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大学一年培养多少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21世纪全球人才争夺战正在升级-全球人才争夺战 人才缺口 人才质量 人才创新 人才培养 人才管理 人才竞争 静冈大学 双元制 人才中介-东方财经-东方网
滚动新闻:
>>>>>>正文
保护视力色:
21世纪全球人才争夺战正在升级
来源:经济参考报 选稿:实习生 吕欢
  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世界
  编者按:目前,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正在全球掀起。无论是美日德等发达国家,还是巴西等新兴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把人才培养上升为立国战略,靠人才创新打造国家“软实力”,力争在科技、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成为新的世界领头羊。
  网罗全球精英为我所用
  美国多年来一直实施人才立国战略,大力培养本国人才,设法引进和留住外来人才,合理、高效使用人才。美国的经济、科技和军事等诸多方面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行之有效的人才战略。
  大力培养本国人才
  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并进
  美国历届政府均视教育为立国之本和人才培养的关键,并把发展教育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相继通过了《国防教育法》《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为21世纪而教育美国人》、《美国为21世纪而准备教师》等法案和报告,极力呼吁为未来准备高素质的人才资源。
  美国的全民教育投资每年的增额都在几百亿美元以上,用于对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扩建,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增加招生数量。
  美国还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早在1963年就颁布了《职业教育法》,1990年通过新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联邦政府每年向各州提供职业教育专项补助经费,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职业教育的资格证书制度和资格鉴定制度。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两年制的社区学院有很大关系。目前美国60%以上的大学都是社区学院,可以说美国有着世界上最完善的社区学院系统即大众教育系统。
  为从法律上保证继续教育的发展,美国于1996年颁布《成人教育法》,要求所有雇主每年至少拿出全员工资总额的1%用于雇员的教育与培训。而联邦政府允许企业将教育开支列入成本,免予征税。美国把继续教育看作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设法引进外来人才
  称吸引外国留学生是“一本万利”的产业,每年超过20万人
  据美国有关部门测算,美国的教育机构只能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高科技人才需求的1/3,因此美国一直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设法引进世界各地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才。
  近年来,到美国留学和深造的外国留学生每年都超过20万人,这些人毕业后大多留在美国工作。美国政府曾在一份文件中将吸引外国留学生称为是“一本万利”的产业。
  美国通过对移民法的不断修正,以挑选的方式吸引众多外籍科技和专业人才,并充分利用这些人才所携带的技术、智慧和资本来加快美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从而使美国在科技领域内始终保持其国际领先的地位。
  美国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设立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运用美国国内给予研究人员的报酬方式,如股票、期权等吸引当地人才为美国服务。
  此外,美国还通过国际合作、聘用外国专家学者充实科研队伍等方式吸引他国人才。
  优厚待遇留住人才
  1/4的外国留学生被纳入美国人才库
  与吸引外来人才配套,美国还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留住人才,让他们长期为美国效力。
  首先是高薪聘请人才。在美国,学位越高收入也越高。高科技人才在美国的收入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几十倍。为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美国公司普遍设有名目繁多的奖励项目,包括:奖金、利润分成、收益分成等。
  其次是为人才提供签证便利,并授予非美国籍专业工作人士在美永久居留权,俗称“绿卡”。
  再次,为引进的外籍人士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近几年,美国科研经费不断增长,奥巴马上台后表示,他领导的美国政府今后每年将把国内生产总值的约3%投入到科研和技术创新领域。
  第四,美国拥有十分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退休金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再加上比较成熟的住房市场,可确保移民美国者生活无忧。这种生活水平的差距加上工作机会的差距成为众多外国人才移居美国的主要因素。
  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统计,约25%的外国留学生学成后定居美国,被纳入美国国家人才库;在美国科学院的院士中,外来人士约占1/5;在美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1/3出生在国外。
  合理、高效使用人才
  全球最有实力的人才中介公司近80%在美国
  目前,全世界最有实力的人才中介公司及猎头公司近80%集中在美国,各种类型的人才中介及职业介绍公司逾两万家。美国人才竞争激烈,但由于市场完善,人才供求的双方能够在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吸引、整合、推进之下,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进行双向选择,实现人才要素与其他要素的最佳组合,使各类人才总体朝着自身贡献最大增值的方向流动。
  同时,美国联邦政府扮演的是市场与人才之间的经纪人角色。联邦政府出资聘请人才管理专家对人才资源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进行设计,形成相对固定的运作模式后,指导地方政府和企业进行人才资源的规划与征募、人才质量的核定、人才岗位的测试与培训、人才效能的激发与开发。
  正是由于以上因素,美国才能够做到“人才辈出”、“楚材晋用”、“人尽其才”。美国知名智库兰德公司2008年进行调查后认为,美国最大竞争优势仍然存在,其动力来自于全球最优秀人才在为美国工作。
  实施“高技术战略”全球揽人才
  在日趋激烈的全球人才资源竞争中,欧洲工业强国德国也面临严峻挑战。根据欧洲经济研究中心的预测,到2014年,德国因人口老龄化和经济结构转变造成的专业人才缺口将达到18万至48万人。为此,德国政府于2006年推出了包括培养和吸引创新型高级人才的“高技术战略”。
  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双元制教育
  “双元制”是指职业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体系
  德国一向重视通过实践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方式,年轻人即使不上大学也可以成为掌握高级专业技能的人才。这与德国推行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密不可分。
  所谓“双元制”是指职业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体系。目前,德国大约60%的青少年通过“双元制”模式接受职业教育培训。这种教育模式的优势在于,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的同时,也在企业接受相应的技能培训,保证学生在毕业就职时已经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
  在“双元制”教育体系中,学生每周有固定的时间到企业参加技能培训,结业后参加德国工商协会组织的全国统一结业考试,证明其具备从事某个行业的能力。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结构转变趋势的日益加深,德国的“二元制”培训模式也随之做出调整,以适应新情况。比如,提高现有职业培训的标准,开发新的职业培训工种,设立跨企业的联合培训课程等。
  “高技术战略”助推专业人才培养
  吸引年轻人选择数学、信息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类专业,弥补人才缺口
  创新是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富裕的发动机。对此有着清醒认识的德国政府2006年8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高技术战略”,力图在全球人才、技术和市场领先地位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近两年,德国相继推出“通过教育起飞”、“保证就业岗位、提高增长动力和国家现代化―――德国就业和稳定一揽子计划”以及“工作移民对保证德国专业人才基础的贡献”三项人才培养和动员计划,进一步加大了对人才培养的投入,从而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具体措施包括:鼓励在职业教育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继续攻读大学文凭,并向其提供晋级奖学金;向在校大学生和科研新生力量提供资金支持,做好高级人才储备;吸引年轻人选择数学、信息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类专业,弥补德国在这些领域的人才缺口;降低外国专业人才进入德国劳动市场的门槛等。
  三大措施吸引国外高端人才
  放宽技术移民政策,为外国高级人才“开绿灯”
  在培养本国人才的同时,德国政府也致力于吸引外国高尖端人才到德国工作,从而提高德国的科研水平。措施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提高德国作为先进的科研基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具体包括:资助部分德国高校的科研活动,增强其国际知名度、科研新生力量培养能力和对国内外大学生及学者的吸引力;加强学术界与经济界的联系,不断开辟新研究领域;在资金管理和员工任用上赋予非高校研究机构更多自由空间等。
  二是加强国际交流,吸引外国学者到德国搞科研。目前,德国教育和研究部主要通过与基金会合作,向外国杰出科学家提供高额研究资助,吸引他们赴德从事科研活动。
  三是放宽技术移民政策,为外国高级人才“开绿灯”。德国政府从2009年初开始下调了外国高级人才直接获得德国无限期居留许可的收入标准,从8.64万欧元减少到6.48万欧元。此外,政府还降低了新欧盟国家大学毕业生进入德国劳动市场的门槛。对于非欧盟国家的大学毕业生,德国也不再局限于开放急需人才的IT行业劳动市场,只要某个工作岗位没有德国公民准备占用,企业就可择优录用外国员工。
  以“国考制度”充实公务员队伍
  近几年,巴西政通人和,政局稳定,经济稳步增长,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而这与巴西通过国家考试制度延揽优秀人才充实公务员队伍不无关系。
  公务员“凡进必考”
  考试内容涉及法律、逻辑、语言和一门外语
  巴西通过“国家考试”制度来选拔公务员。其宪法规定,公民凡愿从事公务员工作,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进入公务员队伍,即“凡进必考”“国家考试”实行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巴西联邦政府每2-3年举行一次公务员的录用考试工作,州、市政府每年举行一至二次录用考试工作。
  巴西各级政府招录公务员一般在在举行考试的3至6个月前通过报纸发布公告。对公务员考录的条件、资格、职位、待遇以及考试范围等进行介绍。巴西公务员基金委员会决定对公务员考试的时间、类别和考试范围等具体内容,并委托大学教师出题,最后由电脑随机选择组合试题。公务员考试的内容涉及法律(包括宪法、税法、民法)、逻辑、语言和一门外语。
  “国家考试”强调以人为本
  招录中的逐级淘汰机制体现了机会均等、鼓励竞争的精神
  巴西从公务员的招录开始就体现了以人为本、机会均等、鼓励竞争的精神。
  首先,报考公务员对年龄没有限制,只对学历、经历等提出要求。公务员考试采取淘汰制。一般分为语言过关考试、文化考试、心理测试、面试和体育测试,逐级淘汰,最后保留约15%的参考人员作为公务员备用人员。备用资格5年内有效,需补充公务员时,可随时从备用人员队伍中择优补充进入公务员队伍。
  其次,在公务员考试中对极度贫困的考生减免一定的报名费用,一般为80-150雷亚尔。对高学历的考生,给予适当的加分,如博士、硕士加5分,学士和没有学位的研究生加2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从而调动了各方面人员参与的积极性,做到了“机会均等”。
  三是逐级淘汰的机制体现了“竞争性”。随着测试难度逐渐加大,能够进入最后备选范围的人员,从基础素质到高端技能都应具备一定的水平,且比较均衡,这有利于建立整体素质较高的公务员队伍,更能体现公务员选拔的“竞争性”。
  系统培训严格管理
  实行三年试用期制、年度考评制和违规辞退制
  巴西非常重视对公务员的培训,具体由公务员基金会统一安排,培训经费由国家出资。新录用的公务员必须在本部门或公务员培训学校接受810小时(约6个月)的脱产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一般培训课程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类。基础课主要包括宪法、政府组成情况、公共事务管理、公共政策制定、公共管理哲学伦理学、统计学基础知识、会计学基础知识等方面的学习内容;专业课由参加培训的人员根据工作需要选学,主要包括金融数学、公共财政学、公共会计学、税务法、劳动社会保障法等内容。
  巴西政府要求公务员遵纪守法和敬业。在公务员管理方面有三项具体措施:一是有三年的试用期限,如试用期间考核不合格,将被解雇;二是年度考评制,各级政府每年对公务员进行考评,对工作业绩不好的人员将被解聘;三是违规辞退制,公务员如被人举报或投诉,经单位调查,情况属实的,将被辞退。即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将被辞退:行贿受贿、连续30天或间断60天不上班、利用职权以权谋私、没有执行亲属回避制度、成为私营企业的股东或兼职等。
  多措并举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形势,日本政府将“建设充满活力社会,强化国际竞争力”作为一项重要战略目标,积极制定多项政策支持教育及科研机构培养多样化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并采取优惠政策吸引海外各领域的学者和专业人才。
  从义务教育抓起培养创新人才
  从小就培养对学习科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日本政府认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应从义务教育阶段抓起,要求中、小学制定各种教学方针,让学生们了解科学家、运动员、艺术家等各领域人才的成长历程,从小就怀有远大目标和梦想,对学习科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为了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世界各国的不同文化、思想及价值观,日本政府正在探讨改革教学体制,使其更为灵活。如,鼓励高中学毕业生利用开始大学前的一段时间,在国内外旅游、做义工或临时工,积累更为丰富的校外生活经验。
  针对大学本科以上的高等教育,日本政府试图通过深化高校改革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文部科学省汇总的未来人才培养意见,将高等教育任务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具有高级专门知识和技能的高层次职业人才;培养富有创造性、具备优秀研究和开发能力的研究人员;培养具备突出教学和科研能力的高校教师;培养能够在各个领域支撑知识社会、具备高级知识素养的人才。
  为此,文部科学省每年通过提供经费资助国内大学建设世界顶尖水平的教育研究基地,培养年轻学者和未来学术界领军人物。同时,日本政府和各大学还通过提供奖学金或科研津贴等经济救助方式,帮助学生和年轻学者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完成学业和研究,例如,京都大学2009年启动了一项名为“白眉项目”的人才培养机制,旨在向优秀年轻人才提供职位,帮助他们专心从事研究。该项目将建设“新一代研究者”培养中心,并由校内外杰出人士负责选拔人才。
  产学结合确保多样化人才
  扩大女性研究者工作机会是在国际竞争中获胜的一项重要战略
  日本政府还鼓励高等教育机构与产业界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例如,九州大学于2009年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宇宙工学和航空技术等领域共同开展研究开发,并通过在大学研究生院开办讲座等方式培养专业科技人才。日本政府认为,产学结合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优势在于:实行长期实习制度,便于大学与企业之间沟通和协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和变化的人才;通过创办新兴产业来激活经济。
  为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确保多样人才,日本政府还十分重视女性研究者的工作机会。有关调查显示,2008年日本大学和企业的理科研究者中女性比例为13%,与美国34.3%、意大利29.9%、法国27.8%相比处于较低水平。日本文部科学省认为,如果任由优秀的女性研究者流失,日本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为此,东京大学、东北大学等已通过校方拨款开办了校内托儿所等设施,而静冈大学、神户大学也为确保女性研究者育儿时间而配置了辅助研究的助手,政府和校方正意识到扩大女性研究者工作机会不是社会福利,而是为了在国际竞争中获胜的一项重要战略。
  采取优惠措施吸引海外高级人才
  将在日本外国留学生的人数由目前的12万人扩大至30万人
  面对生育率低、人口老龄化及地方人口疏化问题,日本政府意识到有必要制定国家战略来吸引海外高级人才,鼓励大学及研究机构积极聘用外籍教师,通过改善研究环境及提高待遇等方式激励外籍研究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在各个科研领域取得成果。日本政府还计划向海外高级人才提供多项优惠措施,具体包括:简化发放签证和申请再次入境许可的手续,缩短申请永久居留权时要求达到的在日居住期限等。日本法务省还在与经济产业省等相关部门协商议,计划启用“打分制度”,对外国学者、技术人员和经营者的研究成果、学历等进行评分,获得一定分数的海外申请者可作为“高端人才”享受日本永久居留许可等优惠政策。
  日本政府还非常重视外国留学生所发挥的沟通作用,将外国留学生看作是未来日本加强与各国友好关系的宝贵人才。为此,日本政府计划进一步扩大接收外国留学生的规模,通过简化入境审查手续等措施,将在日外国留学生的人数由目前的12万人扩大至30万人。
  根据日本政府有关部门拟定的一份计划,日本各大学与驻各国使领馆开展合作,在各国开设赴日留学咨询服务窗口;增加申请者在赴日前即可凭英语或日语考试成绩获得入学资格的大学数量;允许30所大学为外国留学生开设英语授课课程并给予学分;扩大聘用外籍教师的规模:推动9月入学制度的实施。
  此外,日本政府为使留学生安心学习,还积极向他们提供住宿、心理咨询等生活方面的帮助,同时鼓励日本企业聘用外国留学生,让他们在日本社会有所作为。
财经频道推荐阅读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您的位置:&&&&&&& 正文
杜玉波:坚持立德树人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三、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
  培养创新人才,仅有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路径还不够,还需要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来不断增添动力、释放活力。
  要改革本科教学模式。本科教学承上启下,是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是高校安身立命之本。目前本科教学不受重视、本科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教授不愿上本科生课程等现象仍然存在。调研发现,有的高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一年中没有专题研究过本科教学工作,有的高校领导班子成员一年中没有听过一次课。这种现象亟待改变。高校领导要把本科教学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把主要精力聚焦到提高质量上,带头听课、带头调查研究,每年都要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着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要把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任的基本条件,让最优秀的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教师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鼓励实行小班教学,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在教学全过程中激发和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多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交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增强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教育部将以“本科教学工程”为有力抓手,完善国家、地方和高校三级体系,跟踪指导各地各高校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基地建设,加大本科教学投入,切实提升本科教学水平。
  要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端人才的重要途径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要以分类改革的思路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应该有不同的模式。学术学位研究生,应该重在提高创新能力,要统筹安排硕士和博士的培养阶段,促进科学学习和科研训练的有机结合,鼓励多学科的交叉培养,加强教学质量的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则应重在胜任岗位的职业能力,要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鼓励行业企业全方位的参与,建立产学结合的专业化的教师团队,大力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
  要建立杰出人才培养的特殊机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足是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杰出人才需要特殊的成长通道,高校要重点在选拔拔尖学生、开展因材施教、吸引学术大师参与以及加强国际化培养等方面探索有效机制。对具备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要实行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的“一制三化”模式,让他们尽早进入科学研究过程,尽早参与重大项目。
  要完善协同育人机制。高水平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是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如果离开系统的科研创新实践,就如同无源之水;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一旦缺少优秀人才的不断加入,也必然变成空中楼阁。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就是要吸引社会资源投入人才培养,探索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比如,已经实施的“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以及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农林人才等系列“卓越计划”,旨在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实务部门与人才培养结合,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今后,要进一步深化协同育人的机制,巩固完善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战略联盟,扩大资源共享、合作办学、协同育人、共赢发展。
  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教师。近年来,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提升,但也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学术大师和青年领军人才紧缺;引育高层次人才的机制不活;个别教师师德不高,缺乏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把青年领军人才作为重点,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实现“大楼、大师、大爱”三者同步提升。
  要坚持“引育并举”加强青年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层次领军人才特别是青年领军人才紧缺是一个短板。有关学者研究分析16世纪以来1200多位世界杰出自然科学家,以及190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后发现,自然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段是25至45岁,峰值是37岁。这表明,谁拥有充满创新创造活力的青年英才,谁就能占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青年领军人才是大学发展的潜力所在,是大学的希望和未来。要坚持“引育并举”的原则,重点培养造就青年领军人才,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一是要放开胸襟积极“引”。既可以利用“青年千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重大人才队伍建设项目,又可以自主制定相关政策,从海外引进一批国家和学校急需的青年领军人才。当然,对引进青年领军人才,一定要全面深入考察,严格人才引进机制,健全学术评价机制,坚持高质量,防止引进的人学术水平不高、学术行为不端。二是要放开视野主动“育”。既可以利用国家公派留学“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又可以依托学校重点学科、研究基地、重大科研项目等自主培养一批创新思维活跃、学术视野宽阔、发展潜力大的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三是要放开手脚大胆“用”。要破除对青年骨干教师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思想,对他们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多一份关爱。要搭建青年骨干教师成长平台,更多地参与项目决策管理、承担重大课题和重大工程,让他们在教学科研中挑大梁。要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创新薪酬激励机制,建立流转退出机制,鼓励青年教师将精力投入人才培养,激发青年教师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要牢牢抓住师德和创新实践两个关键环节。在重点抓好青年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还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抓住师德和创新实践这两个关键环节,把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搞上去。怎么看教师的师德?师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标杆。教师教育学生,一是知识、二是方法、三是品格,其中品格是最高层次。教师要将爱国精神、事业心、责任感、团队意识、认真刻苦等品格,融入课堂、融入课题、融入文章,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提出了“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个方面的要求。高校要按照这样的要求建立健全师德考评和奖惩制度,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聘用和奖惩的首要标准,师德有问题的人,不能做教师。怎么加强创新实践?要建立中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制度,促进与中青年教师专业特长、职业发展、服务社会等相结合,积极搭建平台,组织他们开展调查研究、学习考察、志愿服务,进一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正确认识国家前途命运,正确认识自身社会责任。要建立中青年教师校外兼职或挂职制度,有重点分层次多渠道地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兼职或挂职,参与产学研结合项目,推进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要完善中青年教师访学制度,选派他们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访学以及在职研修等,促进他们在教学科研的实践中锻炼成长。
  《中国教育报》日第1版
】【】【】【】【】【】
{编辑:李烨}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
细览版权信息“淘宝大学”是培养人才还是复制“商贩”-中国青年报
11版:职业教育
新闻排行榜 热点新闻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 往期回顾 & && &&&
“淘宝大学”是培养人才还是复制“商贩”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引发争议
本报记者 董碧水
中国青年报
&&&&随着阿里旺旺招牌式的“叮咚”声,店主开始埋头招呼顾客:“亲,你想买点什么噢?”你能否想象到,这是在一所大学的课堂上?&
&&&&在人们传统的印象中,上大学当然是上课读书学习,但在这所学校,学生大可不必如此:上课时,学生可以带着笔记本电脑,一边上课一边打理网店;还可以因网店经营原因请假;甚至自己经营的淘宝网店信誉度,可以用来充抵学分。&
&&&&这所学院叫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义乌工商学院),因此,有人冠以“淘宝大学”,学院的教学改革备受关注和争议。
&&&&支持者认为,让学生掌握谋生的技能是教育应有之义,大学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谋生的本领;而在反对者看来,开淘宝复制商贩无疑是一场短视教育的赌博,教育不应如此短视和功利。
&&&&而事实上,社会对这所学校的争议并不仅止于此。
&&&&学生以创业业绩论英雄
&&&&义乌工商学院是一所位于浙江义乌市的公办大专高职院校,全校共8000多名学生。据悉,义乌工商学院今年顺利毕业的2500多名学生中,有15%左右的学生以老板身份走出校门,其中生意做得最好的学生,一年销售额达数千万元。目前,义乌工商学院有1800多名学生边读书边创业,其中1500多人是非创业班学生。
&&&&副院长贾少华是义乌工商学院创业教育的推动者,他是土生土长的义乌人,在听多也看多了没有上过学的义乌商人、浙商创业的传奇故事后,联想到自己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的“就业难”,贾少华认为,要想让自己的学生有尊严、活得精彩,就要创业,让学生有自己的事业。
&&&&看到电子商务的巨大发展潜力,贾少华把它当成创业教育的实现平台。2009年,义乌工商学院成立创业学院并直接招收淘宝创业班学员。
&&&&据介绍,至今,创业学院已招收了400多名学生。在这个学院,学生的主业不再是学书本知识,而是开淘宝网店。“我们的特点,就是以学生个体发展为基础的实用主义。”在贾少华看来,创业能力是练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这个思想不确立,创业教育永远都是纸上谈兵。”&贾少华说。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义乌工商学院形成一个以创业业绩为标准的考核体系,而创业业绩自然也成了评优评先的标准。
&&&&不仅如此,学院还为学生提供各种创业服务。联系厂商,让快递公司在学校设立代理网点。创业基地在学校“雪峰楼”,按照规定,学校教室中本来没有网络设置,为方便学生网上接单,学校破天荒地在“雪峰楼”每间教室的每个座位上拉起了网线,并24小时供电,“雪峰楼”的自修教室也被用作学生们堆放货品的仓库。
&&&&为给学生开网店提供便利,学院还执行了一套特殊制度,其他学院早上8点半上课,创业学院的学生到9点半才上课。
&&&&考虑到学生们开办网店的需求,学校外聘教师讲摄影课,建立配备了专业器材的摄影基地,方便学生们为商品拍照。&&&&“伊能麻豆”是创业学院下属的一支模特队伍,团队内的所有模特均为校内学生,在拍摄费用方面,模特对学生店主的报价要远远低于市场价格。
&&&&学校甚至规定,学生只要有合适的理由,就可以请假不上课。上课时间可以带着笔记本电脑,随时接单。创业学院的课程也是围绕开网店的需求来设置,淘宝店的等级可以折算成创业学分,除了一些必修课,很多课程可以选择免修,用创业学分来替代。
&&&&几年的运行,义乌工商学院创造了许多引人关注的数字,在校生中有60%生活费自理,创业班首届毕业生人均月收入超过1万元,其中不少资产过百万元,顶尖的身家上千万元。据悉,创业班级的学生,到大学二年级,人均月收入达到了5000元。
&&&&凡此种种,都让这所大专院校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尽管如此,学院依然坚持着走自己的路。
&&&&这里走出了一批学生老板
&&&&走进学校创业学院所在的“雪峰楼”,可以看到,这个本是学生上课的地方,拿货的学生来来往往,给货物称重、统计,俨然就是一群忙碌的小老板,而快递公司的货车不时出入,各个教室满眼是堆积如山的货品和一叠叠快递单、包装袋,有些学生还自己配备打印机、扫描仪。每到下午四五点,学生们就会忙着把当天卖出的货物打包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从这里走出了一批学生老板。
&&&&学生杨甫刚是义乌工商学院推崇的第一个传奇。
&&&&2006年,家境清贫的杨甫刚,经历两次高考后,进入义乌工商学院国际贸易系物流3班。第二年,在朋友的推荐下,杨甫刚开始在淘宝上尝试电商创业,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大胆尝试,他的淘宝店铺渐渐火了起来,从饰品到充气沙发,从瑜伽垫到化妆品,生意越做越大。
&&&&到2009年毕业,杨甫刚的淘宝店做到了双皇冠,开着一辆红色的卡迪拉克离开学校。现在,杨已经转为批发商,公司产值达几千万元,他的创业经历在学校也成为尽人皆知的励志故事。
&&&&石豪杰是继杨甫刚之后另一个全校闻名的创业明星。
&&&&至今,刚刚22岁的石豪杰已经拥有自己的公司和加工厂,主要经营3D眼镜,年销售额达几千万元。
&&&&在创业业绩的排名中,石在毕业生中排第一,但在4个学期内,石却有6门课不及格,按照当时的校规,石理应被退学。但在一番讨论后,学校决定对其网开一面,“基于石豪杰在创业方面的特殊成绩,学校对其授予‘优秀毕业生’称号”。
&&&&决议一出,学校内外舆论一片哗然,引发社会对这所学院更多的争议。在反对者看来,收入高不能和教育的成功画等号,这种“谁钱多,谁老大”的教育态度,根本就是商业模式下的惟利是图,丧失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用开网店的业绩来替代课业成绩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
&&&&在学校内部,因石豪杰也引发了一场关于学生评价标准的争议。在不少老师和学生看来,考试分数历来是评价学生的首要标准,但创业学院认为,在这个学院就应该以业绩论英雄。而最终,石豪杰也还是把6门功课补考及格之后才拿到毕业证书。
&&&&事实上,学院创业园前挂出的一排排介绍今年的优秀毕业生、网商老板、双皇冠店主的展板,从这些头衔也可以看出学校倡导的方向。
&&&&外界由此质疑:创业的业绩体现为收入的数字,以此来衡量学生,会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当学校以这个数字来进行衡量的时候,是不是在暗示学生:他们把对这个数字的追求作为最重要的东西,会不会导致学生的拜金主义?
&&&&不要试图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校
&&&&如今,因为声名远扬的创业学院,义乌工商学院也被外界戏称为“淘宝大学”。这种颠覆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刺激着传统教育的神经。
&&&&面对社会的质疑,贾少华坦言,有争论正常,但应该看到,高职教育和研究型大学的教育使命不同。“客观地看,我们的学生高考分数普遍较低。”贾少华说,但是这些学生有很多优点,创业教育就是要发挥其优点,“扬长而非补短”。
&&&&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早不是一个新名词。“但全国真的付诸创业行动的还不到大学生总数的1%。”&贾少华说。
&&&&贾少华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是83.4%的在校大学生有着创业的愿望,他们中有54.1%的人认为创业能赚更多的钱,41%认为创业更能体现人的自主性。
&&&&贾少华分析说,创业率低的主要原因,一是大学生在主观上缺乏果断投入实践的勇气和毅力,二是在客观上缺少资金、经验传授、创业氛围等外部条件。他认为,要让大学生的创业愿望转化为创业的行为,首先需加强观念引导,大学生要明白,教师更要明白,创业素质、创业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贾少华认为,传统的学校教育存在诸多的弊端。义乌工商学院大部分学生高考两三百分的成绩,在此前十几年的学校教育中,他们已经被视为“失败者”,在诸多重点大学优秀毕业生都面临就业压力的当下,如果学院按照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其进行教育,这些学生毕业后的境况可想而知。
&&&&尽管如此,外界对义乌工商学院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没有停止质疑,在不少人看来,开淘宝店只是非常初级的商业模式,义乌小商品市场低廉的成本加上学生充裕的时间,这样的创业教育是否太过低端?
&&&&贾少华认为,作为一个走入社会的成年人,首先要有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这是普通人的标准。如果再向一个更高的标准要求,除了解决自身的生计问题以外,还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提供一些就业机会,这就是企业家的标准。这都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引导来培养。“作为一所高等职业学院,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定位十分明确。”
&&&&在他看来,培养学生的爱好将来能否适应社会是主要的,对与错都不重要,那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关键在于结果,只要是培养出来的人有益于社会就是正确的方向。“大学生学习应该是多元化的,世界上有太多的成功人士,并没有经过大学严格训练,而作出了杰出贡献。这就是引导的作用。”
&&&&“中国的大学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意味着大学不再只是培养少数精英的地方,不要试图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同样,也不要试图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校。”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才培养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