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员工离职原因总想离开公司?

    虽然说现在跳槽司空见惯,但并不代表我们可以任性盲目跳槽。跳槽前有必要想清楚三大问题。

    跳槽理由千万条,最终的目的都差不多,可以总结为:改变现有的糟糕状况或是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当我们想要跳槽时,先自问一下,催动自己跳槽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原因是否在跳槽之后的新公司也会高概率发生?如果是,那么会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还是跳槽吗?显然,如果为了逃避当下的问题而跳槽,那么吃亏的只会是自己。

    网友自述:其实我一直是一个按部就班的人。但是工作两年后,突然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毕业后就被安排在一家国企工作,虽然工作轻松,但是每天的生活比较枯燥单调,还要看领导脸色,真的太压抑了,所以我跳槽了。

    分析:大家判断一下,如果跳槽的话,当事人的情况是否就会改善?下一份工作是否会再次遇上这样的问题?
    初入职场都会有适应的问题,无论是在国企、外企、民企都不可避免。从职业生涯的角度来看,这不是跳槽就能解决的。所以这位网友可以进行一些职业分析和定位,去发掘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工作,之后去参加一些与之相近的职业培训,用来判断自己的职业规划是否合理,确定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之后,再去考虑是否应该跳槽。

    从锦囊君的角度看,工作很轻松也不是一件坏事。可以继续做这份工作,至少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在职业外参加一些培训,或者混混其他职业圈的聚会,了解更多的职业可能,这期间确定自己下阶段的职业方向,提升能力,做好准备再跳槽。

    网友自述:当年招我进来,带我入行的副总裁跳槽了,新调来的领导入职一周后就把我们整个团队的人员转给下边的一个总监。可这个总监也不想接我们这一块的工作,他心烦时就挑我们的毛病,整天对着我们抱怨,还恶言相对。现在,我的心都凉了,原先的晋升计划也化为泡影,冲动之下就跳槽了。

    分析:上司离职是不是也要离职?我们为何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上司走了确实可能会打乱你原先的工作计划,但这说不定这也是你另外一次机会呢?
    我们知道,在职场上有两点一定不能弄错,一个是跟对人,还有一个就是做对事。所谓跟对人就是要有好的职场前辈来带你,那这个前辈不一定就是上司,也有可能是老员工;而做对事就是要明白公司的战略重点和业务重点。在核心部门工作,部门受重视你自然也会受重视,水涨船高。回到这个案例来看,要不要因为上司走而跳槽其实取决于你在这个平台上还有没有对的人可以跟、有没有机会可以做对的事情。如果跳槽,跳出去有更好的人带你吗?能去核心的有发展的部门吗?如果这些答案都不明朗,那么请三思而后行。

    锦囊君整理了一些可以跳槽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8种,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人际关系包括与上司的关系不可调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跳槽来暂时解决自己的困境,但之后一定需要反省造成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增强自身的人际沟通及处理的能力,进而避免在下一个公司发生同样的情况。

    说完跳槽原因,再来说说跳槽的方向,到底该跳向哪里?
    这又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很多求职者为了急于离开当下的困境,“病急乱投医”地跳到新的公司,干上几个月后却发觉这份新工作也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又想着跳槽。这就是跳槽方向不明造成的结果。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跳槽有方向呢?这里我们不得不强调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个人职业规划。有了规划才能不被眼前的“好处”所干扰,才能不畏眼前的困难,意志坚定地走适合自己的路。个人职业自我规划大致可以分成四步:
    认清自己包括:自己的性格是什么样的,自己的兴趣什么,自己的优缺点是什么,从而推演出自己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想清楚自己未来想要变成什么样的人时,才能进一步确定做什么职业才能达成。有的人渴望能够分担和减轻他人的苦难,可以选择一些被需要感强的职业,如心理医生、护士。有的人渴望追求客观世界的真理,可以选择从事科学研究方面的工作。
    通常我们会强调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先确定人生目标(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再确定职业目标,因为兴趣是一种重要的内在激励源。如果一个人选择某种工作是因为他喜欢这份工作的内容,喜欢这种工作方式,就不会因为外部的一些变化而轻易改变,也会降低频繁跳槽的可能性。
  
第三步:剖析当下面临的问题,确定自己能做什么?
    职业目标确定后,就要进入计划制定阶段。在做决定时,应充分考虑自己面对的问题,看到自己的选择范围,不被一时一事所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职业生涯的选择。这时应考虑的问题是:①我的计划是什么?②实施计划时会面临什么问题?③当下可以做些什么?
    比如短期(1年)目标是什么,中期(3年)目标是什么,长远(5年以上)目标是什么。做好这个“切割”工作的前提是个人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在每个阶段小目标的达成中,要把小目标与具体的职位(工作)绑定,这样就可以知道自己到底该不该转行,要不要跳槽了。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职业目标的达成是一个循序修正的过程,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及行业、职业的变化而做出一些修正,但修正的前提是自己清楚需要做哪些变化,而不是无目的或是只为当下利益而做的修改。如果自己定立的目标需要频繁改动,就需要回到源头检查自己目标设立是否有问题。

    有了跳槽方向后,跳槽前我们还差最后一件事:确定最佳跳槽时机

    有了跳槽的打算和方向,但很多情况下,我们还是会觉得时机未到,那么到底什么时间跳槽才是最合适的呢?锦囊君在此给出如下建议:
    在你“最值钱”的时候跳槽,最容易跳出高薪。如果处于工作的低谷期,或者遇到了挫折后再打算离开,而下一份工作在某方面正好弥补了现有工作的缺憾,那么这份弥补会被下意识地不成比例地放大,导致对新公司的整体判断出现偏差。
    你所在公司的前景好坏,对你的身价有着重大影响。你从哪家公司来,是新东家判断你身价的依据之一。
    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在上升发展时期。锦囊君建议可以抓住下面这四个信号:①公司领头人的言行;②公司员工的状态;③公司业务发展的变化;④公司招人的速度。
    如果是转行,最好挑行业发展的初期加入。因为一个行业发展的初期一定会需要大量的人才,而学校或是相关机构的培养还没有跟上,所以企业选人相对会比较宽松,同时给出的薪资也很有竞争力。
    正好在这个点,遇上了对的职位,这当然是最佳时机了。(完)

不少HR想不通为什么公司老板宁愿高薪聘请新员工,也不愿意加薪留住老员工?在率颇高的现代社会了解一下老板思维,或许你将能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别样思路:

首先各种岗位的工资水平趋于稳定,工资水平不会有太大浮动,然后一个公司那么多人,涨个别的几个人是非常难的,就像今年我厂里大部分人涨100,有2个开口要涨300的我让他们离职,不过最后都留下来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同样的工作,我这里算是比较高的了。

因为我要考虑大局,这个世界很奇怪的,每个岗位都觉得自己是最累的,他的工资绝不能比别人低,所以如果你给个别几个人加300而给其他人加100,基本上每个加100的都会有意见,而且你别小看100块,一年就是1200,30多人就是3万多了。 

我去年因为原材料大涨价的事情,基本没赚钱,这几年竞争越来越大,其实是越赚越少了,我其实有把厂卖掉的想法,因为卖厂所得的利息加上我如果去给别人当主管什么的,说不定比我现在赚的多还轻松。

还有就是这个岗位工资水平就是这样了,工资到位了其实普通岗位招人挺好招的,所以很多时候不给老员工加工资是因为你牛气,你走了,我能分分钟招个人顶替你,在我眼里其实你干的并没那么的好。

一旦给老员工加薪,就会引起大规模的老员工加薪问题,但是新员工则不会有这类问题。别以为员工一句“不加薪我就辞职”就把老板吓住了。

我想这个问题有发言权,自己是个不大不小的老板。我有一个主管在我这里做了两年了,从开始的月薪7500到现在的9500,月月加100,因为他是公司的骨干,只要他能为公司创造效益别说每月100就是1000我也愿意,商人就是以利益为根本,在百万的利益面前为了千把块钱不值得。

但是今年和我说要是不给他工资15000外加一辆汽车,他就跳槽挖走我的客户外加商业一些机密的东西,我就直接发飙,倒不是为了他的利益发飙,而是他威胁我,这是任何老板所不能容忍的。而我当场炒了他,幸好当时他入职的时候签了保密协议,另外我办公室有摄像头,而后直接报警,算是完美解决! 

今年重新找的主管,我问他想要多少,他说7000,我直接给他8000。两个月的效益呈几何倍增长,工作认真负责,脑子聪明,我给他说到六月份给他买辆车,人家还不要,说没有为公司做很多的贡献!就这员工你说谁会撵走?我敢打赌,这个主管早晚会成大事!

做老板的都会看清自己的员工为公司做了什么,和做人一样,要看清自己的位置,想法要长远。

以离职为要挟的涨薪手段已经喜闻乐见,但泄露商业机密这种缺德的事儿就不要做了,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总结以上两位老板的口述内容,公司宁愿高薪招新人,也不愿加薪留老员工的原因大致为以下五种:

原因一:怕引起大规模的老员工加薪问题

因为一旦给老员工加薪的话,就会引起大规模的老员工加薪问题,但是新员工则不会有这类问题。

若员工一句“不加薪我就辞职”就把老板吓住了,那老板以后怎么带team?

如果不是从引入新的管理理念方面考虑,这是一个平衡问题、利弊问题或者说是博弈问题。招新员工对企业的负面影响要小;如老员工竞争激烈,名额有限,可能引起不公平,对企业稳定造成影响。老板只能退而招新人。

原因二:对未知人才报以略高期望值

从雇主的角度来看,人对于未知的东西总是要报以略高的期望的,比如一个新人的能力可能在80-120之间,一般雇主会倾向于按照110左右来评估,再加上投简历面试的时候雇员多半会包装自己,所以新人往往会得到更高的评价。

对雇主来说,老人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公司来说不是什么秘密,而新人掌握的那些“秘技”才是雇主垂延欲滴的。

原因三:招聘一个新人比重新调整薪资规则容易

有的公司在薪酬方面规则限制,若是变更会非常麻烦。而这个时候可能重新招聘一个人比重新调整薪资规则要容易些。对于在某些方面特别重要的人,可能会特别沟通协调一下,而除此之外的员工可能需要从长计议了。

原因四:老员工是可替代的

这又得扯到老员工的不可替代性,公司之所以宁愿花更高价钱招新人,这代表老员工是可替代的,公司无所谓你走不走。一旦老员工具有不可替代性,公司就会考虑到他的作用,当然也就会考虑到加薪问题的。

原因五:职场上的鲶鱼效应

很多企业宁愿老员工离职也不加薪,却高薪请新员工?这就是职场上的鲶鱼效应,一些高层领导认为一个企业,老员工好比沙丁鱼,虽然忠诚,但日渐安稳,失去斗志;这时候,就需要鲶鱼,也就是新员工的刺激,激发老员工的创造力和拼博力。所以一些公司会觉得新员工比较有冲劲,从而愿意去尝试吸取外来“新鲜的血液”。

如果你已经在公司呆了很多年,但工资始终没涨。多次申请领导也不同意给你涨薪的话,很有可能是你的工作价值没有达到老板的预期,也可能是公司总体薪酬偏低,是前者的话你还是先努力提升自我能力,用优秀的工作业绩证明你的价值为好,若是后者的话建议你离职换个公司。

对于公司HR来说,薪水制度只要设置的科学、合理,就不会怕给某个员工涨薪,引起大规模的老员工加薪问题。此外,在每个公司里的老员工中,都存在有老黄牛、老油条、老无能,也有被隐藏的金子。

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能够甄别员工能力的模型和机制存在。如果有这样的模型和机制存在,能做到给能干的老员工规划良好的职业前途和升职加薪的路径,那么一些无能的老员工该让走就行了。这样不管是给谁涨薪,给谁不涨薪,起码大家都心服口服,无话可说。

入职两个月,我感觉受够了各个老员工的冷漠,已读不回,不耐烦,背锅。

为什么老员工会这样……难道不都是从新人开始的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员工离职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