研究成果等,进行探索研究、论证后得出以下结论:(1)古彝文已有九千多年的悠久历史;(2)古彝文在先英文等西欧六国文字在后,古彝文是西欧六国的祖先;(3)古彝文字和现代彝文字与英语文字有密切关系,这是明摆着的历史和现实的客观事实,彝英语文有直接而普遍的联系;(4)英文26个字母全都是从彝文字演变而形成的。
刘志一教授说:“古彝文和古越文是中国古文字的两个源头,也是世界古文字的两个源头。”“古彝文在7500年传到西亚西域河流……6000年前左右,再传入非洲尼罗河(12)。”随后传入英国,然后英国人民加以改造,以适应英国人原始先民的语言表达需要,而演变形成英文字母文字的。古彝文是怎样演变成为英文字母的呢?演变情况主要有以下3种:1、古彝文单字组成英文字母。2、古彝文字偏旁部首演变形成英文字母。3、英文字母中还采用古彝文字的基本笔画2个组构英文字母。这就足以证实,全部英文字母都是用古彝文单字、偏旁部首和笔画三部分构成,即这三部分演变而形成26对52个英文字母。据此,我们认定,大写、小写英文52个字母100%的来源于彝文字,即本原与派生、母与子的关系。
古彝文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
从远古走向现代,古彝文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香港)赵德静的署名文章《古彝文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一文。这是香港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邀请香港世界遗产研究院、中国无形资产研究院、亚太人文与生态价值评估中心等权威机构合作,共同组成的“古彝文与世界古文字比较研究课题组”,经过多次进行研讨后得出的结论。根据《世界古文字珍稀遗产价值体系——试行体系》,该课题组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古文字进行总体评鉴后,彝族文字的总分值排名第一。
  为了加强人类古文字遗产的拯救、研究与保护,香港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邀请了两岸有关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参与讨论,连续3次召开“中国古彝文申报世界记忆遗产(香港)研讨会,最后于日在香港正式形成《中国古彝文在世界古文字中的价值地位评鉴与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建议报告》。
  该评鉴与建议报告一个阶段性的评鉴结论是:中国古彝文可以与中国甲骨文、苏美尔文、埃及文、玛雅文、哈拉般文相并列,而且可以代表着世界文字一个重要起源。课题组还通过以上这份《报告》,提出了中国古彝文依托主要历史方言区整体申报世界记忆遗产(世界记忆工程名录)的建议。
  该课题组组长、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秘书长吴淳说,《中国古彝文在世界古文字中的价值地位评鉴与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建议报告》,是依据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独立研制的《世界古文字珍稀遗产价值体系——试行体系》中有关指标、方法、流程,依托和参考大量专业性、史料性、考古性彝族文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而完成的。
  《中国古彝文在世界古文字中的价值地位评鉴与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建议报告》课题组,依据保护人类珍稀文化遗产的主旨精神,遵循系统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形成了古彝文字专项评鉴指标系统,以六项内核评鉴单元构建了研究评鉴矩阵模型。
  课题组对古彝文研究评鉴系统主要从古彝文的生命力——“长度”;古彝文字的影响力——“宽度”;古彝文字的文化力——“厚度”;古彝文字的传承力——“活度”;古彝文字的稳定力——“定度”;古彝文字的价值力——“值度”等6个维度对彝族文字进行了全面、科学的定量与定性评鉴。
  该课题组选取了全球公认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古文字进行比对参照,如苏美尔文字、古埃及文字、中国甲骨文、古玛雅文字、腓尼基文字、哈拉般文字、阿拉姆文字、伊特鲁里亚字母等;选取了香港发现的贵州毕节地区《彝文字典》(1978年手抄油印版)作为彝族文字样本,与选取的世界古文字、国内4个考古区的远古文字文化符号进行对比;从上百篇专家学者论文中精选了14篇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献资料作为参照佐证。
  从文字长度——生命力指标评鉴分析认为,支持中国彝族文字走过1万年以上时间“长度”的观点在学界上比较认可。原始古彝文的创制和出现时间大致可推算为7000-1万年或以上。
  从文字的宽度——影响力指标评鉴分析认为,彝族文字曾在中国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根据最近国内相关考古研究成果的新闻报道,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都发现了古彝文刻画符号。截至2008年12底,中国考古工作者已在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甘肃、山西、青海、西藏、新疆、北京、上海、重庆、海南、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内蒙古、宁夏、台湾、香港等29个省、市、区考古发现或陆续出土了大量刻画在陶、石、骨器、岩画、服饰上的古夷(彝)文字“刻画符号”。课题组认为,古彝文的足迹在远古时期与中古时代曾经覆盖中国90%以上地区。通过对比研究,发现4000多个甲骨文中有600多字与彝文的形义相同。此外,该课题组认为,法国境内阿尔卑斯山脉中的10万幅左右距今3500年以前的岩画,许多牛耕图案及描述表达的意思,与云南九乡崖刻的图像几乎完全一样。云、贵、川、桂的许多彝族毕摩和古彝文字专家能够用彝族文字解读被称为世界古文字苏美尔文字、腓尼基文字、阿拉姆文字、伊特鲁里亚字母、塞浦路斯字母中的一部分。贵州省毕节地区还有不少学者也能部分解读出距今数千年的世界古文字。在国内,彝族许多毕摩和古文字学者能够对中国甲骨文、西安半坡彩陶刻画符号、三星堆巴蜀图谱、印度考古出土的古印章、复活节岛石像文字等等,都能够进行一定的语法、语意、字义上的破译解读。这些,活生生地提供了彝族文字能够与世界上其他古文字对话交流、可能是世界文字一个重要起源或重要同源的现代例证。
  从文字厚度——文化力指标评鉴分析认为,历史上中国少数民族曾创制并使用过的30几种古文字中,古彝文是其中文字与文献数量最多、体量最大、底蕴深厚、内容丰富、体制完善而成熟的古文字。彝文的典籍涉及社会各个层面且内容非常宽厚。从文字的厚度与文化力上看,彝族文字可谓在世界古文字中首屈一指。根据统计,彝族文字是世界文字中字数最多、体量最大的古文字。目前,《彝文字集》共收录彝文单字87046个,而世界古文字没有一种文字能够达到这样的体量。因此,课题组认为,彝文真正体现了能完全承担彝语言载体的功能,是发育比较成熟、稳定和具有厚实饱和度的文字。
  从文字活度——传承力指标评鉴分析认为,古彝文与其它任何古文字相比的优势在于“活”,尽管其它古文字都一一不复存在,其它世界上的古文字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属于消亡类型或整体形制过渡变化了的文字,而古彝文至今还鲜活在人间,被当代彝族人等活学活用。课题组认为,有上万年历史的古彝文至今依旧保留古代固有型制在中国大西南比较广泛的地区活态传承,实属人类文字发展历史上的奇迹。彝族语言文字的活态教育仍在现今彝族方言区普及,这是一项最重要的文字活度——传承力体现,反映了政府对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导向。双语教学是彝族文字得以保护传承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从文字定度——稳定力指标评鉴分析认为,围绕古彝文历史、特征、体制、人类贡献率等诸多方面所表现的文字定度——稳定力来看,中国目前有800多万人口,国外彝族人口已有近100万。长江、珠江上游流域是彝族的主要生息片区。彝族人口众多,生息地域广泛,历史上曾经建立过自己的国家,文化底蕴十分悠久而丰厚。课题组认为,彝族文字发育很早,彝文古籍不仅收藏量大,而且富有特色,形制稳定。彝族文字与包括中国甲骨文在内排列前茅的世界文字具有同源性,发展源流均表现出“图画——符号——文字”的过程,具有世界古文字的形成基础。目前,可证为世界古文字行列中具有高度文化价值的世界古文字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语言文字瑰宝之一,是世界古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文字值度——价值力指标评鉴分析认为,全世界大约有2500种语言面临灭绝。相比之下,中国彝族文字所表现的极强的生命力、影响力、文化力、传承力,令人震撼。课题组认为,世界六大古文字,目前只有古彝文一项还在中国西南彝族地区存活、传承、使用,是活化的文字遗产,其余五种早已经“作古”。该课题组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彝族文字如不加强保护和合理研发利用,也可能面临传承困难。因此,课题组呼吁,将彝族文字申请列入世界记忆遗产等级加以保护,刻不容缓。
欧洲地中海文化来自上古中国巴蜀文化(夏文化)。《彝文与英文、彝语和英语有直接联系》的重大发现,其论文获得2003年四川省中青年专家组委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四川凉山州彝族文化研究所,自日成立以来,成就斐然。
彝文是夏代文字,上古中华早已西传&&&
彝族与夏是什么关系?古彝文又是什么呢?彝文是非常古老的一种文字。刘志一先生曾在《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8第一期上的《论民族文字的起源,发展与消亡》一文说::“全世界所有民族文字,除三种民族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彝文、汉甲骨文)之外,其余各民族文字和现代民族文字,都是不同民族文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参照上述三种原始民族文字,先由少数人创制出来,然后再向全民族强行推广的,……彝族曾经是夏代的统治者,彝文也曾是夏代的官方文字,为夏代文化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夏王朝灭亡之后,彝族被汉族逐渐的赶到云、贵、川三省高原山区,不能再重新建立统一的民族政权,只能建立分散的血缘家支奴隶主统治,因此彝文不能作为公开的官方文字使用了。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历史及华夏子孙的定义……中国的历史本来就是一部多民族共同创造、文化共同交流融合的历史。
古彝文是世界文字始祖?(作者:奥吉戈卡)    
随着地下考古文物不断取得突破性收获,一些刻划符号不断发掘出来,加上野外考古取得不少刻划符号。人们的注意力便集中到如何破译、解析或识读这些刻符。许多学者认为这些刻符是古文字,它又是什么样的文字?由于有些不识汉字的彝族老人能识读这些刻符,一些学者又基于这些刻符是现在发现为世界最早的文字,就有人提出“古彝文应该是世界文字的始祖”的观点,一时轰动了学术界。
最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刘志一(1988),他认为:全世界所有的民族文字,除三种民族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彝文、汉甲骨文)之外,其余各民族古文字和现代民族文字,都是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参照上述三种原始民族文字。先由少数人刨造出来。然后再向全民族强行推广的。……彝族曾经是夏代的统治者,彝文曾经是夏代的官方文字,为夏代文化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夏王朝灭亡之后,彝族被汉族逐渐赶到云、贵、川三省高原山区,不能再重新建立统一的民族政权,……因此鼻文不能作为公开的官方文字使用了”(1988)。“古彝文对世界古文字的广泛影响涉及欧洲、亚洲、大洋洲、非洲广大地区,包括7500年前的西亚两河流域的彩陶符号、苏美尔楔形文字、印度印章文字、复活节岛象形文字、北欧如尼文、北非的巴蒙文与瓦伊文、巴甘语文字、古罗语文字等,以及日本北部虾夷人所有权符号等等。“总之,古彝文自7500年前外传之后,对世界古文字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现代西方表音文字无一不是源于古彝文。……我认为西方远古文明是中国远古文明的西渐产物。其中主要是古夷人文化和古越人文化。因此,古彝文应该是世界文字的始祖。”(1997)
&&&&古彝文与<font COLOR="#个原始英文字母对比图
戈隆阿弘亦持此说。他通过用26个英文字母的原始形态如A、B、C、D等是“牛头、院子、直角、门扇”等形状,而这些形状的勾画符号与古彝文有诸多相同或相似处,这不是偶然的巧合,“大量字符的写法基本一致,连当年希特勒使用的‘万’字符,也在楚雄、红河彝文中保存应用;读音为‘万’,有两种写法,意为阴阳,分四方、雌雄和鳞甲。说明其中显然有一个相互影响的问题。……史前时代的中国古夷人与西方有交往,这是无可量疑的事情。古彝文传播到了西方,启动了西方的文明进程,这也是无可置疑的事倩。”(1995)这是戈隆阿弘将古彝文与意大利凡尔卡莫尼卡岩画刻符(距今约4000年左右),克里特岛线形文字(距今年)、迈锡尼文(距今年)、印度河谷古文字(距今年)相比较又充分论证后得出的结论。
马拉呷也主张这种观点。他认为在4672个甲骨文中有323个完整的古彝文字,印度河谷印章文字中有300多个在现今彝族毕摩经书中找到,认为有“古彝文—苏美尔文—拉丁文—英、法、德、俄文”和“古彝文—印度印章文字—太平洋复活节岛象形文字”的文字历史线。彝族“在9100年前就使用了古彝文字,进入了文明时代。距今7500年前,是彝族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我国90%以上广阔疆域上都普遍使用过古彝文,就在这个时期古彝文传播到了世界各国各地区。……古代彝族先民曾为世界文明做出过伟大贡献。”(1998)
这一观点提出后,曾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认为是耸人听闻(苏克明,1998)。但心存质疑的学者至今仍未拿出有力的反驳证据。因此,古彝文是不是世界文字的始祖便成了一桩悬案。巴蜀老彝胞说:我们常常引以为自豪的就是老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古彝文,我愿用生命去爱护她,读懂她,翻译她,研究她。让我们全体彝胞共同努力,把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我们共同加油!
徐中舒毕生研究后提出:中国夏代的主体是羌彝。东西方,是有联系。但,谁传谁?怀着民族自卑的苏三、唐善纯、余太山等人,除了赞同骄傲的欧洲学者们早已鼓吹的中国文化西来论之外,可能连想都不敢想:正是中国夏代文化(羌彝主体)早已传到了西方,而不是相反。其实也不能仅仅怪以上这些人。还要怪自己不重视南方,不重视少数民族。整个华南所谓蛮夷地区,江西新干大洋洲、四川广汉三星堆、安徽巢湖凌家滩,包括随县马王堆,都出土了后来完全失去记载的灿烂文物。中国先秦史上古史所受的侮辱歪曲和怀疑。正是因为当代所谓官方学者们一向忽视中国少数民族造成的。中国上古史先秦史,全在少数民族和各地方言中。中国夏朝羌彝文化(包括三星堆和蝌蚪文)早已西传【中国夏朝的主体是羌彝-见徐中舒《先秦史论稿》;蝌蚪文-见《尚书》开篇】。
古老而神秘的彝文
半坡陶文与古彝文的惊人相似早已发现了半个世纪。当人们为西安半坡文化遗址出土陶器上所发现的刻划符号苦思冥想的同时,就有学者试用彝文释译其中的字义;当人们为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陶器上刻划符号迷惑不解的时候,就有彝族毕摩(察司)将其读释;当人们为三星堆遗址出土金枝上的古蜀图语感到神秘的时候,就有专家试用了彝文翻译了其中的含意。所有这一切仅仅是历史的偶合吗?显然它已经为古老的彝文披上了神秘的色彩。刻划符号与彝文据多年来考古发现,在中国原始社会里多个文化遗址中有多处出现了被远古先民使用的最早的文字——刻划符号。如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100多件陶器陶片上发现的20余种100多个刻划符号;陕西宝鸡北首领、长安五楼、临潼羌寨等仰韶文化遗址中也有类似发现。特别是青海乐都柳湾遗址也发现了50余个彩绘符号,其中一些彩绘符号与西安半坡遗址的刻划符号十分相似。此外大汶口遗址75号墓、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及山东诸城前寨遗址的陶器上,也发现了比上述文化遗址的刻划符号更先进的象形化刻划符号10余个。这些遗址出土的刻划符号很长时间内被史学界认定为一种与文字有关联的文字雏形,并因为其无法破译释读而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在贵州省威宁苗族、彝族自治县水中区中河乡出土一批陶文后,引起了一批彝学专家的注意。由此,当时的贵州省毕节地区民委的彝文执译组的学者,就用彝文释读了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刻划符号。无独有偶,笔者将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20余个刻划符号,请凉山彝族的奴隶社会博物馆职业毕摩吉木阿洛试读。令人惊奇的是,从没有系统学过汉语文知识的他(仅小学学历)可以一口气读出多个刻划符号。难道这仅仅是历史的巧合吗?显然,我们认为这一切都暗示着彝文与刻划符号存在着某种神秘的历史亲缘关系。
同源异流的彝文与汉字  
&&&关于彝族文字的起源历史上众说纷纭。有说始于唐代而集大成于明;有说创自东汉;有说创自于先秦时期等等。学术界也为此争论不休。但是更多的彝学专家认为,彝文作为一部不受汉字影响而非常成熟完善的文字,其历史应该更加久远。从历史角度来看,根据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等诸多证据证明彝族立体成员应该原属于古羌人的一支。早在夏商之前的远古、史前时代就生活在今甘肃青海一带的甘青草原上,逐木草而居,并逐步南迁和东移。其中南迁的一支顺着今西南地区古民族迁徙走廊来到今川、滇、贵一带繁衍生息下来,最终成为现代彝族。而东移的一支,逐步迁至今陕甘高原一带,发展成为以古羌戎族为主流的古黄帝部落。两者依据共同先期文字雏形——刻划符号为蓝本,依据不同的历史轨迹发展和完善了不同系统的文字。南迁的逐步发展成为现今的彝文,史称“韪书、爨文”。而东移的逐步演化为此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而形成现今的汉字。尽管对这种文字的演化缺乏历史史籍的记载,但是在中原汉族和西南彝族民间传说故事中有类似的说法。以书祖仓颉造字故事为例,相传仓颉原为黄帝部落的史官,受命造字。大约在今陕西水县沉水河南岸一带创字,在苦苦不得真果之时,突然一只西来的白凤凰落下,并在地上留下了爪印。仓颉由此受到启发,遂以象形法造字。刹那时“天雨栗,夜鬼哭”。以此惊天动地的掀开了中原华夏文明史的一页。以现有的民族学观点来看,西来的白凤凰可能是代表一支来自西方以鸟为图腾的古羌族部落。也就可以推测,仓颉造字可能受古羌人的影响。彝文创字也有类似的传说。据彝族民间著名史籍《西南彝志》卷五《天地进化论》说:“哎君不知年,记年树上看;哺五不知月,记月石上察。”用民族学视角来看这一点描述说明在哎哺时代(以家谱谍系推算距今六千年前)彝文初创分阶段还停留在刻石、刻术记事的阶段。而同文卷三《哎哺九十代》里又说:“哎穆穆氏族传到第十代,人们心里想,口里讲,,手上写”“绘天的光彩,绘荣日耀月。”说明彝文也进入象形法创字的阶段。此后“呗博耿奢哲,有条有理地讲述;密尼幺姑娘,得心应手地书写。”由此彝文进入传承时代。由此看来,彝文和汉字都由一种共同刻划符号开始,分别进入象形法造字,随后逐步演化成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法。(彝文也有“六书”)。为此,著名彝文字学家丁椿寿先生在其《彝文论》中,就此做了精辟而详细阐述。“彝文和汉文都是由象形字(包括图画文字)经过指事、会意、形声等阶段发展起来的同属表意体系的汉字。”
古彝文的研究刻不容缓  目前学术界对彝文的研究特别是古彝文的研究还很不够。西安半坡遗址文化刻划符号与古彝文的对比,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由贵州毕节地区民委彝文执译组组织的,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深层次系统研究始终没有开展,后续成果也就没有后劲了。同样这个问题也一直存在着我省各科研学术单位。现专职从事彝文字学研究的学者寥寥无几,所出的新成果也更少。更令人担忧的是,各大专院校原设的彝文古籍班也因各种原因而停办了,如此长久下去研究彝古籍,彝文字学的后备人才就存在着断代的危险。与此境况相比,云南丽江纳西族东巴文研究却蒸蒸日上。不仅有国内专家研究而且吸引了广大国外语言文字学者的兴趣。此外,为了使纳西东巴文有所传承和发展,一些有识之士还在丽江创办了东巴文化学校,编辑教材,积极组织纳西青年子弟培养兴趣深入研究。在国内掀起了一股东巴文化研究的热潮。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应该有所深思。在人们惊叹云南文化旅游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却不断漠视着我们现有的珍贵的民族文化资源的丧失。如此下去,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如何承担这一文化断隔的历史责任呢?古老而神秘的彝文将如何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传承下去呢?所以我们借此机会呼吁广大彝学专家和彝议文化爱好者,共同关心和努力,为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发展而深入研究下去。
古彝文是西方表音文子的始祖&
湖南株洲工学院教授、国内著名彝学专家、中国古文字学者刘志一,在贵州省召开的一次彝学年会上宣布他的最近论证新说时称:中国古彝文的出现在约9000年前。这一新说将古彝文的创制时间至少上溯了1400年。刘志一教授还进一步论证说,在夏代之前,就有了彝文化的遗存。彝族是夏代之前古先民从中原移居大西南的后裔。刘说,“古彝文不仅与汉文有同源关系,而且是西方表音文字的始祖。”
刘教授这个新观点,是根据已出土并公开发表的考古资料的古文字材料,以及它们之间的时间顺序和原始民族语言、原始思维特征等多方面的严肃考证后提出的。(资料来源:《贵州彝学》)
(胡成荣)
依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存在与发展变化和相互联系的总和。那么,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古彝文和当今世界及世界通用的先进文字——英语文二者的存在。二者有没有相互联系?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的回答是:二者不仅有客观真实的、内在本质的、密切关联的、直接而普遍的联系:而且是主流与支流、整体与部分、本原与派生关系。我们说二者之间存在着直属渊源关系。那么其事实依据何在呢?其事实和理由如下:
  一、首先是英文字母与古彝文和现代彝文的字型对照来看,二者就像从一个模型中倒出来的一对铧口一样完全相同。这是万变不离其宗之故也。首先是英文字母与古彝文字的联系。
  1、 从大写英文字母字型与彝文单字字型对比情况看:
  a、A-A、B-B、C-C、D-D、G-G、H-H、I-I、K-K、O-O、P-P、Q-Q
R-R、S-S、U-U、X-X、Y-Y
  2、小写英文字母字型与彝文单字字型对比情况看:
  b、a-a、b-b、c-c、d-d、e-e、f-f、g-g、h-h、i-I、、k-k、o-o、p-p、q-q
s-s、u-U、x-x、y-y
 上列33个大小写字母与彝文单字对比结果,以彝文单字组成英文字母的即33个,占英文字母总数的63.465%。其中:两者完全相同的27个,占51.92%大同小异的4字,占7,69%;大写字母改成小写字母2个,炸3.846%。
  3、 采用彝文字偏旁部首组成英文字母。
  例如:c、 E-E F-F J-J L-L M-M N-N T-T V-V W-W
  d、1、j-J 2、I-I 3、X-X 4、t-t 5、v-v 6、w-w 7、z-z
采用上列17个彝文偏旁部首,组成英文字母,二者均属全同关系,占英文字母总数的32.7%。(1、2、3、4、彝文单的字音、字型、字义、字数,详见《彝族》2006年第1期总第3期,和英译本《诺苏》2007年第一期总第4期第46页)。
  4、采用一文字基本笔画组成英文字母的2个:如m-m、n-n,属全同关系,占3.84%。 /f ~2r1F]#O7Y0
两者对照探索研究结果,铁的事实充分证实,大写、小写52个英文字母全部用彝文单字,彝文字偏旁部首和彝文基本笔画三部分著称。由此可见,英语文字100%的来源于彝文单字,偏旁部首及基本笔画,这是活生生的历史与现实的客观事实。而英文字母于彝文字之间的关系是主流与支流、整体于部分、一般于个别、本源于派生的关系。
二、从专家教授学者对两者的研究中得出结论看直属渊源关系
英文字母与彝文字有何关系呢?“刘志一交手以世界各地把出土的古彝文字和实物为铁证,说明了古彝文——苏美尔文——拉丁文——英、德、法、俄文的历史沿线。”:斑远老先生将古彝文和苏美尔文对照研究后得出了古彝文是‘西欧六国文字鼻祖’的结论。
马拉呷副教授说:“英文和彝文在构子的形体同属一种类型.如彝文中的:“O”“C”“S”“X”等字型相同。
 (&#9312;马拉呷《彝族文史研究》1994年第1期)。
 (&#9316;马拉呷《彝族对世界文明的十大贡献》凉山彝学第7期第26页)。
 (&#9317;火补舍日《彝族十月太阳历形成的要素》四川彝学研究1第238页)。
云南学者戈隆阿宏说:“苏美儿(楔)形文字被塞姆人继承下,发展成为西奈字母文字,以后又发展成为比布洛斯、腓尼基字母文字和希腊文字,最后成为拉丁字母文字。因此西方学者认为苏美儿(楔)形文字是西方表音文字的始祖。西方学者发现我国殷商甲骨文与苏美儿(楔)形文字相似,由此论断:“是中国文明西亚文明西传的产物。通过这些文字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刘志一先生的‘中国古彝问是西方文字的始祖’的提法,并不为过。”
连西方学者都供认不讳,认为古彝文即苏美儿(楔)(见《新华字典》493页)形文字是西方表音文字的始祖。并由此论断:中国文明西亚文明西传的产物。这就足以证实:刘志一教授的“中国古彝文是西方文字的始祖”的论断,和斑远先生得出的:“中国古彝问是西欧六国的文字鼻祖”的结论,是有根有据的,是千真万确的客观存在的事实。据此证明:古彝问与英(&#9319;戈隆阿宏《彝族对世界文明的十大贡献》凉山彝学1998年第6期第32-35页)文字母有直属渊源关系。既然西方学者和国内专家、教授、学者都一致公认,古彝问是西方
表音文字的始祖和西欧六国文字鼻祖。那么,理所自然古彝文也是英语字母的始祖和鼻祖。这是不论而喻的最简单的一个道理。
三、从彝英语文关系研究成果看二者的直属渊源关系
  例如:凉山州彝英语文关系研究课题组,在研究二者关系中,首先提出:彝文与英文有什么关系?到底哪一个在先哪一个在后?英文是什么文字演变而来的?等四个关键性的问题。然后依据有关专家教授学者:田昌武、丁椿寿、李乔、刘尧汉、伍精忠、沈伍已、李家祥、刘志一、斑远、马拉呷等先生对古彝文的历史与现状、古彝问与英文字母关系的探讨研究中提出的见解、论点、论据、论证、论断、结论,和任溶溶、吉克曲日的英文字母形成情况具体描述和英文字母与彝文联系的学述研究成果等,进行探索研究、论证后得出以下结论:
(1) 古彝文已有九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2)古彝文在先英文等西欧六国文字在后,古彝文是西欧六国的祖先;
(3)古彝文字和现代彝文字与英语文字有密切关系,这是明摆着的历史和现实的客观事实,彝英语文有直接而普遍的联系;
  (4)英文26个字母全都是彝文任溶溶著中国福利儿童时代社编辑,1990年2月由百家出版社的(我们的汉字),对英文26个字母形成的情况有个具体描述,每个英文字母演变图中都有彝文字。例如:A-H、B-、C-C、D-d、E-?、F-F、G-、H-H、I-S、J-、K-、J-、M-M、N-N、O-O、P-b、Q-Q、R-、S-S、U-、T-X、V-V、W-W、X-X、V-、Z-S。
  例2,吉克曲日对彝文字与英文6个字母对照研究情况是:他说“英文6个字母全都是彝文字,只是二者的读音不同。”下面是英文字母的字型一彝文字字型的对比和彝文的读音情况。例如:1、A-、2、B-、3、C-C、4、D-d、5、E-、6、F-F、7、G-?、8、H-H、9、I-+、10、J-Y、11、K-、12、(b)((9)(10)(11)凉山州彝英语文联系研究课题组《彝族文字与英文字母的联系》,祥见《诺苏》2002年第1期75-76页)。13、M-M(y-1);14、N-N(t);15、O-O(thu);16、p-(Vur-1);17、Q-(Suel);18、R-(dzy);19、S-S(lyx);20、I-II(d);21、U-(ku-1);22、V-V(te);23、w-w(wuo-l);24X-X(Xie);25Y-Y(te);26Z-S(tshy)。
  “上述26个英文字母与彝文字完全相同的有11个,占英文字母总数的42%;相似的8个,占30%;相近的7个,占28%。”
上述事实,足以证明,英文字母与彝文字不仅直接而普遍的联系,而且26个英文字母全都是彝文字,只是二者的读音不同而已,实属从彝文字演变而形成的。
  四、英文字母是怎样从古彝文字中演变而形成的呢?
  我们说英文字母,是从古彝文字中演变而形成的。那么是如何演变而形成的呢?其事实依据何在呢?其理由如下:
  刘志一教授说:“古彝文和古越文是中国古文字的两个源头,也是世界古文字的两个源头。”“古彝文在7500年传到西亚西域河流……6000年前左右,再传入非洲尼罗河(12)。”随后传入英国.然后英国人民加以改造,以适应英国人原始先民的语言表达需要,而演变形成英文字母文字的.呢们,古彝文是怎样演变成为英文字母的呢?演变情况主要有以下3种。例如:1、古彝文单字组成英文字母。在大写小写26对52个英文字母中,用以33个彝文单字组成英文字母总数的63.46%;其中,有27个古彝文单字依然原封不动的在英文字母中,占单字总数的81.8%占英文字谜总数的51.92%;大同小异稍有改动的有4个,占单字总数的12.12%;占英文7.69%。其实,在英文字母中同一字型、同一字音的有13个,占英文字母总数的25%。这就说明,英文大写小写字母中的81.8%,是用以古彝文单字构成的,即用其演变而形成的。
  2、古彝文字偏旁部首演变形成英文字母。英国人民先采用古彝文字的偏旁部首组构成英语字母。在前面英语字母与古彝文字偏旁部首的字形对比中,我们清楚的看到:有7个英文字母与17个古彝文字偏旁部首的关系属于全同关系,占英文字母总数的32.7%。这就说明,这17个古((12)刘志一《古彝文西传的时间与途径初探》《凉山彝学》2001年第12期)。彝文字偏旁部首已演变而形成了英文字母文字。
3、英文字母中还采用古彝文字的基本笔画2个组构英文字母,经两者对比结果,两者完全相同,占3.84%(祥见同上书)。这就足以证实,全部英文字母都是用古彝文单字、偏旁部首和笔画三部分构成,即这三部分演变而形成26对52个英文字母。据此,我们认定,大写、小写英文52个字母100%的来源于彝文字,即本原与派生、母与子的关系。(&
彝民族对中华万年文明的伟大贡献(王思栋)
中国彝族古老的十月太阳历和传统古彝文对考古文物刻画符号的释读和解读以及彝文典籍对河图洛书的科学解释等都是彝民族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真如专家学者所言,如果彝族历法和古彝文的创制有上万年的历史,那么中国有文字可考的文明历史就不是五千年,而是上万年。
文明中国的十月太阳历&&
《彝历》是太阳历,是文明中国的十月太阳历。“能记三十字,可算万年事”的一部好历书。《彝历》把一年分成五季十个月,每季两个月,每月36天。彝历十个月划分为五季,每季以土、铜、水、木、火五行要素为名称,再配以公、母或阴、阳区分各月,公为阳,母为阴,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每季两月,单月为公,双月为母。五季分别代表太阳运行的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
10个月(用十天干记月序),每月恒定36日(用十二地支配合十二属相记日序,一轮12天,以3个属相周36日)为一个月,俗语叫“(次勒牧颂它)三轮为一月”;每轮回30个属相周360日为一年,俗语称“(赤勒牧次枯)十月为一年”。10个月终了,另外5天为“过年日”,俗语叫“(尔杂牧枯史)尔杂日过年”(平年过节5天,闰年6天,通常指的过节就是彝族年和火把节)。只要你记住“三轮为一月,十月为一年,尔杂为过年;四年闰一日,百年减一日,四年加一日。“能记三十字,可算万年事”。据现代学者研究:彝历中早有阴阳五行的古代哲学思想。彝历中纪日的十二属相(生肖)起源于原始图腾崇拜,因而彝历有万年以上的历史。&
(一)《十月太阳历》使中国跃居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首
历法是人类文明史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历法,这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彝族古老的十月太阳历,便是彝族对中华民族文明所作的重大贡献。在古代历法则是文明的主要标志。现在世界所公认的“五大文明古国”(以前为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埃及、墨西哥、印度、中国都各以其历法著称于世。现代西方著名历法学者一直认为,如果早知道中国彝族的“十月太阳历”,那么,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不会是以耶稣诞辰时间为纪元年,而应该是彝族的“十月太阳历”。据西方著名历法学者共同研究得出最终结论,彝族的“十月太阳历”,比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还精确和科学。据悉,用现代高科技测算的太阳回归周期与“彝族十月太阳历”误差细微到小数点以后。
  古巴比伦《太阳历》大约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中期;埃及《太阳历》大约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前;墨西哥《玛雅太阳历》起源于公元前3100多年;印度《太阴历》大约起源于公元前2500多年;中国《阴阳历》大约起源于公元前2100年。这样,中国文明史就居于末位。据美、英、日、俄、法和埃及、印度、墨西哥等古代人类历法学家以及国内外彝学专家研究称,古代彝族的《十月太阳历》优于古巴比伦的《太阳历》、优于古埃及的《太阳历》、墨西哥的《玛雅太阳历》、印度的《太阴历》和中国汉族的《阴阳历》。然而,经由民族学方法进行乡村实地调查考证所获得的活史料研究发现表明,残存于云、贵、川、桂等省区的《彝族十月太阳历》则始于公元前8000年以前。为此,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五大文明古国中的首要地位。  
(二)十月太阳历解开了中国文化起源的千古之迷
中国古老的宇宙观。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万物,八卦占吉凶。易经就是八卦,八卦就是易经。易经八卦自古就是一体的。《易经》就是《易》,易为日用,即是易因《日历》而产生的道理。说文解字:日月为易,易,日月之道《历法》,易明《历法》,易卜,即是人法天道为之卜。占卜就是把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应用于社会人生预测,力求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警示人们要成就大事大业,必须审时度势,趋吉避凶。易,兼有简易、变易、不易之理。《历法》远古先民观察日月星辰变化规律而总结出来的人类文明第一《大法》。上古图书是河图《十二月太阳历》和洛书《十月太阳历》的简称,图书是上古先民记录历法的基本方法和形式。图书是文字产生前历法的具体表现。历法是图书之本,图书是易经根本,易经是八卦之本。易,生生之谓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就是把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的复杂性,通过阴阳八卦的简单演示,使复杂事物变化变得容易而简单。易即是容易和简化的道理。《易经》八卦就是通过推演《历法》从而达到远法天道近测人事的知天命人,是建立在“天人合一”和“万物有灵”的宇宙观之上法天道推人事择兴衰的大智慧,旨在提示人们凡事要在上知天文,下察地宜,中晓人和,方能审时度势,成就大事大业,实现趋吉避凶的目的。河图口诀: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德。洛书口诀:戴九旅一,左三右七。四二为肩,八六为足。天五居中。河图和洛书是《易经》之本。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太极阴阳四象五行八卦九宫皆可追溯于此,被誉为“神秘的宇宙魔方”。易与天地准,《易》就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宇宙观。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境内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龙马负河图,神龟献洛书”的千古神话。让《易经》文化蒙受了千古不白之冤。是十月太阳历解开了中国文化起源的千古之迷。&
(三)河图洛书的简介&&&
(1)河图之象。河图用十个黑白圆点表示阴阳、五行、四象,其图为四方形。如下:
北方:一个白点在内,六个黑点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为水。
东方:三个白点在内,八个黑点在外,表示青龙星象,五行为木。
南方:二个黑点在内,七个白点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为火。
西方:四个黑点在内,九个白点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为金。
中央: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外,表示时空奇点,五行为土。
(其中,单数为白点为阳,双数为黑点为阴。四象之中,每象各统领七个星宿,共二十八宿。)以上为《河图》。其中四象,按古人座北朝南的方位为正位就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此乃风水象形之源也。
(2)河图之数
a.天地之数:河图共有10个数,1、2、3、4、5、6、7、8、9、10。其中1、3、5、7、9为阳,2、4、6、8、10为阴。阳数相加为25,阴数相加得30,阴阳相加共为55数。所以古人说:“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即天地之数为55,“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即万物之数皆由天地之数化生而已。
b.万物生存之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所以一为水之生数,二为火之生数,三为木之生数,四为金之生数,五为土之生数。六为水之成数,七为火之成数,八为木之成数,九为金之成数,十为土之成数。万物有生数,当生之时方能生;万物有成数,能成之时方能成。所以,万物生存皆有其数也。
c.五行之数:五行之数即五行之生数,就是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叫小衍之数。一、三、五、为阳数,其和为九,故九为阳极之数。二、四为阴数,其和为六,故六为阴之极数。阴阳之数合而为15数,故化为洛书则纵横皆15数,乃阴阳五行之数也。
d.大衍之数:大衍之数50即五行乘土之成数10;同时也是天地之数的用数。天地之数55,减去小衍之数5得大衍之数50,其中小衍为天地之体数,大衍为天地之用数。所谓“大衍之数50其用49”,就是用大衍之数预测的占筮之法:以一为体,四十九为用,故其用四十又九。
e.天干交合之数:河图之数十,乃十天干之数也。交合之数为: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德。正是万物生存之数。所以甲己合为一、六共宗,乙庚合为二、七同道,丙辛合为三、八为朋,丁壬合为四、九为友,戊癸合为五、十同德。十天干经交合之后,化为天干交合之五行,将河图五行之体化为天干五行之用。
f.六甲纳音之数:天地之数55加上五行之数5,合化为60甲子五行纳音之数。十天干之阴阳五行与万物相交,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各发出12种声音,无声无音不计,按河图北、东、南、西、中成象五位五行共60纳音。乃天地五行声音之数也。
(3)河图之理
a.河图左旋之理:坐北朝南,左东右西,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为五行左旋相生。中心不动,一、三、五、七、九、为阳数左旋;二、四、六、八、十、为阴数左旋;皆为顺时针旋转,为五行万物相生之运行。我们知道,银河系等各星系俯视皆右旋,仰视皆左旋。所以,“生气上转,如羊角而升也”。故顺天而行是左旋,逆天而行是右旋。所以顺生逆死,左旋主生也。
b.河图象形之理:河图本是星图,其用为地理,故在天为象,在地成形也。在天为象乃三垣二十八宿,在地成形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明堂。天之象为风为气,地之形为龙为水,故为风水。乃天星之运,地形之气也。所以四象四形乃纳天地五行之气也。
c.河图五行之理:河图定五行先天之位,东木西金,南火北水,中间土。五行左旋而生,中土自旋。故河图五行相生,乃万物相生之理也。土为德为中,故五行运动先天有好生之德也。
&&&d.河图阴阳之理:土为中为阴,四象在外为阳,此内外阴阳之理;木火相生为阳,金水相生为阴,乃阴阳水火既济之理;五行中各有阴阳相交,生生不息,乃阴阳互根同源之理;中土为静,外四象为动,乃阴阳动静之理。若将河图方形化为园形,木火为阳,金水为阴,阴土阳土各为黑白鱼眼,就是太极图了。此时水为太阴,火为太阳,木为少阳,金为少阴,乃太极四象也。故河图乃阴阳之用,易象之源也。易卜乃阴阳三才之显也。
e.河图先天之理:什么叫先天?人以天为天,天以人为天,人被天制之时,人是天之属,人同一于天,无所谓人,此时之天为先天;人能识天之时,且能逆天而行,人就是天,乃天之天,故为后天。先天之理,五行万物相生相制,以生发为主。后天之理,五行万物相克相制,以灭亡为主。河图之理,土在中间生合万物,左旋动而相生,由于土在中间,相对克受阻,故先天之理,左行螺旋而生也。又,河图之理为方为静,故河图主静也。
河图之象、之数、之理、至简至易,又深遂无穷。
(1)洛书之象:洛书本为彩图,但古时印刷困难所以仍用黑白点作图。将河图四方的八个数旋转而排成八方而显八卦,每方一个数纳地支十二气象,就是洛书之图了。只不过将火的2、7数与金的4、9数交换了位置,同时土五为中显用而寄八方,故为九星,土十则不显而藏于用。这样成:戴9履1,左3右7,4、2为肩,8、6为足,5居中央,九个数纵横交叉皆为十五数,尽显五行之妙,将先天之体化为后天之用了。其图如下:
北方:一白点(白),地支子,卦象坎;
南方:九紫点(白),地支午,卦象离;
东方:三碧点(白),地支卯,卦象震;
西方:七赤点(白),地支酉,卦象兑;
东北:八白点(黑),地支丑、寅,卦象艮;
东南:四绿点(黑),地支辰、已,卦象巽;
西南:二黑点(黑),地支未、申,卦象坤;
西北:六白点(黑),地支戌、亥,卦象乾;
中间:五黄点(白),随时运而游八方或不动,无定支,无常象,统化八方也。
以上乃洛书之象。(黑)、(白)、表示阴、阳。
(2)洛书之数
a.五行之用数:洛书之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阴阳和为四十五数,乃五行之用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是卦象占筮体用之数。大衍之数五十,去五行之体数五,其用四十五为五行万物之用数也。此乃大衍五行之体用,显五行万物生死存亡之数也。
b.三才之运数:五行之数为五,即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阳数合为九,阴数合为六,故卦爻里阳爻称九,阴爻谓六也。阳阴合为十五数,乃三才五行之数也。三才者”天、地、人”。天有五行,地有五行,人有五行,合之为十五数也。故纵横交叉,上下左右,四方八面,皆难逃三才五行之数也。
c.九星之数:河图为四象十干之数,洛书为九星八面之数。九星之数为逆行:九紫、八白、七赤、六白、五黄、四碧、三绿、二黑、一白……,每年一星,一直运行到现在。当年所在之星的卦象,就是当年出身之人的风水命卦,至今仍适用。此数与吉凶关系密切,故多用紫白九星测吉日。
d.体用周天之数:洛书之数九,取一为体,八为用,是九星用八卦也。运数十五,周流八方为一百二十数,共三才而合之即360数,为周天之数。同理,其用数45,周流八方亦得周天之数360也。
e.地支之数:子1、丑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戌11、亥12、为地支之数。由天干河图之数根据地理演化而成,故子水1、寅木3、辰土5、申金9、午火7,各取河图五行之阳数也,主五行地支之化数。而十二月令之数则是:寅1、卯2、辰3、已4、午5、未6、申7、酉8、戌9、亥10、子11、丑12,主万物存亡之顺序了。
(3)洛书之理
a.右旋相克之理:河图天道左旋而生,洛书地道右旋而克。故1、6西北克西南2、7先天之火;2、7西南克东南4、9先天之金;4、9东南克东北3、8先天之木;东北3、8克中5先天之土;中5之土克西北1、6先天之水;皆右旋而克先天之数也。
b.右旋相耗之理:洛书五行乃五行之用,故有相耗之理。坎一之水消耗乾六之金;兑七之金消耗坤二之土;离九之火消耗巽四之木;震三之木消耗艮八之土;艮八之土消耗坎一之水;故五行八卦右旋相耗也。
c.相对冲克之理:由于中土显用于八方而不自守中,故洛书五行八方相对冲克。坎一之水克离九之火;乾六之金克巽四之木;兑七之金克震三之木;坤2死土冲艮8生土。同理,地支则子水冲克午火;酉金冲克卯木;申金冲克寅木;亥水冲克己火;辰、戌阳土湿燥相冲;丑未阴土寒热相冲。相对冲者,其数皆合而为10,为土之成数,乃阴土之数也,阴为静,静极生动,故10不自显,而显于九宫八卦12支之动也。
d.八方阴阳之理:河图四方四面,洛书八方八面。任一平面皆东西南北为四正,阳数一、三、五、七、九、居之;四隅为偏,阴数二、四、六、八、居之。洛书将河图的四面化为八方,五行数位也动而变之:一仍是水,六化为金;三仍是木,八化为土;二化为土,七化为金,四化为木,九化为火;五仍为中,显用而游寄八方;十为体显于合用之数而不自显。故河图之数为十,以一为体九为用,其用为洛书;洛书九宫,中五为体显用以八卦,乃阴阳用于万物与人也。
e.紫白九星之理:洛书九星又称紫白九星,皆落于九宫。九星按一定规律轮回,既可以用于元运,又适用于年运及个人风水命卦,还可以每日一星测吉日。九星用于元运上分上下二元,共180年,每星管20年。五黄星的20年前10年寄上元四碧星,后10年寄下元六白星。(若按60甲子起运则分上、中、下三元,仍是180年,运数亦与九星合。)九星之理用于风水命卦,则是上元甲子男起一白星顺行;女起五黄星逆行,同元运一样永恒推移。如今年2004甲申年为下元八白艮运第一年,人事风水命卦为:男二黑坤卦,女一白坎卦。
f.洛书与先天八卦数理:洛书九数,相对之和为十,为河图之用数,乃人与万物之用数也;先天卦八数,相对之和为九,为洛书之用数,乃人通天彻地之数也。故邵氏梅花易数,用洛书之图,用先天卦数也,乃尽人通天彻地之能也。
河洛之象,人人皆可视之,河洛之数,识者皆可推之,河洛之理则深妙无穷矣!故,得象可会其意而推其数,得数可忘其象而思之理,得理者”象数皆荃蹄”也。又:洛书为圆,主动,河图为方主静。
彝族文献典籍用《历法》解释《千古图书之迷》&
一、图书的由来与问题《千古图书之迷》&&&
1、 图书的由来。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周易》中,同样有这句话:“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图”与“书”,在《周易》里是两个单音词——图是图,书是书,《汉书》将二者合一为一,变成了一个双音合成词——“图书”。《汉书&五行中》曰:“河洛出图书。”从此,中华大地上有了“图书”一词。
2、图书留下的问题。源于《周易》的图书之说,遗留下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像谜一样困惑着后人,也吸引着后人。图书遗留下的问题,可归结为以下六大问题:其一,其图形为何?其二,图书与阴阳关系为何?其三,图书与八卦关系为何?其四,图书与五行关系为何?其五,图书重要性与根本性为何?为什么会有“圣人则之”一说?其六,为什么孔子、墨子、管子都会关注图书?
图与书,《周易》里只见其名而不见其形,图书之形到底为何?问题一由此而生。卦的基础成分是一阴一阳,图书的成分是什么?与阴阳有没有关系?问题二由此而生。
《周易》文字的基础在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的基础在八卦,八卦的基础在天文,在地理。那么,图书与八卦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有,是一个什么关系?问题三由此而生。
流行本《周易》谈阴阳不谈五行,《尚书》谈五行不谈阴阳。阴阳与五行的关系,在历史上曾被误认为是两个源头的汇合物。马王堆《帛书周易》出土后,其中有“天道言阴阳,地道言五行”之说,这里的阴阳与五行,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至于进一步的“为什么”,《帛书周易》同样没有解释。问题四由此而生。
八卦是圣人的作品,而图书则是圣人“则之”的图书。则,以此为准也,必须如此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天为尧之则,尧以天为则。这里的“则”,哲理上有准则之义,有必须如此之义。图书里到底隐藏有什么样的“必须如此”的坐标,《周易》的介绍戛然而止。问题五由此而生。
图、书之名,在《尚书》中出现过,在《论语》中出现过,在《管子》《墨子》中出现过,如果图与书毫无意义,会进入《尚书》吗?会引起孔子、墨子、管子的关注吗?问题是,其重要性到底体现在何处,三子均没有解释。问题六由此而生。
《礼记&月令》中出现了图书之数,汉杨雄的《太玄》出现了图书之歌,宋代出现了图书之形,又出现了宋邵雍、朱熹等学者对图书的解释;在汉宋学者的解释中,图书关乎奇偶之数,关乎天文历法,关乎四时五行与五行生克;因为这些解释没有
“征圣”与“宗经”的依据,所以出现了信者恒信之与疑者恒疑之的两种局面。
“马图出河龟负畴,自古怪说何悠悠。”大文豪欧阳修在“葛氏鼎”一诗明确质疑图书。欧阳修先生视“马出河图,龟出洛书”之说为奇谈怪论。近代彻底否定图书的是顾颉刚先生。顾先生在《三皇考&河图洛书的倒坠》中,彻底宣判了图洛的死刑。定图书为宋人之造伪,这一结论在疑古思潮中,几乎被学界普遍接受。
对图书的质疑之声,消声于地下两种文物出土之时:一是马王堆《帛书周易》的出土,其中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句话;二是安徽阜阳“太乙九宫占盘”的出土,这里有图书之形与图书之数。
占盘将八卦、五行、从一至九的九个数字完美地融在了一起,盘中的九个数字合于洛书之数。盘有方圆之分,圆盘喻天,方盘喻地。天盘北斗星居中,圆周边环列着天干地支、十二月、二十八宿。地盘以方为标志,地盘的内容,从内到外依次分三层排列,具体顺序为:天干,地支,二十八宿。正方形中间用“井”字可以区分出九个方块,九宫就此成立。四时八节、五行、五位、五音、八卦、九宫均可以巧妙地融合在“井”字形周围与中间。类似“太乙九宫占盘”这样的盘,在甘肃、山西、朝鲜均有发现,据考证,这些盘均为汉代的文物。
占盘所表达的是宇宙模型,所表达的是宇宙秩序,这是学界的共识。这就是图书,同样是学界的共识。以图书为宋人伪作之结论,顷刻瓦解于汉墓中的占盘出土之时,因为宋人的伪作无论如何也进不了汉墓。遗憾的是,这里只有图书之形与图书之数,仍然没有详细而明白的文字解释。总之,图书问题仍然是一个问题,
二、彝族文化里有图有书&&&
在彝族文化中看到了图书之数,图书之形,也看到了对图书详细解释的文字。《周易》之后关于图书的争论,在这里均可以看到清晰的答案。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彝医揽要》一书。惊奇的是,书中的彩页插图中有太极图、八卦图、五行与五脏的对应图、八卦与五行的对应图。书的内容中介绍了阴阳、五行、八卦、干支在彝医中的基础性作用。更惊奇的是,这里出现了图书之数,而且图书之数是与宇宙发生论、是与时间空间(四时四方)一起解释的。在彝族传说中,汉族出于伏羲氏这一支,彝族出于伏羲氏母亲那一支,所以在文化本源上有着一致性。按照这个说法稍加推理,马上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彝族与汉族或舅甥关系或表兄弟关系。彝汉两个民族在远古时期原本就是亲戚,源头文化之相通相似的“所以然”,此处出现了合理的答案。云南、贵州的彝族同胞把口口相传的历史,在改革开放之后翻译集结成书。最重要的著作有《西南彝志》《彝族源流》《物始纪略》《土鲁窦吉》等多部著作,这些著作记载了彝族先贤对宇宙发生的解释,记载彝族先贤对四时四方、八节八方的解释,这里出现了清浊二气、阴阳、五行、八卦、十天干、十二地支、二十四节气,这里出现了十月太阳历与十二月太阳历。在《土鲁窦吉》一书中,出现了图书之形与图书之数。书先而图后,洛书的彝族名称为“鲁素”,译为“龙书”;河图的彝族名称为“付托”,译为“联姻”。龙书表达的是十月太阳历;河图表达的是十二月太阳历。云南天文台李维宝先生的大作《云南少数民族天文历法研究》,书中介绍了傣族、佤族、羌族、布朗族与德昂族、基诺族与独龙族的多种历法,详细介绍了彝族的十月太阳历。介绍十月太阳历时,出现了图书之形与图书之数。远古时期,羌民先贤观象授时、立杆测影所用是十根杆。《周礼》与《周髀算经》中的立杆测影使用的是一根杆,远古先贤使用的是十根杆。笔者由此推测:十根杆的布局,其形可以启发图书之形的创造。十根杆序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其数可以启发图书之数的安排。李维宝先生(汉族)的研究,为《土鲁窦吉》一书中图书关乎历法之说提供了坚实的依据,彝族同胞没有参与信古疑古之争,他们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去更为准确地去接近图书。现将彝族文化的图书,进行原貌性介绍。
三、《土鲁窦吉》中的河图洛书&&&
《土鲁窦吉》一书是贵州彝族同胞王子国先生保存并翻译的。王先生家族为世袭布摩,即彝族中的智者、老师。历史上的布摩,是彝族文化的传承者与历法的解释者。“土鲁窦吉”,汉语的意思是“宇宙生化”。《土鲁窦吉》一书分三卷。卷一介绍了龙书(洛书),卷二介绍了联姻(河图)。在《土鲁窦吉》一书中,书在先而图在后。书解释了从无到有的宇宙演化,图则解释了后天从有到无的演化。为方便读者理解,本文以下称龙书为洛书,称联姻为河图。
(一)《土鲁窦吉》中的洛书
书中对洛书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彝族先贤的解释;二是译者王子国先生与贵州彝学学会会长禄文斌的解释。彝族先贤解释洛书,留下了一篇名为《十生五成》的重要文献。现将译文摘录如下:阴阳的产生,先是五生成,贤人辨别后,述它有根源;清浊元气足,充满天地间,布满了大地,在那个时期,宇宙大地间,生宇宙九宫,统一归中央,确实真的啊。天气地气交,不断地运行,天地旋转,日月出现,云星在运行,人亦生成了。这十生五成,不断地变化,一人一宇宙,掌管天地权,就是天地间,请浊气运行。天一地九,宇宙南北,居于两方位,合二生成十,它立作老阳。天三地七,宇宙东西,居于两方位,合二生成十,它立作少阳。地四和地六,宇宙哼哈,
[3]居于两隅位,合二生成十,它立作老阴。地二和地八,宇宙鲁朵,
[4]居于两隅位,合二生成十,它立作少阴。威荣富贵生。从此以后,天九立作首,天一立作尾,天五置于中,由五行交易。宇宙八面,所谓天五方,天一五运六,
[5]天一五运七,天一五运八,天一五运九,五运不别说,十生就五成。天数二十五,地数有二十,阴阳四十五。清浊两方位,老阳老阴辨,少阳少阴别。从此以后,天地亮闪闪,富贵明朗朗,就这样产生,这样发展了。我把它写成,永世流传了。从此以后,在各个方位,序干支属相,运算天地气,要牢记明白。还不止这些,这清赤元气,春夏秋冬易,四季由天定,就是这些了。
有关今人的解释,先谈翻译者王子国先生的看法。王先生在《土鲁窦吉》的前言中首先介绍说,洛书中隐含有十月太阳历,然后用相当篇幅对洛书进行了解释:“洛书所揭示的是一分为三,合三为一,统一规律的哲学体系;以老阴老阳为主体,九大黄星轮流值日,六气变通,三生人道,十生五成的规律和天地人同道,天象同人象,人体同星体,以北极星为主体,以人为准则,三位一体的理论;以天罡定年,以甲干定月,以五行定季,以干支不相应产生三个时空变通六气后运算出一年365至366日,一个月36日,十个月(一年)360日这一数据的。其余5至6日不算在月数内,作为阴阳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交替日,定为年终节日。年又分阴阳,阴年重五月,阳年叠六月。天干的中位是五,地支的中位是六,五十有五,六十有六,天地相合,上下变通,重在午位,叠在子位,子午重叠,日复一日。同理,阴年有5天年节,阳年有6天年节。一年分五季,两个月为一季。”
一年分为20节气,18天为一个节气。一年有60个休息日,其理由是,戊己逢土,逢土不动土,满五天后休息一日。称为土矅日。一年分为十个月的基本理论是,建寅为人统,月份从寅算起,顺推到戍月只有九个月,亥子丑三个月之数,根据前述一分为三,合三为一,六甲旬中空的理论归并于中央,定为十个月,戊己逢土,重在中央,重在午位,叠于子月。重月就重季,春夏秋冬,四时变通,生成季夏,即四方退位归并凑合为中央之数。这就是彝族十月历的基本原理。”
十个月历为一年的历法,是根据‘鲁素’(洛书)十生五成图,以老阴老阳为主体的八卦,相生相合的统一规律,九黄星轮流值日,六气变通,三生人道的三六九为数理而拟定的。一年360日,一月36日,余有阴年5日,阳年6日为年节,不计入月数内。昼夜12时,一旬12天,三旬36天为一个月。两个月为一季,一年有五季。18天为一个节气,一个月两个节气,一年有二十个节气。十月历以建寅为人统,月份从寅起点,顺推至亥月为一年终止。”
(二)《土鲁窦吉》一书中的河图
彝族同胞对河图的解释,一是彝族先贤的原本解释;二是译者王子国先生与彝学学会会长禄文斌先生的解释。彝族先贤解释河图,留下了一篇名为《五生十成》的重要文献。现将译文摘录如下:
五生十成,五行还没生,甲干未形成,清浊九根本,附哎哺 [6]发光,产生了知识。采舍 [7]
互相应,生天地根本。五生十成,贤人观察后,述它有根源。天气潮翻腾,地气潮徐徐,在此时此刻,天地轮属相,金木水火土,一人一宇宙,各立一位主。天一生了水,洪水泛四方,地六生水道,滔滔江水流;地二生了火,火光亮煌煌,天生大火焰,火星先出现;天三生了木,九山有森林,地八也生木,枝长挺粗壮;地四生了金,九地金银根,天九生金银,遍地出金银。五行产生山,地根生天上,地十生了山,生了九座山。五生十成后,五行即发光,先人本相,会动有生命,把它写成后,永世流传着。天一地六水,地二天七火,天三地八木,地四天九金,天五地十土,一行主一相。这五生十成,天地轮属相,五十五数中,天数二十五,是苍天之根,地数三十相,是大地之本。其产生之后,水断绝气源,渡过大水后,流不完的江,还会漫溢的。这五生十成,掌管天地权,是人的根本,属相互相应,宇宙定罡煞,就这样的。
有关今人的解释,翻译者王子国先生首先在前言中介绍,河图中隐含的是十二月太阳历。他说:“河图所揭示的是一分为二,合二为一,对立统一的哲学体系;以少阴少阳为主体,二十八宿星轮流值日,四时变通,天时地利人和的理论规律,运算出一年365又4分……月也有大小之别,根据月分五阴六阳的规律,由四时变通六气后,再加上5至6日的阴阳日,月大为30日,月小为29日,余数凑合后定为闰月。一年分四季八节二十四节气,三个月为一季,15日左右为一个节气。一个月有4天的休息天还有余。根据公辰推算,逢破日休息,即月建日的第7天休息。地支相冲,不冲而合,故为日曜日。建子为天统,以子午定为阴阳交界,月份从寅起点,顺行流到丑月为一年终结,五年中有两个闰月。这就是彝族十二月历的基本原理。”
关于十月、十二月两种太阳历,王子国先生之前还有一段精辟的比较,他说:“彝族十月历和十二月历两相比较,其推算的理论依据和哲学体系有所区别:十月历所依据的一分为三,合三为一,统一哲学体系;就其数理而言,属合体关系,十进制的退位规律;以五行论之,则为相生相合。十二月历所依据的一分为二,合二为一,对立统一的哲学体系;就其数理而言,属并列关系,二进制数的进位规律;以五行论之,则为相逢相克。”禄文斌会长的解释是:“十二个月历为一年的历法,是根据‘付托’五生十成图,以少阴少阳为主体的八卦,相逢相克的对立统一规律,二十八宿星轮流值日,四时变通,天时地利与人和的二四八为数理而拟定的。一年365天又4分,一个月30日,十二个月为360天,所余天数凑合后定为闰月,五年中闰两个月。三个月为一季,一年有四季。15天为一个节气,一个月两个节气,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十月历以建子为天统,以子午定阴阳界。月从寅起顺推至丑月为一年终止。”对图、书,禄先生做出了如下评价:“先人的聪明才智,使人惊叹。书中的三幅图:‘鲁素’(龙书)、‘遮佐’(罡煞)、‘付托’(联姻),反复阅读后,才深悟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时‘用图表释之’之妙。”禄先生这里所说的罡煞图,表达的是以北斗星斗柄循环为依据的历法。此图汉族文化中阙如,故本文不再讨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读后感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