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向西的河流流向叫西河

教师讲解错误
错误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某地质专家为估测一条东西流向河流的宽度,他选择河流北岸上一棵树(A点)为目标,然后在这棵树的正南方南岸B点插一小旗作标志,从B沿南偏西60°方向走18 m到C处时,测得∠ACB=30°,这时,地质专家就知道了河流宽度.你知道河流的宽度(AB)是多少吗?请说明理由.
下面这道题和您要找的题目解题方法是一样的,请您观看下面的题目视频
(天门中考)如图,小强在江南岸选定建筑物A,并在江北岸的B处观察,此时,视线与江岸BE所成的夹角是30°,小强沿江岸BE向东走了500m到C处,再观察A,此时视线AC与江岸所成的夹角∠ACE=60°.根据小强提供的信息,你能测出江宽吗?若能,写出求解过程(结果可保留根号);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B座6层601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题谷教育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评论 & 纠错 &&
同类试题1:(2010 齐齐哈尔)现代社会中,人们需要利用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加强地区与地区之间人员、物资的联系与交流,请你从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四种交通运输方式中为它们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1)广州某学校的王校长临时接到要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____航空航空.(2)一吨活鱼从密云水库运到北京城区.____公路公路.(3)从沈阳运输2千吨钢材到哈尔滨.____铁路铁路.(4)周强和同学约好,国庆长假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____水运水运.解:(1)广州某学校的王校长临时接到要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时间紧迫,路程较远,适宜航空运输;(2)一吨活鱼从密云水库运到北京城区,路程较近,运量较小,属于容易变质的货物,适宜公路运输;(3)从沈阳运输2千吨钢材到哈尔滨,运量较大,适宜铁路运输;(4)周强和同学约好,国庆长假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适宜长江河运.故答案为:(1)航空;(2)公路;(3)铁路;(4)水运.
同类试题2:(2010 武汉)读“长江沿江地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读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工业带名称.③是以宜昌、____重庆重庆为中心的____电力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④是以攀枝花、____六盘水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____煤炭煤炭工业基地.(2)沿江地带主要有哪些类型的自然资源?解:读图可知,(1)③是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 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④是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2)由图例可知,长江沿江地带有丰富的耕地资源、淡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等.故答案为:(1)重庆;电力;六盘水;煤炭;(2)耕地资源、淡水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等.当前位置:
>>>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A、由北向南注入印度洋B、由西向东注入太..
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
A、由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B、由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C、由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D、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四边的海洋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期中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A、由北向南注入印度洋B、由西向东注入太..”主要考查你对&&亚洲的自然环境&&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亚洲的自然环境
亚洲:亚洲(Asia)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洲。其绝大部分土地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传统上被定义为非洲-亚欧大陆的一部分。跨越经纬度十分广,东西时差达11小时。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基本特征是大陆性气候强烈,季风性气候典型,气候类型复杂。在地理上习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长期以来,亚洲一直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目前有大约42亿人居住在亚洲,占世界人口比例超过60%。亚洲地形特点:1.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2.平均海拔高,居世界大洲中第二位; 3.大陆中间多为高山,四周多平原(中高四低);4.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也导致河流呈放射状发展。亚洲气候特点:1.南北跨的纬度多,热量条件相差大; 2.东西跨的经度多,降水条件差异大;3.地形复杂,地形类形多样,海拔高差大。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影响的特点。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中部,北亚,中亚,西亚和东亚的一些内陆国家。亚洲的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亚洲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亚洲的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注意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面积达4400万平方千米。 3.地形与河流: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4.亚洲之最:(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2)世界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3)亚洲第一长河是长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经中国(澜沧江)、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注: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欧洲],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非洲],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亚马孙河[南美洲])(4)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5)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北美洲];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6)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5.气候: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密切关系,受夏季风影响而易发生旱涝灾害。6.亚洲主要河流及走向: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位于亚洲北部,走向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湄公河位于亚洲东部,走向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恒河、印度河位于亚洲南部,走向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亚洲气候分布:
发现相似题
与“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A、由北向南注入印度洋B、由西向东注入太..”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392311418327308014037141690151291亚洲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和河流是什么?_百度知道
亚洲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和河流是什么?
亚洲形特点种特点亚洲河流走向影响
提问者采纳
平原:江流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
印度河平原 高原:青藏高原
德干高原 云贵高原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高加索山 喀喇昆仑山半岛:南半岛
阿拉伯半岛 朝鲜半岛河流:江 黄河 恒河 印度河
布拉马普特拉河
幼发拉底河
勒拿河 鄂毕河亚洲形间高四周低帕米尔高原势向四周降低所亚洲河流向四周呈幅散特点位于帕米尔高原东河流向东流西河流向西南河流向南流北河流向北流
哪个是主要的?
中间高,四周低;亚洲的河流从中心向四周呈幅散。
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和河流是什么?
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高原:青藏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恒河平原、华北平原河流:长江、黄河、湄公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印度河、恒河
提问者评价
谢谢,我想加你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平原:江流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
印度河平原 高原:青藏高原
德干高原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高加索山半岛:南半岛
阿拉伯半岛 河流:江 黄河 恒河 印度河
布拉马普特拉河
幼发拉底河
还有一个是亚洲的地形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对亚洲河流的走向有什么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额济纳河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额济纳河
“额济纳”为党项语“亦集乃”的音转,意为黑水或黑河。但清末学者何秋涛在为清张穆所著的《蒙古游牧记》作注时,曾引徐星伯先生所云,认为“额济纳为蒙古语,意幽隐也“。额济纳河古称弱水或姜谷水等。额济纳河是第二大,全长821公里。流经青海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上游叫羌谷水、鄂博河(古作弱水,蒙古语“先祖之地”),流淌在甘肃地区;流到地区就改名叫弱水了;进入,便叫额济纳河。额济纳河发源于,从祁连山南坡向东南流经与(又名鄂博河)汇合,向西北穿祁连山,从鹰落峡出山入张掖绿洲,再流经入内蒙古绿洲,最后注入苏古淖尔和嘎顺淖尔。额济纳河便以鹰落峡、正义峡将全流域划分为上中下游。[1]黑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为37-40×108m3。以后,由于中游地区耗水量过大,致使下游水量严重不足,生态恶化。1990年代,在中游建成曹滩庄分水枢纽工程,将额济纳河水从东西两大引入南部洪积,用于灌溉农田,导致下游水量锐减,所有干涸,消失,下降,草场退化、速度加快,频发。[2]拼&&&&音e ji na he流&&&&程250公里正常水位1.5米左右平均流量200—300立方米/秒之间
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青海省祁连山东麓,干流全长821公里,流域面积 14.29万平方公里(其中干流水系11.6万平方公里)。莺落峡以上为上游,河道长303公里,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平均降水量350毫升,植被较好,是黑河流域的产粮区。莺落峡至正义峡为中游,河长185公里,流域面积2.56万平方公里,年平均降水量140毫米,以张掖地区为核心的人工灌溉绿洲面积较大,是甘肃省的主要粮食产区。正义峡至额济纳旗的东西居延海为下游,河长333公里,流域面积8.04万平方公里,年均降水量47毫米,是黑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的重点地区。额济纳河在史籍中多有记载,而今人所编《额济纳旗志》中亦有这样的记载:” 额济纳河在旗境流程250公里,河宽平均在150米左右,正常水位在1.5米左右,平均流量在200—300立方米/秒之间,由南向北在三角绿洲上又分支19条….余波注入东(苏泊淖尔)、西(噶顺淖尔)居延海和京斯图湖“。
黑河进入额济纳旗流程约270公里。在狼心山分为东、西两条河,东西河总长分别为179公里和177公里,北流途中,又分为19条支岔,最后流入居延海。东西居延海相距80公里,形成额济纳三角洲。额济纳三角洲历史上曾经是水草丰美、驼羊成群的绿洲。古时的额济纳河水量丰沛,流域内水草丰美,宜农宜牧,是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一片绿洲,为巴丹吉林沙漠和大戈壁之间的狭长通道,是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去漠北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朝历代统治者多于此设立城塞,以保卫这里的安全和控制权。汉代曾于此建立,设立居延都尉守卫额济纳河流域;隋、唐时期,突厥控制这一带后,于此放牧;宋时期,西夏建立了黑水城,这里一度成为西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蒙古汗国进攻西夏时,多次从这里进军;元代于此设于了亦集乃路,并在北元时期(明朝初年)为争夺这一流域的控制权与明军多次血战。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黑河水四季长流,源源不断,居延海碧波荡漾。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上游植被破坏严重,雪线上升;中游地区过度垦荒,种粮,大力发展人工绿洲,农业灌溉占用了大量的水资源,挤占了下游生态用水,导致进入额济纳的水量从60年代的每年平均10.5亿立方米减少到现在的每年3亿立方米左右,下游河道断流时间从100天延长到200天,地下水位下降,水质变差,草场退化、沙化。根据卫星影像资料分析,从20世纪80年代,绿洲面积从6900平方公里减少到现在的3328平方公里,天然林大幅度减少,特别是胡杨这一世界珍稀树种,从20世纪50年代的75万亩减少到现在的34万亩。土地沙漠化面积增加了462平方公里,年平均增长23.1平方公里。1961年和1992年西居延海和东居延海先后干涸,使原本就十分脆弱的额济纳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月,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发生8次沙尘暴天气,沙尘危及西北、华北、东北乃至华东等地,危害总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强沙尘暴从何处而起,沙尘源在哪里?这些问题引起了国家领导的关注。日,由中央电视台摄制的《沙起额济纳》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人们对居延地区生态恶化及其对外的影响感到震惊。国务院指示水利部门治理黑河,实施分水方案以拯救居延绿洲。水利部着手实施”97“分水方案,2000年下泄水头到达额济纳旗。黑河流域历史上第一次实现跨省区调水成功。2001年,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水利部在《黑河流域水资源问题及其对策》的基础上,编制出《黑河流域近期治理工程规划》,于2001年7月呈报给国务院,同年8月3日,国务院即以国函(2001)86号文批复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工程规划》。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郑州召开黑河工程项目审查会,根据《黑河流域近期治理工程规划》,提出了《黑河工程与非工程措施三年实施方案》,得到了水利部的批。
在边陲,现在虽无战事,但如今的额济纳,却面临着与七百前黑城相同的境地,黑水上、中游流域有无数条无形的截水坝,这些截水坝是由无节制用水、水资源浪费所构筑的,这些无形的堤坝甚至比冯胜构筑的拦水坝更可怕,更具有毁灭性。[3]抢救额济纳绿洲,遏止生态环境恶化,更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防稳固。2002年7月和9月黑河水量在统一调度和科学管理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黑河两次分水,流入额济纳绿洲有3亿多立方米水,干涸10年之久的东居延海流入了4000多万立方米水,水面已扩展到23.5平方公里,随着黑河分水工程的实施,上游来水量的增多,干旱多年的额济纳绿洲得到了有效的灌溉,部分濒临死亡的胡杨、怪柳重新焕发出生机,消失多年的甘草、苦豆子和芦苇等植物又开始复苏,草场植被覆盖席和植物种类明显增加。
额济纳绿洲,又称居延绿洲,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由发源于祁连山中段的黑河(进入内蒙古境内后称额济纳河)河水浇灌而成,总面积达11.46万平方公里,比3个台湾省的面积还大些。历史上,这里林木茂盛、水草丰美。汉代曾在此驻兵屯垦,开辟了大面积农田,使之一度拥有“居延大粮仓”的美称。西夏在汉代城廓遗址上建起了著名的黑城,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枢纽。13世纪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由甘州城前往元大都拜见忽必烈时途经此地,看到的是“水源充足,松林茂密,野驴和各种野兽经常出没其间”。直到20世纪40年代,额济纳河末端的居延海(湖)仍有30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
1936年夏天,著名记者范长江千里迢迢来到额济纳采访蒙古王府。他在《忆西蒙》一文中写道,谁也料想不到,额济纳有这样多的森林。额济纳河清澈见底,河岸有高大的沙山,有树木,有深草,骆驼和羊群自然地羼来羼去,看不见人在照料。这里的梧桐(胡杨)林,完全在原始状态中,生长的疏密,完全没有人工支配,道路是没有开辟的,只是随着森林里的人迹和兽迹走。在梧桐稠密的地方,日光透不到地上来,四望都是阴森。森林有些巨藤式的树枝,穿错在阴暗的林间,有些像巨蟒……“这是南美亚玛逊河的上游,这是未开发的非洲刚果腹地。”
然而60多年后的今天,范长江笔下清澈见底的额济纳河已经彻底干涸,茂密无比的森林正一片片地干枯死亡。据林业部门的统计数字,仅最近10余年间,额济纳绿洲就有80万棵胡杨、江柳等天然树木因干旱风沙而消失,5000多万亩草场沙化,其中75%已变成无法利用的荒滩沙地,一批批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农牧民不得不举家搬迁,沦为“生态难民”。
1993年以来,每年春季由此腾起的被称为“环境杀手”的沙尘暴,黑旋风一般席卷河西走廊后,直逼宁夏平原,然后进入华北乃至华东。由于常年干旱、风沙导致的草场沙化、森林消失、可食性饲草大量减少,使原本林茂粮丰畜旺的千里沃野,如今粮食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额济纳河的干涸,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沿河1500多眼筒井已有1020眼干枯。11.46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1.5万居民正面临着被恶化了的生态环境逼上绝路的危险。过去,祁连山脉的冰雪融化之后,经甘肃省境内的黑河,源源不断地下泄到额济纳河及其末端的居延海(湖),河水甘霖般滋润着额济纳绿洲,使得这里生命繁茂。正像史书记载的那样,酒泉以北金塔、鼎新各县之后,中有一段荒瘠地,过此直至居延海,南北长三四百里,皆为肥沃地带,水草丰美,森林畅茂。
然而,由于地处上游的甘肃省工农业生产用水量不断加大,自60年代以来,先后在上游的黑河干流上建起了莺落峡、草滩庄等水利枢纽工程及大大小小十几座水库、塘坝,甚至近几年为开发旅游项目而修建了大型水上公园,使得额济纳河的水源急骤减少。据资料显示,20世纪40年代,每年下泄到额济纳河的水量为12至13亿立方米,到了80年代,减少到不足5亿立方米,进入90年代后的第二年,再也没有一滴水下泄了,随之而来的是曾有数百万亩水面的居延海(湖)也彻底干涸了。
没有了水源,自然生态圈遭到了破坏,原本降雨量就少的额济纳地区变得异常干旱,年降雨量不足蒸发量的千分之一。加之西伯利亚气流的常年劲吹,流沙泛起,额济纳河在短短的几年间便成了一条沙沟,沿河两岸的胡杨、红柳等老龄树开始枯死,草原逐年沙化成戈壁荒滩,阻挡巴丹吉林沙漠北移的耐干旱植物梭梭林,也大面积死亡,沙进人退的局面日趋严重,一遇西伯利亚强气流,沙尘随风而起,“环境杀手”四处狂奔,生命被逼向了死亡的边缘。拯救额济纳绿洲的呼声已经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995年7月,由7个部委的11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调研组,亲临额济纳考察生态环境问题。调研组沿额济纳河流域进行实地考察,当他们站在已经干涸并沙化了的居延海(湖)中心时,纷纷感叹因断绝水源造成生态环境极度恶化的严重后果。之后,调研组又沿额济纳河溯流而上,深入到甘肃省有关地区进行了调研。他们认为,额济纳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如不采取紧急拯救措施,后果不堪设想。眼下,拯救额济纳地区生态环境最重要的问题是解决水源合理分配,没有水,一切都是空谈。同年11月,经过对调研材料的认真研究,中科院7名院士联名写出《关于拯救额济纳绿洲的紧急呼吁》,建议尽快组建黑河—额济纳河流域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量,确保每年下泄到额济纳河段水量9.5亿立方米。此后,有关专家学者通过对分析沙尘暴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后认为,源起于额济纳地区的沙尘暴与河水量有直接关系。他们在提出的报告中说,额济纳河年有水量8亿立方米是生态保证值,5亿立方米为特强沙尘暴预警值。由此可见,只有解决水源问题,才是额济纳绿洲得以延续的保证,才能扼住沙尘暴这个“环境杀手”。
国务院于2000年作出黑河跨省际分水的重大决策,并由黄河水利委员会负责实施,分水指标三年完成。从2000年到今年已按计划4次调水进入东居延海。中上游累计向下游输水22.5亿立方米。日前又开始向西居延海调水,保证黑河水沿西河干流向西居延海推进,沿途灌溉林草地,补充地下水。为实现黑河大分水,国家投入23.5亿元用于黑河流域中下游水利工程设施建设。[4-5]
然而,一晃又是五六年过去了,由于方方面面的复杂原因,上下游的水源问题至今仍然未能解决。
有识之士早已指出,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无国界、地界之分。额济纳绿洲环境遭到破坏,同样证明了这个道理。今年春季以来,远至北京甚至济南等地一次次扬起的沙尘暴,还不能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吗?
今天,当我们站在西部大开发全局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时,应该说更容易统一这样的认识:实施西部开发,需要上下左右各行各业的通力协作。而额济纳绿洲要再度充满绿色和生命,需要的也正是这种通力合作的精神。生命的较量——额旗额济纳河岸的胡杨额济纳胡杨林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地外巴丹吉林沙漠,额济纳河两岸,分布着我国目前最为壮观的胡杨林,总面积8万多亩,集沙漠、戈壁、草原湖泊、胡杨林于一体,拥有神奇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每年秋月,当第一场秋霜,大片的胡杨树叶由绿变黄,一眼望去,阳光下金色的树叶衬着湛蓝的天空于风中婆娑起舞,那强烈的反差,鲜明的影调,亮丽的色彩,足以令任何语言文字显得苍白无力。
从河岸高地出发,我向额济纳河床的最低处走去,脚下没有一滴水,没有一棵水草,只有弯弯的刻划在流沙上的波纹线,似乎在告诉每一个走过的人,这里曾经或者数月之前偶有河水流过。额济纳为长流河,历史告诉过我,从冯胜将军因战争需要、强行改道以来至民国年间,除5-6月间断流外,一直有不息的河水慈祥地走过,年均流量仅高达20亿万立方米以上,是她滋润了额济纳的绿洲,是她给额济纳以无穷的活力与生命。现在她却断流了,365天里有200天是阳光照耀下涸竭、干燥的河床。河仍是额济纳河,水仍是祁连山走下的水,生命的清泉究竟走了一条什么样的水道。额济纳河的断流,使我不由对额济纳的未来产生担忧,使我不由想起古额济纳河(古弱水)畔一座废弃的黑城(死城)的沧桑历史,如果没有清泉从额济纳河流过,黑城的今天就是额济纳地区的未来。
黑城,蒙古语称为“哈拉浩特”,全称应为黑水城,这座废弃的死城,位于额济纳旗境内的鄂木讷河东岸,在额济纳旗政府所在地——达来呼布——东南35公里的茫茫戈壁上。在没有风暴、天气睛好的季节,十几里开外,就能远远望见那高耸入云而又苍老衰败的四座相近的著名白塔,在缥缈如纱的浮云里,时隐时现,展示一种来自远古的神秘。走近残破的城边,站在覆钵式白塔之下,四周红柳丛生,几株枯死的胡杨树,横倒于地,一端与颓废的墙基一起被流沙掩埋,一端又似在痛苦的挣扎,放眼望去,连绵不断的大小山丘,像蘑菇一样密布在旧城内外,如刀的风,在沙丘上划下似蛇曲行的沙纹,风吹沙起,发出尖耳的呼啸,打破荒野里的寂寞,又恰如黑城的悲哀哭泣。
这里,一直是中原农耕民族与西北游牧民族冲突的最前沿(当然也是交流的窗口),古往今来,在这广博的地域上战事不断,这块苍老、脆弱而又贫乏的土地,承受了太多的负重与血腥,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毁灭与破坏。汉武帝元猎二年(前99),骠骑将军霍去病纵横驰骋数千里,横扫草原,生获酋涂王,降伏匈奴万人;西汉天汉二年(91),李陵被匈奴单于三万骑兵重围,兵败汗山狭谷,尸体遍野,血肉横飞,李陵被迫投敌求生;应天四年(1209),成吉思汗发动对夏战争,铁蹄踏平了黑城,从此西夏王朝一蹶不振;……等等,但是她并不有因此而死亡,蒙古人有句谚语,有女人和孩子,草原上就永远有希望,有甘甜的清泉流过,草场就永远不会被烈火烧焦。
但黑城最终死亡了,在元顺帝至正19年(1359)这一时间段死亡了,寿终正寝自然与元末明初的破坏性战争有不可分割的关联,真正的原因是战争破坏了水利设施,战争破坏了几百年间形成的完美的水系,把丰美的绿洲摧残得满目疮痍。特别是明朝冯胜将军与哈日巴特尔之战,更是值得一提,就是这场战争最终改变了黑城的历史变迁方向。
明洪武五年,冯胜将军率部面对元军坚固的防御工事,久攻不下,不得不命部下,在弱水(黑河下游又称弱水)上构筑了一条数百米长的拦水坝,断绝黑城水源,守城官兵饥渴难忍,最终弃城而逃。
现代考古学家也证实了这段历史,如今旧河坝的遗址依存,沙坝长约千米,宽数百米,坝高二十余米,几百年后,坝上已长满了胡杨树、灌草、成了一座固定的沙丘。这次战争明朝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也破坏了弱水良好的生态水系与水利设施,使得一大片古绿洲消失在沙漠之中。弱水被堵塞后,河流被迫改道,河水从东北向,改为直流北方,从此创造了额济纳,恰恰相反,失去水源的黑城渐渐失去往日的繁华,被死寂占领,被流沙掩没,终于在沙漠中静静沉睡了近七百年。
水,创造过黑城的文明与辉煌,创造过黑城四周2500多公顷的古绿洲,但由于战争使黑城失去水源,而最终消亡于荒漠。
在边陲,现在虽无战事,但如今的额济纳,却面临着与七百前黑城相同的境地,黑水上、中游流域有无数条无形的截水坝,这些截水坝是由无节制用水、水资源浪费所构筑的,这些无形的堤坝甚至比冯胜构筑的拦水坝更可怕,更具有毁灭性。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干流全长821公里,平均天然径流量24.75亿立方米,天然水资源总量28.08亿立方米。由于近代黑水上、中游的经济开发、垦区扩大、牲畜数量和人口的迅猛增加,耗水量惊人。在汉代时,中游以上地区人口仅有9万人,而2002年现状人口已高达125万,同时垦区面积从0.4万公顷,扩大为22.3万公顷,中上游工农业占用了大量的水资源,挤占了绿洲的生态用水,同时还建造了若干个水库,落后的设施,无节制的用水,使大量的水资源被浪费,中游以上地区已消耗黑水流域水资源的94.5%,而下游额济纳等地区用水量仅有5.5%,河水断流时间从每年100天,延长至200天左右,多处泉眼和沼泽地先后消失,地下水下降,水质矿化程度高,水生态系统严重恶化,再加之过度放牧,更加速了森林与草地生态系统的不可逆转的破坏,大片胡杨、沙枣、红柳林、草甸草地死亡。在达来布南十公里的地域,有一道令人痛心的风景,十年或二十年前这里曾为一片原始森林,由于水源不足,胡杨树全部枯死,东倒西歪,面目狰狞,阴森恐怖,土地的荒漠化,活生生的把一处森林,变成“怪树林”。
额济纳地区的荒漠化,损伤的并不仅仅是额济纳。
寒流来自西伯利亚,而近年来西北部地区频频暴发的沙尘暴出自何处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权威报告认为,额济纳沙漠地区是造成北京、韩国、日本等地沙尘暴天气的主要根源之一。
在历次沙尘暴袭击中,损失最大的一次,就造成甘肃、宁夏等地区人员伤亡250多人、牲畜120万头,经济损失5.5亿元,并导致交通与电力线路的中断。
土地的沙漠化并引发频繁的沙尘暴,流沙不断地侵占绿地,日益扩大的戈壁已经推进到距离北京只有240公里的位置。
日的一场来自中国的沙尘暴席卷了韩国,遮天蔽日,汉城人蒙在沙尘中,几乎无法呼吸,同时也波及到了日本。
美国大使馆最近发表了一项题为《沙漠的合并与扩大》的报告,报告称卫星图象显示,中国中北部两个沙漠不断扩大与合并,已成横跨内蒙与甘肃两省的大沙漠,这将进一步破坏地球的生态系统,同时严重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遏制沙漠化进程不仅有利于中国,对全球也有益。
随着黑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因此,经济发展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与高度,协调工农业用水与生态用水的关系,节约水资源,给下游一定的水源供给,同时额济纳地区要减少牲畜数量,减少过度开垦与放牧,让脆弱的额济纳生态平衡得以缓慢的恢复。
额济纳汉语的意思是有主之河。三百多年前土尔扈特蒙古族定牧于额济纳河流域时,留恋的就是这里宽广的河流、枝叶茂盛的(蒙古语稀贵土)森林和水草肥美的牧场,而如今则成了导致西北部地区沙尘暴的主要沙源,没有人不为之惋惜。
节约每一滴水,珍惜每一滴水,让清泉从额济纳河流过。流过的不仅仅是水,是绿色,是生命,是人类明天的绿洲。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河大鼓郑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