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积分什么时候清零看反应速率 移动积分什么时候清零看平衡移动

当前位置:
>>>确认能发生化学平衡移动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B.有气态..
确认能发生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 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压强 C.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确认能发生化学平衡移动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B.有气态..”主要考查你对&&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浓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压强对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对于反应来说,加压,增大、增大,增大的倍数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减压,均减小,减小的倍数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加压、减压后v一t关系图像如下图:&(3)温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对于,加热时颜色变深,降温时颜色变浅。该反应升温、降温时,v—t天系图像如下图:(4)催化剂由于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所以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v一t图像为稀有气体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1.恒温恒容时充入稀有气体体系总压强增大,但各反应成分分压不变,即各反应成分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2.恒温恒压时 充入稀有气体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成分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3.当充入与反应无关的其他气体时,分析方法与充入稀有气体相同。化学平衡图像:1.速率一时间因此类图像定性揭示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变化的观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等。&2.含量一时间一温度(压强)图常见的形式有下图所示的几种(C%指某产物百分含量,B%指某反应物百分含量),这些图像的折点表示达到平衡的时间,曲线的斜率反映了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确定T(p)的高低(大小),水平线高低反映平衡移动的方向。3.恒压(温)线该类图像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发(c)或反应物的转化率(α),横坐标为温度(T)或压强 (p),常见类型如下图:小结:1.图像分析应注意“三看” (1)看两轴:认清两轴所表示的含义。 (2)看起点:从图像纵轴上的起点,一般可判断谁为反应物,谁为生成物以及平衡前反应进行的方向。 (3)看拐点:一般图像在拐点后平行于横轴则表示反应达平衡,如横轴为时间,由拐点可判断反应速率。 2.图像分析中,对于温度、浓度、压强三个因素,一般采用“定二议一”的方式进行分析平衡移动方向与反应物转化率的关系:1.温度或压强改变引起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必然增大。 2.反应物用量的改变 (1)若反应物只有一种时,如aA(g)bB(g)+ cc(g),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反应物 A的转化率与气体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有关:&(2)若反应物不止一种时,如aA(g)+bB(g)cC(g)+dD(g): a.若只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A的转化率减小,B的转化率增大。 b.若按原比例同倍数的增加反应物A和B的量,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反应物的转化率与气体物质的计量数有关:&c.若不同倍增加A、B的量,相当于增加了一种物质,同a。 3.催化剂不改变转化率。 4.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时,各反应物转化率相等。浓度、压强影响化学平衡的几种特殊情况:1.当反应混合物中存在固体或纯液体物质时,由于其“浓度”是恒定的,不随其量的增减而变化,故改变这些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平衡基本无影响。 2.南于压强的变化对非气态物质的浓度基本无影响,因此,当反应混合物中不存在气态物质时,压强的变化对平衡无影响。 3.对于气体分子数无变化的反应,如,压强的变化对其平衡无影响。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压强的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是等同的,故平衡不移动。 4.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应视为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如某平衡体系中,,,当浓度同时增大一倍时,即让,此时相当于压强增大一倍,平衡向生成NH3的方向移动。 5.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当改变其中一种气体物质的浓度时,必然同时引起压强改变,但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时,心仍从浓度的影响去考虑:如,平衡后,向容器中再通入反应物,使 c(NO2)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如向容器中再通入生成物 N2O4,则使c(N2O4)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但由于两种情况下,容器内的压强都增大,故对最终平衡状态的影响是一致的,如两种情况下,重新达到平衡后,NO2的百分含量都比原平衡时要小
发现相似题
与“确认能发生化学平衡移动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B.有气态..”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3355783201009437565175908101058(2010o广东)硼酸(H3BO3)在食品、医药领域应用广泛.(1)请完成B2H6气体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2H6+6H2O=2H3BO3+____.(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H3BO3+3CH3OHB(OCH3)3+3H2O中,H3BO3的转化率(a)在不同温度下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见图,由此图可得出:①温度对应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是____②该反应的△H____0(填“<”、“=”或“>”).(3)H3BO3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H3BO3(aq)+H2O(l)[B(OH)4]-(aq)+H+(aq)已知0.70moloL-1H3BO3溶液中,上述反应于298K达到平衡时,c平衡(H+)=2.0×10-5moloL-1,c平衡(H3BO3)≈c起始(H3BO3),水的电离可忽略不计,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H2O的平衡浓度不列入K的表达式中,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乐乐题库
& 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知识点 & “(2010o广东)硼酸(H3BO3)在食...”习题详情
15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2.0%
(2010o广东)硼酸(H3BO3)在食品、医药领域应用广泛.(1)请完成B2H6气体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2H6+6H2O=2H3BO3+6H2&.(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H3BO3+3CH3OHB(OCH3)3+3H2O中,H3BO3的转化率(a)在不同温度下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见图,由此图可得出:①温度对应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是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②该反应的△H>&0(填“<”、“=”或“>”).(3)H3BO3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H3BO3(aq)+H2O(l)[B(OH)4]-(&aq)+H+(aq)已知0.70moloL-1&H3BO3溶液中,上述反应于298K达到平衡时,c平衡(H+)=2.0×10-5moloL-1,c平衡(H3BO3)≈c起始(H3BO3),水的电离可忽略不计,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H2O的平衡浓度不列入K的表达式中,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0-广东
分析与解答
习题“(2010o广东)硼酸(H3BO3)在食品、医药领域应用广泛.(1)请完成B2H6气体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2H6+6H2O=2H3BO3+____.(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H3BO3+3CH3OHB(O...”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出反应物;(2)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由图象可以看出,温度升高,H3BO3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应为吸热反应.(3)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以计算出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B、O原子个数在反应前后相等,由氢原子守恒则产物只能是H2,故答案为:6H2;(2)由图象可知,温度升高,H3BO3的转化率增大,故升高温度是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是吸热反应,△H>O,故答案为: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3)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H+&]×[B(OH)4]-[H3BO3]═(2×10-5)20.7═5.7×10-10,故答案为5.7×10-10.
本题考查平衡移动的图象题,做题时注意曲线的变化趋势,此为做题的关键.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2010o广东)硼酸(H3BO3)在食品、医药领域应用广泛.(1)请完成B2H6气体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2H6+6H2O=2H3BO3+____.(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H3BO3+3CH3...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2010o广东)硼酸(H3BO3)在食品、医药领域应用广泛.(1)请完成B2H6气体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2H6+6H2O=2H3BO3+____.(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H3BO3+3CH3OHB(O...”主要考察你对“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
与“(2010o广东)硼酸(H3BO3)在食品、医药领域应用广泛.(1)请完成B2H6气体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2H6+6H2O=2H3BO3+____.(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H3BO3+3CH3OHB(O...”相似的题目:
(2014o中山模拟)黄铁矿(FeS2,其中S为-1价)是工业生产硫酸的重要原料.FeS2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3FeS2+8O2&高温&&6SO2+Fe3O4(1)若有1mol FeS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2SO2(g)+O2(g)&催化剂&&2SO3(g)△H.已知T℃时,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T℃时,将2.0mol SO2和1.0mol O2置于10L密闭恒容反应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MPa,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②T℃时,平衡由A点变到B点时,平衡常数K(A)&&&&K(B)(填“>”、“<”或“=”).③已知1g二氧化硫完全反应生成气态三氧化硫,放出热量1.536kJ,则上述反应的反应热△H=&&&&.(保留小数点后一位)(3)某科研小组利用原电池原理,用SO2、O2和H2O来制备硫酸,装置如图,电极A、B为多孔的材料,能吸附气体,同时也能使气体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请问:①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②溶液中H+的移动方向是由&&&&极池到&&&&极池(填A、B).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清洁能源越来越受人们关注.(1)氢能在二十一世纪有可能在世界能源舞台上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二次能源.①硫-碘循环分解水制氢主要涉及下列反应:I.SO2+2H2O+I2═H2SO4+2HIⅡ.2HI?H2+I2Ⅲ.2H2SO4═2SO2+O2+2H2O分析上述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填序号,下同).a.反应Ⅲ是一个吸热反应&&&&&&&&&&&b.在该循环过程中,有副产物硫酸生成c.由反应Ⅱ可判断,HI不太稳定&&&&& d.循环过程中产生1&mol&O2的同时产生44.8L H2②利用甲烷与水反应制备氢气,因原料价廉产氢率高,具有实用推广价值,已知该反应为:Ⅰ.CH4(g)+H2O(g)?CO(g)+3H2(g)△H=+206.2kJ/molⅡ.CH4(g)+2H2O(g)?CO2(g)+4H2(g)△H=+165.0kJ/mol上述反应所得原料气中的CO能使氨合成催化剂中毒,必须除去.工业上常采用催化剂存在下CO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易除去的CO2,同时又可制得等体积的氢气的方法.此反应称为一氧化碳变换反应,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若800℃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1=1.0,某时刻测得该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CH4)=2.0moloL-1;c(H2O)=5.0moloL-1;c(CO)=2.0moloL-1;c(H2)=2.5moloL-1,则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是v正&&&&(填“>”、“<”或“=”)v逆.(2)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一般可采用如下反应来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分析该反应并回答下列问题:①一定条件下,将CO与H2以体积比1:1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上反应,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a.体系的压强不发生变化&&&&&&&&&&&&&b.CO与H2的体积比保持不变c.体系中碳元素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 d.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CO,同时生成1mol&CH3OH②如图1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T1和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1&&&&(填“>”、“<”或“=”)&K2.理由是:&&&&.③已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该电池工作时,该电池右边的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工作一段时间后,当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L.
(2013o临沂二模)研究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有重要意义.(1)Cu2S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Cu2S(s)+3O2(g)═2Cu2O(s)+2SO2(g)△H=-773kJomol-1,当该反应有1.2mol电子转移时,反应释放出的热量为&&&&kJ.(2)硫酸工业生产中涉及反应:2SO2(g)+O2(g)?2SO3(g),S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①压强:P1&&&&P2(填“>”、“=”或“<”).②平衡常数:A点&&&&B点(填“>”、“=”或“<”).③200℃下,将一定量的SO2和O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经10min后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表所示:
气体&SO2&O2&SO3&浓度(mol/L)&0.4&1.2&1.6&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SO2和O2的体积比保持不变b.体系的压强保持不变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SO2和SO3物质的量之和保持不变计算上述反应在0~10min内,υ(O2)=&&&&.(3)一定温度下,用水吸收SO2气体时,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若得到pH=3的H2SO3溶液,试计算溶液中亚硫酸氢根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浓度之比为&&&&.(已知该温度下H2SO3的电离常数:Ka1=1.0×10-2mol/L,Ka2=6.0×10-3mol/L)
“(2010o广东)硼酸(H3BO3)在食...”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右图表示A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2(2014o中山模拟)黄铁矿(FeS2,其中S为-1价)是工业生产硫酸的重要原料.FeS2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3FeS2+8O2&高温&&6SO2+Fe3O4(1)若有1mol FeS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2SO2(g)+O2(g)&催化剂&&2SO3(g)△H.已知T℃时,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T℃时,将2.0mol SO2和1.0mol O2置于10L密闭恒容反应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MPa,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②T℃时,平衡由A点变到B点时,平衡常数K(A)&&&&K(B)(填“>”、“<”或“=”).③已知1g二氧化硫完全反应生成气态三氧化硫,放出热量1.536kJ,则上述反应的反应热△H=&&&&.(保留小数点后一位)(3)某科研小组利用原电池原理,用SO2、O2和H2O来制备硫酸,装置如图,电极A、B为多孔的材料,能吸附气体,同时也能使气体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请问:①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②溶液中H+的移动方向是由&&&&极池到&&&&极池(填A、B).
3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g)+H2(g)?CO(g)+H2O(g)的平衡常数K如下表:
温度/℃&700&800&850&1000&1200&平衡常数K&2.6&1.7&1&0.9&0.6&(1)该反应的△H&&&&0.(填“>”、“=”或“<”).若到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则CO2的转化率将&&&&,正反应速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850℃时发生上述反应,CO2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其他条件相同时,请在图中画出700℃时CO2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注明必要的标示).(3)在850℃时发生上述反应,以表中的物质的量投入恒容反应器中,其中向正方向移动的有&&&&(填代号)
&A&B&C&D&E&n(CO2)&3&1&0&1&1&n(H2)&2&1&0&1&2&n(CO)&1&2&3&0.5&3&n(H2O)&5&2&3&2&1&(4)850℃时,在1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的CO2和H2,计算反应到达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浓度.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12o太原一模)氨催化氧化是硝酸工业的基础,在某催化剂作用下只发生如下①主反应和②副反应:①4NH3(g)+5O2(g)?4NO(g)+6H2O(g)+905kJ②4NH3(g)+3O2(g)?2N2(g)+6H2O(g)+1268kJ有关物质产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I、Ⅱ、Ⅲ、Ⅳ是某活动小组研究可逆反应:X2(g)+3Y2(g)?2XY3(g);△H<O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控制某一条件时的图象有关图象分析正确的是(  )
3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右图表示A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2010o广东)硼酸(H3BO3)在食品、医药领域应用广泛.(1)请完成B2H6气体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2H6+6H2O=2H3BO3+____.(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H3BO3+3CH3OHB(OCH3)3+3H2O中,H3BO3的转化率(a)在不同温度下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见图,由此图可得出:①温度对应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是____②该反应的△H____0(填“<”、“=”或“>”).(3)H3BO3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H3BO3(aq)+H2O(l)[B(OH)4]-(aq)+H+(aq)已知0.70moloL-1H3BO3溶液中,上述反应于298K达到平衡时,c平衡(H+)=2.0×10-5moloL-1,c平衡(H3BO3)≈c起始(H3BO3),水的电离可忽略不计,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H2O的平衡浓度不列入K的表达式中,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2010o广东)硼酸(H3BO3)在食品、医药领域应用广泛.(1)请完成B2H6气体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2H6+6H2O=2H3BO3+____.(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H3BO3+3CH3OHB(OCH3)3+3H2O中,H3BO3的转化率(a)在不同温度下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见图,由此图可得出:①温度对应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是____②该反应的△H____0(填“<”、“=”或“>”).(3)H3BO3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H3BO3(aq)+H2O(l)[B(OH)4]-(aq)+H+(aq)已知0.70moloL-1H3BO3溶液中,上述反应于298K达到平衡时,c平衡(H+)=2.0×10-5moloL-1,c平衡(H3BO3)≈c起始(H3BO3),水的电离可忽略不计,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H2O的平衡浓度不列入K的表达式中,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相似的习题。如何从反应速率时间图像中看平衡移动_百度作业帮
如何从反应速率时间图像中看平衡移动
如何从反应速率时间图像中看平衡移动
在达到平衡后(也就是两个速率曲线合成一条之后),只要速率曲线又再次分开为两条,就证明平衡移动了专题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学案及练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0.5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专题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学案及练习
专​题​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学​案​及​练​习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20080份文档您的位置:&&
&&2015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训练:专题9 反应速率 平衡
2015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训练:专题9 反应速率 平衡
地区:全国
上传人:jQgr****@
版本:通用
类型:备课课件
下载扣点:2点
上传时间:
已有3150人下载该资源
2015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训练:专题9 反应速率 平衡
专题09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专题突破练
1.传统合成氨工业需要采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近来美国化学家使用新型铁系催化剂,在常温下合成了氨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型合成氨方法是吸热反应
B.新型合成氨方法可简化生产设备
C.新型催化剂提高了N2和H2的转化率
D.两种方法中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相同
解析 催化剂不能使平衡移动,C错误;两种合成氨的方法使用温度不同,所以化学平衡常数不相同,D错误;合成氨是放热反应,不会因为催化剂而改变,A错误。
2.(2014·重庆理综,7)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Y(g),温度T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
B.T2下,在0~t1时间内,v(Y)= mol·L-1·min-1
C.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
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减小
解析 根据图像给出的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可得出:T1>T2,再根据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X)的大小可推出此反应为放热反应。M点X的转化率小于W点X的转化率,因此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小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选项A不正确;T2下,在0~t1时间内,v(X)= mol·L-1·min-1,v(Y)=v(X)= mol·L-1·min-1,选项B不正确;M点时在恒容条件下再加入一定量X,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后X的转化率增大,选项D不正确;在T1和T2温度时,当达到平衡状态时,M点v正(M)=v逆(M),W点v正(W)=v逆(W),温度高反应速率快,v逆(M)>v逆(W),又v逆(W)>v逆(N),则v逆(M)>v逆(N),则v正(M)>v逆(N),选项C正确。
3.已知: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放热92.4 kJ
B.N2(g)+3H2(g)??2NH3(l)
ΔH=-Q kJ·mol-1,则Q>92.4
C.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若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N2的转化率为20%,则H2的转化率一定为60%
解析 A项,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B项,由NH3(g)生成NH3(l)要放出热量,所以Q>92.4;C项,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D项,H2的转化量是N2的3倍,但转化率不一定是其3倍,当n(N2)∶n(H2)=1∶1时成立。
4.对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2A(g)+B(g)??2C(g)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增大A浓度的瞬间,v正增大,v逆不变
B.升高温度,v正减小,v逆增大
C.增大压强,v正增大,v逆减小
D.加入正催化剂,v正增大,v逆减小
解析 B项,升温,v正、v逆均增大;C项,增大压强,v正、v逆均增大;D项,加入正催化剂,v正、v逆都增大。
5.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反应:Fe2O3(s)+CO(g)??Fe(s)+CO2(g),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1 000 1 150 1 300
平衡常数 4.0 3.7 3.5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C.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充入CO2气体,K值减小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以降低CO的平衡转化率
解析 升温,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K只与温度有关,C项错误。
6.T ℃时,在V 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TaS2(s)和1 mol I2(g),发生反应TaS2(s)+2I2(g)??TaI4(g)+S2(g)
ΔH>0。t min时生成0.1 mol TaI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t min内,v(I2)= mol·L-1·min-1
B.若T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1,则平衡时I2的转化率为
C.图中制备TaS2晶体过程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I2(g)
D.图中T1端得到纯净TaS2晶体,则温度T1<T2
解析 A项,应为v(I2)= mol·L-1·min-1;
B项,K==1,则c(S2)·c(TaI4)=c2(I2),所以c(I2)=c(S2)=c(TaI4)=
α(I2)==;
C项,循环使用的应是I2(g);
D项,降温,平衡左移,得到TaS2晶体。
7.相同温度下,容积相同的甲、乙、丙3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均发生如下反应:
2SO2(g)+O2(g)??2SO3(g) ΔH=-197 kJ·mol-1
实验测得有关数据如下:
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kJ
SO2 O2 SO3
甲 2 1 0 Q1
乙 1.8 0.9 0.2 Q2
丙 0 0 2 Q3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197>Q2>Q1
B.若升高温度,反应的热效应不变
C.Q3=-197 kJ
D.生成1 mol SO3(l)时放出的热量大于98.5 kJ
解析 Q1=197-Q3 Q1>Q2,A、C错误;B项,升温,平衡左移,放出热量减少。
8.500 ℃、20 MPa时,将H2和N2置于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H2、N2和NH3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反应开始到第一次平衡时,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5 mol·L-1·min-1
B.平衡在10 min~20 min内的变化,可能是因为增大了容器的体积
C.25 min时分离出了0.1 mol NH3
D.在25 min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新平衡中NH3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的小
解析 A项,从图可知反应第一次达平衡的时间为10 min,该过程中v(N2)==0.002 5 mol·L-1·min-1,A项错误;10 min~20 min,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程度均比前10 min的大,说明该时间段内反应速率增大,B项不正确;在25 min时,NH3的物质的量从0.3 mol降至0.2 mol,C项正确;D项,从图像看在25 min时将NH3从体系中移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新平衡中NH3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的大。
9.在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zC(g),图Ⅰ表示200 ℃时容器中A、B、C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Ⅱ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随起始n(A)∶n(B)的变化关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200 ℃时,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v(B)=0.02 mol·L-1·min-1
B.图Ⅱ所知反应xA(g)+yB(g)??zC(g)的ΔH<0,且a=2
C.若在图Ⅰ所示的平衡状态下,再向体系中充入He,重新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200 ℃时,向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等于0.5
解析 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A(g)+B(g)??C(g)。由图Ⅱ可知,升温,C的百分含量增大,平衡右移,ΔH>0,B错误;C项,“稀有气体”不影响平衡移动,C错误;A项,v(B)==0.02 mol·L-1·min-1,正确;D项,原平衡A的体积分数为0.5,充入2 mol A,1 mol B,相当于加压,平衡右移,A的体积分数小于0.5。
10.石油气“芳构化”是由石油气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的一种有效生产工艺。
测得反应2C4H10??C8H10(g)+5H2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变化如下:
温度(℃) 400 450 500
平衡常数K a 6a 40a
(1)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向2 L密闭定容容器中充入2 mol C4H10,反应10 s后测得H2浓度为1 mol·L-1,此10 s内,以C8H10表示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表示该反应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t1时刻后已经达平衡状态的图示是__________。
(4)下图表示某温度时将一定量的C4H10(含少量H2)充入容器中反应期间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容器容积可变),实线代表C8H10,虚线代表C4H10。请用实线补充画出t1~t4间C8H10的浓度变化曲线。
答案 (1)吸热 (2)0.02 mol·L-1·s-1
解析 (1)升温,K增大,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2)v(C8H10
)==0.02 mol·L-1·s-1。
(3)气体的质量和密度始终保持不变。
(4)C4H10降0.4 mol·L-1,则C8H10增加0.2 mol·L-1,t2时体积缩小一半,所以C8H10浓度瞬间变为0.40 mol·L-1。
11.(2014·福州高三质量调研)工业制硫酸的过程中利用反应2SO2(g)+O2(g)2SO3(g) ΔH=-Q kJ·mol-1,将SO2转化为SO3,尾气SO2可用NaOH溶液进行吸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若反应速率v正(O2)=2v逆(SO3),则可以说明该可逆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B.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2 mol N2,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平衡后移动活塞压缩气体,平衡时SO2、O2的百分含量减小,SO3的百分含量增大
D.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
将一定量的SO2(g)和O2(g)分别通入到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得到如下表中的两组数据:
实验编号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
需时间/min
SO2 O2 SO2 O2
1 T1 4 2 x 0.8 6
2 T2 4 2 0.4 y t
(3)实验1从开始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v(S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T1______T2(选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K=
(3)0.2 mol·L-1·min-1 > 反应放热,温度降低,平衡向右移动,反应物转化率升高(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2)A项,v正(O2)=v逆(SO3)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项,N2与反应无关,由于体积不变,反应速率不变;C项,压缩体积,平衡右移,SO2%、O2%减小,而SO3%增大;D项,升温,平衡左移,K减小。
(3)实验1中,SO2的平衡量x=1.6 mol,v(SO2)==0.2 mol·L-1·min-1;由于x=1.6>0.4,平衡右移,由于ΔH<0,所以T1>T2。
12.钢铁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工业上采用高炉冶炼,常用赤铁矿(Fe2O3)、焦炭、空气和熔剂(石灰石)作原料。已知赤铁矿被还原剂还原时是逐级进行的,还原时温度及在CO、CO2平衡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的关系如图。
(1)铁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______族。
(2)在温度低于570 ℃时,还原分两阶段完成,在温度高于570 ℃时,依次发生的还原反应有________(选用图中的a、b、c、d填空)。
(3)为减少高炉冶铁时含CO的尾气排放,下列研究方向可采取的是________。
A.其他条件不变,增加高炉的高度
B.调节还原时的炉温
C.增加原料中焦炭与赤铁矿的比例
D.将生成的铁水及时移出
(4)已知下列反应数值:
反应序号 化学反应 反应热
① Fe2O3(s)+3CO(g) 2Fe(s)+3CO2(g) ΔH1=-26.7 kJ·mol-1
② 3Fe2O3(s)+CO(g) 2Fe3O4(s)+CO2(g) ΔH2=-50.8 kJ·mol-1
③ Fe3O4(s)+CO(g) 3FeO(s)+CO2(g) ΔH3=-36.5 kJ·mol-1
④ FeO(s)+CO(g) Fe(s)+CO2(g) ΔH4
ΔH4=________ kJ·mol-1。
(5)1 100 ℃时,FeO(s)+CO(g)??Fe(s)+CO2(g),平衡常数K=0.2。现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7.2 g FeO,同时通入4.48 L CO(已折合为标准状况),将其升温到1 100 ℃,并维持温度不变,达平衡时,FeO的转化率为________。
答案 (1)四 Ⅷ (2)cdb (3)B
解析 (2)由于Fe2O3―→Fe3O4―→FeO,所以顺序依次为c、d、b。
(3)调节炉温可调节CO的百分含量。
(4)3FeO(s)+CO2(g)CO(g)+Fe3O4(s)
ΔH3=+36.5 kJ·mol-1
Fe3O4(s)+CO2(g)Fe2O3(s)+CO(g)
ΔH2=+ kJ·mol-1
Fe2O3(s)+CO(g)3Fe(s)+CO2(g)
ΔH1=-26.7× kJ·mol-1
三式相加得:
3FeO(s)+3CO(g)3Fe(s)+3CO2(g)
ΔH=+21.85 kJ·mol-1
所以FeO(s)+CO(g)Fe(s)+CO2(g)
ΔH=+7.28 kJ·mol-1
(5)     FeO(s)+CO(g)??Fe(s)+CO2(g)
x=0.033 3
所以FeO的转化率为×100%=33.3%。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孕期反应什么时候开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