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属于罕见病吗?

口腔溃疡,很多人都自然而然地认为只是口腔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可以了,市民谢先生也是这样认为的,他得口腔溃疡8年没根治,结果连视力都受到影响,一查,他是得了一种罕见病。

口腔溃疡持续不好 身体其他部位也出现

八年前开始,谢先生嘴里就不断出现溃疡,一张嘴溃疡就会和牙齿摩擦,疼痛难忍。最开始他去了口腔科就诊,医生表示口腔溃疡是自限性疾病,没什么特效药,谢先生自己用药确实也有好转,就忍下来了。直到五年前,他发现身体其他部位也出现了溃疡,才再次重视起来。

确诊是白塞病 会侵害身体多个器官

本来以为只是口腔溃疡,没想到随着病情的发展,谢先生的视力竟也受到了影响。万般无奈之下,他来到第三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全面检查后,医生确认谢先生得了白塞病,这是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属于血管炎的一种,可侵害人体多个器官,包括口腔、皮肤、眼睛和神经系统等,反复发生口腔溃疡就是白塞病的最典型特征。

任何年龄都可能出现 出现多种症状要警惕

医生表示,虽然谢先生的白塞病得到了控制,但是可能会伴随患者一生,需要定期到医院复诊。基本上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患白塞病,在我国是以女性居多。白塞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口腔溃疡,这也导致这种病在初期往往能够给人麻痹心理。但如果一年内反复出现疼痛性口腔溃疡,就要警惕是否为白塞病。

反复溃疡出现 及时就诊

医生表示,这种疾病其实是可以治疗的,治疗之后患者的生活品质也会有明显提高。只是疾病本身被知道的很少,从而造成延误治疗。

第一现场、壹深圳客户端记者:黄顺钰 李贵峰

国际白塞病关爱日丨警惕口腔溃疡背后的“隐形杀手”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6日讯 (记者 张春祥)5月20日是国际白塞病关爱日,5月15日,由白塞联盟与蔻德罕见病中心联合主办,上海德达医院等协办的“2021第五届全国白塞病友大会”在长沙开启,同时发布《2021年中国白塞病患者生存状况报告》。根据报告估计,湖南有近万名白塞病患者。

白塞联盟自2005年5月成立迄今,已有6000多名病患和家属加入。白塞患者生存状况的调查起源于2014年,截至目前已收到3000多份反馈调查。与2019年相比,此次报告收集到的症状涵盖了所有白塞类型,将为下一步白塞病科研及医保政策制定等提供科学依据。《2021年中国白塞病患者生存状况报告》显示,19-40岁的患者最多,占到.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今年的“国际罕见病宣传日”活动,经综合评审确定上海新华医院为“上海市罕见病诊治中心”,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为“上海市儿童罕见病诊治中心”。图为新华医院孙锟院长、老领导谢丽娟和上海儿科研究所顾学范教授。

你了解“瓷娃娃”、“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使”这些美丽名字背后的含义吗?每年2月的最后是一天是“国际罕见病宣传日”。对于罕见病患者而言,治疗虽然困难,但是更难的是诊断。为进一步加强罕见病健康教育,普及罕见病防治知识,营造良好的的防治环境和关爱罕见病患者的良好氛围,今年的市级“国际罕见病宣传日”活动今天举行,由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主办,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上海市罕见病基金会等支持、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等承办。

今天,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挂牌成立了第一批“上海市罕见病诊治中心"、“上海市儿童罕见病诊治中心”,以及五个“上海市罕见病诊治门诊”,同时向各区卫生计生部门和相关市级医疗机构赠送“预防罕见病,从现在做起”的科普光盘。

经综合评审确定上海新华医院为“上海市罕见病诊治中心”,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为“上海市儿童罕见病诊治中心”

第一批“上海罕见病专科门诊”分别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设置以神经系统、内分泌与代谢、免疫疾病为特色的罕见病专科门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设置以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为特色的罕见病专科门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设置以血液疾病和免疫疾病为特色的罕见病专科门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设置以法布雷病为特色的罕见病专科门诊;上海市儿童医院,设置以内分泌与代谢疾病为特色的罕见病专科门诊。

这些举措正是期望更多地整合学科资源,让患者的求医之路可以顺畅一点。

上海市医学会罕见病专科主委、新华医院李定国教授表示:“罕见病一旦完成诊断,就知道有没有路径去治疗,或者是知道治疗所能达到的极限效果了,患者及其家庭也就不必限于谜团,四处求诊。”

除了市里主会场的现场宣传和专家咨询等活动外,新华医院将征集到的10余幅作品进行公益微画展,这些画作也被印制成公益明信片在主会场发放。各区和相关医疗机构也围绕活动主题开展相关宣传活动,普及罕见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认知度。

据了解,作为目前上海首家上海市罕见病诊治中心的新华医院,首家上海市儿童罕见病诊治中心的上海儿科医学研究所,长期以来,在医教研领域共为一体,实际上具备了罕见病治疗中学科打通的,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治的先决条件,即能够为患者提供贯穿一生(儿童期及成人期),以及遗传医学的综合诊疗模式。

落户于新华医院的“上海市罕见病诊治中心”正是要探索这样一条跨年龄、跨学科的综合诊疗路径,一旦各个专科领域的临床医生有难以诊断的疑惑,就可以向罕见病诊治中心发起会诊需求,综合解决综合的问题。而罕见病诊治中心在医院会成为一个平台式的管理模式,如同检验、影像学科一般,接受临床医生发起的需求,并启动诊疗模式,试图找出诊断治疗的方法和路径。

据专家介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罕见病发病率低,但病种繁多,患病率低于1/500000人数,占总人口数的 0.65‰-1‰ 的疾病统称为罕见病,罕见病也因此被称为孤儿病。

目前全世界已经识别近7000种罕见病,主要涉及儿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骨科等专业,约有80%是由基因缺陷导致,仅有不到5%的罕见病能有效干预或治疗。此外,因罕见病发病率低下、有关专业知识认知有限,易造成误诊或诊断周期长。

随着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等检测手段的广泛应用,罕见病的筛查和诊断率正在不断提升,且部分罕见病如苯丙苯丙酮尿症等已有较系统的治疗手段。专家强调,通过广泛宣教避免近亲结婚,并对有遗传性疾病家族史的夫妇进行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选择性流产,可以避免疾病再遗传给下一代。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上海在全国率先全覆盖开展了苯丙酮尿症新生儿筛查,2007年又对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进行全覆盖筛查,为罕见病儿童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保障。根据病种和年龄分布,结合本市现有三级医院的专科特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新华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成为上海市罕见病定点医院,并为罕见病的科研提供临床资料。

2011年,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医学院及其相关附属医院重点对法布雷病、高氨血症等10种可防可治的罕见病展开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诊治规范研究;采用串联质谱技术、新一代测序技术等手段,建立了罕见病的筛查和检测方法;摸清了部分罕见病在上海的发病率,以及人群携带基因突变的类型和频率;编写了相关诊治规范。

2015年,上海市相关医疗机构在市卫生计生委支持下,对平山病、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白塞病等3种罕见病开展联合攻关,探索治疗新方法和新技术。2016年,市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国内首个主要罕见病名录《上海市主要罕见病名录(2016年版)》。

目前,上海已建立多渠道的罕见病诊治保障机制:

本市所有治疗性诊疗项目和绝大部分药品已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仅有少部分罕见病的有效治疗药品(如治疗戈谢氏病的药品)尚未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市少儿住院互助基金、市慈善基金会对0-18岁本市户籍苯丙酮尿症患儿每月补助500元,用于购买特殊奶粉;

2011年,本市将罕见病特异性药物纳入少儿住院互助基金支付范围;

2012年起对戈谢病、法布雷病、庞贝病、黏多糖贮积症等4种罕见病儿童每年给予不超过20万元的救助。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经白塞病是什么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