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下班后用微信给我布置领导给安排工作怎么回复他?

流沙言职
2020-06-29 23:22
昨天,收到一个读者私信说:
他下班后收到一个同事的微信,和他讨论关于正在进行项目的相关问题,本以为十几分钟的事情,却不料同事拉着他讨论了一个多小时,占用了他的休闲时间。
他于是有点困惑:下班后有义务回复工作微信吗?
不回吧,显得没礼貌,万一真的有重要的事情呢?可是回复的话,自己下班时间被无偿占用,心理也不太平衡。两难!
或多或少,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判断题,而是一个条件选择题。是否要回复,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的选择不同。
为什么996会被某些大佬当做福报?
并不是资本家"黑心",而是这样的公司其实是在拿钱买你的时间。你在签订劳动合同之时,虽然没有明码标价,但是相当于你已经做出了这样一种承诺:付出比起合同上约定的更多时间。
这是高薪的代价。
这必然会带来一种结果:你的时间某种意义上不是你的时间,工作和生活无法完美切割。
拿得了高薪就要担得了责任,越往公司的高层走,时间越不是自己的。
那有人就说了:我的工资也不高,老板也没有额外花钱买我工作以外的时间,我是不是可以佛系处理了?
这就要看你处在怎样的团队中。如果团队文化崇尚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那么你很幸运,对于那些下班后的"骚扰"可以置之不理。
那如果团队里个个都是拼命三郎(娘),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要适应团队文化,变成那个下班后可能也要时不时地要接受工作沟通的人。
你说你适应不了这种文化?那说明你找的工作不适合你,换一个轻松点的吧,只是不要对薪资有太多要求。
很多时候,下班之后沟通工作是迫不得已,因为事情非常紧急。但也有一些时刻,来自同事或领导的工作沟通莫名其妙,甚至有些浪费时间。
我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件事情。
下班回家后,收到同事的一个电话,问我关于最近在进行的一个项目的情况。
这位同事负责新媒体运营,她说她第二天发稿要用到相关内容,于是我用了将近2小时的时间给她顺资料,回答她的疑问。
当时我还同情心泛滥,觉得她要熬夜写稿挺辛苦,尽可能地给她做了详细解释。
第二天,这位前一天"心急火燎"的同事并没有发稿,我问起她,她说"记错了",我当时憋了一团火,但也无可奈何。
所以,对于那些紧急的、不做就要"天塌了"的事情,当然要全力配合同事,即使你已经下班了;但是对于那些可做可不做、完全可以在工作时间进行的事情,则可以表示拒绝。
当然拒绝时可以委婉一些,比如:
这个问题微信中说不清楚,我们还是当面聊比较好,明天早上10点怎么样?
不过有个关键问题是,如果你遇上和我的同事一样的人,把原本不紧急的事情说得十万火急,该怎么办?
那就需要提前甄别了。
你可以询问对方这件事的紧急程度、完成时间以及具体细节,问得越详细越好,通过细节判断这件事的紧急程度。
如果对方对于细节模棱两可,或者没有耐心回答你这么多细节问题,那表明事情可能没有他说的那么紧急,你就像前文那样委婉拒绝就可以了;反之,则要配合同事。
看到工作微信发来,傻呵呵地完全满足对方要求或者装作没看见,都不是明智之举。
很多职场人有这样一个疑问:我该如何拉近和领导的距离?
嘴上说着自己不想"舔狗",不能动不动去领导那里"刷存在感",可心里比谁都渴望和领导亲近。
现在机会来了。如果下班时间微信找你沟通工作的是领导,建议还是要回复,因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和领导进行非正式沟通工作的机会。
虽然你们沟通的是工作,但是下班后状态比较放松,如果不十万火急,往往和领导聊工作的间隙还能偶尔开个小玩笑、说一点题外话。
我回忆起我的上任领导,是个工作狂。我对她的个人喜好的了解、公司最近的动向、她内心对于团队的真实想法基本都是通过下班后的沟通实现的。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和领导拉近距离的机会。
当然,如果是半夜三更,比如11点以后,还通过发微信来找你的领导,那你就可以置之不理了。因为这至少说明这事不紧急!
第二天一早回复一条"对不起领导,昨天休息了,没看到信息,抱歉!我去了公司去找您"就OK了!
总之,如果是领导下班找,事情紧急,那你义不容辞;事情不急,当做一次和领导深度交流的机会。
什么?你说怕"惯坏"了领导,天天这样找你?你多虑了,领导也有很多事情要做,不可能总和一个下属下班后"扯闲篇儿"。
所以啊,下班后收到工作微信是应该回复一下的,只不过有时候是真的在探讨工作,有时候是礼貌地拒绝,而有时候则是顺便社交一下而已。
你觉得是不是这样呢?
关注@流沙言职,获取更多职场成长建议。
来源:中工网非工作时间,老板的微信到底该不该回?近日,女艺人张萌参加综艺节目的一段谈话中透露,自己会在凌晨三四点钟给员工发微信,如果员工不回信息,自己会在早上7点追问员工为何不回信息。此事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随后,张萌在其微博就此事发文道歉。在微博留言中可以看到,大家对于下班后的工作微信抵触情绪较大。那么,下班后的工作微信到底该不该回?如果下班时间处理工作事务,又是否算为加班呢?事件回顾曾有劳动者因不回微信被辞退张萌的这段话出自新一期某相亲节目,节目中一位女嘉宾表示自己曾40个小时没有睡觉,张萌随即表示自己也很能熬夜,有时候会在凌晨三点发信息给员工布置工作任务,如果没有回复消息,会在早上7点钟起床后,再追问为什么4个小时没有回信息。此言一出,在网上引起了广泛讨论,或许是意识到表述的内容不妥,张萌也在微博发文道歉,称“以后坚决改正,感谢广大网友的指正批评”。在其微博下,不少网友的留言都直指张萌的做法有欠考虑,一位网友留言表示,这样的做法不尊重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对员工提出反人道主义要求。另一位网友直言,“下班后是我的时间,老板无权支配。”无独有偶,早几年也有真实案例,且已上升到劳资纠纷的层面:一名员工因晚上未及时回复微信被老板辞退。2018年,宁波的一位有孕在身的劳动者王小姐因10分钟内没有上报当月营业额被开除。当时,这名劳动者的老板在工作群内要求所有人上报业绩的时间是晚上10点多,而有孕在身的王小姐早早睡去,谁知等来她的,是自己被开除的消息。在律师的帮助下,当事人王小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诉讼,最终获得经济补偿金。观点讨论微信是“公器”还是“私器”?如今,微信极大便利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缩短了彼此之间距离的同时,却也压缩了个人的业余时间。正如上文提及的两个案例一样,往往老板在微信工作群里的一句话,就让正在休息中的职场人疲于奔命。疫情居家办公期间,这样的感受或许更加明显。如此一来,让人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微信,究竟是工作用的“公器”还是“私器”?微信便捷、小巧的特点,让其在工作中迅速走红,一度成为不少用人单位里最为流行的“工作软件”。不仅仅用于日常沟通,甚至连朋友圈、点赞等也成为职场的延伸。支持者认为,只要有利于工作即可。工具始终是工具,并不会因为工作软件的不同而影响到自己的工作甚至心情。而反对者则认为,微信本就是一个聊天为主的社交软件,其功能并非为工作设计。从事设计工作的马先生就告诉记者,微信并不具备传输大型文件等功能,自己在工作中还是倾向于使用QQ.“像我们做的图平时都很大,微信既不能传输超大文件,也不能很快链接到邮箱,使用起来其实并不方便。本质上来说,微信还是一个社交软件。”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也有受访者认为,以微信沟通实际上也容易产生推卸责任的情况,这些网友认为,在微信中传达工作信息,并不能完全传达,若遇到急事微信更非首选。此前,曾有铁路职工上线施工期间,因未及时查看领导用微信发送的推迟上线作业的命令,不幸被列车撞轧身亡,正是这一弊端的体现。早在去年,劳动报就通过“申工社”发布过一次调查,吸引7959名网友参与投票,有超7成网友所在单位将微信当作工作平台,与这一现实相悖的,有超过半数的网友对于将微信变成“公器”是反对的,他们认为微信模糊了工作与生活的边界,特别是一个接一个的微信工作群,让自己患上了“微信恐惧症”。因此,当珠海市香洲区发文明确,下班后微信群禁发工作消息,得到了许多网友的支持,甚至有人建议“全国推广”。专家观点劳资双方应增强沟通,相互理解下班时间的工作微信,到底该不该回?不回复是否算做违纪呢?如果处理工作,又能否算做加班呢?对此,唐毅律师事务所的邵敏杰律师提醒,休息权是宪法赋予劳动者的法定权利,微信的普及或多或少增加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但是对于大多数劳动者而言,与用人单位双方劳动合同所约定的工作时间是8小时以内,如果在劳动者下班时间安排工作,应当属于加班,不仅需要支付加班工资,且不能超过法定时间。对于职工王小姐遇到的状况,邵敏杰指出,除《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原劳动部《关于<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第七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有权拒绝用人单位的加班安排。“这些情形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等需要紧急处理的;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等情形。”他告诉记者,若用人单位以劳动者拒绝加班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属于违法解除。至于下班时间的工作,能否算作加班,邵敏杰指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九条规定:“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因此,员工下班时间处理工作事务是否属于加班需要分情况讨论。他进一步解释,如今,很多用人单位都实行加班审批制度,只有经过公司审批的延时工作才属于加班。未经公司审批,员工自行下班后留下来工作一般不属于加班。“但是,有种情况虽然未经审批也应当视作为加班。比如,公司在员工下班后布置工作,且明确要求员工在明天上班之前完成。这种要求,显然是要求员工利用下班时间来完成工作,这种情况属于加班。”对于文章开篇出现的场景,邵敏杰认为,理论上职工有权拒绝下班时间的指令,毕竟除了工作,劳动者还有生活。虽然不鼓励劳动者做“工作狂”,也反对用人单位过度压榨劳动价值。但是在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劳动者可以视情况判断。即使是非紧急状况,也不一定要视而不见,回复一句“收到,明天我会跟进”,也是敬业爱岗的体现。最后,邵敏杰提醒广大劳动者,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一切都应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之上,充分的休息必不可少。(据《劳动报》报道,劳动报记者 张锐杰 摄影 贡俊祺)责任编辑:郭丽娟本文来源:中工网
刚准备下班的我,收到了领导发来的微信…是我迟到被抓?早退被罚?还是上班偷吃零食被发现?真相竟然是……有机会上《人民日报》?!2017年度中国“互联网+”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开始啦!只要贵单位的案例足够靠谱!具有创新性、先进性、融合性,就可以来报名!政务、民生、制造业三大领域,总有一类适合你!获奖单位不仅可以接受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专访,竟然还可以上《人民日报》!比如,去年是酱婶儿滴: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速速了解一下吧!一般人我不告诉他(来源:“人民日报媒体技术” ID:wxpdmi)主 编丨杨鸿光 编 辑丨蔡静喜欢本文,请点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领导给安排工作怎么回复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