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相同体积相同的两个物体的液体中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对还是错哦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B:可能与物体浸在中液体的体积有关;C: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D: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E: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利用下列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体积相等的铁块、铜块,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1)分析比较实验④⑤,可以验证猜想____是错误的(选填“A、B、C、D、E”).(2)分析比较实验③④,可以验证猜想____是正确的.(3)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____是错误的(选填“A、B、C、D、E”).(4)分析比较实验____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乐乐题库
& 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知识点 &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习题详情
285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1.9%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B:可能与物体浸在中液体的体积有关;C: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D: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E: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利用下列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体积相等的铁块、铜块,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1)分析比较实验④⑤,可以验证猜想A&是错误的(选填“A、B、C、D、E”).(2)分析比较实验③④,可以验证猜想B&是正确的.(3)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C&是错误的(选填“A、B、C、D、E”).(4)分析比较实验⑥⑦或②⑥⑦&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B:可能与物体浸在中液体的体积有关;C: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D: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E: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2)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图③④所示实验与图④⑤所示实验,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然后分析答题.(3)分析①⑤与②⑥所示实验,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分析答题.(4)要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而液体密度不同,分析图示实验,然后答题.
解:(1)由图④⑤所示实验可知,铁块排开水的体积相同而铁块进入水中的深度不同而铁块受到的浮力相等,由此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进入液体的深度无关,由此可知,猜想A是错误的.(2)由图③④所示实验可知,铁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同,铁块受到的浮力不同,由此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由此可知,猜想B是正确的;(3)由图①⑤所示实验可知,铁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3N-1N=2N,由图②⑥所示实验可知,铜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4N-2N=2N,由图⑤⑥所示实验可知,铁块与铜块的密度不同,受到的浮力相同,因此由①⑤与②⑥所示实验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密度无关,故猜想C是错误的.(4)由⑥⑦所示实验可知,铜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液体密度不同,铜块受到的浮力不同,由此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故答案为:(1)A;(2)B;(3)C;(4)⑥⑦或②⑥⑦.
本题考查了实验现象分析,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图示实验即可正确解题,本题难度不是很大.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B:可能与物体浸在中液体的体积有关;C: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D: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E:可能与物...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B:可能与物体浸在中液体的体积有关;C: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D: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E: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主要考察你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知识点的认识】“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有时候也叫为“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该实验是学生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在“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根据要求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1)石块的重力g
  (2)石块浸没在水中后测力计的示数g′,由此可得石块所受浮力F浮.  (3)石块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g排.  (4)比较f浮和g排的大小,可以发现:f浮=g排.【命题方向】此知识点是中考命题的要点之一,形式很多,但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例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若干个完全相同的塑料块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已知ρ水>ρ酒精.
①分析比较图A、B、C(或D、E、F)可初步得出:
②分析比较图A、D(或B、E,或C、F)可初步得出:
(21)物体排开同种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也越大;
(22)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 体的密度越大,所受浮力也越大.
【解题方法点拨】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关系时,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控制变量法: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来分析增大压强方法.
与“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B:可能与物体浸在中液体的体积有关;C: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D: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E: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相似的题目:
某小组同学探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数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他们采用三个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分别用弹簧秤称出它们在空气中的重力,然后把三个物体分别浸没在水中,记录下此时弹簧秤的示数,如表一所示.接着,他们继续实验,如图所示,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表三中.(1)请比较表二、表三与表一,该小组同学是在保持物体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
&&&&,探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数大小的变化.(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液体密度和物体体积相同时,物体重力(空气中弹簧秤示数)越大,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数越大.(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与7、2与5与8、3与6与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4)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
(2009o恩施州)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量筒、水和石块做“探究浮力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实验,实验中的几个情景如图所示.据此可以得出:(1)石块所受的浮力:&&&&N;(2)石块排开的水的重力:&&&&N;(3)本探究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g=10N/kg)
方案设计&&学过浮力的知识后,王小华想:既然浮力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对同一物体而言,在液体内部越深的地方,受到的压力也越大,那么在液面以下越深的地方,液体产生的浮力是不是也越大呢?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他所提出的问题.(1)实验所需的器材;(2)实验的主要过程及判断方法.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有如图所示的四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  )
2(2008o南京)如图甲所示,在一只薄塑料袋中装水过半(未满),用细线扎紧袋口,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其所受重力为9N;再将这个装水的塑料袋浸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乙,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N时,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比(不计塑料袋和细线的重)(  )
3(2006o淄博)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能正确反应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关系图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09o晋江市)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体,从底部接触水面开始缓慢到完全没入水中到底部A的过程中,以下能表示圆柱体所受浮力F浮与浸入水中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  )
2(2012o淮安)小明将重为3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盐水中: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为&&&&N;从图中还可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有关,若剪断图中的细线,石块将&&&&(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3(2011o漳州)在探究“浮力”和“物质密度”实验时,大宝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做以下实验(g=10N/kg):(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得金属块的重力是&&&&N;此金属块的质量为&&&&kg.(2)接着,把弹簧测力计下面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1.6N,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N.(3)将金属块浸没水中,发现量筒液面变化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cm3;由此可知它的密度是&&&&kg/m3.(4)利用以上所用过的器材,你还可以做哪些实验?(写出其中一个即可)实验目的:&&&&,实验过程:&&&&.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B:可能与物体浸在中液体的体积有关;C: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D: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E: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利用下列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体积相等的铁块、铜块,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1)分析比较实验④⑤,可以验证猜想____是错误的(选填“A、B、C、D、E”).(2)分析比较实验③④,可以验证猜想____是正确的.(3)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____是错误的(选填“A、B、C、D、E”).(4)分析比较实验____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B:可能与物体浸在中液体的体积有关;C: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D: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E: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利用下列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体积相等的铁块、铜块,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1)分析比较实验④⑤,可以验证猜想____是错误的(选填“A、B、C、D、E”).(2)分析比较实验③④,可以验证猜想____是正确的.(3)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____是错误的(选填“A、B、C、D、E”).(4)分析比较实验____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相似的习题。知识点梳理
1、知识点的认识:阿基米德定律是物理学中力学的一条基本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其公式可记为F浮=G排=ρ液ogoV排液. 2、命题方向:直接用来解题,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解决与浮力有关的问题.3、解题方法点拨:解题时注意找物理量,分析问题时要注意: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来分析方法.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物体C与A、B体积相等,将它们放...”,相似的试题还有:
有A、B两个密度分别为ρA、ρB的实心正方体,它们所受的重力分别为GA和GB,它们的边长之比为2:1.将它们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时,A对B的压强与B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6:7.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将物体A和B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的液体中,物体A漂浮,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液体静止时,物体A、B所受浮力分别为FA和FB.已知酒精密度是水密度的0.8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A:FB=15:2,ρA<ρB
B.ρA:ρB=3:4,FA<FB
C.GA:GB=1:6,ρA<ρB
D.FA:FB=5:2,GA>GB
将体积相同的三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盛有水的A、B、C三个容器中,静止后的位置如图所示,若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别用FA、FB、FC表示,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A_____FB_____FC&(选填“>”、“<”或“=”);_____容器中的小球密度最大.
如图所示,体积相等的物体A、B、C浸入某种液体中,平衡后如图7所示,它们受到液体的浮力大小分别为FA、FB、FC,则()
A.FA<FB=FC
B.FA=FB>FC
C.FA>FB>FC
D.FA<FB<FC两球在煤油和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同,则可以想到小球在这水中应该为漂浮状态,由浮力公式可求得小球在煤油和水中的浮力,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求得小球的重力.通过比较小球重力及小球在煤油中的浮力可知小球在煤油中应沉没于液体中.则可知小球的体积,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求得小球的密度;据小球升液面升高的高度,利用压强公式可求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大值.
解:小球在煤油中排开水的体积大于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因排开水的体积应小于或等于物体的体积,则可知小球在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上.小球所受浮力.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得,.小球在煤油中所受浮力.物体的重力大于在煤油中所受浮力,故小球在煤油中沉入底部,即在煤油中排开煤油的体积等于小球的体积,即由密度公式可得:小球的密度.小球静止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则液面升高的高度.则增加的压强.故答案为:,.
本题构思巧妙,利用两种液体让我们找到所需要的小球的质量和体积;本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能否根据体积的不同并借助浮沉的条件判断出小球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状态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901@@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193@@Physics@@Junior@@$193@@2@@@@压强和浮力@@@@@@37@@Physics@@Junior@@$37@@1@@@@运动和相互作用@@@@@@5@@Physics@@Junior@@$5@@0@@@@初中物理@@@@@@-1@@Physics@@Junior@@$2762@@3@@@@密度公式的应用@@@@@@187@@Physics@@Junior@@$187@@2@@@@物质的属性@@@@@@36@@Physics@@Junior@@$36@@1@@@@物质@@@@@@5@@Physics@@Junior@@$5@@0@@@@初中物理@@@@@@-1@@Physics@@Junior@@$2879@@3@@@@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193@@Physics@@Junior@@$193@@2@@@@压强和浮力@@@@@@37@@Physics@@Junior@@$37@@1@@@@运动和相互作用@@@@@@5@@Physics@@Junior@@$5@@0@@@@初中物理@@@@@@-1@@Physics@@Junior@@
@@37@@5##@@36@@5##@@37@@5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如图所示,A,B是分别盛有适量的煤油和水的相同容器,底面积均为100平方厘米,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一实心小球分别放入A,B两容器中,小球静止后排开煤油和水的体积分别为20立方厘米和18立方厘米. 则小球的密度为___kg/立方米;小球静止在B容器中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大了___Pa(小球放入容器中时均无液体溢出).当前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Na2CO3、NaHCO3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Na2CO3、NaHCO3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B.在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HCO3两溶液中,阳离子总数相等C.在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CO3-)+c(OH-)+2c(CO32-)D.在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中一定有2c(Na+)=3[c(HCO3-)+c(CO32-)+c(H2CO3)]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Na2CO3、NaHCO3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主要考查你对&&盐类水解判断溶液酸碱性或比较溶液pH值的大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盐类水解判断溶液酸碱性或比较溶液pH值的大小
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1)盐水解的规律: ①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无弱不水解 ②多元弱酸根、正酸根离子比酸式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得多,故可只考虑第一步水解 (2)具体分析一下几种情况: ①强碱弱酸的正盐:弱酸的阴离子发生水解,水解显碱性;如:Na2CO3、NaAc等 ②强酸弱碱的正盐:弱碱的阳离子发生水解,水解显酸性;如:NH4Cl、FeCl3、CuCl2等; ③强酸强碱的正盐,不发生水解;如:Na2SO4、NaCl、KNO3等; ④弱酸弱碱的正盐: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都发生水解,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谁强显谁性; ⑤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溶液显酸性,如:NaHSO4;而弱酸的酸式盐,既电离又水解,此时必须考虑其电离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溶液显酸性,如:NaHSO3、NaH2PO4;若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溶液显碱性,如:NaHCO3、NaHS、Na2HPO4等。 (3)几种盐溶液pH大小的比较强酸强碱盐pH=7、强碱弱酸盐pH&7、强酸弱碱盐pH&7根据其相应的酸的酸性大小来比较,盐溶液对应的酸的酸性越强,其盐溶液的pH越小如:HClO酸性小于H2CO3,溶液pH NaClO&Na2CO3 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酸式盐的水溶液显什么性,要看该盐的组成微粒。 1.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溶液一定显酸性。如溶液: 2.弱酸的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1)若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例如溶液中:溶液显碱性。NaHS溶液、Na2HPO4溶液亦显碱性 (2)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例如溶液中:溶液显酸性溶液亦显酸性。盐溶液蒸干后所得物质的判断:&1.考虑盐是否分解。如加热蒸干溶液,因分解,所得固体应是2.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如加热蒸干溶液,因易被氧化,所得固体应是3.盐水解生成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到弱碱,如蒸干溶液,得盐水解生成不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仍为原物质,如蒸干溶液,得4.盐水解生成强碱时,蒸干后一般得到原物质,如蒸干溶液,得到等。 5.有时要多方面考虑,如加热蒸干溶液时,既要考虑水解,又要考虑的分解,所得固体为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Na2CO3、NaHCO3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8554918879720483020684121171492023当前位置:
>>>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放入同种液体中静止时,甲漂浮,乙悬浮..
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放入同种液体中静止时,甲漂浮,乙悬浮,则
A.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B.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 C.甲受到的浮力大于乙受到的浮力D.甲受到的浮力小于乙受到的浮力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放入同种液体中静止时,甲漂浮,乙悬浮..”主要考查你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重力的计算&&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重力的计算
物体浮沉条件:
漂浮和悬浮的异同:
利用浮力知识求物体或液体的密度: 1.对于漂浮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而浮力F浮= ρ液gV排,重力G物=ρ物gV排,因F浮≈G物,只要知道V排与V物的关系和ρ液(或ρ物)就可求出ρ物(或ρ液)。例1:将密度为0.6×103kg/m3,体积125cm3的木块放入盐水中,木块有1/2的体积露出盐水面,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N,盐水的密度____________ kg/m3(g取10N/kg) 解析:木块漂浮,所受浮力等于重力,F=G= Mg=p木Vg=0.6×103kg/m3×0.125×10-3m3× 10N/kg=0.75N,盐水的密度:=1.2×103kg/m32. 若,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及称重法,可求出,又因为,此时,可得。根据此式,已知ρ液,可求出ρ物,已知ρ物可求出ρ液。液面升降问题的解法:
1. 组合物体漂浮类型要看液面是上升还是下降,关键是比较前后两次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变化。设物体原来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排,后来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排,若V’排&V排,则液面上升,若V’排&V排,则液面下降;若V’排=V排,则液面高度不变,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故,因为液体的密度ρ液不变,固物体的排开液体的体积取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所以只要判断出物体前后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即可判断出液面的升降情况。例1一个水槽内漂浮着一个放有小铁球的烧杯,若将小铁球取出放入水槽里,烧杯仍漂浮在水槽中,则水面将(&& ) A.上升& B.不变 C.下降 D.无法判断解析:铁球和烧杯漂浮在水中,装有铁球的烧杯所受的浮力F浮与烧杯和铁球的总重力平衡,则有:。把铁球放入水槽中,铁球下沉,铁球单独受到的浮力,;烧杯单独受到的浮力为。铁球放入水槽中后,铁球和烧杯所受浮力之和为F浮2,因此,烧杯和铁球后来排开水的体积之和小于原来排开的水的体积,所以水面下降,故正确选项为C。2.纯冰熔化类型:&&& 此类题的规律技巧:若冰块漂浮于水中,则冰熔化后液面不变;若冰块漂浮于密度大于水的液体中,则冰熔化后液面上升;若冰块漂浮于(或浸没于)密度小于水的液体中,则冰熔化后液面下降。&&& 要判断液面的升降,必须比较冰排开液体的体积与冰熔化成水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冰未熔化时,若它漂浮在液面上,则所受的浮力与重力相等,即。冰块所受的,冰块的重力,由此可得;冰熔化后,化成水的体积。所以当冰块漂浮于水中时,,液面不变;当时,,液面上升。若冰块浸没液体中,则冰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冰块的体积,而冰熔化后的体积小于冰的体积,故液面下降。例2如图所示,烧杯中的冰块漂浮在水中,冰块上部高出杯口,杯中水面恰好与杯口相平,待这些冰全部熔化后(&& ) A.将有水从杯中溢出 B.不会有水从杯中溢出,杯中水面也不会下降 C.烧杯中水面下降 D.熔化过程中水面下降,完全熔化后有水溢出解析:冰熔化后烧杯中的水面将保持不变,故不会有水溢出。答案:B
漂浮物体切去露出部分后的浮沉情况:&&&&& 漂浮物体,如将露出液面的部分切去后,物体的重力减小,而浸在液体中的部分没有变,根据F浮= ρ液gV排知物体所受浮力不变。这时浮力大于重力,剩余部分上浮。例1长为L的蜡烛底部粘有一铁块,使其竖直停留在水中,如图所示,这时露出水面的长度为L0,将其点燃,直到自然熄灭,设燃烧掉的长度为d,则(&& ) A.d&L0B.d=L0 C.d&L0D.无法判断解析:假设将露出的部分一次切去,再分析剩余部分的沉浮情况就很容易得出结论。如将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这时蜡烛的重力减小,而在水中的部分未变,即排开的水的重力——浮力未变,显然这时浮力大于重力,剩余部分将上浮。可见,蜡烛燃烧过程是逐渐上浮的,所以最终烧掉的长度大于L0,故正确选项为C。答案:C密度计:&&& 在物理实验中使用的密度计是一种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它是根据物体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的原理制造与工作的。密度计是一根粗细不均匀的密封玻璃管,管的下部装有少量密度较大的铅丸或水银。使用时将密度计竖直地放入待测的液体中,待密度计平稳后,从它的刻度处读出待测液体的密度。常用密度计有两种,一种测密度比纯水大的液体密度,叫重表;另一种测密度比纯水小的液体,叫轻表。&&& &&&& 密度计的原理是:F浮=ρ液gV排=G计(不变)。密度计在不同的液体中所受浮力相同,ρ液增大时,V排减小,密度计在液面以上的部分增大,刻度越靠下密度值越大。气体的浮力:&&&&& 气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同理,物体在空气中时,上下表面受到空气的压力差就是空气的浮力。故物体在空气中称得的重量,并不是物体真正的重量,但因其所受的浮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不但空气如此,物体在任何气体中,均受到气体的浮力。&&&& 氢气球和热气球浮沉原理比较:
饺子的浮沉:&&&& 生饺子被放入锅中时便沉到锅底,煮熟的饺子就浮起来了,如果把饺子放凉,再放入锅中,又会沉到锅底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生饺子放人锅中,由于浮力小于重力而下沉;煮熟的饺子因为饺子内气体受热膨胀,浮力增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饺子上浮;凉的熟饺子因遇冷体积缩小使浮力减小,浮力小于重力而下沉。重力的计算公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G=mg。(g=9.8N/g)重力与质量的区别和联系:
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在同一地区的同一高度,任何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都是相同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随海拔高度增大而减小。当物体距地面高度远远小于地球半径时,g变化不大。而离地面高度较大时,重力加速度g数值显著减小,此时不能认为g为常数。&&&& 距离地面同一高度的重力加速度,也会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变大。由于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提供了物体绕地轴作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纬度越高,圆周运动轨道半径越小,需要的向心力也越小,重力将随之增大,重力加速度也变大。地理南北两极处的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0,需要的向心力也为0,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此时的重力加速度也达到最大。
发现相似题
与“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放入同种液体中静止时,甲漂浮,乙悬浮..”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8435826913225566121719621312924163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将体积相同的物体g1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