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无常以观奇妙,常有欲以观其() 空格里爱就一个字字读什么 顺便翻译一遍

道德经中一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徼字怎样念?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道德经中一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徼字怎样念?
道德经中一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徼字怎样念?
● 徼jiǎoㄐㄧㄠˇ◎ 同“侥”.◎ 求.笔画数:16,部首:彳,笔顺编号:3134其它字义--------------------------------------------------------------------------------— 汉 典 Zdic.net — ● 徼jiàoㄐㄧㄠˋ◎ 边界:~外.◎ 巡逻,巡察:~巡.~道(巡查警戒的道路).笔画数:16,部首:彳,笔顺编号:3134从以上看,应该是第四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道”,可以说得出它的具体形状的,那么,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可以讲得出它的具体特征的,那么,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它是天地的开端,因为有了它,天地才能开始;“有”,它是万物的根本,一旦有了它,万物才能产生.所以说,经常处于“无”,为的是观察天地的奥妙;经常处于“有”,为的是寻找万物的踪迹.“有”和“无”,只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罢了.它们都是这样深远而看不透,但确实是天地万物和一切奥妙的门户查看: 620|回复: 4
帖子阅读权限150积分30863精华3威望6573 铜钱402485 金币1074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4858 小时
, 积分 308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37 积分
升级&&52.7%当前用户组为 敬畏的寂静当前积分为 30863,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3737 点。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8:55签到天数: 1035 天[LV.10]以坛为家III
一章 道可道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道可道,非恒道;
有人将第二个“道”字,译成“说”不妥。在本书经文里,“曰”字表达“说”,“言”字表达“话”,没有一处“说”是用“道”、“云”字表达的。
“恒”,永恒。其他版本一般作“常”。“恒”和“常”的区别:恒,不变、永恒,表示一种确定的结果,唯一不变的真实;常,经常、时常,表示一种不确定的结果,是一种较大的出现概率。显然,“恒”是合理的。古人因避汉代刘恒讳而用“常”,违背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本义。
有的版本断句是“道可,道非,恒道”,也有“道,可道,非常道”或“道,可道非常道”的断句。马王堆乙本作“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本处省略两个“也”字,表明本处“道可道,非恒道”断句自然合理,符合原意。
【2】名可名,非恒名。
“名”,命名,描述,解释。一个具体的“命名”过程,先写出或说出某一个字,再赋予这个字以具体内涵,或称为定义。二十四章“吾未知其名也,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这就是“大”就是对前面“道”的定义。作为名的“大”,不同于作为字的“道”。
马王堆乙本作“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有的版本作“名可,名非,常名”断句,也有“名,可名,非常名”或“名,可名非常名”的断句,均与“也”字句式不符。
【3】无,名天地之始;
“无”,未有,不宜译成“虚无”。“无”只是描述“天地”的定义,而不是描述“道”的定义。“无”既不是“天地”,更不是“道”。“天地”,包括天空和大地,时空是天地的内在属性,一般指无生命的大环境。“始”,最初,起源。
有版本断句为“无名,天地之始”。译成“没有名字,就是天地的开始”。这里,“名”译为“名字”不妥。天地的开始与有无名字没有关系。名字只是缘于人类在认识天地万物过程中的彼此交流需要,通过人工命名、“取名字”的方式来实现的,比如天空、大地、河流、苹果、张三、李四等。
【4】有,名万物之母。
“有”,既有,不宜译成“实有”。“万物”,指无数的有生命的物种,但一般不包括人类。“母”,母体,这里指万物生命产生的总源。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从逻辑上说,天地之始相当于“无”,万物之母相当于“有”。这里,“有”只是描述天地的定义,而不是“道”或者“天地”。
【5】故恒无欲,以观其妙;
“恒”,总是。大道是永恒的。天地万物不是永恒的,人也不是永恒的。人心可以选择恒与不恒。人心是否永恒,在于是否总是符合于大道。“无欲”,未有欲望,指未动心时,蒙昧状态。“观”,观察、观看。“妙”,微妙,好处。马王堆甲本作“眇”字,有眇视、轻视的意思,不妥。
“其”,它,指人心、意识。有人将“其”译成“道”,不妥。三十四章“淡兮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实际上,“道”可用而不可观,只有“用之”才能体验道的实在,只有“不可既”才能体现道的微妙。而且,“道”不同于“人心”,不可能存在“无欲”、“有欲”情况。
马王堆乙本为“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本处省略“也”字。有版本以“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断句。关键是“无”还是“无欲”,“其”字所言指的对象很重要。
【6】恒有欲,以观其所噭。
“有欲”,既有欲望,指动心之中,明显状态。“所”,助词,可接动词,表示动作产生的内容或结果,比如所言、所述、所指、所示、所谓、所好、所取等。“噭”,音jiao,鸣叫,呼喊。
马王堆乙本为“故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本处省略“也”字。有的版本省略“所”字,以“恒有,欲以观其噭”断句。依然将“其”字指向“道”,使“道”成为一个能为感官所知的东西,不符合“道”内在的自然属性。
【7】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两者”,指人心的无欲、有欲两种状态。“同出”,同出于人心。无(未有)有(既有)这两个概念,貌似一种概念约定,并没有“从哪里出来”的意思,不能说“同出于道”,因为它们本身只是一种“名”(强为之名)。而只有“无欲”与“有欲”,才有出处,那就是天下“人心”。因此,就“同出”而言,是必须回答的问题。
“异名”,不同的命名。“谓”,马王堆乙本作“胃”,不通俗,改作“谓”,全书下同。“同谓”,对同一人心的称谓。这里,并非指无与有同出于“道”或者“天地”。“无”与“有”同出于道吗?讲不通,因为“无”、“有”仅仅是人对天地状态所作的命名,与道没有同出关系。“无欲”、“有欲”同出于哪里?人心。因此,“异名同谓”,不同的描述只能是同一个对象——人心。
有的版本此句为“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翻译成“(无与有)两者同出一源(道)而名称互异,它们都称得上深远莫测的”。这里“深远莫测”的命名,与《老子》“易知易行”的特点相比,显得没有意义。
【8】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根芽,根源,指人心是社会现象产生的根源。至于“玄”字,有人译成“高深”,倘若从“吾言易知也易行也”来讲,“高深中又有高深”,体现不出“易知易行”特征,而是“不知所云”,是以不妥。“玄之又玄”,可译成“人心无欲与有欲两个根源”。有人译成“从有形的深远境界到达无形的深远境界”,与本文“两者同出,异名同谓”含义不符。
“众妙”,无穷奥妙,指社会人心的奥妙。“门”,门户,门口。“门”就是方便进出。宗教圣地常见中空“山门”,寓指方便人们认识的“法门”。
道理是可行的,并不代表永恒的道理;命名是可说的,并不代表永恒的命名。未有,命名天地时空开始的源头;既有,命名万物生命产生的总源。所以,总是保持未有欲望,可以观察人心微妙与好处;总是保持既有欲望,可以观察人心鸣叫与呼喊。无欲与有欲,都同样出自于人心,不同的命名都指向人心。人心无欲与有欲两个根源,就是认识人心无穷奥妙的门户。
“道德经第一章”如是说
一、道与名
“道”有三种涵义:
第一种是作为文字、符号的道,可称为道名。一章“道可道”的第一个“道”字,二十四章“吾未知其名也,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三十六章“道恒无名”,凡以“道”字起头的句子,都表明“道”作为一个名字、一个符号是常见的。
第二种是作为实践技术方法的道,是有区别的可行的方法,可称为道行。如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就列举了三种不同的道。《西游记》里有“天将神通皆有道,猴王变化实无涯”诗句,又如成语故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是指有差别的方法。因此,道行即“可道”,换句话说,道行一定是可知可行的。道行、方法往往是个体性的,个人可以操控实施。那种貌似可知可行,而实不可知不可行的忽悠,叫“魔术”。
第三种是符合自然社会人生规律、符合事物本质规律的道,是指无差别的道,可称为道理,也称为大道。二十五章“道法自然”、四十二章“道生一”,《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都表明是无差别的道。大道是自然的实在,是可知可行的。
大道不同于“势”,不可人为制造和操纵。“势”有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区别。自然之势如风势、水势,往往可以利用而不可对抗;社会之势如形势、局势,是社会各种力量的合力,往往可以人为制造和操纵。《六韬》中有“天道无殃,不可先倡;人道无灾,不可先谋。”那种背离大道的“造势”必将带来灾祸,叫“不道”。
有人认为,恒道不可言说。“道可道,非恒道”,往往译成“能够说出的道不是永恒的道,恒道是不能被言说的”。实际上,永恒的道理是可行可说的,但这种行动和言说又是不够全面的。因为行动和语言都是有限的,而自然道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行动和语言,不可能穷尽全面永恒的道理。因此,“道是不可言说的”这种理解与后一句“名可名,非恒名”意思相重复。
有些版本断句是“道可,道非,恒道”,翻译成“道说得通,又说不通,说得通的不一定是道,说不通的未必不是道,这就是永恒的道”。实际上引入了庄子的相对主义和玄学思想,与佛教禅宗的“色空”思想相一致,严重偏离了《老子》“道法自然”、“易知易行”的原则。本文由印象社区专题提供
&&&&&&&&&&&&&&&&&&&&&&&&&&&&&&&&&&&&&&&&&&&&&&&&&&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自印象社区!
帖子永久地址:<input type="text" onclick="this.select();setCopy('网络惊现:道德经1章新解——朱云川!\n/thread--1.html', '帖子地址已经复制到剪贴板您可以用快捷键 Ctrl + V 粘贴到 QQ、MSN 里。');" value="/thread--1.html" size="40" class="px" style="vertical-align:" />&<button type="submit" class="pn" onclick="setCopy('网络惊现:道德经1章新解——朱云川!\n/thread--1.html', '帖子地址已经复制到剪贴板您可以用快捷键 Ctrl + V 粘贴到 QQ、MSN 里。')">推荐给好友
帖子阅读权限150积分30863精华3威望6573 铜钱402485 金币1074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4858 小时
, 积分 308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37 积分
升级&&52.7%当前用户组为 敬畏的寂静当前积分为 30863,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3737 点。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8:55签到天数: 1035 天[LV.10]以坛为家III
“道”是永恒的实在,不是什么“虚无缥缈”、“可有可无”的东西。二十四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兮谬兮,独立而不孩,可以为天地母。”由此可知,只是勉强认为,道“可以为天地母”,天地万物均始源于道。得道则天地万物生焉,失道则天地万物亡焉。“无”只是描述天地的一种名称,“无”不等同于“道”本身。事实上,“无道”是一种坏事,“有道”是一种好事。如果“无”同于“道”,就是类似于“有道”的好事了。因此,诸如认为“玄”、“空”、“无”等同于“道”的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二、无、有、玄
“无”定义天地开始之前的状况,只能是“未有”。因为天地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天地总体又是什么样子?渺渺茫茫不可尽知,故用“无”(未有)和“有”(既有)文字来做个约定,目的是方便彼此交流言说。
天地,指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自然界。人类的社会活动环境,有时也称为“天地”。比如“农村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打出一番新天地”。如果人与天地万物并包,就统称为“自然”。因此,人在其外的自然界,不等于人在其中的“自然”。同样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命题,如果仅仅理解成自然界,就是人与天地万物和谐;如果理解成“自然”,就包括人与天地、万物、社会和自身和谐,能够顺应天地、善待万物、善待社会、善待自己。这就是中西文化在自然界与“自然”概念上的区别。
天地的现实存在与变化,是不由人类的主观认识(感知与命名)所决定的。万物的现实存在与变化,也不由人类对它的主观认识(感知和命名)所决定的。号称“万物之灵”的人,也只是诸多具体事物中的一部分,可以认为也是万物的一部分。这就是老子自然主义不同于宗教唯心主义的分水岭。
玄是根芽,这是一种比喻。实际上,“玄”可以看成是植物根芽的象形文字,上面可知的是芽尖部分,下面不可尽知的是根系部分。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点”代表地上看见的芽尖;第二、“横线”代表地面;第三、“绞丝”代表地下交错的根系;第四、“点”代表不可尽知的根尖,寓意“点到为止、以下省略”。根芽的含义,就是万物草木生长和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源。
关于“玄”字,《说文》:“玄,幽远也。”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张衡说:“玄者,无形之尖,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能先。包含道德,构掩乾坤,橐龠元气,禀受无形。”张衡解释勉强说得过去,但也说得太多令人困惑。任继愈说:“玄,深黑色,是《老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有深远看不见的神秘意思。”其实,上文的“有”、“噭”已经是看得见的了,翻译成“深远莫测的”显然违背了老子本意,而走向了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
三、无欲与有欲
在西方传统文化中,世界由三部分组成:神-精神、人-社会、作为神与人活动背景存在-自然界。简单地说,就是神族、人类、自然界。当然,西方宗教认为,全部世界都是由上帝创造的。上帝根据自己的意志(有欲),首先创造了自然界,然后利用自己的“神性”(父)加上自然界的“物性”(子)创造了有“灵性”(灵)的人类。宗教经典中的“圣父”、“圣子”、“圣灵”,由不同的人格化的神来代表,各有不同名字,称为“三位一体”。当然,不同教派中的具体观点还有分歧。问题在于,与上帝并列的神族是由谁创造的,谁又创造了“上帝”本身?这个问题终究无法解决。显然,这种“有欲”的一元化世界观,在逻辑上以失败而告终。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科学对传统宗教意识形态势力的战胜,哲学家们宣告“上帝是人造的”、“上帝死了,只有超人”。政教得以分离,宗教意识形态不再绝对神圣,“神族”复归于“人造”,世界观呈现“二元化”状态,包括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或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然而,在唯物主义者主张“物质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欲)的意识中,精神世界归于物质世界、主观世界归于客观世界;而唯心主义者(有欲)则相反,物质世界归于精神世界、客观世界归于主观世界。因此,不同的哲学家都宣告世界观完成“一元化”,而“同出异名”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却从此分道扬镳,彼此处于几乎完全敌对的状态,世界观“二元化”状态事实上并没有结束。
西方哲学在世界观上宣告“一元化”完成的同时,它的方法论依然是“一分为二”,因此并没有解决好“二分世界”存在的问题,而且还引发了科学哲学史上“三分世界”和“一分为三”、“多分世界”和“一分为多”等多元论思想的复归。世界观上的多元论,是对一元论世界观的放弃;在宗教意识中表现为“泛神论”,是对西方传统宗教“一神论”的放弃。
当代科学哲学认为,世界观本是多元的,不应该追求一元化。物质世界就是自然界,它只是全部世界的一部分。世界多个部分之间是并列存在着的,它们之间发生着“普遍联系”与“相互作用”,不应该存在“谁包容谁”、“谁产生谁”、“谁是谁非”的问题,因而也不存在着人类认识世界方向性的逻辑链条。一元、二元、三元、多元都是科学方法论,只要说得通用得上就好,因此美国的费耶阿本德说:“什么都行”!
然而,中国人对世界观“一元化”的理解,如同对中国文化、民族、国家、政权等“大一统”认同一样,一点都不陌生,一切都是那样自然合理。中国哲学认为,人认识世界有方向性,由近及远的逻辑链条是:我心、人心、社会、万物、天地、自然。由此推己及人、及社会、及万物、及天地,最终及于自然。见十六章“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全”。这里,我心与人心,都是指人的意识,是人类自身的一部分,人类是万物的一部分,万物是天地的一部分,天地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人的意识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自然包含着人本身,人在自然中。人性是自然的,人类社会也是自然的。“无欲”与“有欲”,都是由人的意识即人心产生的,称为“我自然”。世界观的终极标准只有一个:自然。
因此,自从西方宗教“有欲”世界观破产以后,西方哲学始终脱离了“人心”本身,徘徊于“有欲”与“无欲”现象之间,百思不得其解;而以《老子》为代表的文化自然主义,归纳成一句“道法自然”,得以透过复杂现象的表面超越了西方文明数千年,直指“有欲”与“无欲”社会现象产生的本源——人心。只有人心才是“无欲”与“有欲”的本源,只有人心才是产生复杂社会现象的总源。
四、意识与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意识是人体的机能、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物质可以离开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必须指出,这里所说的意识,仅仅指人的意识,即人心。如果离开人的意识谈“意识”,那叫“神话”。
按“世界是物质的”定义,本身就规定了世界只是“物质世界”。在西方哲学中,物质世界仅指自然界。人的意识如果是物质,就是自然界的;如果不是物质,就不是自然界的。因为人外在于自然界,所以人的意识就不是自然界的。换句话说,意识不是一种物质,也不是一种运动。显然,只有先验地把人与自然界对立起来,才能构成“人的意识”与“物质世界”相对立的伪命题。这样一来,人固然外在于自然界,人的意识与自然界无关;而与人和自然界皆相关的人类社会,则成为一个神秘莫测的复杂场所。那种试图揭示人类社会复杂历史现象与规律的哲学研究,不过只是一种纯粹个人兴趣的学者思维与逻辑游戏罢了。正是基于这样的先验论,才能产生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世界观。不同在于,唯物主义主张“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主张“意识决定物质”。
然而,世界又应包括人在其中,至少不能人为地规定人在世界之外,不能将世界仅仅限定为“物质世界”。世界必须是包括人在其中的“自然”,自然即世界。如果仅仅指“物质世界”的话,就是将人从“自然”中割裂出来,成为相当于“神”一样可以旁观“物质世界”乃至一切的神秘物。只有从“自然即世界”的定义,才能正确地理解和解释意识的物质性和运动性。因为,人的意识并不处在世界之外,意识天然地是物质性的;人的意识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意识天然地是运动性的。意识的物质性和运动性是不可分的。因此,人的意识也是一种物质。只有把意识理解成一种物质,“物质可变意识,意识也可变物质”才具有现实合理性。显然,人的意识对物质(抽象定义)本身是不可能改变的,无论怎么改变都是物质的。然而,人的意识可以通过改变自身,从而去改变身边的具体事物,通过积累可能导致天地万物的改变,最终引起世界的改变。因此,意识不可能改变物质,但人的意识可能改变世界。
五、唯物与唯心
本章,“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概念,就是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即物质与意识谁是第一性的关系问题,就是人心的“无欲”与“有欲”两种状态。
帖子阅读权限150积分30863精华3威望6573 铜钱402485 金币1074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4858 小时
, 积分 308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37 积分
升级&&52.7%当前用户组为 敬畏的寂静当前积分为 30863,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3737 点。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8:55签到天数: 1035 天[LV.10]以坛为家III
关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首先离不开人的意识本身,意识是一种具体的物质,并不是什么物质以外的神秘物。实际上,人类意识与物质只是概念上的对立,而在世界中并不是现实对立的。没有人的意识,即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本身,比如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发育成熟的儿童、抽象思维能力低下或对抽象思维不感兴趣的成年人,谈任何哲学派别都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人的意识没有通约性,没有适合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普适约定,甚至连“物质”与“意识”的概念都无法形成,又怎么谈得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及其差别”呢?
因此,唯心主义离不开人的意识,唯物主义同样也离不开人的意识。总是保持人的意识不干预世界的“无欲”立场,就是唯物主义;总是保持人的意识干预世界的“有欲”立场,就是唯心主义。就人的意识而言,“无欲”与“有欲”是平等的,就是说,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和认识论,原则上是等价的,是以“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显然,马克思对于不同的世界观解释世界并不反对,只是强调改变世界的有效方法。一方面,人的意识对于道理本身是无法干预的,只能表现为人的意识对道理的反映、符合、接近、远离、违背、迷惑、割裂、扭曲等人为特征。另一方面,对人的意识没有作用的道理也是无意义的。如孔子说:“道不远人,可离非道也”。同时,唯物主义要靠实践“有欲”来证明,唯心主义也靠清静“无欲”来揭示。“无欲”的世界观必须与“有欲”的方法论相结合,“有欲”的世界观必须与“无欲”的方法论相结合;这两种结合方式,还可以做到相互补充。因此,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和认识论交织在一起,相互补充对立统一,就是“玄之又玄”。
因此,人的意识(人心)是人类一切文明成立的基础,它不是区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原则。只有对世界“干预”与“不干预”的不同选择,才是区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水岭。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纯粹彻底的唯物主义,而是辩证唯物主义;其方法论不是纯粹实践的唯物主义,而是唯物辩证法。这种取舍正是“无欲”与“有欲”相结合的对立统一。如果将辩证唯物主义简称为“唯物主义”,就无法与机械片面的旧唯物主义相区别,而自陷庸俗主义泥坑;将唯物辩证法简称为“辩证法”,就无法与纯粹逻辑的形而上学诡辩论相区别,而掉入神秘主义沼泽。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教学中常见的误区。
因此,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都是一种人类通过自己的意识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只有做好“玄之又玄”,两者合理地而不是胡乱地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人本身,真正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造福于人类社会。正确理解这个原理,就能真正在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就是“众妙之门”!
帖子阅读权限150积分32501精华0威望7041 铜钱405684 金币10988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092 小时
, 积分 325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99 积分
升级&&73.43%当前用户组为 敬畏的寂静当前积分为 32501,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2099 点。TA的每日心情开心 21:08签到天数: 1056 天[LV.10]以坛为家III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个“恒”,令人顿悟。
帖子阅读权限200积分69839精华1威望39014 铜钱413946 金币1192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6165 小时
, 积分 698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161 积分
升级&&60.42%当前用户组为 圣洁的灵魂当前积分为 69839,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5161 点。TA的每日心情开心 21:19签到天数: 1104 天[LV.10]以坛为家III
好文章可以学习
舞会最活跃独舞奖
茶园舞会专用勋章
TEL: 010--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徼什么意思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徼什么意思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徼什么意思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一种理解是:因此,从欲望消除的角度,能够揣摩出它的奥妙;从功利性的角度,可以探索它的踪迹.另一种理解是:所以,从常无这个概念去把握万物的原始,用常有这个概念去领悟万物的边界.徼的意思是“界限,踪迹.”本人所知的有这么两种看法,但个人感觉,第二种看法纯属狗屁,如果支持的话,还是支持第一种看法.这些不过是各抒己见,还得自己主观怎么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找一个字代替 的文章

 

随机推荐