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卫树人全年班什么时候开课?

十年来,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本专科人才培养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促进本专科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专业建设稳步推进,专业布局不断优化

学校目前已建成了涵盖医学、工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等五个学科门类21个本科专业。其中医学专业15个,工学专业1个,管理学专业3个,文学专业1个,法学专业1个,初步形成以医学学科为主,医学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

学校现已成为四川省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已建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国家中医药重点专科1个、四川省重点学科1个、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16个。在开办的20个本科专业中,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麻醉学、眼视光学先后被列为四川省特色优势专业,医学影像学成为国家特色建设专业。

2013年,我校成功获得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2014年麻醉学获批为四川省第二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医学影像学获批为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7年护理学、麻醉学两个专业被确定为四川省首批普通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2018年我校临床医学专业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课程建设思路清晰,课程体系初步构成 

确定了“以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精品课程建设和培育为重点,带动整体课程资源建设”的课程建设路径。我校现已建成精品课程39门,资源共享课程17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各院系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均使用网络进行教学和管理,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我校加入了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人卫慕课,现有慕课68门,网络公开课1372门,引进校外通识课程50门。

教材建设成果丰硕,教材选用不断规范

学校设立了教学委员会统一领导全校教材建设工作,各教学院系教材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院系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学校对教材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制定并不断完善了《川北医学院立项资助出版教材管理办法》、《川北医学院关于加强教材管理工作办法》、《川北医学院优秀教材评选实施细则》等规章,为教材编写出版提供了支持与保障服务。我校教材建设成果丰硕,校共立项资助教材413部(本),已经出版212部(本),其中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6部(本),国家十二五级规划教材3部(本),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本)。选出校级优秀教材49部(本)。

教学管理体系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到位

十年来我校不断完善教务综合管理系统,建立健全了制度管理体系,实现了教学管理规范化、网络化、信息化。2017年梳理并修订了各类教学管理规章制度25项,新拟定出台了制度与措施7项,完成了教学管理制度的“废改立”工作。

不断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力度,各个院系均有分管教学专职负责人并都设有教务科专人专职负责教学管理工作,以保障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教学管理人员里高级职称占23%,中级职称占69%,研究生以上学历占74%,不断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培养和业务知识培训,有效保障了教学规范有序,实现了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和全面保障。

学校制定了《川北医学院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形成了由教学管理系统、教学督导系统、教学咨询与评估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对各教学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学校成立了拥有532名同学组成的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专门负责教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及核实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学生的合理意见和建议。

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方法形式多样

学校不断建立健全课堂教学管理机制,建成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课堂教学管理体系,制定了《川北医学院二级院系管理办法》、《川北医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川北医学院课堂教学基本规范》等制度,要求各教研室定期开展集体备课、严格实行新入教师课堂教学准入及试讲制度,以规范课堂教学管理。

学校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大力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PBL、CBL、TBL等教学方法走进课堂。在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上,重点聚焦提升综合素质,在选修课设置和教学内容选择上,兼顾学生个人兴趣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升就业竞争力,学校结合各专业人才就业所需,设置学位课程,夯实专业技能。

制定了《川北医学院本科教学奖励办法》为推进教学改革专门设立了“课堂教学奖”、“教学改革项目结题奖”等奖项。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学校正着手新建云桌面及翻转课堂,接轨国内先进的教学手段以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实践教学地位突出,技能竞赛屡创佳绩

学校制定了《川北医学院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川北医学院实验教学工作条例》《川北医学院临床实习工作管理规定》等制度文件,为实验室开放、学生实验实习技能训练、临床实习等提供制度保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强化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逐步提高实践教学比重,进一步健全临床教学制度,做到见习实习有制可依,有规可守。

学校现建成有13个本科实验教学中心,66个教学实验室及其辅助实验室,12个科研开放共享平台,实验室总面积达五万余平方米。近年来,学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本科实验教学中心仪器设备的补充与更新,实验教学条件得到大幅改善。学校每年拨出专项经费,出台相关规定,支持各类实验室向其他专业学生开放,要求各实验室积极创造条件,尽最大可能对全校学生全天候开放。 

技能竞赛屡创佳绩。我校学生荣获2014年四川省医学生基础技能及创新竞赛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2015年第六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西南西北赛区荣获二等奖,2015年全国大学生麻醉学知识竞赛三等奖(西部地区唯一进入决赛的队伍),2016年国际口腔医学本科生操作技能大赛一等奖,2017年第八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西南西北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二等奖,2017年第二届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一等奖。

学校建成了8个临床医学专业全程教学实习基地,拥有医学类和非医学类实习教学基地118个,其中:医学类实习基地79个(含附属医院2个,非直管附属医院22个,实习医院55个),非医类教学实践基地39个。

学校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内涵建设。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从2008年至今,共组建300余支团队,近万名青年学生和近2000余名教师参加实践,奔赴民族地区、革命老区、领袖故里、偏远山区、贫困乡村和城市社区,进行政策宣传、义务支教、科研调查、健康咨询、送医送药、慰问演出等活动。

人才质量明显提高,职业发展前景广阔

自2008年以来,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质量明显提高,竞争力增强。在校学生先后多次在国际口腔医学本科生操作技能大赛、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或创新活动中斩获各种奖项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40余篇;获国家奖学金100余人次,国家励志奖学金160余人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累计通过率超过60.00%,六级通过率超过25.00%;2010年以来,毕业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毕业生工作岗位和所学专业符合度在3~5年内保持在92%以上,第三方评价机构对我校毕业生总体评价情况良好。

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4%以上,居省属院校前列;传统优势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及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和口腔医学等几个品牌特色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和所学专业相关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8%以上。据学校就业中心报告:在过去几年的问卷调查和走访中,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满意度都在90%以上,单位综合给分所有单项均在优良标准以上。

自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环境,学校将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育人导向,把立德树人摆在首位;以提高管理效能为突破,建立责权分明、赏罚分明的管理体制;以加强内涵建设为常态,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以提高育人质量为中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以优质的课堂教学为基础;以持续改进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快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突显特色,为建设区域高水平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郑州人卫树人教育培训学校隶属于人卫树人股份有限公司,人卫树人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和河南树人教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设立。郑州人卫树人教育培训学校以“聚焦考培服务,帮助考生实现梦想”为使命,涵盖政治、英语相关公共科目的考培服务,在全国范围内打造考培第一品牌。

1.首月体验价仅需99元(含住宿)。

2.从第二个月起599元/月,特困生凭贫困证明免三个月费用,邀请同学一人,下季度减免100元,团报更优惠,以上全部包含住宿。

3.元旦预交一年除了以上活动外,送化妆包、水杯、考研公共课资料。

4.考研自习室有低价正版网课、面授大班、小班、一对一课程,根据需求自主报名。

5.入住前,所有费用随时可退。

考研自习室按专业分班 单人单桌,固定教室,固定座位,每班都有班主任老师负责管理;有专属的网课教室和背书教室;住宿环境温馨舒适,配备有餐厅、快递收发室、空调、洗衣机、热水器、洗澡间、wifi覆盖;

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临床医学院教学团队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担当教书育人使命,加强课程基础建设,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不断培养师资力量,凝心聚力、协同育人,着力于建设高水平教师教学团队,使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都有高度的责任感,成为师生成长的领路人、教书育人的践行者。经过传承、融合与创新,我院教学团队如今枝繁叶茂,底蕴深厚,将共同坚守教学这块热土,砥砺前行、开拓进取,为中医药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值此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

龙华临床医学院优秀教学团队

三德为宗  金课教学

中医妇科学教研室多年来以陈氏妇科流派文化为内核,基于人卫慕课优势资源持续建设混合式金课教学,使学科与教学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立德树人,重视临床医学教学的思政内涵建设

教研室以海派妇科流派“三德为宗 仁爱济世”的文化传承为价值导向,以提升医疗人文关怀为能力标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探索以流派传承建设课程德育的理论与实践,在大力倡导创新精神的同时重视中医流派独特的学术思想、诊疗经验、文化自信和人文精神的传承。

转变模式,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

依托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中医妇科学》的建设,将重点章节内容以SPOC形式供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线上讨论、答疑、测试等确保教学质量,线下以CBL、PBL、翻转课堂、专题汇报形式与线上内容进行呼应,着重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形成立体化教学的新格局。

中医急诊学教学团队长期坚持医、教、研协同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守正创新,积极探索,培养了大批中医急诊人才。

在全国率先创建了中医急救医学本科生、研究生、继续教育和留学生一体化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主编教材10余部,打造了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中医急诊学》,并针对急诊医疗环境的特点开设系列课程,以中国传统儒家、道家文化和古代医家传统美德“育心铸人”,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医精诚”的先行者。

首次提出“急性虚证”理论,强调中医不是“慢郎中”,以“表里双解”“截断逆转”治疗新冠肺炎的真实案例作为最好的课程素材,被海内外知名媒体宣传报道,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一等奖”“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奖”等多项荣誉,负责人方邦江教授还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金牌教师”,教学成果不断向全国推广。

中医儿科学教研室多年来一直认认真真完成各项教学工作,在教学中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及优化教研内容。

挖掘儿科人文,凝练课程思政

秉承立德树人的任务,将思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开展了多项人文教学的实践。课堂教学中倡导古籍中医学人文精神,探索国外先进人文教育经验。见习中组织情景模拟教学,加强培养医师职业道德和人文学识。

继承传统教学,拓展多元化模式

重视实践教学,认真组织并落实教学查房,专题讲课等教学工作,有明确的教学日历和考核制度。将PBL教学方法扩展到哮喘、性早熟、小儿热厥等授课内容,提高了学生们的临床紧急应变能力及危重症告知沟通能力等。

“中医儿科学”课程获2020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承担多项课题,从调研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实习医师巡诊教学团队笃行七年,围绕临床问题,以病例为先导,致力于努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学生为本 多维教学 

巡诊教学根据中医院校学生知识背景及教学特点,倡导以年轻医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精选病例或旁及其他临床问题,采用CBL/PBL/LBL相结合,同时融入MDT元素,在师生互动讨论中指导实习生建立清晰的诊疗计划,以此培养实习生病例分析、临床思维、文献查阅和语言表达等多项临床能力。

巡诊教学,7年一日,坚持每年12场以上主题分享,积累丰富的教学素材,巡诊教学活动走向外向型推广交流与经验分享。巡诊也多次走出年轻医生登上市级学会平台病例讲演并获奖。巡诊教学模式逐渐成为常规临床教学模式以外的一种有效补充,也倡导了常态临床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

肿瘤六科教学团队在教学主任带领下团结协作积极探索,致力于中医肿瘤学教学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提高成果明显
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弘扬“大医精诚”精神,培养学生医德医风。积极参与教学内容的优化,实践PBL教学,每年带教规培医师近100人次,累计带教全国中医临床药师共4名,培养硕博士研究生共45名,荣获龙华临床医学院科室带教特别贡献奖、学生心目中最规范实习带教科室等奖项,在中国医师协会教学督导检查中得到评委一致好评
以“扶正治癌”学术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中医肿瘤教学模式多样化,承担大学研究生及本科生相关课程,完成教学课题6项,参编相关著作3部。肿瘤六科教学团队将继续以培养优秀中医肿瘤优秀人才为己任,继承创新,砥砺前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班课教学什么最重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