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危险化学品押运员考试运输驾驶员或押运员(比如:甲醛、带有毒性危险品)每年中毒死亡、导致发病、癌症、等等、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5年道路运输驾驶员理论题库(货车)8674394.doc9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1083题?从长远看,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是:?A.相辅相成 B.水火不容 C.不成比例
正确答案:[A]
1084题?货运驾驶员在运输中遇到道路交通拥堵,不能及时到达目的地时,应该:?A.穿插抢行 B.坚持安全、文明行车 C.随意改变行驶路线
正确答案:[B]
1085题?小刘在货物运输中保证货物完好,确保行车和运输安全。他的行为:?A.不利于满足托运人对货物及时到达的要求 B.符合社会责任要求 C.不符合驾驶“黄金三原则”要求
正确答案:[B]
1086题?小赵在运输过程中遵章守法,从不超载和违法超限运输。他的行为:?A.不符合职业道德要求 B.影响经济效益 C.符合社会责任要求
正确答案:[C ]
1087题?下列哪项做法体现了货运驾驶员良好的职业道德??A.道路拥堵时借人行道、应急车道行驶 B.遇路面积水较浅时高速通过 C.遇骑车人占道时减速慢行
正确答案:[C]
1088题?下列哪项做法体现了货运驾驶员良好的职业道德??A.注意避让有优先通行权的校车、特种车辆 B.遇无来车通过时向外抛撒杂物 C.感到疲劳时抽烟提神
正确答案:[A]
1089题?下列哪项做法体现了货运驾驶员良好的职业道德??A.行车中接打手持电话或收发短信 B.夏季炎热时穿拖鞋驾驶 C.定期检查货物确保无货损、货差
正确答案:[C]
1090题?道路运输活动应依法营运,首先应做到:?A.驾驶员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B.道路运输经营者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C.道路运输企业取得税务登记证
正确答案:[B]
1091题?下列哪项做法符合诚实守信的要求??A.确保货物数量、质量安全,不发生货损货差现象 B.运输途中私自捎带其他货物 C.运力紧张时期随意提高运费
正确答案:[A]
1092题?下列哪项做法符合公平竞争的要求??A.加强驾驶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B.散布虚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
11:45:22&&&来源:&&&评论:
  第一章
  1.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有哪六个环节?
  答: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经营、废弃物处置
  2.化学品的爆炸有哪两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化学爆炸是氧化还原反应。
  3.与危险化学品相关的法律有哪些?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等。
  4.事故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
  答:定义:事故是职业(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突发性事件的总称,通常会使正常活动中断,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特点:(1)因果性(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缺陷);(2)必然性、偶然性和规律性;(3)潜在性、再现性;(4)可预防性.
  5.对事故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答:对事故的正确态度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常备不懈,居安思危,把工作重点放到预测、预防事故上来。
  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有哪些?
  答: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7.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分别有哪些?
  答: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为:①以不安全的方式、速度操作,如车辆超速行驶等②使用不安全的工具操作,如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铁器敲击③在不安全的位置操作,如在起重机臂下或无防护在高处作业等④在不安全的状态下操作,如在机械转动时清扫、修理、检查等⑤进行不安全的配置、混合或接触,如将两种可能发生爆炸反应的化学品混存等⑥不使用或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穿工作服没做到“三紧”、操作钻床时带手套等⑦擅自拆除安全装置或设施⑧误操作,如开错开关或阀门等。
  物的不安全状态又可分为机具、材料和环境两个方面。其主要表现如下。
  (1)机具、材料方面:①机具本身存在缺陷,如强度不够、车辆刹车不灵、“带病”运转等;②机械设备无必要的防护装置、设施,或者虽然有但不符合安全要求;③工件、材料、物品放置不当及物流方面的缺陷,如车间内外原材料运输线路混乱等;④作业方法导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如垂直、交叉作业等⑤无必要的防护器具及个人防护用品,或者虽然有但不符合合要求;⑥使用、生产具有燃爆性、毒性、放射性及腐蚀性的材料、物料,且无防护。(2)环境方面:①室外不良气候,如高温、低温、风、雨、雪等造成的不安全状态②作业场所存在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及时间、空间方面的不安全状态,如照明不良、温、湿度不当、作业空间狭窄杂乱等。
  8.四不放过原则指的是什么?
  答:“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查不清楚不放过;责任得不到追究不放过;职工受不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得不到落实不放过。
  9.危化品事故的危害有哪些?
  答:①引发火灾爆炸事故②引发急性中毒和窒息事故,并可能导致职业病导致中毒或职业病的化学物品:如铅、苯、汞、海绵、硫化氢等生产性毒物中毒,甚至致癌等③造成环境污染。如果危险化学品流失,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而影响人的健康。
  10.预防事故和职业病的对策——3E原则:
  答:工程技术(Engineering)、教育(Education)、强制(Enforcement)
  第二章
  1.危险化学品的定义是什么?
  答:危险化学品是指那些具有物理化学危险性(易燃易爆、氧化性等)、生物危险性(毒性、腐蚀性等)和环境危险性的化学物质。
  2.危险化学品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燃烧性(闪燃、着火和自燃)、爆炸性、毒性、腐蚀性、放射性。
  3.危险化学品分为哪几大类?
  答:①爆炸品②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③易燃液体④易燃固体、易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⑤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⑥毒害品⑦放射性物品⑧腐蚀品
  4.点火源分为哪几类?
  答:化学能(化合热、分解热、聚合热、明火、自燃)、电能(电阻热、电火花、电弧、静电、雷电)、
  机械能(摩擦、压缩、撞击)、光能、核能(射线)、高温表面、地热、火山爆发。
  5.化学爆炸分为哪几类?特征分别是什么?
  答:危险性化学物质的爆炸可按爆炸反应物质分为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和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简单分解爆炸:引起简单分解的爆炸物,在爆炸时并不一定发生燃烧反应,其爆炸所需要的热量是由爆炸物本身分解产生的。这类物质极不安定,受震动即可引起爆炸,非常危险。此外,还有些可爆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特别是在受压情况下,能发生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组成中含氧,爆炸时往往伴有燃烧现象,燃烧所需之氧由本身分解时产生,爆炸后往往把附近的可燃物点燃,引起大面积火灾。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所有可燃性气体、蒸气、液体雾滴及粉尘与空气(氧)的混合物发生的爆炸均属此类。这类混合物的爆炸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混合物中可燃物浓度、含氧量及点火能量等。实际上,这类爆炸就是可燃物与助燃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遇点火源发生的带有冲击力的快速燃烧。
  对外界的刺激敏感性较低,因而危险性也略低。
  第三章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安全管理
  1.什么叫爆炸极限?
  答:也称燃烧极限,是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受火源作用时即可发生爆炸或燃烧的浓度范围。用可燃气体或蒸气在混合物中的体积百分数表示,有时也用单位体积中可燃气体的质量表示。
  2.压缩气体和易燃液体可分为几类?
  答:根据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性质可分为四类:有毒气体、易燃气体、助燃气体、不燃气体。
  3.运输石油液化气的罐车发生泄漏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如何避免爆炸或燃烧事故的发生?
  泄露的原因可能有:1、石油液化气沸点很低,极易挥发出易燃蒸气。可能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剧烈碰撞其蒸气逸出。2、易燃液体受热后,本身体积要膨胀,同时其蒸气压力也随之增加,若贮存于密闭容器中,如果其膨胀压力超过容器本身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力,就会造成容器的膨胀爆裂。夏季盛装易燃液体的铁桶,如果在阳光下曝晒受热,常常会出现鼓桶或爆裂的现象,使之喷出。3、罐车输送时经常由于摩擦接触而产生静电。
  储存和运输要求:1、控制仓库温度,温度高时有降温设备。2、专库专储,不得与其它危险品混放。3、防静电、防撞击。4、严禁用木船或木底货车运输。5、禁止使用铁制工具
  4.酸类液体泄漏后如何处理?硫酸、硝酸、浓盐酸的处理有何异同?
  答:硫酸泄漏应急处理:1)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2)应急处理人员戴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3)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4)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盐酸泄漏应急处理(与硫酸相同)。
  硝酸泄露时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沙土。
  5..汽油、煤油泄漏后如何处理?二者的处理措施有何不同?
  6.氯气等有毒气体泄漏后如何处理?
  7.浓烧碱溶液的储罐泄漏如何处理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灭火方法:用水、沙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8.剧毒的氰化钾等如何管理?万一数量缺失应如何处理?
  储存和运输要求:1、不得露天存放。2、入库和运输前应严格检查包装是否完整、密封。3、做好个人防护。4、剧毒品应严格执行“五双管理制度”。5、车运、船运完毕后,要彻底清洗、消毒。
  大量泄漏的处理:1)次氯酸钠处理2)氯化亚铁或三氯化铁。
  第四章危化品管理
  1.危化品安全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答:1.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2.配备必要的熟悉安全生产管理的人员,并明确职权、责任,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3.建立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行为,使与安全生产相关的事项均有章可偱,从而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秩序。安全制度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前提条件。
  4.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素质.
  5.建立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倡导安全第一的安全价值观念,使职工既重视安全生产,又懂得如何安全进行生产,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6.进行常规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消除隐患。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7.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改善生产条件,使生产设备、作业场所、安全设施符合国家规定要求,推广应用安全防护技术,提高安全防护水平;新建生产项目,做好“三同时”工作。生产条件的安全化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物质保障。
  “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引进的建设项目,其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一般称之为“三同时”制度。
  2..制定安全制度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答:1.依法制定,结合实际2.有章可循,衔接配套(统一规范的法规体系)
  3.科学合理,切实可行4.简明扼要,清晰具体
  3.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有哪些?
  答:(1)危化品生产和储存审批制度;(2).危化品生产和储存登记注册制度;
  (3).危化品经营销售许可证制度;(4).危化品运输资质认定制度;
  (5).危化品包装物、容器专业生产企业审查和定点管理制度
  4.安全生产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答:安全生产教育的目的:使生产者具备良好的安全素质并得到不断的提高,当生产者的安全素质得到普遍,人人在思想上都重视安全生产,又懂得如何安全地进行生产时,就可以避免由于对安全的忽视或无知而生产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而导致的事故。
  5.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答:不同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大体可分为安全法制教育和安全知识技能教育两大类。
  (1)安全生产法制教育
  安全法制教育是以提高安全思想素质为目标,主要学习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生产者了解国家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熟悉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要求和工作程序,清楚自己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正确理解安全生产方针,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克服重生产、轻安全、麻痹大意、侥幸冒险等错误思想,强化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特别要认真学习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有关法规,熟悉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企业设立,改建、扩建的申报审批,生产、经营许可证申领,生产条件及安全防护,危险化学品等级、包装、储存、装卸、运输、销售,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等方面的规定。
  (2)安全生产知识技能教育
  安全知识技能教育是以提高安全技术素质为目标,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基本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包括电器安全、机械安全、防火防爆、防尘防毒)和与本企业、本岗位生产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相关的知识使生产工人了解:生产中存在和可能产生哪些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防止这些危险和有害因素造成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害的安全防护措施,能够正确处置生产中的危险有害物料,正确操作生产设备和处理故障;发生事故时能正确应变,防止自己受伤害,防止受到他人伤害和防止伤害他人。使从事生产管理的人员熟悉安全管理的方法,在各自的业务工作范围内搞好安全生产管理。
  6.安全生产教育的形式是什么?
  答:1.新工人入厂三级安全生产教育(新工人入厂后上岗前必须进行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时间不得少于40学时,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2变换工种或离岗后复工的安全生产教育。3.变动生产条件时的安全生产教育。
  7.安全生产的检查形式
  答:1.生产岗位日常检查2.安全人员日常检查3.定期综合性安全检查4.专业安全检查5.季节性安全检查
  8..危化品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答:焚烧法、中和法、分解法、吸收吸附法。
  第五章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1.危险化学品有关管理制度?
  答:1.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审批制度2.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制度3.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许可制度4、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认定制度5、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专业生产企业的审查和定点管理制度
  2..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规定的内容是什么?(综合判断题)
  •必须经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和保卫部门批准,按指定的路线和时间行驶。
  •必须由具有五万公里和三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的驾驶员驾驶,并选派熟悉危险化学品性质和有安全防护知识的人员担任押运员。
  •必须用货运汽车运输,禁止用汽车挂车及其他机动车运输。
  •车上应根据危险货物的性质配备相应的防护器材,车厢两端上方须插有危险标志。
  •应在货车排气管消音器处装设防火罩,易燃、易爆货物专用车的排气管应装在车厢前一侧,向前排气。
  •车厢周围严禁烟火。
  •装载液态和气态易燃、易爆物品的罐车,必须挂接地静电导链;装载液化气体的车辆,应有防晒措施。
  •用铁桶装一级易燃液体时,不得使用铁底板车辆。
  •装载剧毒品的车辆,用后应进行清洗、消毒。运输车、船须彻底清扫干净后,才能继续装运其它危险化学品。
  •不得与其他货物混装;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装载量不得超过货车载重量的三分之二,堆放高度不得高于车厢栏板。
  •两台以上车辆跟踪运输时,两车最小间距为50m,行驶中不得紧急制动,严禁超车。
  •中途停车应选择安全地点,停车或未卸完货物前,驾驶员和押运员不得离车。
  3..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有哪些?
  答: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个体防护和保持卫生。
  4..危险化学品的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答:焚烧法、中和法、分解法、吸收吸附法。
  5.危险化学品侵入人体的途径是?
  答:危险化学品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
  6.工业毒性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方面?
  答:刺激、过敏、窒息、麻醉和昏迷、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尘肺。窒息分单纯窒息、血液窒息和细胞内窒息。
  7.急性中毒的现场如何抢救?
  答:①救护者现场准备。救护人员在救护之前应做好自身呼吸系统皮肤的防护。如穿好防护衣,佩戴供氧式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
  ②切断毒性危险化学品来源。救护人员应迅速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在抢救抬运过程中,不能强拖硬拉以防造成外伤,使病情加重,应松开患者衣服、腰带并使其仰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保暖。救护人员进入现场后,除对中毒者进行抢救外,还应认真查看,并采取有力措施,如关闭泄漏管道阀门、堵塞设备泄漏处、停止输送物科等以切断毒性危险化学品来源。对于己经泄漏出来的有毒气体或蒸气,应迅速启动通风排毒设施或打开门窗,或者进行中和处理,降低毒性危险化学品在空气中的浓度,为抢救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③迅速脱去被毒性危险化学品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等,并用大量清水或解毒液彻底清洗被毒性危险化学品污染的皮肤。要注意防止清洗剂促进毒性危险化学品的吸收,以及清洗剂本身所致的呼吸中毒。对于黏稠毒性危险化学品,可以用大量肥皂水冲洗(敌白虫不能用碱性液冲洗),尤其要注意皮肤摺皱、毛发和指甲内的污染,对于水溶性毒性危险化学品,应先用棉絮、干布擦掉毒性危险化学品,再用清水冲洗。
  ④若毒性危险化学品经口引起急性中毒,对于非腐蚀性毒性危险化学品,应迅速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2%的碳酸氢钠溶液洗胃,然后用硫酸镁溶液导泻。对于腐蚀性毒性危险化学品,一般不宜洗胃,可用蛋清、牛奶或氢氧化铝凝胶灌服,以保护胃黏膜。
  ⑤令中毒患者呼吸氧气。若患者呼吸停止或心跳骤停,应立即施行复苏术。在采取现场抢救措施的同时,应准备车辆或担架,以便将中毒者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第六章石化系统的失控反应及预防
  1..失控反应的定义?
  答:石化系统中的失控反应是指由于正常的工艺条件失调、反应放热速度超过散热速度,导致体系热量积累、温度升高、反应速度进一步加快,蒸气压力过大或反应物料发生分解、燃烧而引起的失去控制的反应。
  2..化工生产的特点是什么?
  答:(1)生产中所涉及物料的危险性大;(2)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3)生产装置大型化;(4)生产工艺条件苛刻;(5)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
  3.化工安全生产的任务有哪些?
  答:一是在生产过程中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性危害;二是在生产过程中防范其他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装置的连续、正常运转,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
  4.导致热反应失控的原因有哪五个方面?
  答:1)反应热未能及时移出,反应物不能均匀分散和操作失误等;2)冷却剂选择不当、换热设备不能及时导出反应器中过多的热量,因器壁结垢传热效果变差,冷却剂供给设备发生故障、换热系统堵塞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反应热未能及时移出;3)停电、搅拌系统故障,桨叶损坏、转速不够、桨叶形状不当,物料粉碎度不够等则会使反应物料在器内分散不均匀,造成散热不良或局部反应过于剧烈;4)物料投放过快、催化剂加入过多,原料配比、投料次序和时间不当、冷却剂阀门开关失误;5)升温速度过快,温度、压力指示数读错、计量仪器仪表有故障等原因均可引起物料化学反应的异常。
  5.失控反应的控制措施有哪些?
  答:预防失控反应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1)改进过程提高本质安全。(2)将人为失误的可能性降到最小。(3)了解可能会引起过压并最终导致容器损坏的各种事件。(4)利用吸取的教训。(5)评估标准操作规程。(6)对员工培训和疏忽情况进行评估。(7)对防止失控反应的措施进行评估。(8)对紧急泄放系统的有效性进行评估。(9)紧急情况的处理。①停电。②停水。③停汽。(10)安全保险装置。四类:①报警信号装置。②保险装置。③安全联锁。④阻火设备。
  第七章化工职业病预防措施
  1职业病的定义?
  答:是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生产所引起的特定疾病。它与职业因素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和某些规律性。
  2.什么叫化工毒物和中毒?
  答: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它与人体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能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甚至影响生命,这种物质叫做毒物。这些物质如果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副产品、产品或废弃物,均称为化工毒物。毒物引起人体的病变叫中毒。(急性、亚急性、慢性中毒三种)
  3怎样预防职业病(哪些方面的措施)?在组织管理措施中应从哪三方面加强管理?
  答:1.组织管理措施2.科学技术措施3.卫生保健措施4.个体防护措施
  在组织管理措施中应从以下三方面加强管理:1.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2.自觉接受安全卫生教育3.持安全作业证上岗
  4.能引起化学烧伤的常见物质有哪四类?
  答:(1)酸性物质(2)碱性物质(3)金属、类金属化合物(4)有机化合物
  5.常见的物理性有害因素有哪些?
  答:高温、噪声、振动、放射线。
  由于噪声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空气动力噪声、机械噪声和电磁噪声三类。
  振动的特性由三个要素表示:振幅、周期、频率。
  放射线有α、β、γ三种。
  第八章化学危险品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2.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有那些?中毒的类型有哪些?
  答:1)呼吸道2)皮肤3)消化道。急性,慢性(Pb)和亚急性中毒,如SO2和Hg。
  3.工业毒物对人体有那些危害?
  答:刺激、过敏、窒息、麻醉和昏迷、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尘肺。
  5、按照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将爆炸分为哪三类?
  答:(1)物理爆炸:这类爆炸一般是由于容器内气体压力升高超过容器所能承受的压力,致使容器破裂所形成的。如锅炉、高压气瓶及其他压力容器、轮胎爆炸等。
  (2)化学爆炸:物质发生高速放热化学反应,导致爆炸,主要化学反应有两类:一类是某些物质(如乙烯、环氧乙烷等分解性气体或某些炸药的分解爆炸;另一类为可燃物与氧化剂急剧的氧化反应,如炸药爆炸,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爆炸等后一类爆炸引起的事故,应属防范重点。
  (3)原子爆炸(核爆炸):某些物质的原子核发生裂变反应,瞬间放出巨大能量而形成的爆炸。如原子弹爆炸是铀-235或钚-239的裂变反应,由较重的核分裂成较轻的原子核放出巨大核能(1克铀-235完全裂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万吨梯恩梯炸药爆炸能量)。
  7.什么是自燃物品?
  答: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物理、化学或生物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如:黄磷、含硝煤、堆积的浸油物、赛璐珞、硝化棉、金属硫化物、堆积植物等都是常见的自燃物品。
  8.什么是腐蚀品?
  答: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毫米的固体或液体。
  13.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仓库的保管人员要做到“一日三查”,“一日三查”的内容是什么?
  答: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仓库的保管人员“一日三查”,即上班后、当班中、下班前检查,查码垛是否牢固,查包装是否渗漏,电源是否安全,查库内温度,在雨雪天查是否有雨雪进入库房等。
  18.化学品罐区为什么要设防火堤?
  答:防火堤或围堤是阻止着火油品外溢,缩小灾害范围和回收部分跑冒油品的有效设施。如果发生坍塌、孔洞和裂缝、枯草不及时清除,都会对安全构成威胁
  20.为什么要经常检查贮罐的防雷设施和接地?
  答: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如果发生断裂、松脱,就影响雷电通路;接地电阻增大,影响雷电流散,在雷雨季节就易受雷击,引起着火事故。
  30.为什么说防火防爆是气焊与气割安全工作的重点?
  答:1)气焊与气割所应用的介质如电石、乙炔等的燃爆危险性都很大,而且同时存在氧气,一旦遇到火源,很容易发生燃烧爆炸。
  2)乙炔发生器是容易发生着火爆炸的设备。一旦发生回火,乙炔胶管和氧气胶管也可能发生着火爆炸。
  3)在存在可燃爆炸性混合气体和其他易燃物的场所,气焊火眼及气焊时产生的火星、熔珠和熔渣都有可能成为火灾爆炸事故的点火源。乙炔-氧气火焰温度为℃,较大的熔珠和熔渣能飞溅到距操作点5米以外的地方,如遇到可燃爆炸性混合气体或可燃易燃物品,就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所以说,火灾和爆炸是气焊的主要危险,防火防爆是气焊与气割安全工作的重点。
  33.安全阀的作用是什么?分为哪几种?
  答:安全阀是为了防止设备和容器内异常状况下压力过高引起爆炸而设置的安全装置。当设备内压力超高时,安全阀自动开启,待压力降至安全范围时再自动关闭,防止设备因压力过高而发生爆炸。一般安全阀定压力操作压力的1.05~1.10倍。
  安全阀按其结构和作用原理分为重力式、杠杆式、弹簧式等。工作温度高而压力不太高时选用杠杆式较合适;高压设备宜选用弹簧式;一般常用的是弹簧式安全阀。
头 条评 论推 荐
博 客论 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危险化学品押运员考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