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最幸福的5句话和最痛苦的五句话种痛苦,你有几种?

想买的东西价格让你不忍再看第二眼;攒了很久的钱才够买那件心水的东西,结果跑过去发现它涨价了;因为提前把生活费拿来买了件新衣服,结果你要吃泡面吃上俩月……以为过几年情况会好些?工作了,涨薪了,可是自己却仍然是月光族,应付人情都不够……这样的情况,也许将困扰你一辈子,你这辈子到底是有多缺钱啊?!

1.你总会幻想着等自己有钱了之后的样子吗?

2.读书时代,你兼职的目的纯粹是为了想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3.你是一个会提前消费的人吗?

4.如果你现在有信用卡,你每月还贷的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是吗?

5.你会因为一份你觉得的真正的爱情丢掉你超级喜欢的工作吗?

6.读书的时候,你每个月的生活费会有所节余吗?

7.你觉得即使你人到中年了,仍然会是一个穷鬼吗?

8.你经常呆的圈子,里面的人独你是最穷的吗?

9.你常常因为没有钱,而为了买心爱的东西而节衣缩食吗?

10.你自认为很有节约的一套方法?

11.如果让你记生活支出账,你会精确到角吗?

12.即使没有钱了,你会借钱来给妈妈庆生吗?

13.结婚之后,你一定会有自己的小金库吗?

14.你觉得给你招来金钱好运的颜色会是什么?

15.你觉得凭借自己个人的努力,一定也可以过得很幸福?

16.平常有收藏东西的喜好吗?

17.你认识几种货币?

18.在金器、玉器、钻石三类首饰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19.如果你拥有一栋乡村别墅,你最希望家门口有什么?

20.相对于过去迷茫的日子,你现在?

信心十足地觉得自己会有美好生活——A

有的人是赚了一笔,马上又会被用出去,因此他们会觉得自己非常缺钱。而对你来说,你是反其道而行之,即自己花掉一笔钱,马上又会有一笔钱进你的口袋。可尽管如此,颇有几分招财童子财运的你,事实上也会有缺钱的时候。不过你的缺钱的感觉并不会一直成为困扰你的事情,而是在人生某几个特别阶段,你会觉得特别缺钱,比如结婚置业,进行一些小孩的智力投资等等。只要过了这几个时期,一般情况下,你是不大缺钱的。

对你来说,自己花有时候花钱没有节制,以及经常买一些不必要的东西,会导致你钱不够用。不过这仅限于你年轻的时候,等你成家之后,这样的情况会有所改善,毕竟成熟之后,会懂得去去学习如何节约,如何开源节流,如何理财,如何让钱生钱,如何让自己远离缺钱的“杯具”。虽然说在这个过程中并不会立竿见影,但是久而久之,你也会有一小笔钱让你衣食无忧了。只是如果你想要过上层次的生活,那么可能你就十分缺钱了。

对于你这种潇洒随性的个性的人来说,大概自己的钱就如同自己的心情一样,变来变去,一下子阳光万丈,一下子阴雨连绵,你的钱包一下子鼓鼓的,一下子也瘪瘪的。对于钱财没有保障的你来说,缺钱的感觉并不会有太过于强烈,大概是因为你并不看中钱这样的俗物。不过,当你喜欢的人,在乎的人,想要守护的人缺钱的时候,你会对金钱的欲望会相当深。大概你会努力赚钱,也只是想为了爱的人幸福吧。

有的人与金钱的缘分很浅,但他会穷则思变,生财有道。有的人仿佛是财神爷眷顾着的宠人,他们从来就不用担心没有钱花。而你与钱财的缘分适中,一般般,过得去,用句最土的话来说,就是既发不了财,也饿不死。可尽管如此,大概在你觉得开心就好的日子里,并不会觉得钱财是多么重要的东西,可是也的确,没有钱寸步难行,因此知足常乐的你,会常常感觉到自己非常地缺钱。

对于一个千年缺金,万年缺钱的人来说,你的财路并不是不广,你也并不是不懂得赚钱,但是奇特的是,即使你赚了很多的钱,你也总是觉得生活之中反而处处需要金钱,并且还处处捉襟现肘。你的人生仿佛就是为了一个又一个的吸金黑洞存在的,即使今天赚了钱,明天马上会有需要你花钱的地方出现。为什么自己的人生这么悲惨?!大概是因为,你实在是一个不是麻木和冷漠的人,所以愿意把钱都花出去,买你爱的人的笑容吧。

『此★文为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温馨提醒:请仔细核对内容中的信息,提高防范意识,谨防电信诈骗、高利贷等陷阱,避免上当受骗。

别人对你好一分,就想回报十分;
在感情中患得患失,总觉得对方不够爱自己;
害怕孤独,但又常常封闭自己,不爱和别人打交道......
如果你有以上表现,很有可能你是“缺爱体质”。
缺爱体质的人,他们渴望爱,却又不敢爱,内心缺乏足够的安全感。
长期缺爱的人,往往表现出以下五种特征,心姐希望你一个都没有。
来源丨简易心理学(xinli01)
缺爱的人,可能上一秒还开开心心,下一秒就心情郁闷,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发脾气,让人捉摸不透。
有时他们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但情绪又不受控制,很容易被周围的人或事影响。
这时候,身边人的态度最能体现真心,包容代表爱,忽视代表不爱。
“越缺爱的人,越会陷入这种逻辑——我要呈现我最差最烂的一面,你还爱我,那才证明你爱我。”
为了填补内心缺失的爱,证明自己是无条件被接纳和认可的,才会肆意暴露自己的不好。
倘若受到忽视和冷落,就会愈发陷入情绪崩溃中,认定自己不配拥有爱,没有人在意,也没有人理解。
这种负面情绪会积压在心里,再通过更多的小事爆发出来。
对待缺爱的人,多一分包容,少一分埋怨,才能给足他们安全感,安抚他们脆弱的心。
过度敏感,总是患得患失
一个人越是缺什么,就越在意什么。
缺爱的人,稍微得到别人一点点爱,就会倍加珍惜,因为他们太害怕失去了。
这种焦虑,让他们在感情中总是过度解读对方的行为。
可能只是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句随口说的话,就能让缺爱的人辗转反侧难眠。
心姐的粉丝丽丽,最近和男友闹得很不愉快。
刚恋爱时,男友时常秒回她的微信,不论去哪里、做什么事,都会向她报备。
但是最近,男友因为工作繁忙,所以有几条消息没办法及时回复。
患得患失的丽丽,就因为男友比平时晚了一两分钟回复,开启了夺命连环问:
你在哪?在干嘛?怎么不回我的微信?
男友耐心解释道,最近手头工作多,不能及时看手机。
丽丽还是很不安心,她开始怀疑这段感情是不是出问题了,不停地问男友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不愿搭理她......
心姐想说,丽丽就是一个典型的“缺爱”的人。
时间久了,不仅自己会觉得心力交瘁,对方也会在这样的压迫下想要逃离。
可失去之后,缺爱的人会更加陷入自我怀疑,觉得自己不敢爱,也不会爱。
容易感动,总想回报他人
长期缺爱的人,一旦得到爱,就会觉得受宠若惊。
会把这份爱当做一种负担,不及时偿还,内心就有一种亏欠感。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话题:“缺爱的人都有哪些表现?”
有一位答主分享了关于前女友的经历:
“我们不像是在谈恋爱,像是在等价交易。
我送她礼物,她每次都会回一份礼物给我,价格相近,甚至会更贵一些,生怕亏欠我一点。
当我陪着她的时候,她会觉得无所适从,会和我说,你真的不用这样一直陪我,我一个人也 OK 的。”
这是一个内心缺爱的女孩,稍微有人对她好一点,她就被打动,想用更多的付出来回报对方。
马东曾在奇葩说里讲过这样一句话:心里很苦的人,只要一丝丝甜就能填满。
内心缺爱的人,通常更容易知足,得到一丝温暖,就会感到幸福和快乐。
善解人意的他们,更懂得换位思考,但有时会过度替别人着想,让人无奈又心疼。
自我封闭,习惯独来独往
多数成年人的缺爱,寻其本源,缺的并非是同龄人的爱,而是父母的爱。
缺爱的人,大多在小时候得不到父母的关注,时间久了,就习惯待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他们极度渴望爱,却又害怕自己付出真心后会被辜负,所以选择把自己的心封锁起来。
就像电视剧《想见你》里面的陈韵如,从小生活在不幸福的家庭里,父母常年吵架,还重男轻女,所以她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爱。
她在日记本里倾诉心事,表达自己渴望爱和关怀,渴望有人能够走进她的内心。
但在生活中,她又少言寡语,疏远身边的同学,对谁都爱搭不理。
对同学莫俊杰的关注和示好,她不知该如何回应。
一边渴望爱,一边又从心底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不敢打开自己的心。
缺爱的人,总是用坚硬的外壳把自己包裹起来,让人觉得难以亲近。
所有的负面情绪,他们都会藏在心里,独自消化,没有人能够倾听他们,理解他们。
常常觉得孤立无援,凡事只能靠自己,明明有些事情自己做不到,也不愿寻求帮助。
小说《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中,松子是一个害怕被讨厌、被抛弃的人。
她习惯了讨好和付出,只要遇到对她示爱的男人,她就愿意付出全部的真心。
她拼命抓住仅有的一点爱,为此不惜让自己变得卑微和低贱,只求对方不要离开她。
她一生中遇到过五个男人,每一个都让她倾尽所有,换来的却是家暴、妒忌、背叛,甚至牢狱之灾。
即便如此,她也从没有放弃追寻爱,为了得到对方不离不弃的陪伴,她无底线地包容每一个伤害过她的男人,却一次次地被辜负。
不曾被爱眷顾的松子,可怜又可悲。
长期缺爱的人,在感情中总是无条件付出自己的全部,包容另一半的所有缺点,受了委屈也不吭一声。
相比委屈,他们更不能接受孤独的自己,不能接受没有爱的人生。
缺爱的人,缺的不仅仅是爱,更是自我。
他们总是一边寻找爱,一边又无法从心底真正地肯定自己。
不过,生命中有很多美好可以弥补这份缺失,培养一个兴趣、拥有一份事业,都能让自己收获充实的人生。
最重要的是,越是缺爱的时候,越要学会爱自己。
当你变得足够有底气,浑身散发光芒的时候,爱就会在不经意间向你靠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毒品严重的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破坏社会的安定和谐;阻碍经济的正常发展。对于我们聋生来说开展此方面知识的宣传是当务之急。

结合学校 “自信·责任·感恩”为导向的聋校生命成长体验活动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为目标开展本次活动。希望聋生通过活动能更好地了解、认识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乃至民族、国家的危害,

1.学生能了解当今主要的毒品种类、名称和外观,能适当识别毒品,并了解不同毒品对人造成的各种不同的危害;

2.学生了解一些毒犯诱惑青少年吸毒的常见手法,学会拒绝毒品诱惑的基本技能,能够保护自己不受毒品侵害,懂得拒绝毒品需要从自己做起。

3.通过参观学生能懂得从自身做起,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增强自信自立,知恩感恩,尽责担责意识。

4、认真参与活动,按照要求完成布置的任务(任务单、电子小报)

活动时间: 2017年5月18日(周四)上午(暂定)

活动对象:六~九年级学生以及各班班主任等

活动地点:上海市闸北区汉中路188号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四楼

1、前期联系:联系、预约讲解(张老师)

2、前期教育:(六-九年级班主任)

(1)上网了解禁毒馆,组织交流,明确本次活动目的并完成问答题

(2)做好外出活动礼仪、安全教育工作

(1)负责老师熟悉纪念馆找好安全出口,以防万一。

(2)遇到突发事件请紧急通知活动负责人,启动应急预案。如遇师生受伤等情况,请各组负责老师带领前往就近市级医院就诊。

(3)活动结束清点人数,有序离开。

4、申请、协调校车(学生22人+老师6人,共计28人)(彭晨炜)

或申领交通卡(11张)(大队辅导员、年级组长)

(8:15全体师生出发参观——10:45左右集合返校)

这次活动我觉得孩子们还是看得很仔细的。在活动前的教育大家通过任务单已经了解了些毒品知识,这批学生对于参观还是很期待的。

禁毒馆改建过了,感觉每个展区主题更明确,对于我们来说主题清晰了解到每个展区讲什么这点很重要。讲解员和彭老师手语翻译也很到位,因为看懂所以饶有兴趣。展馆里还有影像资料,互动活动这也增添了孩子们的参观兴趣。在看看,玩玩过程中,学生收获不少。

学生参观过程中非常积极,由于是第一次参观此内容,学生很感兴趣。写了许多感想!参观结束都明白不能碰毒品,不能吸毒品,不嫩更随便吃别人给的东西。后期他们制作的电子小报,还画了画。我觉得这次参观一定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一辈子不碰毒品就是这次活动的目的。

上海市禁毒科普教育馆原名。原馆于20036月建成,开馆12年间,共接待观众113万余人次(其中在校中小学生88万余人次),在全国同类馆中名列前茅,先后被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市教委命名为"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上海市中小学社会实践认证工作试点单位",连续5年被市禁毒委、市人事局授予"禁毒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在禁毒宣传教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鉴于原馆投入不足、展示手段单一、内容相对陈旧,且大部分设备进入维修高峰期,为增加科技含量,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扩大禁毒教育效果,市禁毒委联合市科委对原馆进行了改造、提升,同时更名为上海市禁毒科普教育馆。

提升后的上海市禁毒科普教育馆,以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以提高观众对毒品及其严重危害的认识、增强防范毒品的意识和能力为主要内容,设置了5个单元、7个展区,分为(青春有悔)、第一单元(辨识毒品,主题为"毒品就在你我身边")、第二单元(毒品危害,主题为"毒品是罪恶之源")、第三单元(禁毒斗争,主题为"禁毒关乎民族存亡")、第四单元(戒毒康复,主题为"戒毒是唯一出路")、第五单元(防毒拒毒,主题为"千万不要吸第一口")、尾厅(禁毒有我)

结合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在陈列展示上力求取得三个方面的效果:一是用客观、平实的语言文字,传递信息、启发思考,尽可能减少恐吓式的说教;二是用数字媒体、互动参与等手段,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和触觉来接受信息,尽可能减少图文展示的单调呆板;三是用仿真场景、故事演绎、形象对比的方法,说事明理、强化主题,尽可能减少枯燥的照片加说明。全馆主题展项20个,采用多媒体方式演绎的15个、占70%;展品30件;图文展板186块、图片400余幅、说明文字2万余字。

展馆通过大量的案例剖析及调研材料,运用现代展示手段和传媒技术,结合实物陈列、影视播映、图片展示、漫画表现、互动参与等,寓严肃的禁毒教育主题于生动的展示体验之中。同时,也警示我们每一个参观者: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青少年禁毒知识问答(25问)

毒品是指鸦片、每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⑴具有依赖性 ⑵具有危害性 ⑶具有非法性 ⑷具有耐受性

3.毒品与药品有什么区别?

毒品与药品,往往具有双重的属性:

⑴合理用于医辽目的、用以为病人解除病痛的就是药品;反之,滥用的就是毒品。

⑵药品是出于医疗的需要,具有医疗价值;而毒品本身不具有药用价值,不是出于医疗目的而生产或使用。

⑶“药品”和“毒品”具有双重性质,违背法律规定生产、使用的药品就是毒品,法律规定范围之内的就是药品。

4.世界“三大毒源地”是指哪些地方?

世界上毒品种植和生产主要集中在三个地区。“金三角”和“金新月”主要生产鸦,分别地处东南亚和西南亚。“银三角”主产可卡因,地处南美地区。

5.中国第一个禁烟法是什么时候颁布的?

清初时期,吸食鸦的人数逐渐增多,特别是吸食的官吏大量增加。1729年,清雍政皇帝颁布禁烟法,规定“不准销售鸦片,违禁者枷号一月,发配充军,私开烟馆者,首犯杖壹百,流放边疆。地方官员和海关如有不切实履行职责,纵容私运者,必严处罚,不得宽贷”。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禁烟法。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事罚处罚的犯罪行为。

7.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规定的?

⑴已满16岁的人实施毒品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⑶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毒品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8.什么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是指明知是毒品而故意违反禁毒管制法规,进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的行为。

9.什么是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未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私自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行为。

10.我国有关禁毒的行政法规主要有哪些?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1984年9月20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了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实行特殊管理办法。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1986年公布、199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对吸食鸦、注射吗啡、种植罂粟等到毒品原植物等予以处罚。

⑶《麻醉药品管理办法》。1987年11月28日,国务院发布《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对我国麻醉药品的种植、生产、供应、运输、进出口、使用的管理作了严格的规定。同时还规定了违反该法的处罚措施。

⑷《精神药品管理办法》。1988年1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对我国精神药品的种植、生产、供应、运输、进出口、使用的管理作了严格的规定。同时还规定了违反该法的处罚措施。

⑸《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有很多条款内容涉及禁毒的行政处罚问题。规定对吸食、注射毒品的,由公安机关处15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者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并没收毒品和吸食、注射器具。

⑹《强制戒毒办法》。1995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强制戒毒办法》,是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制定的一项重要的禁毒行政法规,对我国依法开展禁吸戒毒工作,教育和帮助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戒除毒瘾,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11.毒品违法行为主要包括哪些?

⑴非法持有毒品的违法行为;

⑵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违法行为;

⑶吸食、注射毒品的违法行为;

⑷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的违法行为;

吸毒,就是非法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13.吸毒的方式有哪些?

吸食毒品的方式主要有:烟吸、烫吸、鼻嗅、口服、注射五种常见方式。

14.吸毒会对身体造成哪些损害?

吸毒严重损害人的身体健康,造成:

⑶损害免疫系统,引起许多疾病的传播和感染。

⑹影响生育,吸毒孕妇分娩婴儿死亡率高。

⑺引发多种精神病症状。

15.在我国为什么说吸毒已成艾滋病毒传播的主要渠道?

艾滋病问题愈来愈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而导致艾滋病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元凶就是吸毒。

16.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传播主要有哪些特点?

⑶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流行的潜在威胁巨大。

⑷滥用苯丙胺类毒品有可能成为间接传播艾滋病的途径。

17.吸毒对个人有哪些危害?

18.吸毒对家庭有什么危害?

吸毒对家庭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再次,危害孩子的健康成长。

19.吸毒对国家和社会有哪些危害?

吸毒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危害主要有:

⑴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的发展。

20.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只要做到以下几条,青少年就能有效地防止吸毒:

⑴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找刺激,赶时髦;

⑶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⑷不结交有吸、贩毒行为的人。

⑸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⑹即使自己在不知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吸第三次。

21.我国的禁毒方针是什么?

我国的禁毒方针是: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

22.“四禁并举”是指哪“四禁”

“四禁并举”中的“四禁”是指:禁吸、禁贩、禁种、禁制。

23.人类社会的三大公害指的是哪三大公害?

毒品问题、艾滋病和恐怖活动并称为人类社会的三大公害。

24.哪一天是国际禁毒日?

  每一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25.禁毒的危害要“四知道”

危害个人、危害家庭、危害社会、危害国家。

 ——中学组参观“禁毒馆”活动任务单

1、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规定的?

⑴已满16岁的人实施毒品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⑶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毒品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2.什么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是指明知是毒品而故意违反禁毒管制法规,进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的行为。

3.毒品违法行为主要包括哪些?

⑴非法持有毒品的违法行为;

⑵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违法行为;

⑶吸食、注射毒品的违法行为;

⑷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的违法行为;

4.吸毒会对身体造成哪些损害?

吸毒严重损害人的身体健康,造成:

⑷损伤血管。    ⑸损害神经系统。  ⑹影响生育,吸毒孕妇分娩婴儿死亡率高。

5.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传播主要有哪些特点?

⑶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流行的潜在威胁巨大。

⑷滥用苯丙胺类毒品有可能成为间接传播艾滋病的途径。

7.吸毒对国家和社会有哪些危害?

吸毒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危害主要有:

⑴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的发展。

8.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只要做到以下几条,青少年就能有效地防止吸毒:

  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找刺激,赶时髦;

⑶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⑷不结交有吸、贩毒行为的人。

⑸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⑹即使自己在不知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吸第三次。

三、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用几句话写一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手五天很痛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